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兵事

第173章 兵事

季节一天天深下去,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其间下了一场雪,卢俊义也来到了东京。

将卢俊义安置好之后,赵柽便开始准备练兵事宜。

不但练兵,还要练习兵法。

孟德新书未必是一等一的兵书,眼下大宋传抄的兵书也不少,并不一定比孟德新书差,也许还要强也说不定,寻常百姓虽然不好看到,但军中将领和官员之间还是常见的。

赵柽重视孟德新书的原因,不是认为它一定会比别的书强,而是因为世人不知。

当今世上流传的兵法,没有哪本是真正的秘密,只要宋国有的,辽国基本也会有,西夏也差不多,女真也可能。

大家都熟悉的,知道的,别管学的好不好,总能相互对照推演,威力和作用自然下降了几成。

虽然说一个师傅教出俩徒弟,也有强有弱,但套路都被对方熟知,那比拼的就不单是各种招数,还有根基和底蕴。

如此一来,兵书的用途除了基本的行军掌军之法外,其它作用便会大大降低。

而孟德新书不同,唐末时就失传了,经过五代春秋乱世,如今世上没几人了解这套兵书的战略战术,这才是最大的优势。

孟德兵书十四篇,除了第一篇总纲和最后一篇政略外,中间的十二篇都是兵法战术。

第一篇临篇,说的是发起战争之前,君主和主帅需要做哪些准备和事情,包括内抚,外交,筹粮,军饷,宣战等等,取降临之意。

第二篇兵篇,说的是战争之前,军队需要做哪些准备,包括战前动员,鼓舞士气,奖赏抚恤,后勤辎重补给这些,让军兵精神和心理达到最好的状态,没有后顾之忧的前去参加战争。

这两篇和总纲赵柽都传给了张宪,就在前几日赵柽又传给了他第三篇。

第三篇斗篇,说的是怎么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包括单兵作战,包围作战,大规模军团战争,少人对多人作战,多人对少人作战,如何在这些战斗中,提高每一个小兵的战斗能力,将战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这三篇兵书已经够张宪吃一阵子,但是哪怕就算理解了,不去实际操作,却始终只是脑袋里的“理论”,没有演化成真正的本领。

因为理论可能没错,但人有时却会出错,人在使用理论的时候,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好比积累经验一般。

练一种武艺,招式套路就在那放着,但哪怕你看拳谱一百遍,第一次上手时也未必就能完全练对,甚至还可能伤到自己,只有多练几次才会不出错。

兵书战策大抵也是此道理,战场上的不去说,战场瞬息万变,要随机而动,不能生搬硬套,但上战场之前的准备却是能够演练的。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所谓知己知彼,做这些事情就是准备,就是要做到知己。

所以练兵不仅练的是兵,更是练将,练帅!

当然赵柽也想过要练练君,毕竟临篇里需要做准备的不但有帅更有君,可这也只能当成玩笑想想罢了,道君皇帝虽然好大喜功,可对真正的战事却一点不感兴趣,甚至有还些厌恶,他想要的只是结果。

如今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各番头的军队,和一年多前比起来,都有了很大变化。

力量,速度,精气神都比一年多前要强上许多,这是训练的结果。

倘若眼下对上殿前司下面的军队,不说百分百打赢,也至少有九十的把握。

但,还是上不得战场,因为无论怎么操练,真正的胆量却是操练不出来的。

想要胆子大悍不畏死,其实除了天生的,要么或有信念,要么或在兵火里锤炼,剩下就只有像明教弟子那样,相信死了也会被明尊救出,升入明界,那自然便不怎么怕死。

这次赵柽操练步军,自家和谭真各带一支队伍,张宪为他副手,卢俊义为谭真副手。

他带的是神卫左厢,谭真带的是虎翼军,便在黄河边对峙练了起来。

一切全都按照真正的战争之前准备,营寨直接对立扎下,其间各种动员准备一样不少,甚至两边还像模像样地写信,派使者交递过去。

涉及到军饷补给辎重等实际的东西,全都用其它代替,总之是将战前的一整套程序全都做完。

然后斥候刺探,探马回报,先锋官绕着黄河行兵,接着独立扎营,继续斥候刺探,回报营寨,回报帅帐。

帅帐之内,赵柽看着地图问张宪:“记住多少?”

从头到尾的事宜,都是张宪定下来的,也是张宪传递下去的,甚至也是张宪前去监督完成的,赵柽只是坐镇,冷眼旁观这一切。

“王爷,记得差不多,果然有些事情真正做起来和书上的不一样。”张宪思索道。

“哪里不一样?”赵柽问道。

“军饷和抚恤,这个很难定,多了怕国力不足难以兑现,少了怕军兵有怨言。”张宪说道:“还有就是属下观粮草辎重这块,按照元丰改制后的军律,这块该由兵部负责,而粮草这里又由户部调配给兵部,辎重辕驾这块则由工部调配给兵部……”

“如何?”赵柽道。

“短期征战还好,若是战时和战线都拖得长了,前方后方消息传递迟滞,可能会出些差错,影响战局。”张宪道。

赵柽想了想:“如果战时拖得长了,大抵就是要打消耗,此消彼长,东风压西风,已经谈不上差错,胜了就是消耗过对方,败了就是战略谋划不够,至于战线过长这个倒不算什么问题。”

张宪道:“王爷,我不太懂。”

赵柽道:“战线过长无非是以战养战,攻的一方去烧杀抢掠就是了,守的一方坚壁清野,这个时候已经不能指望后方的补给,都是要各凭本事才是。”

张宪道:“王爷,如果攻城守城呢?”

