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军压境

天不亮,八百里紧急快报便赶到了京城,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冲进了京城,直向大内皇城方向奔去。

嗅到了重大军机的各家报纸连夜开始行动起来。

上午,还没有到各家报纸正式发行的时候,但包括《信报》、《小报》、《导报》在内的各家报纸便纷纷推出紧急特刊,用大标题标出了最新战报。

《浴血奋战,重夺锦州》这是信报的特刊消息,小报的标题是《锦州归来》,而导报则更加直接了当,《宋军大胜,战局扭转》。

消息随着特刊迅速扩散,顿时满城沸腾,京城的各家茶馆和酒楼都在兴奋地谈论着扭转时局的战役。

几个月来,大家已经被辽东惨败压抑得太久,信心丧失,这里面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锦州失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宋军惨败就是从锦州失守开始。

现在宋军重新夺回锦州,使得京城百姓心中压抑了几个月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在潘楼街的清风酒楼内,数十名酒客兴致高昂,谈兴极浓。

“我早就说了嘛!只要把小范相公请回来,我们宋军就无往不胜,现在证明了,我当初有先见之明。”

“就是!我就想不通,当初小范相公刚收复了云州就被免职,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功高震主?”

“老吴,不要乱说话!”旁边一人提醒道。

шшш⊕TTKдN⊕¢ ○

另一名酒客道:“我倒相信官家有这个心胸,我听说是有人在官家面前进谗言,才导致.......”

这时,酒楼掌柜拎着酒壶过来,笑呵呵道:“各位不要再说以前的事情了,我们要向前看,大家说说宋军能不能攻下辽阳府?”

“齐掌柜,今天是大喜日子,酒就便宜点卖吧!”

“就是,今天应该优惠。”

酒楼掌柜向众人抱拳道:“我还真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刚刚接到东主的决定,今天京城所有清风酒楼一律半价出售酒水,等灭了辽国,酒水免费三天,大让家开怀痛饮。”

众人一片欢呼,纷纷大喊:“掌柜,再来一壶!再来一壶清酒。”

坐在角落的一名老者微微笑了起来,这时,一名随从快步上前,对老者低语几句,老者点点头,让随从替他结帐,他起身下楼去了。

这名老者正是在刚从大名府回京的老相国韩琦,韩琦四年前因坚决反对青苗法而罢相,改判大名府事,在大名府一带治理黄河,这一干就是四年。

这次韩琦回京是因为范宁辞相,同时范宁又婉拒了重任相国,天子赵顼便想到了韩琦,将他召回京,任命他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接替范宁的相位。

与此同时,韩绛因为之前指挥不当,导致宋军惨败,也被免去了相国之位,由吏部尚书赵概接任韩绛尚书左丞之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绛改任观文殿大学士、辽东宣抚使。

韩琦上了马车,马车缓缓而行,不多便来到了宣德门,韩琦抬头望着这座宏伟的城门,他低低叹息一声,终于又回来了。

“韩兄!”

忽然有人叫他,韩琦抬头,却见是富弼和文彦博,他顿时大喜,连忙上前道:“两位相公怎么在这里?”

富弼呵呵笑道:“刚才韩公的随从来报,说韩公要到了,我们便特来迎接。”

韩琦心中感动,连忙道:“我只是让随从来打个招呼,说我已经到京城了,哎!还要烦请两位相公亲自出来迎接,愧不敢当啊!”

“韩公不必这么客气,我们也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请吧!”

富弼和文彦博将韩琦请到知政堂,三人坐下,随从上了茶,富弼问道:“黄河治理的情况如何了?”

“只能说最近几年不会有事,主要是上游来的泥沙太大,河床不断抬高,导致黄河需要几百年长期不断的治理,否则几年后就会溃堤泛滥,目前再怎么治理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治好黄河,就必须减少水中泥沙,那就得在上游治理,把百姓都黄土高原的百姓都退出来,重新恢复成一望无际的森林,黄河或许就好了,但现阶段,谈何容易!”

文彦博道:“前两年范宁也是这个意思,尽量减少黄河上游的人口,他的原话怎么说来着,对了,要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韩公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韩琦点点头,“听说小范相公婉拒了相位,这是为何?”

