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祖王迟到的前言

有读者私下问我一些专业问题尤其是《易》、八卦;我想了想,还是稍微写点东西交待一下的好,但是腹稿出来,发现就是一篇前言、后记之类的东西,于是便有一这篇迟到的前言。(本人感觉更像后记,但所述不全,之后改定为前言了。)

前两年,我很喜欢洪荒文;但是看过后,往往就会想些与小说角色无关的杂乱东西,例如:中国神话、传说之类。

又有一天,我在网上无事瞎逛,在某中学的网站看到有一班中学生侃中国洪荒,甚至以为“洪荒”就是中国的远古神话……

我自然不认同这样的认知。因为洪荒文蓝本是《封神演义》,是一部分真实历史人物+一部分民间传说+杜撰而成的小说,成书于北宋隆庆、万历年间,里面佛教的出现,便注定不会是中国纯本土的神话。

佛教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印度国教,于中原是外来教派;有的说是在汉朝时传入中原,有的说是在更晚一些。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在中国春秋战国智者频出的大时代,百家争鸣文学思想高度精粹的面前,佛教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更无法东进的!反而中国的儒、道家等等思想,向西扩散,一度极为辉煌……

难道在佛教东传前,甚至在更早的百家争鸣前,中国就没有传说了么?最大可能是有神话、有传说,到佛教来到之后,被划拉到一起集合成了《封神演义》,原貌是什么,哪个是传说、哪个是杜撰已经分不清了。

我突然对在没有佛教前,在百家争鸣教派现世前的纯华夏神话、传说产生了好奇,应当不只限于隧人氏钻木取火、玉皇大帝之流才对。但是这支本土神话,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我的孤陋寡闻,我深感羞愧,原来自己早成了“文盲”。

这些胡思乱想之后,我就放下,继续投入工作设计,忙得忘了此事。

零九年,我生了一场病,坚持下来之后,还有些病根牵延难愈,所以进行了诸多调养。正常工作停滞,但休养时间就多了起来,又想起了这些杂事,便慢悠悠查阅资料与一些道书(当然,我不是钻研,更不说修炼,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而已)。从另一方面看,我实在闲得慌了。

中国的本土教派,首推道教。

道教基本典籍是《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周易》。(看了下百度百科) шшш _Tтkǎ n _¢ 〇

中国的远古神话最可能是道教等百家争鸣衍生之前,更是《道德经》《易》……之前的传说。我看了些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资料,但我想了解的东西太少了。←百度搜索→風雨小說網

于是我转而去查一些道教典籍,《易》,还有八卦,我也查了一查。虽然不是成为易学生的料,还是让我发现了一点痕迹。

前后结合大概是这样:

《易》的出现源于中国最早的上古各部落间的筮、卜;筮开始只是烧龟甲后观察裂纹,来预示吉凶……到后来发展为完整的九筮(当然这中间,也是众说纷纭)。

烧炙龟甲裂纹的预示是指:裂纹分布所成的横、竖、斜纹,以及这些条纹互相分布搭配的情况;这些预示裂纹被各个部族历代祭坛一代代记录,成了一个个“卦象”记录。

于是,这些卦象记录,也成为各大部族祭坛最秘密的珍宝,只传部族祭祀族人,成了各族祭祀占卜用的“教科书”。

卦象一成,有了现成的模板可用,龟甲占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的人可以用骨针、牌、甚至是木棍,投掷于地,把最后产生的各种卦象,拿去翻查比对历代记录,很快就可以预测吉凶(这时我就明白:原来八卦前身在这)。

而当时部族最高首领称为“王”。

后来,部落被逐渐统一,出现了国。国的最高首领当然认为自己要比“王”地位更高,于是便有了“皇”或“帝”。

而国的出现,使原来各部族祭坛中的那些历代预测占卜的卦象秘录,也得到了集中,于是有人打起了集成主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各部族远古祭祀的成果大成,便有了八卦,后来被代代钻研,被著述成为《易经》,成为中华文明起源性的标志。

至于伏羲或其它人成八卦,虽有争论,这里看来,更应该是一种集成工作,不是发明工作。

《易经》先西传,甚至到了印度。印度佛教东传中原,是在易经西传之后的。

易经在印度与中亚也有了发展,印度人瞿昙悉达更著有著名的“星占”书《开元占经》,后返传入中原,成为一本有名的占书。

(以上为班门弄斧的个人观点。)

我又通过网络、还有实体书,找起筮和道教以前的记述。

于是,我发现了“神祖”。

“神祖”是道教典籍中有记述,是在诸教形成前,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的远古传说中的至高神袛,其下有天君……(暂时保密)