“攻城守城啊……”赵柽闻言两眼微眯,忽地笑了起来:“这个本王不擅长,你可以去问问王禀,他眼下不是在军中吗?”

张宪道:“原来王大人擅长,那属下现在就去问。”

看着张宪的背影,赵柽眼睛渐渐眯起来,王禀一直都是步军都指挥使司的军官,而就在一个月前,被他提为了步军司的都虞候。

隔了一日,开始演练单兵作战和配合作战。

大宋此刻的步军,主要武器依顺序是刀枪棍弓弩砲,长刀,长枪,棍棒,弓箭,神臂弩,投石砲。

而此刻的步兵重甲尚未完全成型,着步人甲的步兵还算不上重甲步兵。

而步兵的这些武器,真正能对骑兵有大威胁的,只有神臂弩,但神臂弩不是近战的武器,真正大规模作战时作用有一定限制。

其次就是长刀,长刀可以断马腿,但是因为此刻的步人甲还做不到覆盖全身,所以长刀威胁也有限,至于枪棒和投石砲,同样如此,尤其单兵投石砲,存在砲石消耗难以补充的桎梏。

想要步兵对阵具装骑兵,大抵可行的是依托战壕,弓弩开路,全覆重甲,手持大斧大锤等重器,这也是后来岳飞和韩世忠用重甲步兵对敌女真的主要方式。

至于所谓的布置弓兵于侧翼,专射对方马屁股,让对方骑兵无法冲锋破坏步军阵型,这种事情想想也就罢了,逻辑上没问题,操作起来极难实现,比纸上谈兵还要假。

依眼下步军的装备,无论是对辽国骑兵,还是对女真骑兵,都没有胜算。

而训练战场上的单兵作战,不是简单的两个人较量武艺,拼杀的同时,还要对鼓锣旗子信号,飞箭跑马,或进或退,都有一个反应。

多人配合亦是如此,围战,攻战,少战多,多战少,都有一个不同的章程。

孟德新书里对这些描述的很细致,这点和别的兵书不太一样。

张宪操持着神武左厢,却发现想要据此训练步兵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禁军本来就惫懒,想要他们一下子接受这许多东西,一时半刻根本难以完成。

而且,这还没算最基础的战力。

回营时张宪有些闷闷不乐,赵柽道:“斗篇是训练精兵的方法,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如果只是几天就能练出一支精兵来,那天下人人都是军神了。”

张宪道:“王爷,那要多久才能练出一支精兵?”

赵柽看他一眼,道:“禁军性子早就形成,军中又有百十年来传下的一套战场保命经验,想要将他们练成精兵,哪怕就算十出一,没有个两年都是完不成,何况……”

说到这里赵柽顿了顿:“何况所谓精兵是先精,后兵。”

张宪道:“王爷,什么是先精,后兵?”

赵柽道:“不是每一个兵都可以成为精兵,有的人自身条件不好,哪怕再练也成不了精兵,有的人生性愚钝,怕是要十年八年才能练出来,而万千军兵,哪个主帅可能由着他一个人去练?”

张宪道:“王爷,是不是乡兵,厢兵,和禁军这种区别?”

赵柽摇头道:“乡兵不说,至于厢兵,西军里面却是有许多要强过地方禁军的,单拉出来恐怕不少地方禁军都不是对手。”

张宪道:“王爷,西军的厢兵这么强吗?”

赵柽望了望帐外那些在地上扭七扭八歇息的禁军,道:“至少比他们强就是了。”

张宪思索道:“我明白了,王爷的意思是真想练精兵,不能良莠不分的一起操练,要从中挑选,一万人选五千,五千人选三千,三千人或可再选一千,依此操练。”

赵柽赞许地点了点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数量却不用拘泥不化,或许一万人里有五千人条件可以,那就练五千,三千人可以,那就练三千,这还是要看将帅的眼光。”

张宪点头道:“属下记得了。”

赵柽想了想,又道:“新兵总比老兵好练,就像一张白纸,想画上什么颜色就可以画上什么,而老兵那张纸,上面早就涂抹的乱七八糟,如同这些京畿禁军,虽然也能勉强画一画,但却是要更费力,更用工夫。”

张宪沉思片刻,道:“可是王爷,哪里来的新兵操练呢?我听父亲说,禁军中大多都是家里传承,父子相袭,怕不是没当兵前就知道那些所谓的保命经验了,而每年收录各地灾荒逃难的壮丁,却多是充进厢军,禁军之中能分配的不多。”

赵柽看着他道:“想训练新兵?”

