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辽阳城破

早朝上,两个即将出台的法令正在进行激烈辩论,朝会是天子赵顼用来制衡知政堂的一个有效手段,由范宁提出后,得到了赵顼的贯彻,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海外实爵分封制度已经是第二次在朝会过堂了,第一个方案中军队条款遭到朝廷百官的强烈反对,所以没有能通过,今天是修改后的第二次过堂。

军队条款已经没有问题,所有海外封地不能拥有军队,只有按照大宋民兵法组织民兵,民兵人数不超过封地总人数的半成,也就是不能超过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在装备上也有限制,不能拥有军弩、大规模杀伤性火器以及万石以上战船。

另外在海外领地管理制度中,军队这一条也取消,商人购买的海岛和土地甚至连民兵也不能拥有,如果有军队需要,可以向就近的海外官府求援。

两部律法在修改后得到了通过,但还有些细节方面需要完善。

“陛下,私人购买海岛和封地必须要有一个范围,微臣建议在大宋沿海千里范围内,私人不能成为领主和国主,最多可以购置庄园,管理视同大宋境内庄园。”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监察御史蔡确,他这个方案得到不少大臣的赞成,王安石出列道:“陛下,蔡御史的建议确实很及时,另外微臣再补充一点,不仅是大宋沿海千里范围内,而且在大宋在海外已经形成州县的土地上,都只能适合庄园,包括鲲州、吕宋府、吕南府、宝州以及南大陆诸府县。”

赵顼点点头,问道:“其他几位相公是否赞成蔡御史和王相公的方案?”

富弼几人商议片刻,富弼躬身道:“臣等都支持!”

赵顼欣然道:“这一条作为补充条例,加入两部律法中,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富弼道:“还有就是关于王国、公国、郡国、县国和乡国的认定权限,知政堂一致认为,应该由知政堂直管,而不再通过海外经略府,还有皇族的海外分封,也应遵同海外分封法令,再有就是关于海外监督,应另外制定监督条例。”

富弼的提议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赞成,赵顼点点头,“可以批准!”

赵顼又高声问道:“除了以上建议外,关于海外分封法和海外领土法,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建议,或者反对意见?”

赵顼问了三遍,都没有人再反对,赵顼便点点头道:“既然没有新的反对意见,那把刚才两条完善后即可通过,不再进行廷议。”

早朝散了,众人三三两两走出大殿,几名相公却来到紫微偏殿等候,天子召集他们另有事商议。

富弼对众人笑道:“正好大家都在,我们也表决一下吧!”

众人都苦笑一声,天子都明着说通过了,知政堂表决还有什么意义,不过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朝会时,天子已经明确征询过大家的意见,几位相国也商议过,所以也算是知政堂表决了,只是少了一个举手的仪式而已。

众人纷纷举手赞成,算是通过了这两部律法。

按照名单,目前有王国一处,公国七处,郡国九十七处,县国和乡国各超过了两百处。

唯一的王国就是范宁的北岛,将封为楚国,南岛封为晋公国,主要是曹佾被封为晋国公,其他六个公国都在吕宋府附近,几乎都是皇亲国戚,封王国的条件比较严格,就算从一品的嗣王和郡王也不能获封,皇族也不例外,只能封公国,只有正一品王才有资格封王国。

这时,有宦官高喊:“陛下驾到!”

天子到来,众相公纷纷就位,这时,天子赵顼走进大殿,众人起身行礼。

赵顼摆摆手,“各位相公不用多礼,大家随意坐吧!”

众人各自坐下,赵顼道:“召集大家是为了商议一事,朕今天一早接到了楚王的急信,他建议朕再增兵二十万,对辽国形成碾压之势,朕认为可行,所以想和大家商议一下。”

众人都有点奇怪,调兵从来都是天子之权,既然认为可行,那调兵就是了,还要商议什么?

难道是为了粮草物资补给,但幽州调集了可供百万大军食用半年的粮食和五十万担草料,以及各种军资,粮草应该不缺才对,还要商议什么?

