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韩府策划

既然距离对方的期限还有半个月,范宁便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他把随从和行李留给二叔帮忙照看,自己则雇一辆牛车前往韩琦的府邸。

韩琦的府邸距离大相国寺不远,在东面,不多时,牛车便再府邸前停了下来,今天正好是旬休,范宁估计韩琦应该在家。

范宁走上台阶,一直注视着他的门房立刻喊了起来,“真的是你,范知院回来了!”

范宁一笑问道:“韩相公在府上吗?”

“在!在!在!”

门房连忙答应,“我家老爷有吩咐,如果是范知院来了,要立刻通知他,范知院请跟我来!”

门房把范宁请进大门,正好遇到管家,管家连忙派人去通知主人,同时将范宁领到贵客堂。

“范知院请稍坐片刻,我家老爷马上就来!”

范宁走进堂内坐下,一名使女给他上了茶,范宁刚端起茶盏,便听见韩琦洪钟般的声音响起,“太好了,你比我想象的来得还快啊!”

他的声音中颇为愉悦,显然是对自己的到来很高兴。

“韩相公相召,我怎敢怠慢!”范宁微微笑道。

韩琦哈哈大笑,指了指范宁,“还以为你会成熟一点,没想到依旧和原来一样,不过这样我喜欢!”

两人分宾主落座,韩琦道:“我昨天特地去太常寺问过了,你的丁忧期是二十七个月,应该早满了,太常寺三个月前就把召回书发给了吏部,但不知为什么被吏部扣住了?”

“应该是我岳父的意思,想让我在家呆满三年,正好我妻子年初有了身孕,想让我多陪陪他。”

“原来如此,不过你岳父这样做可是违规的,如果谁要刻意弹劾他,他还真会有麻烦,不过你岳父两面都混得不错,应该没有谁会干这种事情。”

范宁沉声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韩琦叹息一声,“情况非常惊险,我听说,官家真的在考虑张尧佐他们的联名建议书,真有点打算用立太子来给张贵妃冲病,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贵妃薨了,这件事自然就搁置了。”

范宁眉头一皱,不解问道:“立太子这样的国之大事,怎么感觉有点轻率?”

韩琦苦笑一声,“郭皇后不是说废就废了吗?听说官家还要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大宋就会同时出现两个皇后,这可是千百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这种荒唐事情都会发生,别说立太子了。”

听口气,韩琦在这件事上怨念很深,但范宁知道,韩琦肯定阻止不了,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温成皇后了,只能说,赵祯对张贵妃用情太深。

“那立太子之事现在怎么说?”

韩琦摇摇头,“现在是张贵妃的法事期,这件事暂时没人敢提,等法事结束下葬后,张尧佐他们又会提这件事了。”

“那距离法事结束还有多少时间?”

“你自己算,七七四十九天,现在已经过去九天,那还有四十天,时间不多了,现在巨鹿郡王很被动,官家对他十分不满。”

“为何?”范宁不解。

韩琦叹口气道:“有御医说,张贵妃病重是和当年巨鹿郡王的无礼有关系,这句话刺激到官家了。”

“简直胡说八道,那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而且巨鹿郡王就没有碰到张贵妃,只是稍稍吓着她,还会影响二十年,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们都知道是胡说八道,但官家处于极度悲痛之中,有时会被情绪左右,这种污蔑对巨鹿郡王确实伤害很大。”

范宁负手走了几步道:“一旦张贵妃被追封为皇后,巨鹿郡王肯定是无法和琅琊郡王竞争了,我们不能把胜负的赌注压在巨鹿郡王身上了。”

韩琦一怔,“你这话什么意思?”

“卑职的意思是说,巨鹿郡王在官家心中的形象很难扭转,我们不妨换一个人,我建议把巨鹿郡王的儿子赵仲针推到台面上和琅琊郡王竞争。”

韩琦顿时醒悟,竖起大拇指赞道:“这一招高明啊!”

这是范宁早就想好的办法,以宋神宗的绝顶聪明和英武果断,怎么可能打动不了赵祯?

