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

红旗挥舞,‘当!当!当!当!’所有战船都敲响了警钟,正在休息的士兵纷纷从船舱里奔出,手执弓弩,大海之战,弓弩依旧是海战的主力,尤其是完全成熟的火箭,更是对付船帆的利器。

所以一旦爆发海战,第一件事就要把船帆放下来,防止对付火箭袭击,在火箭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火箭已成为海战最致命的武器,所以宋朝的战船几乎都是以福船和桨船为主,就是为了避开这个弱点。

但辽国的造船技术还达不到建造福船和桨船的程度,尤其是运兵船,需要装大量士兵,更不会用人力划船,三桅船帆是它们的标配。

对方似乎也发现了宋军,立刻将航向调整为正东,使船帆能充分利用西风的强劲风力,船队速度加快。

这支船队正是辽国的六十艘运兵船,都是三千石的船只,这是目前辽国能造的最大的船只,他们用了三年时间才造出六十艘,这次倾巢而出,满载着八千精锐契丹步兵前往鲲州,没想到正好在海面上遭遇到了宋朝的船队。

辽军船队主将慌了神,急令加速,向陆地方向逃窜,但风向是西风,他们只能向东走,两千里外正东方便是鲲州,他们至少要走十五天才能抵达。

眼看宋军战船越来越近,辽军主将绝望了,下令准备迎战。

自己有六十艘运兵船,对方似乎只有十艘战船,六倍于敌军,这是辽军船只唯一的希望。

韩望快步走上前对范宁道:“都是三千石的帆船,还是运兵船,并不是战舰,我们可以直接将它们主船撞碎撞沉,震慑之下,它们必然会升帆逃跑,那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这才是专业人士分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范宁笑问道:“认得出对方的主船吗?”

“卑职听说辽国主帅旗为狼头旗,我们寻找到狼头旗,那就应该是主船了。”

范宁点点头,“有道理,主船交给我,你负责歼灭其他船只。”

“遵令!”

韩望通过船舷扣板返回第二艘船,他的船上挂上了红旗,意味着后续战斗将由他来指挥。

两支船队越来越近,辽军船队出乎意料地都没有放下船帆,而是迎面向自己驶来,范宁立刻意识到,辽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水战经验,根本没有意识到船帆会被火烧的情况发生。

范宁随即令道:“火箭准备!”

火箭其实就是指火药箭,在普通箭矢前端装一节两寸长的火药筒,用火绳点燃,点燃火药后会迅猛燃烧。

不仅范宁发现了战机,韩望以及其他水军将领都发现了战机,他们纷纷下令士兵准备火箭。

这时,范宁也发现了那艘挂着狼头旗帜的主船,立刻喝令道:“全速前进,撞沉那艘敌军主船。”

范宁的船只是朱氏造船场按照战船标准建造的一艘,异常坚固结实,在改造成蒸汽机船时,工匠们又特地在大船前端装了用生铁打造的撞角,使它真正成为一艘像干将那样锋利的战船。

也正是有这个底气,韩望才会提议范宁用主船撞碎敌军的主船。

干将船加快了速度,两只大明轮轰隆隆地翻滚,迎着敌军的主船义无反顾地撞去。

敌军主船也发现了对方的意图,顿时惊慌失措,急向左边躲闪,但帆船的速度怎么能和蒸汽船的速度相比,干将船的撞角狠狠撞在敌军战船的左舷上。

这是三万石战船和三千石战船的较量,十倍的差距,使辽军主船显得十分卑微,‘轰!’一声巨响,伴随着无数辽军士兵绝望的惨叫声。

一场惨烈无比的撞击场面立刻出现在众人眼前,敌军主船并没有被撞碎,却被拦腰撞成了两截,强烈的冲击波使船舱里的一百多名士兵当场全部被震死,尸体扑簌簌落入大海,很多甲板上的士兵和船员则被撞飞,落入大海,他们没有被震死,却在海中呼救,但波浪汹涌,很快便被吞没了。

范宁在大船撞上对方的一瞬间,他也立足不稳,险些摔倒在甲板上,朱龙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其他士兵和船员都纷纷倒在甲板上,范宁忽然想起一事,脸色一变,急对朱虎道:“你速去锅炉房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他忘记了自己是蒸汽机船,强烈撞击会不会使锅炉倾翻,或者使蒸汽机损坏。

朱虎连忙奔了下去,朱龙明白主人的担心,安慰他道:“官人,我觉得不会有问题,我们遇到的大风大浪多了,锅炉也没有倾翻过,这点撞击和巨浪拍打船只没有什么区别。

范宁想想也对,工匠们都考虑到了大浪对船只的影响,所以将锅炉和蒸汽机都安装得异常稳固。

这时,士兵们在船舷上探头大喊:“船沉了!”

