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蛛丝马迹

真信这时在旁也看到庆正名字,不由吃惊道:“果然有未圆寂的祖师。”

不过随后又有些犹豫:“这位庆正祖师标注乃是还俗,其实并不知境况,却也无法确定就还在人世。”

赵柽眯眼看了下庆正还俗的时间,竟是仁宗天圣八年,天圣是仁宗的第一个年号,共用了十载时间,到现在近乎百年。

他此刻心中已经笃定,师公金台肯定就是这个庆正,因为红云大师所有弟子都已经圆寂,只有这个庆正写着还俗,未知生死。

而且根据岳飞转述周侗的话语,金台三十左右岁上嵩山,并没有呆上许久,红云大师圆寂后他就还俗去了,而刚刚他已经看过,红云大师正是天圣八年圆寂,时间也正好能对得上。

“看来这位庆正大师就是我的前辈!”赵柽后书册交给卢俊义和岳飞观看,随后缓缓地说道。

“可是……”真信和尚纳闷道:“这位庆正祖师很早就还俗了。”

赵柽摇头:“几十年前看破红尘,又回来了,就在寺中潜修,真信大师不知道罢了。”

真信皱起眉头想了一番:“倘若真如此,那恐怕就只有住持和玄字辈师公才知此事了。”

赵柽看向他道:“若是我去找住持询问,真信大师看……”

真信闻言将脑袋一阵乱摇:“施主,这位庆正祖师比住持还要大上两辈,若真的回寺,又交代下去,就是住持也不会吐露的,这许久时间连我们这些执事都隐瞒,肯定是要瞒到最后的。”

赵柽点了点头,轻叹口气,知道真信所言不假,既然连他们这些人都一直隐瞒,那就是要瞒到死了。

何况嵩山寺的住持不可能像真信这般好收买,区区两包银子就能让他跑前跑后,住持佛法肯定是有的,武艺也会极高,而且整个嵩山都归他管理,家大业大,怕是对些寻常黄白之物不会看上眼。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随缘了。”赵柽笑道:“僧谱还劳烦真信大师还回去,不过真信大师能不能陪我去后面那些地方走动走动?”

嵩山寺分前后,前面自然是百姓烧香拜佛,接待四方来客的殿堂庙宇,比如大雄宝殿,千佛殿,天王殿等一些地方。

后面则是达摩院,罗汉堂,藏经阁,木人巷,达摩洞,塔林这些所在。

而寺内后面的所在是不对外开放的,上山拜佛的人去不到此处,并且每一处都有武僧看守,一但发现有人闯进,都会按照敌袭应对。

“这个……”真信和尚闻言道:“施主,不瞒你说,要是想去后面观看,需得住持方丈允许才行啊。”

赵柽笑眯眯地道:“真信大师乃是知客执事,专司接客待客,别的执事或者没这份权利,但真信大师肯定是有的。”

真信闻言顿觉受用,不由腆了腆肚子,但又有些为难地道:“施主,小僧原本确实有这方面权利,但每年也就只限三次可以带人满寺参游,如今,如今……这三次都已经用过了。”

赵柽摇头道:“我相信真信大师肯定会有办法的。”

真信心中不由着急,他倒是没有撒谎,今年三次带人观览全寺的权利他确实都使用了,不过那时可没想到会再来这般大的施主,未免有些后悔之前太过草率。

赵柽道:“我本是持家修士,也算半个空门中人,我与东京大相国寺的住持智清禅师乃是好友,时常下棋品茶,讨论佛法,交往甚密,眼下只是游览一番罢了,断然不会做出有损嵩山寺的事情。”

“施主来自东京?”真信和尚闻言吃惊道:“和大相国寺的住持有交情?”

“正是!”赵柽从身上摸出一把折扇轻摇道:“智清禅师与我时常过往,便是他的师兄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方丈,也与我相交。”

真信和尚顿时神色变化起来,东京大相国寺乃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寺,寺内主管的禅院足足有六十四座,每座相当于一处小寺,里面又再有住持长老,各个执事,简直庞大无比,那相国寺住持的权利好比滔天一般。

而五台山文殊院的住持智真,佛法极高,世间闻名,更是号称辩才第一,无人能及。

他不由舔了舔嘴嘴唇,眼神闪烁,赔笑道:“没想施主竟然识得这些大师,就是小僧都是只闻其名,未见过这些高僧大德呢。”

赵柽道:“这些年我走遍名山大川,遍访佛院,结识的高僧太多,东京府下都建了好大的庙院。”

真信急忙唱佛号:“原本以为施主只是寻常居士,没想到竟是贵人驾临,小僧真真是太过于失礼了。”

赵柽笑道:“虽然佛家有三不问,首不问年龄剃度时间,但刚才真信大师自己都说出来了,我也就不再避讳,大师如今已经四十许人,虽然知客乃是大执事,不过大师就没想过要再更进一步吗?”

