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不是北师大,是人大

七十年代的大学报道很简单,不像后世,需要交各种费用。

拿着录取通知书,或者入学通知书,交给所在系的报道工作人员,即就读专业班主任,他会递给学生一叠饭票和菜票,并且告知学生在哪个宿舍,在学生花名册名字后面打个勾,报道就算完成。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像57年之前长江天堑一样,横亘在林晓芸面前,让她不得寸进,望大学而兴叹。

在坐的,都是一心一意为她好的人,不管嘴上怎么说,却都纷纷行动起来。

几个大人一大早就出发,拿着录取通知书,寻访北师大招生办工作人员,去问以下一些问题,这个录取通知书是不是真的,签名和书写是不是真的,北师大印章是不是真的,等等。

在大人行动的时候,林晓光也没闲着。

招待所里,他和林晓芸杨蓝二人开会,部署行动。

“这件事,我们要乐观一点,并不是没有一点办法,我们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林晓芸目光怔怔,一言不发。

关键时刻,杨蓝从不掉链子,她只是有些疑惑:“那怎么找到问题出在哪呢?”

“这里面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要不就是姐的名额被人顶替,要不就是北师大录错姐的专业,要不就是别的大学录取我姐,不是北师大,入学通知书搞错了。”

林晓光斩钉截铁:“不管如何,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姐今年再考,还会遇到同样或者其他的问题。”

林晓芸终于动容,是啊,要是搞不清楚,今年说不定考上也上不了。

“怎么做?小光,你说。”

“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发动我们认识的所有人,去找有没有其他像堂姐类似情况的考生,不局限于北师大一所学校,如果真找到很多人,这就证明这不是一起孤立事件,是群体事件,找到人后凑一块,发现这种情况的人比较多,北师大不会坐视不理。”

“那我去找我们寝室的舍友。”杨蓝自告奋勇。

“我也去我们404宿舍。”

林晓芸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那我去北师大,看谁也是我这种情况。”

“好。”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一笑,忽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林晓光回到404宿舍,就对梁陈二人说了这事,二人闻言,目瞪口呆之余,有些义愤填膺。

“好不容易考上的,不能就这么算了。”

“对,小光,你说怎么办?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年轻气盛的陈一鸣当场表态。

梁振道一个老男人,也不落后:“人多力量大,我们再发动一些人,我老婆在北大,我也叫她过来,再拉上她们宿舍的。”

林晓光这才知道,老道这么厉害,夫妻双双上清北。

“老道,可以呀!”

梁振道嘿嘿一笑:“彼此彼此,你也不差,表哥清华表妹北大。”

没时间开玩笑,林晓光同二人说完这事以后,又出门去找赵子瑜,本来他不想和这人发生交集,但没办法,人多力量大嘛,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赵子瑜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傻眼。

她还有些怀疑,直到在北师大见到林晓芸,才真正相信。

“这件事吧,我感觉问题应该出在招生办,一个是大学招生办,另一个是省招办,我跟我爸妈去说,让他们跟长安联系,看省招办那边是什么情况。”赵子瑜看向林晓光。

患难见真情,赵子瑜能出动她爸妈,这让林晓光对她高看一眼,想到班主任应该认识的人比较多,他当下点头。

“好!”

忙过一阵后,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再次坐在一起。

林伯平脸色灰败:“不行啊,我们问过北师大招生办的老师,他们明确告诉我,录取通知书是真的,北师大印章也是真的,不过签名和书写却是假的。”

“下午我们再跑跑,看是不是北师大别的专业把录取了。”林仲平想到一个可能。

杨文庸也心头一动:“我去其他学校看看,看设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校,有没有录取芸芸。”

这时,赵子瑜噔噔噔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

“我爸妈说,省招办刚刚来的电话,他们查了档案,北师大确实把小芸录取了,就是政治经济学专业,没有任何问题。”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呢?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杨蓝也风尘仆仆赶来,声音中透露着疲惫,却难掩其中的喜悦:“小光,你猜的真准,还真有和姐情况一样的人,不过不是政治经济学,而是哲学专业,他也没找到报道院系。”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证明这不是一起孤立事件。

下午,陆续有更多的消息传来,有好消息,当然也有坏消息。

坏消息是林仲平带来的,他累得够呛:“我跑遍全校所有院系,也没有打听到有别的专业录取芸芸。”

杨文庸也是坏消息:“只有北大设有政治经济学专业,不过我还没打听到谁也是这种情况。”

好消息却是更多的人带来的,林晓芸、杨蓝、梁振道、陈一鸣和赵子瑜等人。

赵子瑜递过来一份名单:“这是名单,我们统计了一下,一共有三个专业,全是北师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目前有十七个同学,都是这种情况,北师大的老师不认,没法报道,他们也很着急。”

林晓光看着名单:“我们去北师大招生办。”

十七个人,包括林晓芸在内,都是从天南海北过来,有南海的,有南云的,有西疆的,有胡建的,有龙江的,有南河的,这么多人千里迢迢来到北平上学,竟然得到不能报道的答复。

这怎么让人接受?

