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

赵祯风已经快二十天,在御医的精心调制之下,赵祯的身体也一天天恢复,开始能说话,能在御花园内简短散步。

这次风也给赵祯的身体敲响了警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留下子嗣已经不太可能,那么谁能继承自己皇位,已经是赵祯不得不面对的大事了。

从感情看,他更疼爱张贵妃的义子,赵恽聪明好学,很讨赵祯欢心,当然,这也是赵祯爱屋及乌的结果。

但理智却告诉赵祯,年轻的赵宗实更为稳重、睿智,能力很强,更能继承自己的大位。

这段时间,赵祯一直在感情和理智徘徊,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养心殿内,赵祯正躺在床榻静静思索着自己执政二十年的得失,一个人在病体软弱的时候,往往会反省自己所作所为并且总结教训。

赵祯也不例外,这次病倒,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执政得失,在考虑自己将来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这时,一名宦官低声道:“陛下,相公和富相公来了!”

“宣他们进来!”

宦官出去了,片刻,彦博和富弼被领进了病房,两人见天子脸色苍白削瘦,没有一丝血色,心都十分难过,连忙前行礼,“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请坐!”

宦官搬来两只绣墩,让他们病榻前坐下。

彦博关切地问道:“陛下感觉好点了吧!”

赵祯苦笑一声道:“朕说话还有点困难,但御医鼓励朕多说话,所以把你们召来,朕想了解一下朝情况。”

彦博和富弼对望一眼,彦博稍稍沉吟一下便道:“今年的开局不错,尤其鲲州去年秋天解来一百万两白银,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财政吃紧,六千根琥珀木也卖出十万贯钱的好价钱,填补了内库虚空。”

赵祯脸露出一丝笑容,“谁说鲲州是朝廷财政的无底洞,在关键时刻,鲲州也有回报,一百万两银子啊!这相当于去年大宋全年的采银产量。”

“据说日本盛产白银,尤其在东北部地区,金银产量都很高,范知事将淘汰的装备高价卖给掌握大量银矿的安倍家族,虽然微臣并不是很赞成这种方式,不过这也让微臣意识到,和日本进行贸易,确实能收获大量金银。”

这时,富弼在一旁道:“范知事以贸易方式支持安倍家族,也是为了削弱日本对鲲州的窥视,微臣倒认为不必太早下结论,观察几年后再商议此事。”

富弼明显和彦博在对支持安倍家族意见相左,两人一时都沉默了。

赵祯微微笑道:“朝廷不必为此事争论,朕既然全权委托范知事处理对日本关系,这是他的职权,朝廷不要干涉了。”

彦博只得默默点头,赵祯又叹息一声道:“这段时间朕身体恶化,曾一度在想,朕如果去见列祖列宗,该对他们说点什么,朕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彦博和富弼大惊失色,两人连忙道:“陛下身体已经在慢慢康复,不可胡思乱想!”

赵祯摆摆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如果不抓紧时间做点什么,以后去九泉之下,真的无法面对太祖太宗,这场大病倒让朕下定了决心。”

“陛下是指鲲州?”

“不光是鲲州,还有鲸州,范宁曾再三建议朕在鲸州修建军城,朕迟迟未能下定决心,朕再三考虑,还是觉得应有进取之心,在鲸州修建军城。”

彦博沉声道:“陛下,辽国特使昨天抵达京城了。”

赵祯一怔,问道:“辽使为何事而来?”

“名义他们是为耽州而来,但我们都一致认为,他们还是担心我们开发鲲州,会对辽国不利。”

赵祯淡淡笑道:“看来我们想做点事情,保密还是大问题啊!”

“主要是因为鲲州之事,天下皆知,想瞒住辽国确实不太可能,我们只能在关键机密加以控制,象鲲州发明的铁火雷,目前只有知政堂知道,这个秘密甚至连军器监都瞒住了。”

赵祯点点头,“耶律洪基刚刚即位,正是意气风发,想做一番大事之时,他的担心也不能轻视,可以给他们解释清楚,我们在海外开辟疆土只是为了贸易,并没有打算对辽国不利,总之,态度要诚恳,该否认的地方要坚决否认,朕不希望辽国这么快意识到危险,这会对我们海外开疆不利。”

“微臣明白了,一定会按照陛下的吩咐,应对好这次辽国来使。”

赵祯微微叹口气,“朕希望尽快开春,范宁进京述职,朕有很多问题要好好询问他。”

..........