真信闻言,不由讪讪,心中却是思索起来,眼前这位施主定是贵人无疑了,想那东京大相国寺住持智清禅师在宗林之中何等名气,与其交往的全都是朝上要员,达官显贵,这位公子年纪轻轻就能与其品茶下棋,那身份不言而喻,肯定十分尊贵。

赵柽自家扇着风道:“我与这许多天下名寺住持都有交情,虽然嵩山寺这里说不上话,但将来真信大师想要换个所在,进上一步,我倒是能帮上些忙的,俗家有句话说得好,多条朋友多条路,未尝没有道理。”

真信其实此刻也是这般想,他武艺不济,嵩山寺的住持和首座堂主是要考较拳脚功夫的,所以他到眼下大执事的位置,也就至顶了,基本没有再上一步的可能,这也是他平日钟爱黄白之物的原因,既然当不上住持,就多攒些钱财好了。

可不想做住持的和尚,不是好和尚啊,他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家能住持一寺一院,此刻忽然觉得竟还有希望,不由立刻动起心来。

“贵人,虽然小僧三次机会都已经用过,但贵人身份不同,倒也不是不能请去后面游览,只要不碰见多事之人,谁还会记得我带过几回客人过去呢。”真信斟酌着说道。

赵柽笑道:“如此就对了嘛,何况就算是让方丈得知又如何,到时全由我来说,保证让真信大师担不上什么干系便是。”

真信闻言心中松了松气,若是眼前这位公子交游确实广泛,这倒也是说不好之事,天下又哪里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佛家还有大开方便之门的时候呢。

看了眼外面天色,真信和尚道:“那小僧现在就带贵人前往?不过却不能这么多人,太过招惹耳目了。”

赵柽点头道:“我一人前往,他们留在此处等候。”

真信和尚道:“那贵人请起!”

两人说着出了堂门,真信和尚看了看四周,道:“贵人只管跟着我就是,未必会有人询问。”

赵柽点头,两个走廊下,直接朝东再往北,过了几重大殿,来到后面,这里有武僧把守,见到两人唱佛号,两人回应,随后过去。

接着前面便开朗起来,真信和尚先带着赵柽去了初祖庵,又去六祖堂,便来到了罗汉堂前。

这里却是热闹,在外面就听到里处的练武吆喝声,赵柽笑道:“素闻嵩山寺武僧手段了得,不知可以一敌百否?”

真信摇头道:“贵人赞誉了,那须得四大班首之类的首座堂主,寻常武僧哪里有这般拳脚,一个打几个就算本事了。”

赵柽点了点头,两人继续走去,却是来到达摩院外,此处肃静,外面有两个和尚垂目站在门前,仿佛石雕木刻一般。

真信小声说道:“达摩院首座乃是鄙寺之中属一数二的高手,武艺甚至不下于住持方丈。”

赵柽闻言,往那院内瞅了一眼,暗暗记住里面房舍排布,他心中琢磨师公金台可能会躲藏在达摩院内,因为这嵩山寺的达摩院是专门研究武艺的地方,岂不正适合金台潜修?

两人又走了几个地方,接着来到后面的藏经阁,到了这里赵柽打起十二精神,若是金台不在达摩院,那便极可能在这藏经阁了。

因为此处乃是嵩山寺最重要的地方,嵩山七十二绝艺的原册本就在这里,需要一个武艺极高的人镇守,而且这里平素也颇为安静,合适修行。

真信道:“贵人莫要太靠近,这阁子里守护的武僧都蛮横,就是小僧平日也少与他们交际。”

赵柽点了点头,望向这藏经阁,此处其实是一座塔阁,看起来像塔,又像殿阁,三层高,外面有围墙拦护,正前方有高大门楼,此刻两扇木门半开半闭,正有一人手拿竹子扎就的扫帚在门前扫地。

赵柽顿时双眼一亮,看向那扫地的僧人,这僧人穿着灰色的僧衣,青白交接的僧鞋,因为天气炎热,并未戴僧帽。

只是……这僧人虽然瞅着老迈,却是一副肥胖身体,圆滚滚的肚子,就是和真信和尚相比,也不遑多让。

赵柽本来向前迈去的步伐忽然顿住,眼神中闪现一丝疑惑,这不像是金台师公啊?

