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游学

次日下午,范宁向鹿鸣书院的首席教授赵修文递交了游学申请。

赵修文看了看申请书,眉头稍稍一皱,“怎么去鄞县,还九个人去?”

范宁挠挠头笑道:“鄞县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是.....”

赵修文有点为难,县学名文规定不允许学生结党结派。

虽然县学其他学生戏称他们为九人党,但他也知道,这不过是个戏称而已。

可尽管如此,赵修文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范宁。

“范宁,你应该知道学校的一些规定。”

“我知道,校规一直是我的课外读物!”

虽然赵修文说得很委婉,但范宁却很清楚他在说什么.

他吊儿郎当地对赵修文笑道:“我们可没有去打群架,也没有在宿舍房顶上竖起一面九人党大旗。

明仁、明礼经商,其他人也捞不到一文钱好处,我们只是关系比较好,经常坐在一起吃饭而已,院主用不着这么紧张吧!”

“我只是给你提个醒!”

赵修文在他申请书上签了字,递给范宁道:“先警告你们,要是你们九个人在外面惹出什么事情来,我可保不住你们!”

“哪能呢?就是出去游山玩水一个月嘛!能惹什么事?”

范宁嬉皮笑脸地接过申请书,向赵修文行个礼,转身赶紧溜了。

远远听见赵修文怒斥,“什么游山玩水,你们是去游学!”

.......

虽然叫做游学,但在学生们眼里,其实就是出去游山玩水,让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充满了期待。

众人很快定好了计划,决定走水路去明州,李大寿家开货运行,他父亲主动给他们安排了一艘可坐二十人的大客船.

其实范宁想走海路,坐船走娄江去昆山县,从那里入长江,再走海路去明州港。

但考虑到陆有为和段瑜身体较弱,恐怕无法承受海上的颠簸,范宁最终还是决定走内河。

一月下旬的江南还处于尾冬,空气中还有几分寒意。

众人坐在船舱内玩牌聊天,玩牌是明仁明礼兄弟发起,他们玩斗花魁,有点像今天二十一点的玩法,用扇牌儿中的文钱来玩,摸三张牌,比大小,以九文为上限。

简单明快,就拼手气,输赢立刻分晓,输赢很小,一把输赢少则几文,多则九文钱,最后赢家请客吃饭。

这种斗花魁在大宋民间极为流行,老少咸宜,就算在县学里也十分收欢迎。

和其他同伴聚在一起大呼小叫相比,范宁却静静坐在窗前,凝视着两岸风景民俗。

冬天的风景确实比较单调,一路南下都是萧瑟的灰暗色,光秃秃的柳树,岸上还没有完全消融的残雪,衣着臃肿的行人,一切都和吴县乡下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范宁并不是在欣赏风景,他脑海在想着王安石在信中隐晦透露的一些消息,他这两年在鄞县实施了几项改革,但改革并不顺利。

从信中的言语间,范宁能体会到王安石心中的苦闷,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走出改革的泥潭。

但具体是哪方面的改革,王安石在信中却没有明说。

可以说,王安石是得到自己的建议后,才决定在鄞县实施一些温和的改革措施。

可就算再温和的改革,一旦触发到权势阶层的利益,都会引发巨大的反弹。

鄞县虽小,但也五脏俱全,以县令的身份在鄞县实施改革,和以宰相的身份在天下实施改革,实际难度都差不多。

在某种程度上,范宁是希望王安石在鄞县的改革失败,这才会让他更深刻的领会到改革的艰难,

这就是王安石去年两次向他写信求援,他都没有答应去鄞县的原因,但他还是来了,毕竟他答应过王安石。

“哎!还在看风景啊!”

穿着一身绿袍的苏亮在他对面笑嘻嘻盘腿坐下,动作敏捷得就像一只大号蚂蚱。

“输光了?”

范宁回头看了一眼正打牌兴起的同伴们,笑眯眯问道。

“输了三十文钱,陆有为那家伙的手气好得出奇。”

“范宁,你好像有心事?”苏亮看了范宁一眼,小心翼翼问道。

他们在同一个宿舍住了两年,彼此都很了解,大家聚在一起玩得开心,范宁却一个人坐在这里看风景,这可不是他平时的作风。

“也谈不上什么心事,只是在想科举的事情。”范宁笑了笑道。

“你说起科举,我倒想起一事!”