从养心殿出来,富弼苦笑一声对彦博道:“相公有没有发现,官家大病一场后,似乎对鲲州更加关注了。”

彦博点点头道:“官家其实不仅仅是对鲲州关注,而是对海外开疆关注,恐怕他是想把海外开疆作为最大的政绩,百年后向太祖太宗交代。”

辽国使者叫做耶律阿驴,是辽国南院兵部侍郎,这次他奉辽主耶律洪基的密旨,南下大宋询问海外开疆一事。

耶律洪基是去年登基为辽帝,他十分年轻,今年才二十四岁,正是意气风发,想做一番大事之时。

几个月前,高丽使者向耶律洪基呈了一份地图,并指责大宋占据耽州,目的是图谋辽国,这份地图让耶律洪基着实吓了一跳,宋朝所占的耽州居然紧靠辽东,如果宋朝在耽州驻扎十万大军,这不是一眨眼能杀到辽东腹地。

而且据说宋朝还设立了更大的鲲州,鲲州在哪里他们不知道,但耶律洪基怀疑鲲州也在辽国旁边,他便派特使前来宋朝了解大宋海外开疆的情况。

耶律阿驴住在京城辽国馆,这相当于辽国在宋朝的大使馆,占地近三百亩,各种建筑数百间,还驻扎了三百契丹士兵。

耶律阿驴是契丹皇族,年约四十岁,他是武将出身,长得体格魁伟,相貌粗犷,一脸大胡子,看起来颇有几分凶相。

在辽国馆的大堂内,耶律阿驴正站着一幅地图前,听取京城情报头子耶律平的汇报。

“卑职经过多方调查,基本可以确定,鲲州在日本国的北面,是一座很大的岛屿,据说荒无人烟,条件十分艰苦,距离大宋至少有万里之遥,坐船要一个多月才能到。”

耶律阿驴眉头一皱,他连日本国在哪里都没有概念,更不会用说日本国的北面了。

“我只想知道,这个鲲州距离辽国有多远?”

“具体距离辽国有多远,卑职也不清楚,但听一名船夫说过,距离辽国至少有几千里。”

耶律阿驴听说相距几千里,他稍稍松了口气,目光又转向桌的地图,这是耶律平搞到的从前新罗的地图,新罗虽然被高丽继承,但地理位置却不会变。

这幅地图,耽州位于新罗的下方,而并不是高丽给他们地图绘制那样,耽州位于高丽西北,紧靠辽东。

“你这幅地图准确吗?”

“肯定准确,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老地图,而且根据卑职调查,耽州距离长江口很近,乘船十天能抵达,不可能在辽东。”

“该死的高丽奴,竟然敢欺骗皇帝陛下!”

耶律阿驴十分恼火,他当然明白高丽人的不良居心,他们不敢招惹宋朝,便欺骗辽国来向宋朝施压,企图利用辽国的手来夺回耽州,其心可诛。

耶律阿驴负手走了几步,又回头道:“耽州放下了,再说说鲲州,宋朝想在鲲州做什么?”

耶律平小心翼翼道:“卑职搞到一份去鲲州赴任的官员名单,卑职发现里面有不少群牧司的官员。”

“你是说,大宋真是想利用鲲州来养马?”

“卑职没有更多证据,不敢断言,不过卑职听说那边冬天极为寒冷,下雪堆积人还要高,按理,这种恶劣的天气,战马也难以生存,所以卑职也有点迷惘。”

耶律阿驴想了想道:“这件事你必须要调查清楚,如果宋朝真是用鲲州养马,那是对我们大辽不利,我们必须要有所应对。”

“恐怕算卑职查清楚,宋朝也不会承认。”

耶律阿驴哼了一声,摇摇头道:“他们当然不会承认,天子的意思是,我大辽也要建立水军,不能任由宋朝在海外肆意妄为!”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关键证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职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杀驴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七百一十三章 苏辙上任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五百九十一章 狭路相逢第九章 给拗相公上课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吗?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虑不周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试开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七十章 头疼的家务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第七百二十章 云州战幕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二十四章 石痴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宫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内战第七百零二章 精钢契机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苏辙上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气象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馆风波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组建变法司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临琉球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记石刻第六百零一章 辽国消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零三章 坚壁清野第二十四章 石痴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三百九十六章 发现疑点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确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临幽州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六百六十八章 发展之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十章 神童对神童(上)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双岛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发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桥之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风雨袭来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争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