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

赵宗实一行返回京城,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热烈欢迎,仿佛远征将士凯旋归来,当他们乘坐的船只驶入京城,河道两岸早已挤满了数万名前来欢迎的百姓,一张张热烈的笑脸,鼓掌声、欢呼声响彻了河道两岸。

赵宗实带着萨普和一群官员在数百名御林侍卫的护卫下来到了宣德门,天子赵祯亲自带领武百官赶到宣德门迎接他的归来。

赵宗实心感动之极,前跪下行大礼参拜,“微臣赵宗实幸不辱命,特来向吾皇陛下交旨!”

“好!好!好!”

赵祯高兴得连说三个好,前扶起赵宗实,毫不掩饰眼的赞许道:“不辞辛劳,远程万里为大宋开疆辟土,功在社稷,这才是我赵氏的优秀儿郎,快快起来!”

赵宗实站起身,又拉过萨普给赵祯介绍,“这便是鲲族大酋长,愿为我大宋子民,为陛下尽忠守土。”

萨普路已经被教授了礼仪,他虽然语言不通,但心思却十分灵活,萨普立刻跪下磕头,口称陛下,赵祯大喜,连忙扶起他,令人取三品官服给萨普穿,当即封他为归德将军、鲲州刺史,加授郡公之爵。

赵祯随即带着赵宗实坐在自己的龙辇,浩浩荡荡向紫微殿而去。

紫微殿,赵宗实向天子赵祯和政事堂相国们详细汇报了夺取耽罗国和鲲州的经过,几个月前,耽罗国王高薄和妻女已经被押送来京城,赵祯倒也没有亏待他,封他为耽罗县公,赐他一座府宅,给他三品官俸禄,让他和妻女在京城生活,不过高薄却被朝廷派人暗监视,同时还有一营军队专门保护他安全,事实是防止辽国或者高丽将他劫持回国。

在此之前,赵宗实已经给天子和朝廷写过一份报告,讲述了鲲州的情况,朝廷认可鲲州这个名称,同时也同意将库页岛改名为北鲲州,在大宋的版图添了这两次疆域。

赵祯听完赵宗实的汇报,眉头稍稍一皱,他对战马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略有担忧,便立刻将群牧使张林召来询问。

张林听完赵宗实的描述,沉吟一下道:“陛下,微臣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尤其是在牧场散养,任何战马在新的地方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只要不是热带,那气候和水倒问题不大,关键是牧草,马匹会遇到一些有毒的植物,听赵使君的描述,微臣认为应该是遇到了微毒的植物,积累到一定时候,一些体弱的马匹会出现集体毒的情况,杨都监经验丰富,微臣相信他会发现问题,同时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解决吗?”赵祯又追问道。

张林点点头,“当然可以解决,需要发动人手,尽可能地减少有毒植物的数量,另外多种苜蓿,有了充足的好牧草,战马会主动避开这种微毒植物,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很正常的适应过程,陛下不必担忧。”

赵祯心下稍安,又问道:“现在鲲州有什么困难需要朝廷解决吗?”

“启禀陛下,鲲州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足,一方面官员缺乏,同时劳工也缺乏,范御史建议从日本雇佣一万劳工筑城修路,修建码头,伐木开矿,我们都认为这个方案可行。”

这时,富弼在一旁问道:“引入日本劳工,会不会他们将来定居下来,使鲲州变成了日本的州县?”

赵宗实笑道:“这个问题我们也想到了,我们会制定雇佣原则,劳工签署契约不超过三年,也不续签,契约满便送回家乡,然后再换另一批劳工,为解决人口问题,我们考虑适当引入一些日本年轻女子,让她们归化为宋民,嫁给驻守鲲州的军士,使他们留下来戍边,另外我们会开办学校,保证大宋的正统教育。”

众人都暗暗点头,一个国家的延续关键在于父本,只要父亲是宋人,那么妻儿都会成为宋人,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并不反对引入日本女子。

赵祯点点头道:“还是要迁移一些宋民去鲲州,可以以免税和分配土地的优惠吸引百姓前往,既然那边土地肥沃,可以种粮,最好能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

赵宗实连忙道:“启禀陛下,明年开春后,军队会施行屯田,种植小麦,另外,畜牧业也大有作为,明年春天微臣想多带一些长毛羊和牛过去。”

赵祯笑了笑:“明年你不用去了,朕对你会另有任用!”

赵宗实心‘怦!’的一跳,官家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真有希望.......

这时,彦博沉思一下道:“关于官员不足的情况,可以鼓励年轻官员去鲲州任职,作为候补转正的职务,任职三到五年,回来有提拔的机会。”

赵祯点点头,“这个方案很好,最后把它作为一种制度,也不限于鲲州,海外都可以,如流求、宋马岛、鲲州以及北鲲州,将来说不定还有南洋,只要肯去海外任职,那算候补入选,将来提拔也优先考虑。”

“陛下圣明!”

赵祯微微一笑,又问道:“日本国怎么说?”