民间又传:仙的来历也是各有学说,但一大部分认为脱胎于“贤”,民间流传后,后世单独成字“仙”。

仙与神祖的前后,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也有人说法不一,这个我更无法考证。

当然这中间最大的收获便是“师”。

师氏一族传下六艺,才有了以后的文明,有了老师、有了师父、师傅,授业解惑都以“师”称之。(注:易经中的师卦,与此师不同)

这也是是道教之前古时流传下来的远古传说,未被公开承认。师氏记录只有廖廖几本道书简单提及,比道教前的仙与神祖的记录还要少。但这些已经让我大为惊喜!

“师”的由来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

但是中国远古神话散佚严重,能通过民间传于后世的也不过是只言片语;最清晰的脉络是在出现《易经》之后;易经又叫周易,多数说是周朝成书,之前的夏、商记录也是廖廖不丰,多亏有夏、商遗址的发现才让后人能看到一点当时风采。

有一说法:以前中国自称三千年文明,夏、商遗址发现后,才有了实物为证,中国文明史又前推了两千年,变成了五千年文明,这也被诸多外国不愿意承认,却又事实俱在。(这个国外多数为中国东边的某些国家与欧美。)

话转回来,又结合其它查找的一些信息,才有了《大神祖王》一书的雏形:没有外来教义,纯中国的一部“洪荒”。

后来揣摩还是归类为古典仙侠的好。毕竟,《大神祖王》基点,没有如《封神演义》一样的众多史实人物。

《大神祖王》写的是《易经》、八卦前的中国传说,看此书,大家不要拿《易经》、八卦来比对。主要脉络是最早期的“筮”,这时还没有“卦”的概念。

这篇后记,草草写成,先发上来。等到某天《大神祖王》完结的时候,会写一篇详尽的后记,把一些目前不便披露的大纲脉络,清楚写出来,做最后收关。

至于写另一本《封神演义》?饶命!我学问太浅,没想写什么宏篇巨著。

感谢诸位能对本书提出这么多“高难度”问题,只能先写点后记,提前给大家交个底。

青云直上(五城十二楼),于二零一四年四月九日随笔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大通商 戮台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竹马之交第四百九十六章 莆兰芷第三百零六章 做梦!第八百九十三章 传法 试探第八百九十八章 承天测神 布置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长生窟 末世悲歌(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域 过招第二百三十九章 斗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堪舆神术 求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大通商 儿子随爹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洞见上古 十万年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大通商 以师氏之名(四十六)第八百一十章 分权 推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堪舆神术 绿剑第三百一十七章 乌龟的收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拦路第四百六十章 归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难关出现第六百二十四章 开宫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客气第九百一十九章 承天测神 小成神只第二百一十二章 帮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角山祭殿第八百零七章 祖巢小王第九百一十五章 承天测神 内景五书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难关出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大通商 掩耳盗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大通商 警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大通商 胡吹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孤身赴会第一千零九章 王族之殇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源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宗师阴阳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人事怅惘第九百七十四章 逆溯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禁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大通商(二十三)第七百九十四章 方天小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方天小王第七百二十八章 萍水相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大通商 先行一步第五百三十一章 绝义第二百二十一章 叽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知客 有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通商 玄南旧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师氏第一传承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碎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大通商 玄武灵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还巢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通商(八)第七百九十四章 方天小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放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堪舆神术 好转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通商 打破樊篱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大通商 以师氏之名(二十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大通商 两清第四百五十二章 夹缝求生第九百七十七章 统一战线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长生窟 危急第八百九十八章 承天测神 布置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皇暗谕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大通商 三年第五百六十二章 孙尧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此修炼第五百七十六章 帝祷大咒第三百六十九章 临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雪笄出世 飞凤穿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大通商 殷勤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大通商(六)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大通商 以退为进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通商 示好第三百二十三章 玄南上界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川偕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古库遗宝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大通商 飞天(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万金坑第三百二十二章 左右手还是笨货第四百零六章 百劫金鼎第三百八十一章 龟裂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洞见上古 诀别第八百六十章 神玄箓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待第二百四十三章 异象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大通商 追击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帝君砂 太始少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大通商 拜会第二百一十七章 苍天血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大通商 六灵飞骑(一)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大通商 六灵飞骑(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大通商(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种第六百二十八章 今日立威 了却前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渡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太易先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堪舆神术 有!第五百三十五章 术、法同归第五百四十四章 意外第八百六十二章 贵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