当出现带头人之后,众人拧成一团,不再各自为战。

于是,在一个春日的下午,二十多个人组成集体,浩浩荡荡,来到北师大招生办,求见办公室主任。

接待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没见过这阵势,看到这么多人,知道自己处理不了,第一时间去请示副主任。

副主任是个官场老油条,说话一套一套的,本来要敷衍过去,可看到十多张北师大录取通知书,也坐不住了。

他知道,这事要闹大,可是要丢官帽子的,但他又做不了主,只得去请示正主任。

不巧,主任有事出门,不在这。

十几人只好耐心等。

这一等就是一天,一直到竖日早晨,才见到主任。

“你们的事,我都知道了。”主任喝着茶:“说来话长,不过啊,你们可以上学。”

这就解决了?他们还有些难以置信。

“但是……”

众人心头一紧。

“不是北师大,是人大,中国人民大学。”

……

第三七三章:高瞻远瞩第一四七章:深房公司东湖丽苑第二五三章:我想离职第七章: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第一百零一章:发火第一二八章:香江华闰第二〇三章:去基层看看第二八〇章:开局良好第九十一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九五章:绵绵细雨第二一五章:合资公司第三五一章:好久不见,甚是想念第二七二章:信了你的邪第十章: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第二一六章:公函第二五五章:思明装潢第七十九章:画片战略第八十八章:公安抓人!第一七四章:不要迟到第二六三章:哥伦比亚号第三十二章:青年文学社之青年文摘第一〇九章:国企改革第一七八章:我对钱不感兴趣第二〇四章:喜新厌旧?第二七二章:信了你的邪第七十五章:三万五,成交第二四七章:我对你不感兴趣第一七七章:实物抵货款第二四九章: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八二章:地主家也没余粮第三〇七章:江汉行第八章:开开心心过大年第一五九章:日销过万第二九六章:他是一个混蛋第二八八章:苦中作乐第二四九章: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二五四章:自我估值三个亿第三三六章:1500万RMB彩礼第七十八章:个体户时代第二七〇章:冤家路窄第二七七章:一千五百万港元第一七二章:一九八一第四十三章:那是因为有你啊!第三二六章:十亿港元第二四四章:塞纳河畔第三二七章:屋邨的百万富翁第二〇一章:神女有意第八十三章:破产了?第一一八章:一万六千五百块第二〇〇章:家和万事兴第一七九章:10%的股份第一三五章:老家的变化第三二八章:合纵连横第一五九章:日销过万第三一二章:结婚?第八十九章:四十号人打群架第三四二章:龙凤胎?双胞胎?第二三八章:港大学生会第一五二章:广告策划方案第二九九章:火星撞地球第三五七章:幕后主使第二四五章:宝丽金唱片公司第一八七章:刻意针对第五十三章:故都的秋第一六九章:不幸的人第一二四章:我想下基层(求首订!!!)第一四九章:酒局和房地产第二一〇章:来了就是云台人第一九八章:丑媳妇见公婆第一二〇章:提前毕业(求首订!!!)第八十一章:个体户还是办公司?第三六五章:满月宴第一四八章:两千万港元投资第二九四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五五章:思明装潢第二十章:不到长城非好汉第三三九章:半年之后第一三七章:做香江的711第二五四章:自我估值三个亿第二九三章:毛晓楠第一章:1977年高考第七十八章:个体户时代第二十六章:不是废物傅安庆第一四〇章:五十万港元第五十一章:那座城那个人第二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九十八章:别闹出人命!第五十八章:双喜临门?第二四二章:何耀文第一六五章:独在异乡为异客第三十三章: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第七十五章:三万五,成交第二四八章:少女心事第三六七章:林多多林少少第三十六章: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第三二四章:北京人在纽约第三十四章:期终考试第一〇九章:国企改革第一七九章:10%的股份第三〇九章:负责人周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