苏亮拍拍自己的脑袋笑道:“昆山县的童子试选拔昨天结束了,选出十个县士,据说个个都很厉害,超过了前几届。”

“听说他们是实行普考?”范宁又好奇问道。

苏亮点点头,“我有一个亲戚,比我大一岁,他也参加了昆山县的选拔,他们只要自己有兴趣,都可以参加报名考试,听说一共有一千二百人参加了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最终从一千二百人中选出十名县士。”

“其实也和我们差不多,只是我们提前了两年。”

“吴江县是和我们同时进行,他们当时也选出十人,听说送到某地封闭训练两年,相比之下,我们就像放羊一样,居然还能去游学!”

“不去游学,了解民生大计,科举时怎么做对策题?”

范宁喝了口茶,摇摇头笑道:“吴江县的做法我觉得未必可行,上一届他们也只有一人考中童子解试,也没见高明到哪里去?”

“老兄,那是因为长洲县太厉害了,朝廷一共只给平江府五个童子解试名额,长洲县就包揽了四个,我们吴县可是一个都没有考中,昆山县和常熟县也是全军覆灭,吴江县能考中一个已经不错了。”

苏亮深深叹息一声:“我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若考不上还得再等三年。”

范宁拍拍他胳膊,笑着安慰他道:“还有大半年,不要想太多,咱们只要尽力就行了,就算再等三年,也才十五六岁,咱们实际上就比别人多了一次机会。”

“你说得有道理!”

苏亮沉默片刻道:“咱们这次童子试其实是赚来的,考不上也没有什么负担。”

话虽这样说,苏亮还是忍不住望着窗外低低叹了口气。

.......

客船航行了三天后,终于在清晨时分抵达了杭州钱塘县。

船只要在钱塘县补充给养,并休息一日,众人下了船,决定去西湖游玩。

范宁却没法和他们一起去,他要去拜访包拯。

去年包拯两次巡视平江府,和范宁见过一次,年初他又接到包拯来信,恐怕再过几个月他就要调回京城。

包拯特地邀请他来钱塘县坐一坐,这次他们路过钱塘县,不去拜访一下包拯,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钱塘县是钱氏吴越国都城,城池规模很大,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两浙路的诸多路一级机构都设置在这里。

转运使司官衙负责粮草物资的运输调拨,州县的税赋粮草由地方官府征收,然后交给转运署。

或者存放在转运司仓库,或者运往京城,

每年各地方官府的经费预算由朝廷批复下来后,就由转运司拨付给地方官衙,在某种意义上说,转运司掌握着财物拨付大权。

两浙路转运使司官衙距离西湖不远,范宁雇一辆牛车,很快便到了署衙。

离司衙还有一段距离,便看见无数百姓跪在地上磕头喊冤。

这让范宁有点愣住了,他来大宋已是第三个年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百姓跪在衙门门前喊冤。

而且跪的居然是转运使司的衙门,这倒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冤情找县衙,县衙不公再找州衙或者府衙,如果还是觉得不公,可以到提刑司告状,怎么也轮不到衙门。

如果一定要牵强附会,那么只有船运行业的百姓跑来伸冤,漕运官船不够,有时候就会征用民船,然后再结帐。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矛盾纠纷。

“青天大老爷,给小民做主啊!”

一群百姓跪在大门前悲声哭喊,“官府逼人太甚,我们活不下去了。”

范宁愈加困惑,似乎并不是船户告状,而且这个时候包拯还没有在开封府上任,还没有得到‘包青天’这个头衔,他在朝廷敢于和权贵争锋,颇有刚直之名,但他在民间还没有什么名气。

这时,转运司的官衙大门‘吱嘎!’一声开了,只见主官包拯一脸阴沉的从大门内走了出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矾楼请客第六百八十四章 无计可施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七百六十三章 双赢协议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四百六十四章 钱铺调研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遗忘的试卷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六百零四章 完颜计划(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鲲州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游记(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赏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难题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跷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子戏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来使第十九章 吓煞人香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年后的初春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计划有变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时来运转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过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五十八章 范铜钟要上进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谋退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兽之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后是谁第四百一十二章 两女相见第二百二十五章 书房长谈第五百四十一章 夺取吕宋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恼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机会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游学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渊博罢相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恼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鲲州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二百三十章 离京返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第十四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过头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