第927章 维新皇上就是好

老爹不辱门风,老骥伏枥时,当儿子的贾六在干什么。

在干正经事。

不是忙于营救老父,也不是指挥部队打仗。

营救老爹这块,已经全权交给老纪负责。

老纪的为人贾六是放心的,所以没什么好操心的。

老纪真办不成事,大不了送他去宁古塔种土豆。

至于军事方面,贾六向来是只定大体战略,战术方面完全由部下自由发挥,能不插手的就不插手,好让麾下诸将有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这样将来才能独当一面。

武功方面,他已经赫赫,几百名大校以上的满蒙军官已经证明他独一无二的军事能力,更何况还有那至少两三个师团的八旗兵。

如此武功,真没必要再给世人展示了。

锦上添花没多大价值。

还是多给小儿辈们一些机会,要不然人家怎么封侯荫妻。

所以京东、京西的军事部署完全交给了第一军提督保宁、第二军提督祖应元、讨逆军司令长官惟一,以及京东集团的王福。

那么,什么样的正经事能让贾六对京师不闻不顾,反一头扎入农村进行调研呢。

就是拟颁维新二号令。

在颁布开放言禁,为文狱平反这一赢取天下士子人心的大招后,贾六就一直在思考出台维新二号令。

一号令针对的是读书人,所谓士子。

二号令针对的就是农民,所谓黔首。

读书人和农民都支持,玉皇大帝来了也得叫一声六爸爸。

二号令归结起来就是早先在永平推行的分田到户政策。

这一政策一旦由一府向一省全面推行,就能使整个直隶汉人百姓无条件拥护维新政权,将乾隆、嘉庆伪政权在政治层面摧残的连渣渣都不剩。

也能让贾六这个维新皇帝彻底在北方站住脚根,成为万众拥戴的大帝。

意义不下于发起两三个战略决战。

甚至于京师这个帝国核心都不能与之相比。

所以,贾六相当重视此事。

但内阁总理副大臣李世杰和直隶总督杨景素建议分田可以,却不能一刀切,要分几步走。

原因是要考虑京师上百万八旗生计,冒然将所有旗田全部分给汉人佃户,势必会让旗人失去旗田这一收入来源,从而导致京师旗人因为没了生计而抱团顽抗维新政权,同时维新政权内也有大量旗田受益户。

比如内阁总理大臣博清额私下购买、兑租的旗田就有十多万亩。

因此,真要按皇帝陛下所想诏书一颁,直隶全省掀起轰轰烈烈的分田政策,极有可能会让已经占尽优势的维新政权反而变得混乱,使本就处于动摇的满蒙八旗由于绝望负隅顽抗。

这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贾六一想也是,他之前在百官宗室大会上讲过旗汉军民都是他的子民,怎么可以把上百万旗人排除在政府红利之外,视为维新政府的敌人呢。

老杨的意见是先把皇庄和亲、郡王的旗田拿出来分,其他普通旗人的旗田到时依旧分给他们,甚至还可以多给一些补偿,推进由旗化民的进程。

会长也是这个意思。

就跟坐庄似的,吃大放小。

只搞带头的,余者不究的意思。

两位大佬老成持成的意见自是被贾六接受,但深知官僚通病的他,担心下面的和尚会把自己这个皇帝的洋经念歪,还是亲自从庞各庄启程前往蓟州一带考察。

丧葬用品和一马车的纸线是随身带着的,就是怕路上接到好消息还得临时再买,多花钱。

万事俱备,就差东风了。

蓟州所辖的三河县境内,有三十余处归内务府会计司管辖的皇庄。

此地自然成了贾六考察的重点。

所谓皇庄同前明皇庄差不多,就是土地出产作物及赋税全归大内所有,与外朝无涉。

用贾六的话讲就是皇帝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据直隶总督杨景素介绍,现由内务府负责的皇庄分关内、关外两大片区。

关外盛京粮庄正额土地72万余亩,打牲乌拉粮庄为3.2万余亩,锦州粮庄在雍正四年以前即占地121万余亩,三地合计近200万亩。

关内畿辅皇庄数量较关外更多,大概有350万亩左右。

直隶全省良田总亩数是3600万左右,也就是仅内务府管辖的皇庄约占直隶全省良田十分之一。

而直隶面积实际为后世四省,其中良田又有一半归为旗田。

因此分田这件事不仅于整个直隶,于整个北方,乃至整个帝国都有深层次的影响。

陪同考察的阿思哈认为还是应该保留皇庄的,毕竟皇室将来肯定会无限壮大繁衍,没个私房钱哪能行。

这个道理贾六懂,但他认为土地出产的价值实在是不值一提,与其霸着这么多土地只供皇室吃吃喝喝,不如分给汉人佃户使他们有永恒之产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人心,才是皇室永恒不衰的根本。

有了永恒之产固定收入,才能刺激消费,带动工商业发展嘛。

当然,贾六没跟老阿说实话,那就是他早给儿孙规划了好大一块蛋糕。

万亿价值的那种。

只要子孙不作死,快活个一两百年不成问题。

第一个考察的皇庄叫高丽庄。

顾名思议,这个庄子同八旗的高丽营有关系。

大清目前有五万左右朝鲜籍的旗人、万余左右的倭籍旗人,另外还有三千多俄国籍的旗人。

朝鲜籍旗人主要是太祖、太宗时期因历史原因加入八旗的高丽兵后代;