这才是大事,赵祯放在最后才询问,赵宗实取出一份范宁的特别报告,呈给天子赵祯,“这是范御史一些想法,写成书面报告,请陛下御览!”

这也是赵宗实会做人的地方,范宁把这次回京述职的让给了他,也等于把开拓鲲州的首功让给了他,他至少也要让出一些功绩,而且对付日本的策略,范宁的思路远他清晰,这个功劳赵宗实不好意思再拿走。

赵祯看完了报告,却把报告收了起来,没有拿给相国们过目,范宁在报告支持日本内战的计划只能秘密施为,不能公开作为国策,最多是地方官自己的个人行为。

赵祯淡淡道:“明年开春后,或许日本使者会前来大宋交涉,范御史希望朝廷态度强硬,寸步不让,同时在鲲州准备和日本作战,朕认为范御史说得有道理,历朝历代的开疆避土,战争是无法避免,只有在血与火才能最终奠定我大宋疆域的基石。”

.........

当天下午,赵祯颁布诏书,设立海外州县,宋马岛改名为耽州、毛人岛改名为鲲州,库页岛改名为鲸州,流求岛改名为流求府。

同时重奖开拓海外有功之臣,封赵宗实为巨鹿郡王、河北宣抚使,知宗正寺,狄青授许国公、封太尉、海外经略使,节制耽、鲲、鲸、流求府等各州府军事,荫其二子为官,范宁授江都县公,朝散大夫、封秘书少监,知鲲州事,其余将领官员皆官升一级,俸禄加倍,三军将士赏钱五十万贯,绢二十万匹。

天子对海外有功之臣的封赏轰动朝廷,赵宗实本身是天子养子,封王无可厚非,河北有灾民连续造反,所以封河北宣抚使,替天子巡视河北,安抚军民,而狄青本身是枢密使,被官集团不容,派驻海外任军队主管,实际已是一种变相贬黜,这次加封太尉、国公更多是一种安抚性质,倒是范宁入仕才三年便屡获升迁,这次竟然升为从五品的朝散大夫,而与他同科的进士,大部分人还在候补任苦苦挣扎。

当然,这也和能力有关,大家不得不承认,人家年纪轻轻能独当一面,替大宋开疆辟土,这可不是一般官员能做到。

傍晚,清风酒楼人声鼎沸,宾客满座,在三楼一间雅室内,一群年轻官员在为范宁庆功喝酒,这群人自然是范宁的师弟们,年初科举,董坤考第七名进士、蔺弘考第七十四名,李大志考三百二十八名,段瑜和陆有为虽然落榜,但两人双双考太学,将入太学继续深造,再加一个苏亮和曹诗,一共七个人聚在一起喝酒。

苏亮将杯酒一饮而尽,叹口气道:“我真羡慕师兄啊!背靠天子这棵大树,一路飞黄腾达,居然从正七品一跃升为从五品,我现在还在从九品苦苦挣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转正。”

李大志不满地将酒杯重重一顿,“说这种酸溜溜的话做什么,当初师兄问你要不要一起去鲲州,你自己不敢出海,现在又说这种酸话,有什么意思?”

苏亮连忙解释,“我不是嫉妒师兄,是羡慕,而且我也后悔,为什么不和师兄一起去?”

旁边曹诗淡淡一笑,“现在去也来得及啊!朝廷很快要出规定,肯去海外州县任职的官员,直接从候补转正,任职三到五年,回来后优先提拔。”

众人顿时有了兴趣,“此话当真?”

曹诗点点头,“不瞒各位,我已被审官院通过,将参与鲲州下属汉县的筹建,明年春天将赴鲲州任。”

苏亮一把抓住他,“老曹,你得帮帮我,我实在不想当这个刺史判官,一点前途都看不到。”

曹诗笑道:“你去找赵宗实,他有推荐权,凭你和范宁的关系,他肯定会帮这个忙,最好明天去,吏部的规定一旦正式颁布,我估计想去海外州县的官员会争破头了。”

苏亮认识赵宗实,激动得连连点头,“好!好!我明天去。”

这时,旁边李大志道:“小苏,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董坤和蔺弘在朝有关系,两人都得了县令和县丞的实职,倒不想出海,李大志被任命为泗州州学教授,苏亮任齐州刺史判官,他们二人前途无望,现在都急着要去投奔范宁了。

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来临第七百五十三章 辽国灭亡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袭锦州(上)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寿(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零四章 完颜计划(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来临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楼会面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二百零四章 继续背锅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二十五章 从容部署第六百七十五章 辽国情报第六百四十章 惊天骗局第二十二章 范大郎改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触动利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间购岛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风洗尘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岛新貌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十六章 四强赛(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第七百一十三章 苏辙上任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丽作乱第七百二十二章 银盒密旨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十四章 热情洋溢的发言第六十八章 乙区第二轮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六百零七章 异族异心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标准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谋第八十三章 买瓶记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于半儿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确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七百一十九章 应州春至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制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剑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寿(下)第一章 范家小神童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苏亮进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双岛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寿(下)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现矿脉第四百六十五章 争取支持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结交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战协议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一百零八章 内讧初生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确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