富弼和文彦博对望一眼,两人脸上皆露出苦笑,韩琦一怔,“怎么,连我都不好说?”

“不是不好说,只是不知该怎么说。”

富弼叹口气道:“他恐怕在朝廷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韩琦一直在大名府,对范宁的情况并不太了解,他一脸糊涂,看看富弼,又看看文彦博。

文彦博笑道:“韩公不知道范家海外买岛之事?”

“当然知道。”

韩琦这才醒悟过来,“你们是说,他要去海外?”

富弼点点头,“这次如果不是太后施压,官家也不会召他回京,那么他就一直留在北岛了,而且他全家都迁徙去了北岛,他的意图还不清楚吗?”

韩琦眉头皱成一团,他有点不太相信,有人会放弃上国宰相之位,去海外荒凉之岛做岛主,范宁这么精明的人,他怎么会选择这条路?

“我刚才在酒楼吃饭时,听酒客说,天子似乎对他有点成见?”

富弼淡淡道:“都说他功劳震主,被逼无奈流亡海外,这种说法很有代表性,前段时间,满城都这样说,但事实上呢,如果天子不信任他,会把大宋五十万军队交到他手上,由他全权指挥调动?就凭这一点,这种说法就不攻而破,天子对范宁很信任,虽然有时也糊涂一下,但只要醒悟过来,他对范宁信任依旧,范宁要去海外,其实是天子对他的一种恩赐。”

“恩赐?”韩琦不解地望着富弼。

旁边文彦博道:“如果天子封韩公你为国王,赐你百万臣民和大片富饶的土地,韩公还愿回来吗?”

韩琦很惊讶,“真是这样吗?”

富弼点点头,“很快就会审议海外实爵分封制了,如果审议通过,范宁所在北岛就会定名为楚国,成为大宋的海外属国,高度自治,这就是范宁宁可放弃相位,也要去海外的缘故,天子为了表彰他灭西夏和收复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的功劳,赐他十万户百姓,如果他能灭了辽国,说不定十万户就会变成十五万户,对大宋南大陆的繁荣形成有力支撑。”

“那什么时候审议?”

“快了吧!十天后草案将提交天子,由天子决定何时进行朝议。”

..........

辽东的局势开始越来越紧张了,锦州,就在三天前,范宁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抵达了锦州,而从海路过来的上百艘万石大船也运来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在锦州卸下,该由小船运往锦州城。

辽国开始全面收缩,耶律洪基下令放弃对大定府的围困,三万辽军骑兵撤回辽阳府,辽西州的驻军也向辽阳府撤退。

这时,耶律洪基已经顾不上对东京道的税源影响,从东京道各城强行征兵,短短数天内,便征到六万青壮,使辽阳府的辽军总兵力达到了十六万。

耶律洪基的强行征兵激起了东京道各地的强烈抵触,城内居民纷纷逃离家园,使得耶律洪基扩充兵力到二十万的计划破产,也严重破坏了辽国在东京道的统治基础,彻底失去了民心。

不过范宁并没有下令进攻辽阳府,他的大军在占领辽西州后便停止了东进,和百里外辽阳府对峙。

这天下午,被辽军围困了数月的曹诗率领一万军队抵达了辽西州。

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三娘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标准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语解惑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调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种小马第二百三十章 离京返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三百二十一章 临时回家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逐宋人第三十五章 广记牙人行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俸之日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决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证券交易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七章 萝莉小女侠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军优势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四十三章 一招鲜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举报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偶遇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争红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三娘的心思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七百一十九章 应州春至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车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一百四十章 痴人说梦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琐事争吵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险船只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临琉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亲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五百四十一章 夺取吕宋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兽之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内战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间购岛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变通建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六百零四章 完颜计划(上)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制第三百零四章 两件大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谁是大东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杀驴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标准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后真相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六百零九章 大军南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矾楼请客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结交第六百七十五章 辽国情报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胶车轮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五十九章 两族火并第六百八十一章 旧陷新阱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六百六十八章 发展之道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