韩琦这段时间也是心急如焚,官家因张贵妃去世而遭到重创,虽然韩琦能理解他中年丧妻的痛苦,但官家却由此心神大乱,情绪化严重,不仅要追立张贵妃为皇后,还想册封琅琊郡王为太子,这简直就是胡闹,怎么能不让韩琦、富弼等一班大臣焦急。

韩琦虽然是右相,在朝廷政务方面有绝对影响力,但在像册立太子,册封皇后这类的国之重事,虽然他也有建议权,但真正拍板决定的还是官家,而张尧佐对官家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自己。

这时,韩琦才发现自己身边能用的人太少,尤其能影响官家的人更少,他便自然而然想到了范宁。

只是韩琦也没有想到,范宁一来就给他提出一个极为高明的方案,让赵仲针出面和赵文恽打擂台,赵仲针的聪明绝顶在朝中是出了名的,官家再怎么任性,也总要考虑大宋的长治久安吧!

韩琦不由对范宁刮目相看,士别两年,范宁还真和从前不一样了,他感觉自己就像找到了左膀右臂。

这时,范宁又问道:“琅琊郡王如何?”

范宁很了解赵仲针,但对赵文恽却了解不深。

韩琦淡淡道:“琅琊郡王也很聪明,但也只是聪明而已,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范宁当然明白,韩琦指的是普通孩子的聪明,他又问道:“那性格方面呢?”

韩琦想了想道:“性格比较阴沉,不太爱说话,这个性格还是遗传他的父亲,不过官家很喜欢这个孩子,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

赵宗实明显在受宠方面不如赵文恽,这是满朝文武皆知的事情,但赵宗实是曹皇后的养子,地位正统,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可如果张贵妃也被追封为皇后,那赵宗实最后的一点优势也丧失了,形势十分堪忧。

韩琦忧心忡忡又问道:“贤侄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范宁沉思片刻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至少要阻止官家仓促立嗣,第二步把赵仲针送入宫中读书,让他和赵文恽打擂台,随着时间推移,官家会慢慢变得理智,那时他就会慎重考虑大宋江山的后继问题。”

韩琦点点头,“你说得很对,我也准备发动百官联名上书,阻止官家仓促立嗣。”

范宁笑道:“不仅要正面阻止,还要有策略,用釜底抽薪之计打击张尧佐的嚣张气焰。”

“贤侄有办法?”

范宁附耳对韩琦低语几句,韩琦眼睛一亮,“真有此事?”

范宁冷冷道:“当然千真万确,我现在就怕他们不来。”

韩琦当然也是老谋深算的重臣,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你先不急着复职,先躲在暗处谋划,对付张尧佐,光靠正面手段还不行,还得用一些非常手段。”

“韩相公......”

范宁刚开口,韩琦便摆摆手,“现在不是在朝廷,是我的私人时间,你就叫我伯父,我就让你堂祖父占这个便宜了。”

韩琦是范仲淹的挚友,按照辈分他确实应该是范宁的祖父级别,但他甘愿自降身份,一方面是尊重范仲淹,毕竟逝者为大,另外一方面韩琦也是想提高范宁的地位,要不然范宁在谁的面前都是孙辈,直不起腰啊!

现在连韩琦都叫范宁贤侄,谁还能爬到韩琦头上去?当然,朱家例外,那是真正的辈分。

范宁心中感激,点点头道:“我是想建议韩世伯再发动一些元老的力量,像庞籍、曹家、高家等等,如果他们也反对仓促立嗣,那把握就更大了。”

韩琦呵呵一笑,“老庞那边我已经去过了,至于曹家,我一点不担心,他们其实比我们还着急,他们已经在商量对策了,但我不能和他们联手,会犯忌,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范宁点点头,他完全明白,军政必须分离,这是原则。

他又沉声道:“还有钱家!”

韩琦目光变成深邃起来,他沉思良久道:“你提醒得很及时!”

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欧阳之托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剑第五百一十九章 买下山宅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战协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过头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二百七十章 走为上计第四百二十三章 韩府策划第二十六章 百两银子的余波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二百三十章 离京返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子戏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四百六十七章 组建变法司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题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六百零九章 大军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子戏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丽作乱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七百二十九章 内应暴露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三百四十一章 琐事争吵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剑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扑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种小马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二百三十六章 国子监报到第六百九十三章 寻找软肋第四十四章 买房记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门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馆风波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证券交易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七百四十九章 辽阳城破第一百二十章 范铁牛打官司(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欧阳之托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二百零四章 继续背锅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开出海(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视察谷熟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游记(下)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七百六十一章 罗马商队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四百二十九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七十章 比赛要延期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内讧第六百零六章 完颜计划(下)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七百六十章 告别大宋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七百五十三章 辽国灭亡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职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马车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