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章 中秋夜宴.雄曲明志

殿上一角内的妇人们见宋辽斗法,都纷纷遣人打听消息,闻听太子和丁睿赢了,顿时一阵欢呼。

李氏眼睛里满是欢喜,拿出手绢擦了擦泪水,对回到座位上的景灵说道:“还是吴先生厉害,两个学生如此年少,居然赢了契丹使臣。”

景灵脸上满是为丈夫自豪的神色,谦虚的说道:“才人过奖了,先生虽是教的好,可太子和睿哥儿也是天赋异禀,才会有此成就。”

李氏点了点头,今夜无疑是她这一生迄今为止最兴奋的一刻,她嘴里轻声念道:“天可怜见,奴家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

众臣正在互相庆贺时,內侍带着林贵平匆匆而来,林贵平先上前参拜了皇帝皇后,赵恒笑道:“林卿,却不是朕寻你,是你那高参吴先生唤你来的。”

林贵平不解的望着吴梦,吴梦笑道:“陛下要听曲,那两首《笑傲江湖》、《精忠报国》可是只有你唱的好。”

林贵平哭笑不得,想不到叫他这个武夫来唱曲,可在文德殿上,大宋皇帝御前,不唱那不是抗旨么,只得应承下来。

景灵忙来到古琴后方坐定,纤手拨弄琴弦,一曲激烈的旋律响起,完全不似刚才的婉约琴曲,阳刚之气甚足。

林贵平定了定神,张开嗓子唱了起来: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啦……”

《笑傲江湖》之曲是音乐鬼才黄霑所作,他闲翻《宋书.乐志》,偶得“大乐必易”四字,醍醐灌顶!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舍繁求简,方为曲之大道!

于是黄霑只用“宫商角徵羽”(简谱的1、2、3、5、6)简单排列,然后将之倒了过来,便是《笑傲江湖》首句的音律,成就了这首旋律极其简单,却隽永悠扬的雄曲。

这一曲唱出了江湖的豪爽快意,分外动听,殿上群臣听着听着不由在案几上击节相和。

《笑傲江湖》曲唱完,景灵也不停下,音调一变,琴声铮铮大作,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忽起,白袂飘扬,琴声激越。

林贵平全身甲胄,放开歌喉,豪迈的歌声响彻大殿:“狼烟起,江山北往,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直到“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宋要让四方来......来贺......”,歌声渐歇,琴音戈然而止,一曲荡气回肠的《精忠报国》唱的满场皆惊。

大殿外忽然间齐齐爆发出两声高喝“精忠报国,卫我大宋。”

原来是跟随林贵平前来的皇城司禁军们在殿外助威,他们最近也学会了这首气势恢宏的台湾军歌。

那些曾经经历过战争的老将如王德用、蔚昭敏等等顿时热泪盈眶,他们当年在战场上血战八方,而在和平年代默默无闻,繁华盛世让世人如痴如醉,还有几人会提起大宋的军士。

当今大宋文人当道,军人虽然待遇丰厚,却不复当年的风采,虽然这里面原因很多,可军人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了也是事实。

一首雄浑的歌曲激起了禁军将士曾经熄灭了许久的雄心壮志,他们也站了起来,纷纷挥舞着手臂,激动的跟着外面禁军一起喊道:“精忠报国,卫我大宋。”

丁谓和一些文官忧虑的互相对视了几眼,担心如此下去又会让武将们崛起,重蹈五代的藩镇之祸。

吴梦瞅了瞅这些文官们的眼神,嗤之以鼻,武将当然要严格管束,但不是采取抑制武力的方法。却是有更先进的方法--设置军中司马来实施双重管理。

司马的任免不归三衙掌管,而应归属于朝廷直管,再控制住军械和后勤,这样就把军队牢牢抓在朝廷手里。

军队只能是服从政治,而绝对禁止参与和干预政治,大宋的军队是通过枢密院和三衙分制的,枢密院有调兵权,三衙有统兵权,这法子很对,但枢密院就不应该用曹利用这样的武将担任枢密使,而应该用文臣。

