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

【老高身体不适,今天和明天更两章,周一更三章,请大家谅解!】

------

解试考过后,县学上舍生们基本上成为放羊状态了,他们的课程都已结束,学校也不再管他们,允许他们住到年底,然后就要腾出宿舍给次年一月招收的新生。

考完解试后,学生们就迅速分化了,不想再读书的学生就像明仁、明礼一样各寻谋生之路,还想下一届再考的学生则回家卧薪尝胆,发愤苦读。

所以上舍生宿舍里大都锁着门,只有二三十名学生在县学里继续晃荡。

苏亮已决定去京城备考,他已收拾好行李,昨天晚上就住到县学里,等范宁到来后一起北上进京。

两人在饭堂里吃了早饭,范宁喝了口热茶,笑道:“大寿不是打算在县学备考,怎么也想进京了?”

“现在崇拜他的人很多,估计他有点受不了。”

这次县学学生考得并不好,除了范宁和苏亮两个参加童子试的县士外,就只有两个学生考上解试,一个是县学有名的才子沈宗望,他考进县学就是第一名,后来一直是第一名,这次考中解试第五名。

沈宗望考上解试一点不出人意外,但李大寿考上解试便成了县学的传奇人物,他靠增补考试进的县学,平时在鹿鸣书院也就是二三十名的水平,最后居然考上了解试,成为堂堂的举人。

他现在在吴县的名声已经不亚于范宁,尤其在县学,更成为无数学生崇拜的偶象,他完美演绎了一个平庸学生的逆袭之道,成功实现了无数学生的梦想。

范宁有些不理解,“有人崇拜不是好事吗?他还受不了。”

苏亮笑得有点暧昧,向范宁眨眨眼道:“有些崇拜可以接受,但有些崇拜就是受罪了,比如相亲,你知道李大寿一天要赶几场吗?他给我说过,最少的一天是四场,范宁,你别告诉我,这些天你在家里没有相亲?”

范宁摸了摸脸,故作伤心,“我这个脸蛋估计没有人喜欢,到目前为止,我一次相亲都没有过。”

“胡扯,你怎么可能没有,连我都”

苏亮差点说漏了嘴,范宁抓住他话脚笑嘻嘻追问道:“连我都什么?是不是‘连我都相亲了无数场’,小苏,有没有订下终身大事?”

苏亮懊恼自己说露了嘴,他气哼哼道:“相亲很正常吧!人情世故,三姑六姨介绍,你能拒绝?相亲了大概五六场,很幸运,我娘一个都没看上,更不用说我自己了。”

范宁像安抚猎犬一样,捋捋他的后颈笑道:“不是没看中,关键是某些部位的毛还没长齐吧!”

苏亮气得跳起就掐范宁的脖子,“我要掐死你这个淫徒!”

就在这时,有人喊道:“李大寿来了!”

范宁和苏亮停止打闹,回头望去,只见身材魁梧的李大寿走进饭堂,不少下舍生跑上去,满脸崇拜地向李大寿打招呼。

苏亮有些郁闷道:“我们好歹也是举人吧!你还是童子试第一名,居然没有人上前找我们签个名什么的?”

“他们对我们没兴趣,要是他们父母在,我们这顿早饭估计就得吃到晚上去了。”

“有道理!”

这时,李大寿快步走了过来,“我们到处在找你们,有人说你们在饭堂,我就赶过来了。”

“吃早饭没有?”范宁问道。

“在家里吃过了。”

范宁把一盘肉馒头端过去,“还剩两个,你都吃掉吧!对了,你的行李呢?”

李大寿抓起两个馒头,一边啃一边含糊说道:“我的行李在船上,船就停在县学外的码头上,我什么时候出发?”

范宁和苏亮对望一眼,两人起身道:“我们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走。”

不多时,范宁和苏亮拎着行李从宿舍出来,李大寿身高力大,一手拎一只书箱,三人向县学大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他们又回头看了看县学,目光中都有些留恋,虽然之前已经和教谕以及教授们告别,但今天走出这个大门,他们就算和县学正式告别了,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两年半的岁月,充满了无数美好回忆。

走出校门,李大寿放下书箱,面对勤学楼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拿起书箱笑道:“我们走吧!”