虽然没见过金台,但他曾经在心中试探描绘过其形象,金台既然是那个时代的天下一人,又有拳不过金的称号,那身材应该矫健如枪才对,就算年龄大了,肌体老迈,可也总不该富态成这副模样啊。

“贵人,这是如梦师叔,负责藏经阁内外打扫,别看肥胖,但武艺却很是高强。”真信在旁说道。

“是……如梦大师啊!”赵柽干笑一声,看来确实并非金台师公。

这时如梦和尚瞅到两人,直起后背,捶了捶腰,道:“真信,不在山门处呆着,跑来这里做甚?”

真信急忙道:“如梦师叔,我带这位施主游览下各处,这位施主自东京而来,与大相国寺住持智清禅师乃是好友。”

“噢?”如梦闻言看向赵柽:“施主认得智清住持?”

赵柽笑了笑:“久有来往。”

如梦和尚道:“老衲年轻时候曾去过东京,智清那时还不是相国寺的住持,而是东大禅院慧怀禅院的方丈,平日里喜穿一身雪白的僧服,又擅作诗填词,乃东京的潇洒儒僧。”

赵柽闻言摸了摸下巴:“如梦大师确定?我可记得智清禅师任相国寺住持之前,是为西大禅院智海禅院的方丈,平素简朴,并不会作诗填词,但却精擅棋茶两道,好吃咸菜滚豆腐。”

如梦和尚眨巴眨巴眼睛,笑道:“莫是老衲年岁大了,记错了不成?”

赵柽微微一笑:“如梦大师没有记错,只怕如梦大师说的是无花大师吧?东大禅院慧怀的住持乃是无花大师,倒是符合白衣儒僧的特点,唔……对了,如花大师不喜欢吃咸菜滚豆腐,他喜欢吃煎豆腐,要放上葱花小火烹制的那种。”如梦哈哈大笑道:“这位施主却是个妙人,是个妙人啊,真信?”

真信急忙道:“师叔有何吩咐?”

如梦道:“带这位施主好好逛逛,让施主瞧瞧咱们嵩山寺的一些景色,和那大相国寺相比如何。”

真信急忙称是,心中也彻底松了下来,虽然之前他并未怀疑赵柽的话,但此刻心内却更加确定赵柽所说是真,毕竟刚才如梦一番言语试探,若不是赵柽对东京相国寺极为熟悉,和那里的住持方丈相交,哪会知道这许多事情。

两人继续往前走去,却是几乎走遍了这嵩山寺所有地方,赵柽对寺内地形心里有了个大概了解,正打算出言回返,心中想到了一地,扬眉道:“真信大师,塔林还没去呢。”

“塔林?”真信愣了愣,道:“贵人要去塔林看看吗?那里可没有什么好瞧的。”

塔林其实就是嵩山寺历代方丈和僧人的墓地,平素就是寺内的和尚都极少去那边。

赵柽道:“去瞧瞧,听说嵩山塔林众寺第一,又怎么能不去看呢。”

真信只好点头道:“贵人请随我来。”

这嵩山寺的塔林位于寺西,占地庞大,里面塔的形制并不完全相同,有墓塔也有佛塔,制式多样,塔的层级也不同,一到七级的都有,但大抵没有高过五丈的,都有塔铭和塔额,远远看去,十分壮观。

到了塔林边,也有武僧守卫,但却稀稀落落,显然对此地比较松懈,究其原因是这塔林之中一无金银珠宝,二无秘技武艺,更没高僧大德的舍利,因为高僧大德炼化时若有僧宝舍利,都取出另盛,不会埋在此处,所以不管盗贼还是仇敌,基本都不会往这边过来。

塔林外有那么一排僧舍,与前方寺内正处不同,看起来有些衰败,想来是武僧歇息和守塔僧人居住之处。

赵柽和真信和尚往里走,几个武僧只是瞅了眼,便继续各干各的,连询问都没有。

真信低声道:“在这边守卫的武僧都是犯了错的,被戒律堂派遣过来,不过呆不上几日就会回去,所以没有人愿意管事。”

赵柽道:“那此处岂不成了责罚之地?”