在外的文臣也不能随意控制军队,术业有专攻,打仗必须是专业人士上阵,文臣可以设定战略,但不能直接参与战场指挥。

大宋的军纪也是大问题,军士都是些不识字的,包括领兵的将领在内亦是如此,军纪只能采取口口相传,还有那军中的阶级法更是一种野蛮霸道的管制方法,导致官兵不和。

本来南方军队战斗力客观上就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严格的军纪更加不能打赢战争,所以对军队的更新换代和文化思政教育很有必要。

某些扯淡的小说一提起宋朝经常打败仗就定论为重文轻武,军人又是什么犯法后收容的,其实纯属胡扯。

军队战力不强的因素很多,大抵每个朝代盛世之后的军队腐化都很快,就说满清当年够厉害的吧,等到吴三桂作乱时八旗军已经难堪大任,这离清朝进入中原才多少年?

宋初的京师禁军要求是良家子弟,禁军的后代也基本从军,宋廷并非像明朝那般要求军户子弟世代从军,而是呆在禁军里面不愁吃喝,待遇优厚。

至于《水浒传》里面流传开的贼配军,那是犯法后才充入厢军,京城的禁军并不收留罪犯。

《水浒传》书中有些内容颠倒黑白,吴梦对书中许多说法很是反感。

那里面所谓的什么一百单八将,许多不是地痞流氓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李逵更是杀人如麻,连做人肉包子和让人吃板刀面的都可以洗白上岸,在吴梦看来完全是三观不正,是非不分。

话题扯远了,且说官家赵恒和太子赵祯听后也是心情激荡,想不到一首词曲有如此之大的凝聚力,对吴梦更是钦佩不已。

契丹使臣却是脸色大变,“江山北望......复开疆”,莫非大宋又起了北伐之心,一首词曲而已,又不好上去质问,三人只得喝着闷酒私下暗自揣度。

吴梦看看差不多了,抱拳对赵恒说道:“陛下,将士们激情洋溢,看来军心可用啊。”

赵恒连连点头,吴梦又道:“陛下,我等今日美酒佳肴,共度中秋佳节,天下百姓如今大部分也丰衣足食,可荆湖南路、四川路、两广路还有不少饥民,还望朝中大臣多多施善政以抚民啊。”

赵祯道:“先生所言极是,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丁睿插嘴道:“太子,我师父已经在台湾做示范了,你不妨也到台湾来看看吧。”

他这两日和赵祯混熟了,说话也比较随意。

赵祯问父亲道:“爹爹,孩儿可以去台湾岛看看么?”

元儿一听便马上嚷到:“爹爹,我也想去。”

赵恒抚了抚元儿的小脸,说道:“太子还须与诸位师傅多多研读经书,且过上两年再说,到那时再带你妹妹一起去瞧瞧。”

吴梦道:“陛下,为警醒如今在歌舞升平里的众大臣,在下这里还有一首词曲,让诸位大臣好好听听民间的凄苦。“

赵恒笑道:“吴先生费心了。”

吴梦向丁睿和景灵使了个颜色,景灵又拨动琴弦,一曲凄苦的琴音响起,丁睿开口唱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有欢乐几家愁......”

一曲终了,众大臣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曲子,如此哀伤。

吴梦高声道:“太祖有言,与士大夫共天下,既然共天下,那便要治天下,权力和责任是相等的,有多大权力便有多大责任,民间有疾苦,便是士大夫的责任,诸位当与陛下分忧,而不是给朝廷添乱。”

赵恒肃容道:“吴先生所言极是,诸位卿家,百姓是大宋的基石,万万不可大意啊。”

说罢端起酒杯道:“今夜便到此处,诸位卿家一起饮尽杯中美酒。”

今晚吴梦把想干的都干了,想说的也说了,至于这帮士大夫能不能听懂,他也管不了,在台湾科技大潮的冲击下,定然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中秋夜宴直到夜里亥时末才结束,几人走出皇宫,林贵平笑道:“昕颂兄,你今日大展神威,教训了契丹使臣,又给朝廷诸臣上了一课,当真是可喜可贺”