倭籍旗人是太祖时期征朝日军散落在建州,或被俘,或主动加入建州的逃兵后代,太祖皇帝就有一支倭人亲兵。

俄籍旗人则是康熙年间被俘的俄国兵后代,这些人又被称为阿尔巴津人,被编在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

康熙给了这些俄国俘虏极优厚的待遇,军官一般赐予七品到四品的官衔,士兵同其他旗人一样都分有房屋、土地,也有铁杆庄稼。

由于俄国俘虏都是男性,因此康熙又命将监狱中的汉人女犯放出嫁给这些俄国兵为妻。

百年下来,俄国兵后人都汉化改姓,如罗曼诺夫改姓为罗,哈巴罗夫改姓为何

所以,贾六曾对阿思哈讲过一句:“八旗,是多民族的八旗,不是满洲的八旗。”

这也是化旗为民的一个根据,因为八旗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集团。

说是高丽庄,但庄里务工的还是汉人佃户,也就是当年土地的实际主人。

管理的是朝籍八旗庄头。

很快,得到通知的庄头就将十几名超过五十岁的汉人佃户带到了村口。

老农们刚到村口就被眼前架势吓了一跳。

至少上百名身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持刀警戒,远处旌旗罗列,长幡若干,无数白甲军士正在四处巡视。

村口老井边,矗立着一顶白色大纛,里面有一个戴白帽、披白袍、系麻绳、着草鞋的年轻人正在吃西瓜。

看到百姓过来,正在啃西瓜的贾六急忙起身,竟朝百姓们招手笑容满面道:“老乡,过来坐,过来坐。”

十几名汉人老农就这么胆战心惊的被带到了贾六面前。

不知谁带的头,哗哗就要跪。

“使不得,使不得,”

贾六赶紧扶住第一个要给他下跪的老头,笑着走到装着刚打上来井水的木桶边,从中抱出两只浸泡多时的大西瓜,取出他的遏必隆宝刀斩成几十块。

“不要跪,也不要拘束,找你们过来就是了解一些情况,来来来,吃西瓜,吃西瓜,咱们呐边吃边聊。”

见老人们不敢拿,贾六哈哈一笑,竟是将西瓜一块块的亲手捧给老者们。

之后又说了些让老人们放松的话,从兜里摸出华子一人散了一根后,便开始询问起此地的具体情况。

无非这里皇庄有多少亩地,有多少汉人佃户,又有多少役使庄头,每年要交多少给上面,能留下多少,吃不吃得饱,逢年过节能不能扯块布什么的。

问的非常细致。

带老人们过来的庄头想说话都没让说。

中途侍从室拿了一份电报过来,贾六随手接过一看,是王福请示对伪军潘之善部发起合击的请示内容。

第一军已经抵达通州,并向蓟州、密云等地机动,兵力上面云集于京东地区的维新军队已经达到近五万人,而敌伪潘之善部只有万余兵马,因此京东兵团的阿福司令长官认为可以着手解决潘之善部,彻底消灭这支盘踞在京东地区的牛皮癣。

之后根据原作战计划,第一军及王福部一部从北线全面进压敌伪盘距的昌平、顺义一带,完成对京师的总包围。

同时,直隶新军抽出一个镇加强山海关布防,抽出一个镇进驻热河监视科尔沁蒙古方向。

确保对京师合围作战时,不受关外、蒙古方向敌伪力量干扰。

贾六看后将栓柱叫到一边,让他拟回电给王福,同意作战计划,并附告不必再行请示。

另电告第二军提督祖应元当在宣化方向部署警戒,有内部消息称陕甘总督勒尔谨、山西巡抚鄂宝似要组织旗汉军队向直隶方向活动。

名义上是支持朝廷解决京师敌伪政权,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应安亲王色痕图、老富邀请前来“协调”,呼吁和平解决京师问题的。

对山西方面,贾六倒不担心,倒是勒尔谨手里有支西安八旗铁骑,他须得重视。

这个时候勒尔谨要搞出一支西北军进京,不是想当张勋是想当什么。

因此,电令祖应元一旦确认“西北军”存在,并正在向东进军,必要时候可以越境于山西境内加以阻截,绝不许西北军进入华北。

又拍报给留守湖广的第四军提督保柱,做好随时入陕作战准备。

安排这一切后,再次回来同老人们亲切攀谈起来。

就这么聊了有半个时辰,贾六突然道:“朝廷出政策了,往后皇庄这一块不再归内务府,就地分给庄上人,不管什么人,也不管老人还是孩子,一人五亩地,分地之后的头一年免纳赋税.”

老人们听了都是愣住,个个难以置信:还有这好事?

陪同的总理副大臣阿思哈和内务府总管栓柱老爷见状,分别上前为老人们确定朝廷的重大政策转变后,老人们顿时激动起来,当场就有几个落泪哽咽。

天可怜见,一百年了,这祖产还能再回到他们手中!

