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

宋军在耽罗岛休整了五天,随即留下两千军队和数十艘战船,并卸下了大量补给物资,船队则一分为二,一支由两百艘货船组成的船队满载着茶叶、瓷器和丝绸的货船前往日本长崎,另一支主力船队则浩浩荡荡驶向毛人岛。

日本此时处于平安京时代后期,正是后冷泉天皇的统治时期,实权却被外戚藤原氏控制,再加各地领主掌握地方实权,对央朝廷阴奉阳违,各种斗争和矛盾延续百年,使日本国内矛盾逐渐走向激化的边缘。

既有央和地方领主之间的矛盾,也有皇室和摄关藤原家族的矛盾,同时皇室内部有法皇和天皇对立,摄关藤原家族内部也派系林立,各大势力间互相倾轧,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日本国内处于一种极度的动荡不安之。

长崎属于日本肥前国,领主便是平野吉,长崎是日本历史悠久的贸易港口,和宋朝、高丽皆有大量贸易往来,很多宋朝商人定居在这里做生意,最繁盛时达万人之多。

按照原定计划,远征船队需要在日本进行一次贸易,换取大量粮食,同时要了解日本的海战能力。

天刚刚亮,船队冲过海湾的迷雾,缓缓进入海港码头。

很快,船队到来的消息立刻惊动了海港,成千万的小商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争先抢购来自宋朝的商品,宋朝的商品代表高贵和品质优良,极受日本各地欢迎,大量宋朝商品是从长崎港辐射进日本列岛各地。

负责贸易港口的官员叫做余孝年,年约三十余岁,非常精明能干,是市舶司的官员,专门负责对日本的官方贸易,有着十分丰富的对日本贸易经验。

码头异常热闹,有专门扛运的民夫将货物搬运到一座大棚去,有人负责接待大商人,也有接待小商人的地方,一般也没有什么规矩,一箱货物拿出来,数百名小商人争先恐后报价,当然是用白银进行交易,价高者拿走。

这时,一名年男子被人请大船,年男子姓程,余杭县人,在日本呆了十几年,目前是长崎最大的宋商人,拥有资产巨万,和当地武士以及官府都有着十分良好的关系。

程员外认识余孝年,他连忙抱拳行礼,“原来是余官人,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今年的商船怎么提前了?”

宋朝的商船队一般会在夏末秋初时过来,今年却在初夏时到来,着实让程员外感到意外。

“今年情况特殊一点,稍微提前,程员外请到船舱一座,我有事请教!”

“不敢,余官人请!”

两人来到船舱内,分宾主落座,余孝年笑道:“程兄来日本快十五年了吧!”

“是啊!整整十五年了。”

“还有回去的打算吗?”

“当然要回去,落叶归根,我现在四十二岁,在五十岁之前要回去,在家乡我已购置了庄园,准备在家乡好好养老。”

程员外心有点怪,他笑道:“余官人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尽管直言!”

余孝年笑了笑,“我有两件事想问问程员外,一是长崎能采购到多少粮食?”

程员外想了想道:“大米十万石是有的,如果想要更多,还得等几个月,需要去日本各地筹集。”

十万石虽然偏少一点,但半年的补给也够了,剩下的大米可以陆陆续续再购买。

他把一份物资的需求清单递给程员外,“这是我们需要的物资,烦请程员外三个月内筹全,我们会用现银支付。”

程员外见清单都是各种生活物资,甚至还有j-i女三百名,他心有点怪,不过他没有多问,又笑道:“物资没有问题,不过面的三百j-i女估计是做船j-i吧!有些规矩我需要说一下。”

“请说!”

“一是保证她们安全,其次保证她们收入,第三是随船出海,最多不超过三年,这是做船j-i的三条规则。”

“可以,我完全可以答应!”

这也是余孝年的其一个任务,毛人岛驻军生活枯燥,将士们思念家乡,所以需要招募一批j-i女长年驻岛,作为生活的润滑剂,安慰驻岛将士。

余孝年沉吟一下又问道:“我要知道的第二件事是关于平野吉,你对他的实力了解多少?”

.........

