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

海峡对岸的半岛就是后来的马来半岛,但面积却是整个半岛,北面和佛统国接壤,半岛上生活着一些土人,大多温顺朴实,以捕鱼和采珠为生,他们倍受三佛齐国剥削,宋朝使他们摆脱了三佛齐国的剥削,令他们感激万分。

另外,三佛齐国在半岛上建了一座小城,叫做狼牙脩,只有人口千余人,士兵三百人,范宁随即安排船只让他们送回三佛齐国。

宋军主力返回了新港,范宁则留下两千士兵镇守半岛,数天后,数百名商人和十几名官员从新港赶来。

大家心里都清楚,虽然新港发展得很快,但作为商埠,它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很好,比不上三佛齐国的都城,但这座半岛的地理位置却比末罗瑜更好,尤其最南端,正好在海峡口上。

范宁看中的港口并不是后来的新加坡,而是马六甲港,主要原因是新加坡那座岛屿四面环海,几乎没有淡水,而且他现在控制的是整个半岛,把州府放在最南端不太适合。

而马六甲在唐朝史书中有记载,叫做哥罗富沙,这里阳光充足,降水丰富,土地肥沃,可开垦的良田一望无际,既适合做港口,同时也能成为大宋控制半岛的据点。

上午时分,范宁带着数百名商人来到海边,他指着远处海岬对众人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半岛上寻找合适的港口,最后发现这里最好,水深,可以停靠三万石巨船,而且海面终年平静,很少有狂风巨浪,我打算把这里建为第二座中转大港。”

“范使君,这里只修建港口吗?”一名商人问道。

范宁摇摇头,“整个半岛都已属于大宋,我打算将半岛命名为宝州,港口叫做富沙港,然后在这里建立新泉县,作为宝州治所,人口至少要达十万之众,各位,新港依旧会保留,偏向于香料生意,但宝州的富沙港则偏向于和西方贸易,它的规模至少会是新港的两倍,商行面积会扩大,并会拥有自己的仓库,三年后,它会成为南洋最大的贸易港口。”

众商人都十分激动,纷纷表示要在这里投资建商行,范宁笑道:“大家都自己去看看,然后我们再商量怎么规划它!”

商人们都各自散去,这时,明仁领着两名热那亚商人上前,给范宁介绍,“这两人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他们是兄弟,哥哥叫皮罗文,弟弟叫皮罗德,他们想跟随使君的船队去宋朝。”

范宁有点奇怪,现在苏伊士运河并没有开通,热那亚商人大多偏向于陆路,他还很少听说走海路过来的欧洲商人。

他便蹲下在沙滩上画了一幅印度洋北部地图,问两兄弟道:“能给我说说你们航线?”

此时欧洲人对地图轮廓还是一头雾水,他们根本不知道范宁画的是什么?还是明仁有办法,他立刻找来一名常去大食的商人,当范宁在地图上标注了麦加时,商人立刻明白过来,给两名热那亚商人解释了一下。

皮罗德指着红海向北走,用比较拙劣的汉语道:“进海湾,下船,雇骆驼运货北上,在亚历山大港上船去热那亚。”

范宁明白了,他们是在红海最北端的苏伊士湾下船,然后雇佣骆驼商队走两三天到亚历山大港,再坐船渡过地中海去热那亚。

他兄长皮罗文倒看懂了范宁的地图,指着波斯湾道:“从这里去巴格达,那边也有热那亚商人,把货物卖给他们,不怎么辛苦,但获利少了一半。”

“一匹丝绸卖到热那亚要多少钱?”范宁问道。

兄弟二人对望一眼,犹豫半晌道:“大概三十两银子。”

周围几名商人都惊呼起来,“这是十几倍的利润啊!”

范宁却看出这兄弟二人没有说实话,压低了价格,至少要卖五六十两银子。

他也没有说什么,让手下带他们去宋朝,不过范宁还是找一个机会叮嘱明仁道:“丝绸、瓷器和茶是我们卖到西方的法宝,你要当心不要让他们把蚕种和茶种带走,虽然朝廷早已下禁令,不准海外养蚕种茶,但我们还是要小心。”

明仁点点头,“我会安排人跟随他们,盯住他们。”

这时,有士兵跑来道:“启禀使君,当地酋长求见!”

范宁点点头,“带他们过来!”

