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新来的高县令

“朱楼是我们朱家的正店酒楼,一共有七座,最大的一座在京城,就在潘楼街上。”

朱佩一边给范宁介绍,一边带着他向酒楼内走去。

酒楼内人声鼎沸,宾客满堂,不断有人高喊:“酒保,再来一壶太湖烧!”

“好咧!客官稍候,马上就来。”

十几名酒保上上下下奔跑,忙得脚下生风。

掌柜看见了朱佩,连忙迎了上来,“小官人,老爷在三楼东厅!”

“知道了,你去忙吧!”

朱佩带着范宁向三楼走去,二楼也是大堂,同样座无虚席。

三楼是八间雅室,东厅就是正东面的一间雅室。

“后面还有几间独院,但风景没有这边三楼好。”

正说着,只见朱元丰从三楼跑下来,他满脸红光,一把抓住范宁笑道:“还是佩儿给力,终于把你请出来了。”

“大官人生意兴隆啊!”

“还不是因为你吗?”

朱元丰笑眯眯道:“没有你的独门绝技,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轰动?”

范宁微微笑道:“独门绝技虽然好,怎么也不如老爷子的广告做得好?”

范宁倒没有夸张,如果是小酒馆得到蒸馏技术,最多也就是附近几条街道有点名气.

但朱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和实力,加上本身名气就大,很快就能迅速传开,甚至进了皇宫,摆进天子的御膳中,引起京城人的狂热追捧也就顺理成章。

“说得好!”

朱元丰哈哈大笑,“不愧是县士第一,随便一句话就说到我心坎上去了。”

朱佩小声嘟囔一句,“一老一小,两个都是马屁精!”

范宁装作没听见,跟着朱元丰上了楼,走进东厅,只见房间内雕花砌玉,装饰得花团锦簇,一张楠木大屏风将宽大的房间一隔为二。

外面站着两名手执琵琶的乐妓,头梳高髻,身穿彩裙,眉眼画得很精致,俏颜粉白胜雪。

这时,从屏风里面转出两名中年男子,都穿着青缎袍,头戴纱帽,其中一名长脸的中年男子,范宁在最后一场县士选拔赛时见过,正是吴县县丞杨涵。

而另一人他没见过,范宁迅速瞥了他一眼,只见他年约五十岁左右,头发已花白,长了一张苦瓜脸,眼角布满皱纹,双眉下垂,显得有点愁眉苦脸,极像一个落魄的老年书生。

杨涵见到范宁,连笑呵呵道:“范少郎,我们好久不见了!”

范宁连忙行礼,“学生参见杨县丞!”

这时,朱元丰又拉过范宁,给旁边的男子介绍道:“高县令,这位就是我刚才说起的范宁,今年的县士魁首,很厉害的神童!”

‘高县令!’

范宁心中一动,‘这位老书生居然是县令,是哪里的县令?长洲县,不对,长洲是王县令,难道李云调走了,这位是新来的吴县县令?’

高县令在朱元丰面前显得有点唯唯诺诺,生怕自己说错话,只是略略向范宁点点头。

朱元丰看在眼里,心中有点不满,又加重语气道:“高县令有所不知,这位范少郎很有人缘,不仅我兄长非常器重他,而且我母亲也很喜欢他,昨天还在念叨,哪个范少郎怎么好久不来了?”

朱元丰这样一说,高县令立刻心领神会,他眼睛一亮,精神振作,一张苦脸就像刚刚沸腾的水,迅速变得热情起来。

他握住范宁的手久久不放,“我刚刚才反应过来,原来是童子试的县士第一,我误会了,哎呀!范少郎一表人才,少年有为,是我们吴县的希望啊!”

范宁宁可高县令刚才冷淡一点的模样,这一热情起来,酸味四溢,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两名县官热情地请范宁就坐,朱佩却有点埋怨三祖父,“老爷子,你怎么把两尊泥菩萨请来了?”

朱元丰小声道:“所以我叫你别来,你自己非要跟来,今天就是给高县令接风,我介绍范少郎给他认识认识。”

朱佩嘟囔道:“和两个老猴子一起吃饭,难受死了,早知道我不来了。”

无奈,她也只得坐在三祖父旁边。

杨涵认识她,但高县令却不认识,杨涵低声给他介绍一下。

高县令听说这个女扮男装的小娘子居然是审官院朱侍郎的女儿,朱县公的嫡孙女,他顿时肃然起敬,起身恭敬行礼道:“恕高某眼拙,不知道是朱小官人,请小官人见谅!”

朱佩一皱眉,“老爷子别这样客气,我不习惯!”

高县令连忙呵呵笑道:“好!好!好!听小官人的,我们随意。”

高县令觉得还不够表现自己诚意,又提起酒壶要给朱佩斟酒。

朱元丰从他手中夺过酒壶,笑道:“高县令今天是主宾,按规矩,主宾不斟酒,只喝酒,我是主陪,自己是我来给大家斟酒。”

朱元丰先给高县令斟满一杯酒,对范宁微微笑道:“这位高县令考了二十几年的科举,恒心持久,终于大器晚成,是读书人的楷模,范少郎要向他学习啊!”

范宁心中暗道,‘难怪一脸落魄老文人的模样。’

他嘴上却恭维,“恒心持久,真不容易啊!”

高县令脸一红,“大官人在笑话我呢!我二十岁中举人,连续进京赶考八次,庆历五年才中了进士,实在太愚钝了!”