真信道:“贵人如此说却也没错,这些武僧在祖师们的墓前忏悔,有时倒比面壁思过要多些用处。”

赵柽点了点头,两人走进塔林内,边走真信边给赵柽介绍一些著名大德的僧塔以及生平轶事,赵柽听得津津有味。

此刻时间已经临近傍晚,天边夕阳的光芒胭脂一般洒下,映照得这塔林金黄里又带着些红色,一时间景色极美。

就在这时,赵柽忽然瞧见远处有个身影,正在拿着一把笤帚清扫塔下的草叶杂物,不由便是一怔。

这个身影高大而清瘦,可以看到衣袂寂寥,眉白须雪,有些苍老落寞。

赵柽道:“这是何人?”

真信瞅了一眼,道:“这个是守塔僧人,在塔林这边已经许多年了。”

“守塔僧人?”赵柽眯了眯眼:“这僧人法号什么?”

真信呆了下:“贵人,你这可把小僧给问住了,我自从担任知客以来,这僧人就一直在塔林守塔,以前有圆寂的师公师伯过来这边安葬,我倒也和这僧人搭过话头,可他乃是失语,根本不会说话,所以我也就没再问过他什么,根本不知道他的法号。”

“失语?”赵柽想了想,这似乎有些古怪啊,堂堂嵩山寺用一个哑巴僧人守塔林,虽然也有那么几分可能,可这失语一事岂不是最为好伪装?

“这僧人会武艺吗?”赵柽问道。

“武艺……”真信摇了摇头:“这个小僧并不知道,反正我看见他的几次,都是在拿着扫帚扫地,没见他打过拳脚。”

赵柽道:“不知法号就不知他的辈分,不过连年纪也不知道吗?”

真信期期艾艾地道:“也是不知,但估计戒律堂那边会有记录,贵人不会怀疑他……”

“小时看过我那长辈,身形倒是有些相像。”赵柽边说便向前方走去,真信在后面一脸疑惑地跟着。

这僧人此刻也发现他们到来,转过了身,赵柽这时瞅见他的容貌。

只见这僧人雪白双眉形似卧蚕,双眼混浊黯淡无光,面如重枣皱纹密布,花白长须垂到胸前。

身量较高却十分清瘦,后背微微有些佝偻,手扶着扫帚似乎有些无力苍老,虽然不知道具体年纪,但肯定会有极大岁数。

他看向两人,最后目光落在真信和尚身上,似乎在辨认来到的是谁。

真信见状苦笑一声,唱句佛号道:“这位师兄,我是真信啊,你可还记得?”

他也不知道和尚法号辈分,便以师兄相称。

老和尚几息后立起手掌,点了点头,虽然是口不能言,但耳朵却未失聪。

“我带这位施主在寺内游览,施主说要来塔林处一观,所以便过来了。”真信大声说道:“这天色都晚了,师兄你怎么还在外面扫地呢?为何不回去歇息?”

老和尚闻言反应了片刻,笑了笑,伸手摇了摇,又指了指地上。

真信见状望向赵柽:“贵人,你看……”

赵柽示意无妨,然后上前一步,立掌同样唱句佛号,道:“这位大师,在下有礼了。”

老和尚目光从真信身上挪开瞧他,打量了一下后,露出些笑容,点了点头。

“在下自东京而来,一直居家修佛,向来虔诚。”赵柽思想着说道:“这番前来嵩山礼敬,已是走遍寺内各处,眼下看这塔林雄伟壮观,心中实在不胜感慨。”

老和尚闻言,依然是点了点头。

赵柽又道:“之前问真信师傅,说大师守护塔林许久,在下不胜敬佩,想来大师定是佛法精通的高僧大德,不然绝对奈不住这份寂寞孤楚,所以还请大师恕在下冒昧,请询一句大师的法号称谓。”

老和尚听到这里,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真信。

真信道:“贵人,师兄的意思是他口不能言,我知道他这个毛病,让我给你解释一下。”

赵柽摇头笑道:“真信师傅之前已经说过,大师失语许久,不过在下擅长手语,大师用手语告诉在下也可,在下虔诚,大师断然不会拒绝在下请求。”

老和尚闻言再度仔细瞅了瞅赵柽,随后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拿起扫帚,就想绕过两人往塔林外走。