张宪道:“是,王爷。”

赵柽点头笑道:“放心吧,会有机会的。”

十几日后,练兵结束,而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年关也逐渐到来。

东京城内的年味慢慢浓了起来,不但大相国寺、开宝寺、观音院这些地方卖桃符的多了起来,便是州桥、马行街裹头的市上,一些落魄书生也支起小摊,边卖新桃,边写春贴。

春帖,就是春联。

赵柽这日上了一次朝,原是河北田虎造反作乱,声势浩大,已经占据了威胜州和下属四县,如今正在攻打昭德府。

道君皇帝龙颜大怒,众臣畏缩不语,便有领枢密院事童贯出列,荐刘正彦前往河北平叛。

刘正彦乃是一代名将刘法之子,刘法号称时下名将之首,曾任鄜延路第三主将、鄜延路钤辖、侍卫亲军司马军都虞候,尤其是积石军之战,在河湟立下赫赫大功,官至熙河路经略使。

但就在今春三月,刘法受命攻打西夏统安城,力战而死,刚刚由御史贬为员外郎的李纲还为其写了《吊国殇文》祭奠。

道君皇帝闻听是刘法之子,便即准奏,加封刘正彦太中大夫,威胜军节度使,前去平息田虎叛乱。

下了朝后,赵柽回府,看看左右无事,便信步来到后宅。

这时虽然王府内小路上的积雪都已清除,但那房檐屋顶,假山花园等地处地方,白雪扔在,却是形成了一幅幅雪景,和雕梁画栋相映成趣。

后宅诸多院子皆无人,看起来冷冷清清,唯有张贞娘所在的小院,此刻有些气息人声。

赵柽走进去只见院中堆了个雪人,锦儿穿了一身小红袄子,正拿着只扫把在雪人身子上摆弄,看样子是想给雪人做出条胳膊来。

赵柽见她小脸冻得通红,便是睫毛上都哈气结出白霜,不由笑道:“出来耍子,怎么不穿多点衣服?”

锦儿闻言顿时大惊,见是赵柽,小脸更加红了,忙过来行礼。

赵柽道:“贞娘呢?”

锦儿道:“娘子在楼内绣花。”

“绣花啊……”赵柽想了想,道:“绣花有什么好的,眼下快到年关外面热闹,叫她穿得厚实些,再叫上小郎,一起去州桥那边走走。”

锦儿年龄小,正是爱热闹的时候,闻言欢喜道:“王爷,我现在就去叫娘子。”

(本章完)

第630章 出征,妙计第579章 信报,谋事第282章 一阕词曲酒一杯,阁外骤风雨第387章 计出海第280章 争夺花魁第490章 箭,剑,攻城第476章 大器免成,绝艳枪法第389章 节外生枝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531章 烽火连三月第580章 归城,西海第17章 伏魔殿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525章 奇功秘法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321章 欧阳仁智,人人喊打第608章 真正的金国第一名将第568章 名号,燕北第417章 剑气碧烟横第547章 授业第196章 孔雀翎第155章 好大一只鸟第603章 临战第395章 归路碧迢迢第386章 英雄岛第530章 战,战,战第320章 粉墨登场第77章 刑部来人第404章 赐婚第641章 大仙知第399章 暗战,失策第510章 决策,顿悟第297章 暴打秦桧第317章 神龙九变陈凡第188章 大理来人第579章 信报,谋事第92章 陇右自此渐风烟第359章 红烛摇曳光影黯第458章 庙小妖风大,池浅魔怪多第615章 暗流汹涌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204章 贞娘,你也不想锦儿听到吧第664章 天下大势第277章 封赏第649章 剑剑剑剑剑剑剑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06章 上台,上台!第330章 修行第675章 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361章 拳即是权,苍穹之变第331章 祖孙来历第157章 生裂虎豹,沥血南行第420章 无中生有第122章 烽火蓬莱路第320章 粉墨登场第598章 危难第611章 奇功第84章 杀穿擂台第82章 擂台第516章 心魔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378章 败走帮源第541章 破门,投奔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446章 厚颜无耻之人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319章 白发记第36章 初探第92章 陇右自此渐风烟第403章 三局两胜第16章 前往龙虎山请一天假,顺便和大家说两句第29章 一路追查第22章 浔阳楼上话北南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650章 剑道大宗第140章 公主的仇恨第54章 失传的兵书第507章 消息,晋王第111章 英雄第180章 出剑有如神第476章 大器免成,绝艳枪法第103章 强攻第163章 禁军劫囚第386章 英雄岛第369章 花开迎春园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243章 九剑换七枪第601章 进京畿第343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第227章 霸王拳第589章 隐藏,布置第69章 夜宴第581章 相遇,动荡第122章 烽火蓬莱路第277章 封赏第117章 高宠逞威,武松心焦第314章 诰命,明教,梁山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