现场气氛怎么说呢,就是让贾六相当满意的那种。

也越发坚定他分田的决心。

想要皇帝当的好,就得做让百姓支持满意的事。

或者说尽量满足百姓的利益需求。

见火侯差不多了,便准备启程前往下一处,这时一个头发花白怕有七十开外的老人突然大着胆子问贾六:“敢问大人是?”

老人这一问,其他老人也反应过来,他们直到这会都不知眼前这位好像在服丧的年轻官人是谁。

看架势,肯定是大官,但大到什么程度,他们就不太清楚了。

阿思哈忙自豪道:“这是皇上!”

“啊?皇上!”

老人们吓了一跳,继而都是奇怪,乾隆爷不是都六十多了么,怎么却是个年轻人?

显然,维新大战乾隆的资讯还没完全传到基层农村,知道的不太多。

阿思哈赶紧解释:“乾隆退位了,现在是维新皇上了!”

“呀!”

懂事的老人们纷纷起身就要给维新皇上跪下磕头,贾六拦不住,只好由他们去了,但还是随口说了句:“什么皇上不皇上的,朕只是给百姓打工的。”

在老人们感恩戴德的目光中,在“维新皇上就是好”的感激声中,一身白袍的贾六翻身上马向着下一目的地出发。

途中,又有紧急电报送了过来。

栓柱先接到的电报,看过之后眉梢间顿时洋溢喜色,贾六见了不由笑道:“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

“呃还是少爷自己看吧。”

栓柱将电报递到少爷手中。

“贼兮兮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贾六没好气的白了眼栓柱,接过电报快速扫了起来,然后气的大骂一声:“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竟是把电报撕的粉碎。

活他娘的见大头鬼了!

大全竟然还活着!

不但活着,还他娘的逃出来了!

不但逃出来了,还他娘的凭着一张嘴说降了昌平守将、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完颜吉三,在昌平拉起队伍来了!

第970章 好,很有精神!第558章 少爷,给钱第605章 大人他还好吗?第632章 官方走私第624章 妹夫别怕,有舅哥在第449章 顺贵人第887章 顺治以来的历史问题第97章 不知大人烧几柱香?第957章 大清,新的灯塔第652章 做掉鬼子六第125章 有事先向领导汇报第62章 八旗侦缉贾队长第495章 额驸得封王!第1019章 形势大大的好第738章 不是,我交了钱啊第777章 王爷原来也不是好鸟第685章 鬼子六坐前面第550章 还是你们骚啊第597章 大人再审审第410章 龟儿子,造反不喊你爹!第655章 贾二第245章 请我贾佳世凯先!第780章 大过年的,别给王爷添堵第879章 请立太子第592章 我为元婴断青天第944章 维新朝的第一枪第905章 老富,你好狠呐第429章 贾代提督第706章 不要上皇上的当第211章 生进军机处,死入紫光阁第170章 愿为大人效死第73章 贾队长升了...第18章 我会当个好贪官第503章 老太爷放心吧第381章 皇上有问题第380章 西贝货新著第526章 苦一苦大全第531章 我的亲姑爸爸哎第972章 全世界都爱六皇帝第991章 不行的话,把朕卖了吧!第91章 大人,运钞车来了第597章 大人再审审第343章 实是真蠢耳第763章 无辫为难民,有辫为良民第892章 大熊,我的好谙达第607章 我笑不出来啊第791章 十二道金牌算个球!第931章 朕虽老矣,尚能骑马第217章 什么叫惊喜?第395章 八旗怎么能反清复明呢?第755章 心里有数就行第883章 时代变了,不要封建嘛第523章 六子,你跟爹来真的!第766章 老陈,龙头棍在我这第327章 番贼出川第757章 王爷,准备斗争吧第656章 世袭罔替的生意第452章 大人,规矩变了第915章 六子也很可怜的第878章 后宫不干政第702章 请各位把枪交一下第31章 八旗是汉军的八旗第382章 乾隆,你跑不掉了!第468章 先帝,我来了第160章 好男儿当叫门第191章 为了大清,尽忠报国第292章 你随便,我不介意第239章 额驸我最大第307章 大人我是来发财的第195章 姑娘已认命第282章 真的很抱歉第980章 鬼子六小心眼第155章 六子,替爹考虑一下成不第629章 这回你七我三第134章 辫子贾进京第680章 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第1003章 皇上亲爸爸死了也就这样了第319章 北京来人了第781章 王爷真是千古一帝第323章 终身名誉会长第825章 弘历,你个狗汉奸!第848章 我人多,我就是朝廷第1021章 半夜鸡叫好皇帝第705章 六子,朕支持你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579章 预备称帝第195章 姑娘已认命第745章 杀我觉罗冒功不成!第726章 大清第八位皇帝第13章 六爷终于上场了第243章 贾大人又高又强第517章 皇上,吃饭了第565章 八旗内务整顿委员会第180章 誓死保卫贾大人第716章 开心做出戏第118章 要让皇上爱我们第46章 谁是鬼子六!第745章 杀我觉罗冒功不成!第892章 大熊,我的好谙达第529章 六子,你又造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