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

范明仁从随身带的包里,取出一块用绸子严密包裹的田黄石,他将绸子一层层打开,最后露出一块排球大小的田黄石,范宁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块田黄石呈椭圆形,深黄色,一看便是极品冻石田黄,但更加细腻如脂,面居然没有萝卜纹路,也没有一丝裂纹或者瑕疵,简直是极品极品。

“其他两块也和这块一样?”范宁问道。

“这块略小一点,但品质是一样的,是一窝挖出的三块,面原本还有一层石壳,剥去石头后发现它的珍贵了。”

范宁沉吟一下道:“这三块都给我!”

明仁顿时怪叫起来,“你三块都拿走,太贪了吧!”

他话音刚落,范铁戈又狠狠给他后脑勺一巴掌,“你急什么,听阿宁把话说完!”

明仁捂着头嘟囔道:“我想留给子孙作传家宝,有什么不可以?”

范宁摇摇头笑道:“我不是想要你们的石头,我自己也不能要,这种极品的田黄石只适合用来刻印玺,一旦田黄石被世人认可,你们手的这两块田黄石至宝会成为子孙的隐患,会被人窥视的。”

范铁戈毕竟年纪大,懂得平民不持重宝的道理,他连忙对儿子道:“阿宁说得对,这种田黄石至宝不是我们能拥有,拿着它反而是祸患,你们把它交给阿宁,让朝廷刻成玉玺,反而让它发挥作用。”

明仁在范宁和父亲的轮番劝说下,只得答应了,他心却在想,如果让他再一次找到这种田黄石至宝,他得吸取教训,绝不能再让范宁知道。

范宁小心翼翼用布绸将田黄石包好,收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有机会让它变成印玺。

这时,门开了,苏亮从外面快走了进来,连连拱手歉然道:“抱歉!抱歉!我来晚了。”

明仁看见苏亮,大马猴的本性立刻迸发出来,他立刻跳去,拉着苏亮的手笑嘻嘻道:“小苏,听说你已经有未婚妻了,怎么不带来看看?”

苏亮最怕是这对孪生兄弟,虽然明礼没有进京,但是这个明仁也让他头大。

他狠狠瞪了范宁一眼,不用说,肯定是这小子说出去的。

“我才十二岁,哪有什么未婚妻,你不要听范宁胡说八道。”

“过了年十三岁了,十三岁应该可以娶妻,可以享受男人的乐趣,你不用谦虚嘛!”

“明仁,别胡说!”

范铁戈虽然在斥责儿子,但他眼一样涌满了笑意,难道小苏真要成婚了吗?

苏亮挣脱明仁的手,不再理睬他,他坐了下来对范宁道:“我刚才听到消息,范相国又重新启用回朝了,是真的吗?”

范宁点点头,“我也听说了,封观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范铁戈听说三叔又回朝为官,他心大喜,连忙问道:“观殿大学士和礼部尚书是什么官?”

范宁笑道:“这两个官职都是从二品高官,但都是虚职,我估计天子暂时不会让堂祖父管具体事务,以堵住那些反对者的嘴。”

“那范公升官了吗?”对于范铁戈这样的平头百姓,他最关心是范仲淹有没有升官。

范宁笑着点点头,“堂祖父是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邓州知事,资政殿学士是正三品,现在升为观殿大学士,便是从二品了,升了一级。”

其实范宁心也十分感慨,按照历史的轨迹,范仲淹应该是去年出任杭州知事,明年又调青州,最后染病,一年后病故。

但最终范仲淹没有调杭州,而是直接调回京城,无疑改变了历史和他的人生轨迹,不知他在暮年还能不能再有所作为?

........

范仲淹的新任命下达后,范仲淹要交接,要启程东进,到京城赴任至少要二月份去了,但科举省试已经迫在眉睫,离科举还有两天,礼部允许士子参观考场,以便士子熟悉考场位子。

一大早,范宁、苏亮和李大寿乘坐一辆牛车来到了北城外面的军营,这里是北兵营,最多时曾驻扎二十万大军,军营占地近万亩,扎下了一万多顶大帐。

皇佑二年的省试科举将在这座大军营内举行,近十万士子分成二十个考场,由于军营太大,第一个考场和最后一个考场之间相隔了二十几里,当士子实地了解了考场情况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考场情况安排出行时间了。

牛车出了新封丘门,不多久便看见前方十里外旌旗招展,似乎很热闹,车夫对三人笑道:“那是北大营,这次科举在北大营举行,前天开放参观,今天是最后一天参观,听说今晚要封营了。”

“前两天参观的人多吗?”

