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

次日一早,藤原师实亲自前来贵宾府迎接范宁,范宁在藤原师实和程清以及几名日本官员的陪同下,乘坐马车前往左相府正式协商,在左相府大门前,范宁见到了摄关藤原教通。

“范使君,我们多年未见了!”藤原教通满脸笑容上前迎接。

范宁笑着行礼道:“差不多七八年了,关白的身体还和从前一样结实啊!”

“哪里!老了,范使君不见我头发都全白了吗?”

“在我们大宋,这叫老当益壮!”

程清迅速给两人翻译,基本上做到了同步,两人大笑,藤原教通又给范宁介绍了内大臣藤原信长,藤原信长便是藤原教通三子,是藤原家族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父亲藤原教通和堂兄藤原师实,目前也是日本朝廷的第四大臣。

另外还有两名官员是主管贸易的细川护江和主管建设的池田通,这两人无权决定谈判,但在谈判完成后,涉及具体实施推进时,则由他们负责。

范宁从对方谈判人员来看,便知道今天谈判大头还是贸易港口,至于劳工,对方并没有放在心上。

藤原教通将范宁请进了左相府贵客堂,桌子有位子标识,众人依照入座,藤原教通自然坐正位,范宁坐在左首第一位,程清今天作为翻译,坐在范宁和藤原教通的后面,范宁正对面是藤原师实,他下面是堂弟藤原信长,然后是两名主官。

而范宁下首则是他带来的两名随同官员,一个是琉球县丞谢骏,一个是经略府主簿赵成,另外还有负责十几名招募劳工的从事,他们和五百士兵则留在船上,没有上岸。

这些年,鲲州官府和日本国相处很融洽,尤其出羽国一带的土地,宋城明确是租借,每年支付五千贯钱的代价,租借九十九年用来种粮食和养矮种马,鲲州严格遵循双方约定,没有将宋人移民安置在出羽国,这一点给了日本朝廷面子,双方都比较满意。

正因为有这种默契,才有今天的谈判氛围。

藤原教通对范宁笑道:“听说使君主政泉州,使君是打算以泉州港为基地和日本国进行贸易?”

范宁微微欠身道:“其实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开通第二贸易港口,其次才是具体的贸易问题,不如先把劳工的事情明确下来,再谈贸易。”

范宁之所以还是决定找日本朝廷主导劳工租借,主要是考虑琉球府的条件要比鲲州困难,琉球府太热,瘴气多、毒虫多,劳工死亡率肯定会上升,如果让日本朝廷来担保,即使将来出了事情,也是由日本朝廷来背黑锅。

其次,这也是给藤原家族一个人情,大宋招募劳工在日本很火爆,所有做过劳工的人回来后,生活都变富裕了,让无数人为之眼红,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日本国人口有一千万之多,劳动力极其充裕,正好可以作为大宋海外扩张的劳动力来源。

这也会给日本国带去很大的一笔收入,符合双方的利益。

藤原教通看了一眼侄子藤原师实,这件事他不感兴趣,便让师实去做。

藤原师实挺直一下腰板道:“我听程君说,贵方需要两万五千青壮民夫和一千年轻女子,从人数上说,问题不大,但如果这件事由日本朝廷来主导,是不是需要签署协议,明确贵方的一些责任,比如食宿、劳动强度、伤亡抚恤等等,另外日本朝廷需要一笔钱作为征集开支.......”

藤原师实还没有说完,旁边藤原信长便冷冷打断他的话道:“范使君把这件事交给朝廷,是尊重日本朝廷,否则他完全可以和地方令国联系,根本不需要通过我们,我看钱就免了,按照以前和鲲州的协议来签署就行了。”

藤原师实回头怒视藤原信长,“现在是我在发言,你有什么意见,等我说完后你再说!”

“你是无知狂妄,我才纠正你,为什么不听听范使君的想法?”藤原信长毫不客气反驳道。

藤原教通有点尴尬,怒喝一声,“都给我闭嘴!”

他这才对范宁道:“劳工之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们一直配合得很默契,我看就按照从前的规矩来做吧!”

范宁点点头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但到处都希望我们过去招募劳工,我觉得还是由藤原家族来推荐一下,哪里的劳工更好一点?”