赵柽不由叹道:“其实并非在下无礼,实在是大师很像在下的一位前辈,所以在下才询问大师的法号称呼。”

老和尚停住脚步,表情有些疑惑,看了眼真信,真信苦笑着点了点头,老和尚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摇了摇。

赵柽笑道:“在下知道佛门有三不问,其中就有俗世亲眷,不过在下那位前辈和在下并非亲属,而是在下的师公,在下老师乃是师公的开山大弟子,姓周名侗是也。”

老和尚闻言又是瞅赵柽一下,然后收去了微笑,似乎有些不耐,要继续向前走。

赵柽想了想道:“在下那位师公法号上庆下正,不知大师可曾听说过?”

老和尚这次看都不再看他,也不再做什么回应,绕过两人,缓缓朝着塔林外的房屋走去。

真信这时低声道:“贵人……”

赵柽看着老和尚一点点走远,笑道:“回去吧。”

他此刻心中已有一半确定,这老僧就是金台,虽然老和尚刚才的表现没有丝毫破绽,但做为一个习武之人,而且已经到了半步大宗师境界,他分明能感受到对方虽然看着老迈,但却气机深隐,颇有些渊深如海,并非外表看起来那般孱弱衰老。

何况,这老和尚虽然表现的没什么破绽,却反而是最大的破绽,这么年老,又不能言,说不得都糊涂了,怎么可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表现得那般恰到好处呢?

半晌后两人回了客堂,在真信的相送下,出寺离去。

看着山门渐渐向远,岳飞问道:“师兄,可曾摸索到师公的踪迹?”

赵柽笑道:“走了许多地方,却是在塔林处看到一名老僧,怀疑便是,不过对方并不承认理会。”

卢俊义道:“那该如何是好?”

赵柽摸了摸下巴:“这个好办,嵩山寺内的路径我都已摸熟,待天黑后过来夜探便是了……”

第445章 嵩山绝艺,六指四爪第512章 钩镰枪,地趟刀第202章 林冲娶亲第321章 欧阳仁智,人人喊打第665章 飞逃东京第589章 隐藏,布置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第653章 皇家学塾,谋划南征第629章 狼来了第384章 光明后使第660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二)第283章 我爹是侍郎第489章 破山,截杀第545章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459章 格物造器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512章 钩镰枪,地趟刀第582章 惊喜,应约第241章 夜色黯黯烛影红第527章 军议第272章 拒门与战略第170章 大宋第一风流才子第541章 破门,投奔第665章 飞逃东京第124章 海贼啊海贼第85章 满江红第612章 发动第429章 宫内辩斗第226章 上擂台第275章 放人第434章 问罪第569章 剑变,境界第523章 禽兽不如第570章 临城,一战第407章 练武,女真,名字第172章 大宗正寺的斥责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第385章 疑点重重第210章 一箭双雕第469章 用兵,盘查第556章 风云大事要谋定第24章 杀人江心中第623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世事不料哪天成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546章 以守为攻在这里说说藤甲,防御以及水火问题第171章 上京纸贵第550章 天上星星参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517章 惊变第536章 溃城第518章 交手第313章 白衣鹤王第271章 相互算计第157章 生裂虎豹,沥血南行第277章 封赏第499章 凄情小箭第324章 庄名称绿柳,宋江进东京第625章 隐秘,仙教,大仙知第74章 连擂第634章 伏杀,北城第188章 大理来人第618章 情与仇,斩不断,恩与怨,理还乱第263章 夺命十剑,无名一剑(合章)第655章 形势,下城第63章 九纹龙第150章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第670章 叠翠山第71章 开擂第347章 借刀杀人,挥军北上第227章 霸王拳第71章 开擂第254章 月亮光光,舞起霓裳第13章 亡命之徒第358章 连环计第419章 千里不留行第123章 白龙鱼服,君临七海第187章 小楼内的初春第269章 事后打算第607章 官家觉得哪个称号好?第250章 前方战局第656章 决定,土地第33章 是非曲直第78章 此处如此善良吗?第150章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第326章 何谓忠心?人生豪赌!丈夫天地间,第44章 美人鱼儿第55章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第301章 捉拿第457章 兵临城下第572章 思过崖人行第18章 下山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215章 乱杀起第91章 自古世事二难全第530章 战,战,战第224章 想摸吗第452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第337章 帮源即位,漆园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