还是富弼反应最快,他微微笑道:“陛下可是想御驾亲征?”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官家是想御驾亲征,那就得把半个朝廷带上了,难怪要和知政堂商议。

赵顼略有点脸红,点点头道:“楚王的信中也建议朕御驾亲征,原本计划两年可灭辽,但现在看来,灭辽时机要大大提前了,这是大宋百年大事,朕想亲眼做个见证。”

文彦博也笑道:“这确实是百年盛事,我们都想亲眼见证,就算陛下不想去,我们也会怂恿陛下御驾亲征。”

众人七嘴八舌,都表示支持御驾亲征,赵顼大喜,立刻道:“既然各位爱卿同意,朕就即刻下旨,调集京东路、开封府、应天府以及河南府二十万民兵赶赴京城,加上十万御林军,一共三十万大军跟随朕御驾亲征。”

赵顼的旨意迅速下达到京东路各州府以及开封府、河南府和应天府,二十万民兵迅速向京城集结,他们在京城换装备后,立刻变成了戍卫军,以十万禁军一起北上燕山府。

就在赵顼集结兵力的旨意下达七天后,三十万大军跟随天子赵顼以及数百名朝臣浩浩荡荡北上燕山府,赵顼同时封幽州为陪都,以巡视陪都为由,御驾亲征辽国。

..........

辽阳城的围困战已经进行了十天,宋军利用超级投石机对辽阳城进行了残酷的进攻,三次火烧全城,以及两次震天雷对全城的轰炸,超过半数居民和三万军队在烈火和爆炸中丧命,辽阳城已经千疮百孔,几乎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耶律洪基占地数千的行宫被烧为白地。

这天晚上,又是一夜的爆炸,但这次爆炸却是针对城墙,宋军动用了一百二十颗爆城型大型铁火雷,连续惊天动地的爆炸使大地之颤抖,就仿佛发生了一次小型地震,周长达五十里的东京辽阳城城墙被炸塌了一半,粉尘和浓烟弥漫着城池。

次日天亮,阳光照在严重损毁的城墙上,到处是大片大片坍塌的城墙,城内的情形完全暴露出来,城内是黑漆漆的一片,靠近城墙的建筑完全被烧毁,到处是残垣断壁。

曹诗望着城内的惨像,微微摇头叹息道:“太残酷了。”

种谔却冷冷道:“曹将军,这是灭国战争,不得有半点妇人之仁,关系到辽东的长治久安,必须有残酷手段震慑契丹人,若手段过于柔软和缓,以后会遗患无穷,尤其城内的四万军队是辽国的精锐骑兵,如果有可能,最好全部歼灭。”

这时,一支庞大的骑兵从城内风驰电掣奔出,足有近两万人,种谔当即令道:“立刻发信号,敌军杀出来了!”

这是萧惟信率领的两万精锐骑兵要突围了,城内四万骑兵被烧死炸死一半,萧惟信见大势已去,便放弃辽阳府,率领剩下的两万骑兵突围,至于城内还有几万新招募的士兵,他也不管了。

他们没有停留,疾速向北奔逃,准备逃往上京。

这时,几支火箭腾空而起,在空中炸响,这是告诉前方埋伏的军队,敌军突围出来了。

两万骑兵一路向北疾奔,约奔出五十里,前面辽河就折道向东流去。

前方便进入丘陵地带,前面是一条长长河谷,足有二三十里长,两岸是悬崖,辽军沿着河床缓行,他们放慢了速度,很多士兵见水不深,纷纷跳下马,到河里喝水清洗,萧惟信也稍稍放下心,他们逃了五十里,应该摆脱宋军的追击了。

不过河水偏少让他有点奇怪,现在正是丰水期,河水怎么会怎么浅?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响声,萧惟信一回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白浪滔天,狂暴的河水俨如脱缰的野马,向他们汹涌扑来。

他调转马头便狂奔,士兵们一片惊恐大喊,催马逃命,数千名在河中洗澡的士兵根本来不及逃命,瞬间被河水吞没了。

辽军在河谷里逃命,但河水却越来越快,不断吞没逃跑中的辽军,在距离河谷口还有五六里时,奔腾的河水将萧惟信和他的三百亲兵吞没了,两万骑兵无一逃脱,全部被奔腾的辽河淹没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个学渣的抉择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于半儿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三百四十一章 琐事争吵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领土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六百一十五章 占领易县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证书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堂会审(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兴农九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遗忘的试卷第一百四十四章 兴农九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军国议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十一章 神童对神童(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车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职(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车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县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见朱佩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别京城第六十四章 热情洋溢的发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议事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杀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冲刺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双岛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诡奇之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计划有变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四百六十七章 组建变法司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七章 萝莉小女侠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证书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七百二十二章 银盒密旨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动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获颇丰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桥之战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四百零九章 调研西北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轮蒸汽船第五百九十七章 诡奇之道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职(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课第十二章 神童对神童(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键人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