范宁的意思就是把这个人情送给藤原家族,由藤原家族指定一些地方。

藤原教通明白了,他对藤原信长道:“师实负责贸易,劳工之事就交给你,就在摄津、河内、和泉和播磨四个地方招募,不用去太远的地方。”

“父亲,我明白了!”

藤原师实脸色有点难看,狠狠瞪了藤原信长一眼,他们二人为了争夺摄关继承权,矛盾已经公开化。

范宁看得清楚,他心中暗叹,他一直不明白藤原氏怎么衰败得如此之快,藤原赖通去世二十年后,藤原家族的时代就结束了,现在他知道了原因,家族内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大家族如果没有内耗,就算衰败也不会把底子折腾光,只会慢慢地衰弱下去。

但如果有了家族内耗,那么再大的家业也会在短时间内消亡。

说到底,日本历史不过是世家门阀的历史罢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是关西的藤原氏家族通过联姻控制了天皇,当关东以源氏家族和北条家族为代表的武士阶层占据上风后,天皇被移到镰仓,武士家族控制天皇的镰仓幕府时代开始。

而日本战国时代也是各个门阀家族之间的征战,范宁现在完全理解藤原氏为什么把家族利益看得至高无上了,日本根本就没有什么朝廷。

想到这里,范宁缓缓道:“我不反对把新贸易港口放在摄津国东城郡,但为了方便鲲州对物资采购的需要,减少朝廷对鲲州的物资补给,我还是要在下总国镰仓建立一个小的港口,专门和进行鲲州贸易,这个方案摄政关白和左大臣能接受吗?”

藤原教通顿时明白了,范宁还是打算两边押注,不想把筹码全部押在藤原家族身上,令他深感无奈,半晌他问道:“范使君能肯定将来贸易是在泉州和新城郡之间进行,而不是鲲州和新城郡之间进行?”

范宁微微笑道:“当然是泉州港,而且主要以官方贸易为主,日本国可以在泉州港设立一个代表处,日本国有什么货物需要,可以通过代表处来和海外经略府联系,只要不违反大宋律法,我们会尽力满足。”

藤原教通大喜过望,如果是官方对官方,那藤原家族的财源将会得到最大的保证,这简直太好了。

“我完全同意,贵国也可以在平安京设立同样的代表处,我们也会尽力满足贵国的需要。”

这时,藤原师实又小心翼翼道:“我们有三个小小的要求,贵国能否满足。”

范宁微微笑道:“左大臣请说!”

“第一个要求,是日本对大宋的铜钱需求很大,以前是民间贸易,铜钱品质良莠不齐,如果变成官方贸易,希望能提供大批优质的铜钱。”

日本和宋朝的铜钱贸易由来已久,大宋朝廷也不禁止,用铜钱换取日本国的金砂,当然是好买卖。

范宁点点头道:“铜钱可以输给日本,我们甚至可以单独给日本铸造铜钱,但必须用金砂来单独结算铜钱贸易,这一点不容含糊。”

“这个完全可以接受!”

藤原师实又提出第二个要求,“希望能适当放开对日本国的生铁输出。”

日本国没有铁矿,所以生铁缺乏一直是日本心头大患,直到明朝,大量铁器走私去日本换取白银,才渐渐解除了日本的铁器之荒。

这个条件范宁却一口回绝,“生铁是战略物资,大宋在北方有强大的敌人,所以生铁一向严禁出口,对任何国家都不例外,这是大宋法令明确禁止,我也爱莫能助,除非朝廷能修改法律,允许生铁向日本输出,否则我无法答应这个条件。

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职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赌怡情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争第六十四章 热情洋溢的发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领土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九十章 关键一步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画明志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内讧第五十六章 难定的人选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五百九十一章 狭路相逢第七百二十五章 从容部署第二百二十一章 关键证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态度软弱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杀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争执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过决议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六百零六章 完颜计划(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两女相见第六百零六章 完颜计划(下)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遗忘的试卷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好的广告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吕宋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诗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阅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二百三十六章 国子监报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六百九十三章 寻找软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诏南下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动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三百二十一章 临时回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时机已到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题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临琉球第六百零六章 完颜计划(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军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县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过第六百零七章 异族异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第四百九十章 关键一步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谋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过决议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争执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劝天子(上)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争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