日本海在宋朝叫做鲸海,宋朝的商船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常常进入鲸海,去日本腹地寻找商机。

但不管哪一艘都没有继续向北方行驶,鲸海的北部,算是渔民也只在近海捕鱼,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船队。

经过近二十天的航行,这天午,船队终于抵达了毛人岛的南面外海,前方出现一座岛屿,岛屿长约四十余里,宽二十里,这边是后世的奥**岛,面布满了森林,看见这座岛,毛人岛便即将来临。

船士兵们都欢呼起来,为首大船的船员们三次来过毛人岛探查,都很熟悉地形了,船队从海岛南面穿过。

这时,忽然有人指着大喊:“快看,土人!”

只见海面出现了百余艘独木舟,独木舟很细长,用完整的一根巨木削成,每艘独木舟坐着一人或者两人。

每个人穿着兽皮或者鱼皮,头扎着五颜六色的羽毛,不断有人站起身,向大船放箭。

虽然不可能射倒大船,但这是他们的一种态度,要将入侵者全部杀死。

他们迅速离开小岛,向毛人岛划去。

范宁注视着这些百余名土人,心多少有一丝怜悯,宋朝即将要占领他们的土地,这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已经达到巅峰的铁器时代,这些土人还保持着原始状态,偏偏还占着这么一大块肥美的土地,他们怎么可能不灭亡。

......

一个时辰后进入毛人岛和日本之间的海峡,他们绕到半岛的另一面,那边有一处巨大的海湾,风平浪静,非常适合庞大船队停泊。

船队又经过半天的航行,在天黑之前驶入了这才航行的目的地,半岛海湾。

黄昏的晚霞映照远处的陆地,将海面和陆地都染一层金色,范宁眺望着远处的半岛,心感慨万千,筹措了三年的计划,他们终于要实现了。

“范御史,叫毛人岛不太好听,我们给它重新起个名字吧!”狄青在一旁笑道。

之前,赵宗实把耽罗岛改名为宋马岛,设立宋马县和耽罗县,现在他们终于抵达了毛人岛,自然也要将它改为大宋的名字。

范宁想了想笑道:“庄子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我们把这里称为鲲州,是我大宋最北面的一个州,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轰然叫好,这个名字起得大气,这座大岛不是北海的一条大鱼吗?他们现在在鱼尾的位子。

赵宗实欣然赞道:“好一个不知几千里的鲲州,我们回头给天子书,叫做鲲州!”

他又对狄青道:“岛有土人出没,性格凶残,不宜夜间岛,我们等明日天亮后再登陆吧!”

狄青点点头,随即令道:“传我的命令,船队在海湾停泊,明天一早登陆!”

........

夜色笼罩鲲南半岛,岛的树林密布,在寂静的夜色,树林内不断传来沙沙声,一些黑影在树林出没,一双双凶残而仇恨的目光盯着远处海湾的大船。

岛的土人共有三支,他们是后来的阿伊努人,此时的日本人叫做他们虾夷人,由于他们身体毛发浓厚,所以又叫他们毛人。

这些土人也是从几千年前从南洋一带迁移而来,生活在毛人岛、千岛群岛、库页岛和北方的勘察加半岛一带。

但主要还是集在较南面的毛人岛,现在已被宋朝人改名为鲲州。

岛土人大概有两千余人,身穿兽皮,以土制弓箭以及长矛为主,另外在日本本州北部也生活着不少土人。

这也是日本国此时还没有关注北海道的真正原因,日本国的民众基本都聚居在本州岛道的南部,以及九州和四国岛,而此时的北方则被莽莽的原始森林覆盖。

他们连自己本岛的北部都还没有顾及到,哪里还有余力考虑更加遥远的虾夷地。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谁是大东主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机会第五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一百九十五章 过犹不及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战(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内异状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俸之日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险船只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发第五十八章 范铜钟要上进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论战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边的烦恼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六百二十章 易县初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岛新貌第十八章 再遇小萝莉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为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时刻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楼会面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六百零一章 辽国消息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谋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辩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第七百四十九章 辽阳城破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一百二十四章 县衙前的血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门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紧急救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四百一十二章 两女相见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三百九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内讧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第六百四十章 惊天骗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罗国(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汉民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县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证据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一百八十章 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