..........

李大寿的父亲也在船上,他年约四十岁,除了李大寿外,还有个十一岁的女儿,他和儿子李大寿完全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只是年纪稍大一点,一样的高大魁梧,一样的皮肤黝黑,一样的满脸横肉,也一样的心地善良。

若不是范宁知道李大寿的父亲是吴县李氏船行的东主,他真会以为李大寿的父亲是杀猪的屠户。

当然,宋朝杀猪的屠户一般也是有钱人,像镇关西、蒋门神之流。

李大寿的妹妹却长得很清秀,皮肤也白皙,除了身材很高外,其他都和她父兄完全不同,估计她是像母亲。

李父看见范宁,激动得紧紧搂住他,“我就知道大寿是遇到您这个贵人,这是大寿的福气!”

范宁没有谦虚两句,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李父粗壮的手臂勒得他直翻白眼,好容易挣脱出来,范宁喘了两口气道:“应该是大寿做事认真,若不是他去乡村认真农民疾苦,他也不一定能考上。”

“那也是您指点他下乡啊!”

李父的感激让范宁有点受不了,他连忙岔开话题,“伯父也要进京城吗?”

“我不去,我就想当面感谢您,进京后,还请小官人多多照顾大寿。”

“伯父放心,我一定会尽力的。”

李父带着女儿下了船,众人挥手告别,五百石的客船开始离开驳岸出发了。

这时,范宁忽然看见张若英带着几名教授站在县学大门前目送他们。

范宁鼻子一酸,连忙挥手向张若英和教授们告别。

船只越行越远,渐渐地离开了县学码头,转一个弯,驶向大运河,县学和送别的家人都看不见了。

“我把行李拿进去!”

李大寿拎着书箱向船舱里走去。

苏亮悄悄对范宁笑道:“我发现大寿的妹妹很喜欢你啊!她刚才一直在看着你。”

“别胡说!”

范宁给了他一拳,低声道:“大寿听到会生气的。”

“才怪!”

苏亮撇撇嘴,“他巴不得你变成他妹夫,你以为他爹爹为什么把女儿带来?若是为了送大寿,他娘怎么不来,你这个死脑筋开开窍吧!大寿的爹爹精明着呢。”

“不管怎么说,这种玩笑以后别再开了,不是大寿难堪就是我难堪,刚刚才组队,你小子现在就开始破坏团结了?”

“好!好!我不说了。”

苏亮举起手,“你别动不动就用大帽子盖我,我的小心肝比较稚嫩,承受不起你的打击。”

“还稚嫩呢?到底是哪里稚嫩,你说错位置了吧!”

“滚一边去,你这个淫徒!”

这时,一名年长的船夫走上前行礼道:“我们四个船夫都是李氏船行的伙计,临走时东主再三吩咐,这次北上一切由范官人做主,有什么需要,小官人尽管说。”

“这一路辛苦你们,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到京城?”

“顺利的话,七天就到了。”

上一次范宁进京花了十五天时间,主要是船走得慢,加上夜里都要停船休息,像这种五百石的客船航行比较快,昼夜航行,所以只花一半的时间就够了。

范宁点点头,“我们不赶时间,按正常速度航行就是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制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烦忧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诗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画明志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军南下第三十五章 广记牙人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谋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课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机爆发第二百三十二章 县学演讲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亲第六百四十六章 绝密布防图第四百七十一章 触动利益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谋退路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连荐二人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一百四十章 痴人说梦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绝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灯会(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诱导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逐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四百九十章 关键一步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举月来临第五百九十七章 诡奇之道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寿(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发的血案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六百八十九章 锦州奇兵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服知政堂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边的烦恼第十六章 退学记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线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会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职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场考试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冲刺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杀驴第七百二十五章 从容部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四百五十二章 时机已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还是回家好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点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七百五十三章 辽国灭亡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难题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扑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