范宁走上前,数十丈外,他只看见了最后的桅杆,很快,桅杆也消失了。

主船和主将一起沉入了茫茫大海,想到船只被撞断的那一幕,其他船只都胆寒了,没有了主船指挥,船只们各自为阵,纷纷掉头要逃走。

范宁暗骂一声自己糊涂,对方既然挂着帆上来送死,自己干嘛还要撞击,直接用火箭射帆就是了,现在却打草惊蛇,其他船只都要逃了。

“追击!”

所有宋军战船都全速追击,只见海面上火箭飞射,一艘艘大船的船帆被火箭点燃了,辽军战船的船帆都是用宋朝岁币的布帛缝制,是粗麻,虽然很结实,但十分怕火,遇火就点着。

这也是辽国造船的经验不足,他们完全可以用羊皮来缝制风帆,但工匠都习惯用粗麻布,便无一人提出可以改用羊皮,更没有想到海战时防火问题。

辽军运兵船快不过宋军的蒸汽机船,不多时,海面上到处是浓烟滚滚,不仅船帆被烧着,船只也被大火点燃了,加上宋军用猛油助燃,六十艘运兵船都被烈火吞没。

海面上到处是呼喊求救的契丹士兵,辽宋两国百年仇恨,没有一个宋军士兵会同情落水的契丹贼子,都站在甲板上冷冷地望着士兵被冰冷的海水吞没。

一个时辰后,六十艘运兵船在海面上消失了,连同它们运载的八千契丹士兵一起,全部葬身大海。

这也是辽国对阵大宋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失败,八千士兵全军覆灭,令宋军士兵无比振奋。

出于情报的需要,宋军救起了三名契丹将领,分别押下去审问。

很快,韩望找到了正在视察锅炉房的范宁,躬身禀报道:“启禀相公,口供已经确认,正如相公之前的猜测,他们的造船场和港口都在从前渤海国的旧港中。”

“在此之前他们有船只去过鲲州吗?”范宁又问道。

他此时并不紧张,他猜到应该没有这个可能,辽国没有这么强大的造船能力。

“没有!他们是第一支准备入侵鲲州的船队。”

停一下,韩望又道:“恐怕也是最后一支,据交代,他们已经没有大船了,只有一些千石以下的小船。”

“造船场警戒如何?”

“戒备森严,大概有一万军队驻守。”

范宁想了想笑道:“造船场的最大防御漏洞,就是设在海边,只要在海边就不可能做到防备严密,最多在陆地上做到戒备森严。”

韩望想了想道:“但造船场一般都很大,一下子全部烧掉可能不现实。”

“不用全部烧掉,只要烧掉仓库,烧掉仓库中的龙骨,那他们三年内都造不出大船。”

造船最重要是龙骨,至少要三年时间才能造出一根不会变形龙骨,只要把龙骨摧毁,辽国从头开始,要到三年后才能再造出大船。

范宁回头对朱龙四人笑道:“这个重大的任务和天大的功劳,我打算交给你们了!”

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二十二章 银盒密旨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一百零三章 两套茶具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三百四十章 催妆铺床(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还是回家好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于半儿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诱导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视领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况初现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二百四十八章 矾楼请客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偶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别京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争升级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六十八章 乙区第二轮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机回转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况初现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寿(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见宋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举月来临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气象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视领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发现疑点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四百一十二章 两女相见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虑不周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劝天子(上)第十章 神童对神童(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难题第七百六十一章 罗马商队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一十五章 占领易县第二十六章 百两银子的余波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八十三章 买瓶记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别京城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寿(上)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苏亮进京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扑风波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一百九十五章 过犹不及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五百九十章 紧急授命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二百零四章 继续背锅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