“怎么不多,每天都有几万人,我都跑了七趟了,你们是哪个考场?说不定我知道。”

范宁道:“我们有两人在甲考场,一人在丁考场。”

“呵呵!甲考场有三个,第一个叫甲童考场,第二个和第三个甲考场分别叫甲二和甲三,丁考场在间去了,好像隔得很近,但实际隔了差不多七八里。”

“为什么会有三个甲考场?”苏亮不解地问道。

“谁知道呢!你们如果是考童子试,估计是第一个甲童考场。”

苏亮连忙取出浮票,他这才注意到,他真是甲童考场,童字隔得较远,他还一直以为自己是甲考场。

马车在第一个考场前缓缓停下,范宁对李大寿道:“结束后我们在这里汇合,不见不散!”

“知道了!”

李大寿答应一声,马车继续向西驶去。

范宁和苏亮来到考场门口,给门口官员验了验浮票,官员点点头道:“你们在这里,自己进去看吧!注意不要遗漏任何东西,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甲一考场是童子试考场,一进门便看见立下一块大牌子,面写着‘童子试专用考场’,这仅仅只是一座考场,里面开阔便让范宁和苏亮一阵惊叹,大营内至少有数百顶大帐,整齐地排列着,一眼望不见头。

大营内不光是他们,还有不少其他考生,大多十三四岁,都是来自大宋各地的童子试考生。

这次一共有三千名童子试考生,其以开封府的人数最多,足足有一百余人,这也是为了照顾京城权贵子弟,像庞籍孙子庞恭孙、张尧佐的孙子张椿等等。

他们基本不用考解试,只要获得太学、国子学以及弘馆推荐名额,便可直接参加省试,这些权贵子弟占用了大半名额,剩下的十几二十个名额才由广大平民百姓打破头去争夺。

范宁是两千七百八十六号,苏亮是两千一百九十九号,两人相隔不远,但应该在大营后面去。

“在这里!”

苏亮终于看到了大帐前的牌子,两千一百八十号到两千一百九十九号。

“范宁,我的考帐找到了!”

大帐一半被掀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张桌子,但桌的考号还没有编,这是不让考生预先知道自己具体坐在哪里,以免他们隐藏作弊资料,反正只要找到考帐,其他容易多了。

范宁也找到了自己的考帐,里面也摆放着二十张桌子,他记住了大概方位,转身刚要走,或许真是冤家路窄,只见柳然和两名考生迎面走来。

“我考帐在这里!”

柳然指着范宁身后的大帐兴奋大喊:“我找到了,在这里!”

他一抬头看见范宁,不由呆了一下。

自从次朱佩去柳家拜年后,柳然和范宁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起来,至少柳然的心态变了,他对范宁的态度开始敌视起来。

“哟!真巧啊!”

范宁笑道:“柳兄居然和我在一个考帐。”

柳然脸色很难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范贤弟的考号是多少?”

“我是两千七百八十六号,柳兄呢?”

“我是是两千七百八十号,我们座位应该很近,范贤弟这次势在必得吧?”柳然酸溜溜问道。

“哪里可能势在必得,我根本没有复习好,不知拿什么考?倒是柳兄很胸有成竹啊!”

“彼此!彼此!我心慌得很,恐怕这次要名落孙山了。”

两人虚伪地互相谦虚对答,客气得像两国谈判使者见面一样。

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岛新貌第七百零四章 北岛来人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风波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十二章 神童对神童(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第六百二十章 易县初战第五百九十章 紧急授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门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试辟谣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获颇丰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认怂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六百五十三章 盐州夜战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进退维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陉内讧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争执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八十九章 两堂会审(下)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应天府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一百零一章 六个师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七百零九章 扬州公干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岛新貌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内异状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发的血案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零七章 异族异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职(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见天子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跷第九十三章 去县学读书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堂会审(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过犹不及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来外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战关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终身大事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章 范家小神童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气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七百六十一章 罗马商队第四百零九章 调研西北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七百二十九章 内应暴露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第一百四十四章 兴农九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征袍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一章 范家小神童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