之前宋朝官员已经和当地土人达成了共识,宋朝不会干涉当地土人的捕鱼狩猎,半岛上的土人也不多,只有五六千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山间狩猎采摘为生,另一部分是捕鱼采珠为生,基本上和宋朝的活动没有冲突,甚至他们多余的产品还有了销路。

不多时,一名四十余岁的酋长被带了上来,跪下行礼道:“小民普旺达参见大人。”

他说的是三佛齐的语言,大部分商人都懂,比较容易翻译,明仁给他们当了翻译。

范宁点点头,对明仁道:“你问他,找我有什么事情?”

酋长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年轻少女和几件礼物,明仁笑道:“他说这两个少女是他们族中最漂亮的女子,愿意送给使君在身边伺候,还有几件礼物。”

范宁有点头大,之前渤泥国王要送给他五名美貌少女,三佛齐国王也表示要把女儿献给他,现在这个酋长也要送给他女人,到哪里,对方都想送女人给自己。

范宁无奈,只得对明仁道:“你告诉他,礼物我可以收下,但宋朝官员不接受女人,请他把少女带回去。”

明仁给酋长解释半天,酋长见范宁确实不肯收下少女,只得献了礼物。

礼物是两样东西,其中一盒是明珠,大概有三十余颗,都是鸽卵大小,非常圆润,在市场上很难看到。

另一件礼物是一只大罐子,里面似乎是液体,范宁有点奇怪,他打开盖子,里面是粘稠的白色液体,一股浓烈的橡胶气味扑面而来,居然是满满一大罐很新鲜的乳胶。

“这是乳胶!”

范宁惊讶道,他经略南洋已经几年,还真把这个东西忽略了。

“这里产量多吗?”

明仁翻译过去,酋长连连点头道:“半岛中部全部是这种树木,产量很大,我们希望能够采集它换取物品。”

原来酋长今天来是打这个主意,范宁毫不犹豫答应了,可以卖给驻军,有多少,收多少。

他让人拿了一些日用品送给酋长,酋长这才千恩万谢走了。

明仁见他走远了才笑道:“这个当地人叫做树油,这种树木三佛齐、渤泥国、吕宋岛都分布了很多,我看当地人用它们来刷房子,防止漏雨。”

范宁注视着乳胶对明仁道:“这其实是一个宝贝,用处很广,可以叫它乳胶、橡胶都可以,它是南洋一带的特产。”

“我见过多次,可它具体有什么用?”

“你用火烤一烤它,它就会凝固起来,把它用做床垫、坐垫、枕头之类,能隔绝地上的水,用在军营里很实用,或者用它制作投石机的弹力绳,可以把投石机的射距增加一倍,或者做成靴子,下雨就不怕水了,或者把它做成皮管子,从远处送水就方便,但它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做车轮,使大车不再颠簸,而且速度加快。”

明仁挠挠头笑道:“你这样说起来,我倒有兴趣试一试。”

范宁笑道:“它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稳定,做成靴子冬天还好,到夏天就变形了,不过有一个秘方,可以让它变得很稳定。”

范宁索性让人取来纸笔,写下一个方子:生乳胶五斤,硫磺粉五十克,搅拌均匀,高温烘烤一天。

然后又画了车内胎和外胎的图样,把充气原理写在旁边,交给明仁,笑道:“这是一笔价值几十万贯的生意,你回泉州后找人好好研究,以后驾车就很轻松了。”

明仁仔细看了半晌,才小心翼翼收起来。

又问道:“你要回泉州吗?”

范宁摇摇头,“我要富沙港安排好,然后去三佛齐国东面,据说那边有大片无主之地,甚至还有一个更加广袤的天地,我想去看一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县考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县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恼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结交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渊博罢相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年后的初春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七百零四章 北岛来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四百七十章 变法第一步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书房长谈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五百九十七章 诡奇之道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军南下第三十五章 广记牙人行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军优势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八十三章 买瓶记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八十九章 两堂会审(下)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开出海(下)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妆铺床(上)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内异状第十二章 神童对神童(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码头偶遇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七章 萝莉小女侠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七百二十章 云州战幕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谋退路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访请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县学演讲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过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零九章 大军南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六十一章 准备出海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试开幕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好的广告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阅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闻敌情第四百二十九章 请君入瓮第八十三章 买瓶记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四十九章 视察谷熟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六百八十八章 关键人物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财新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战井陉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赌怡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乡遇同僚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