朱元丰给众人满了酒,呵呵一笑,“有志者,事竟成,来!我们敬高县令一杯,欢迎高县令成为我们吴县的父母官。”

众人站起身,端起酒杯,朱佩却轻轻踢了范宁一脚,瞪他一眼,看了看桌面。

范宁这才发现他面前有两个杯子,一个杯子是酒,另一个杯子黄澄澄的,估计是蜂蜜水。

结果他端错酒杯,被朱佩发现了。

杨县令十分机灵,他也看出范宁拿错了杯子,便笑道:“范少郎喝酒是违反县学校规的,要换一个杯子。”

范宁这才放下酒杯,端起了蜂蜜水。

众人一饮而尽。

高县令被烈酒一冲,剧烈咳嗽起来,半晌才道:“这就是太湖烧吗?名副其实啊!就像烧喉咙一样,好酒!好酒!真是痛快之极!”

“高县令喜欢的话,今天就一醉方休!”

朱元丰又对外面乐妓使个眼色,片刻,悠扬的琵琶声弹起,另一名乐妓清丽婉转地唱起了时下流行的小曲。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

“范少郎在县学的哪个书院?”县丞杨涵笑问道。

他这一问,范宁忽然想起了他侄子杨度,叔侄二人长得真像。

“学生在鹿鸣书院!”

杨涵捋须笑道:“不错,是跟赵学政读书,我有个侄子也县学,和你一样是新生,不过他是跟张教授读书,你们认识吗?”

范宁想了想,回答道:“学生和他打过一次交道。”

杨涵感觉到范宁回答很谨慎,他便笑了笑,不再说话。

高县令一边喝酒,一边不露声色地观察范宁,他半眯着眼,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亮光.

他四十五岁才中进士,深知得官不易,各种场合他都谨言慎行,不会轻易表态。

今天是朱家给他摆酒接风,却把一个不相干的少年请来,让他有点奇怪。

高县令想起了自己家乡的豪门沈家,沈家也是着力培养神童和优秀士子,这些优秀士子后来考中进士,有了成就,沈家也得到了极大的回报。

很可能朱家也是在全力培养这个范宁。

这一刻,高县令对范宁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孩子居然是县士第一。

“范少郎,不如我考考你吧!”

喝了两杯酒,高县令也稍微活跃起来,他笑眯眯对范宁道。

朱佩在范宁耳边低语道:“不要担心,这个县令是我二祖父的门生!”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这个高县令是朱家调到吴县的。

范宁便微微笑道:“前辈指教,是范宁的荣幸!”

高县令捋须想了想道:“酒桌上须说个有趣的,不如我们对个对子!”

朱佩拍手笑道:“我最喜欢对联,我也参加!”

高县令呵呵一笑,“好吧!朱小官人先来。”

他略一沉思便道:“松柏老而健。”

朱佩想想笑道:“我对芝兰清且香!”

“好!”众人都鼓起掌来。

高县令又笑道:“举头望明月。”

朱佩一下子卡住了,半天想不出来,范宁微微笑道:“倚树听流泉!”

朱佩气得一跺脚,“我又不是不会,谁让你多事!”

她气鼓鼓道:“我对俯首思故乡。”

高县令看了范宁一眼,笑道:“落花扫仍合。”

范宁脱口而出,“丛花摘复生!”

“聚来千亩雪。”

“纺出万机云!”

高县令眼中有点惊讶,又出题道:“梨花院落溶溶月。”

范宁随口而对,“春水池塘淡淡风。”

高县令举起大拇指赞叹道:“不愧是县士第一,果然厉害。”

旁边县丞杨涵笑道:“范宁对联很厉害,前任李县令的书房墙上挂了一幅对联,就是范少郎送给他。”

“哦?愿闻其详。”高县令更加好奇了。

处世无奇唯忠唯恕;

治家有道克勤克俭。

杨涵笑道:“范少郎,我没有记错的话,是这幅对联吧!”

范宁不好意思挠挠后颈道:“写得不好,让高县令见笑了。”

高县令暗暗诵了两遍,连声夸赞道:“写得好,做官之道没有捷径,只有唯忠唯恕四个字。”

他心痒难耐,便笑道:“范少郎给我也写一幅对联如何?”

范宁谦虚道:“学生不敢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

旁边朱元丰笑道:“阿宁,就不要谦虚了,写得好,给我也写一幅。”

“既然老爷子发话,范宁只能献丑了。”

范宁现在的字也勉强能见人,他铺开纸条,写下一幅对联。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卷云舒;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开花落。

“好!好一句青山不老,任庭前花开花落。”

高县令大声赞叹,青山不老,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朱元甫豪爽的笑声,“高县令,这幅对联不如让给我吧!”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内战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零七章 皇权无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四百七十章 变法第一步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于半儿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二十二章 范大郎改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诱导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一百零八章 内讧初生第三章 枫桥夜泊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书房长谈第四百五十七章 抢米风潮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一章 范家小神童第一百二十章 范铁牛打官司(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过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试大幕拉开第七十九章 放长线钓鱼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四百四十六章 丢车保帅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七十八章 家里来了贼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扑第二百三十二章 县学演讲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五十三章 码头偶遇第六百零二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零三章 两套茶具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东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寿(下)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虑不周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一百八十二章 紧急救人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劝天子(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礼风波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视察金田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九十章 关键一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险船只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忆鲲州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机回转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遗忘的试卷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