景灵啐道:“就是戏弄契丹使臣那一招实在是太龌龊了。”

吴梦摇头道:“那还不是那使臣自找的,须怪不得某家。”

他一拍脑袋道:“君烈,某今日还答应了彭王,每年卖二百甁酒与他,你且记着。”

林贵平思量道:“还是让入内侍省的铺子给他送去吧,皇家的事我等还是少掺和为妙。”

吴梦又问道:“你这些日子上哪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

林贵平瞅了瞅四下无人,小声道:“不知道哪个探子吃饱了没事干写了封密报,把台湾岛的练兵之法夸大其词讲的神乎其神,这不就被陈都都知弄去操练皇城司禁军了。”

吴梦嘲笑道:“林提举,搞了半天,台湾的皇城司探子你也不是能尽皆操纵。”

林贵平正色道:“吴先生,你别说,某家是不能全部控制在手里,但是想想如若探子们真为某家一人所掌控,先生觉得皇城司的军制是不是大有漏洞。”

吴梦深以为然,在人治时代,必须分权,一旦专权,必然会导致骄横跋扈,这就叫作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像台湾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把全部的权力和安危系于林贵平一人身上。吴梦心胸素来豁达,他始终认为心底无私天地宽,上司对下属的明察暗访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某些穿越小说里面的主人公都是些自大狂,一旦发现朝廷派来查访者就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吴梦简直是好笑,这些小说只知道站在主角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却不知道古代信息闭塞,明察你不接受,暗访也不行,皇帝和朝廷怎么掌握天下消息?“信任”二字能当饭吃么?

小说中的主人公又何必当什么地方官,干脆你造反自己当皇帝得了,估计你造反成功后同样会对地方官明察暗访,能力越强的你会查的越厉害。

换位思考,任何政权,不管是帝制、共和制,明察暗访、权力制衡都是必要的手段,各位看官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正思索间,李五背着吴梦上了马车,几人回了礼宾馆,好好歇息了一晚。

251章 乾兴二年大朝会(二)226章 闽越遗民第六章 渡口遇乞431章 祭奠皇陵(上)第六十六章 资善堂格物第九十一章 赋税之论385章 天圣二年元日(四)283章 台湾论政(下)241章 欣欣向荣第六十四章 唢呐声声137章 机械加工(上)421章 泸州盐井(上)400章 广州之行(中)第二十四章 酒楼推销316章 太后驾到(中)380章 双雄对决(三)170章 游历东京(5)142章 分工合作165章 游历东京(2)112章 丁睿的抉择(上)第十三章 招募矿工278章 丁谓倒台第三十八章 尉司改制(下)427章 争权夺利390章 前往渤泥第二十八章 论差役法271章 西北射天狼(二)426章 房产崛起248章 徐州水利(上)358章 柳七入台(下)326章 天圣春闱(4)114章 离别苏州274章 西北射天狼(五)393章 回返儋州372章 占城授农第四章 少年蒙学(上)第二十三章 吴郡水城152章 运河见闻(1)429章 外藩来朝(中)127章 宰相皇后交恶203章 怒揍宋将280章 吴梦的危机164章 游历东京(1)第十五章 工农业的起步(下)第五十六章 酒楼选址358章 初恋情怀(上)第四十七章 衙前改制116章 海边灾民284章 福建百姓(上)432章 祭奠皇陵(下)299 东京房地产窝案(四)327章 审计风暴(上)第六十六章 资善堂格物412章 进击的台湾(上)438章 国子监辩论(二)172章 中秋夜宴(3)391章 抵达渤泥197章 夜探无忧洞(下)312章 天圣新年的台湾(上)265章 麟州石炭(下)206章 抵幽州城189章 试论天下(下)238章 抵达武清榷场406章 丁睿相亲(一)第十章 元儿病重第七十二章 润州矿难(下)333章 开拓东平(中)440章 国子监辩论(四)269章 党项入寇454章 西北边境(下)120章 太子赈灾262章 学子安排324章 天圣春闱(2)401章 广州之行(下)332章 开拓东平(上)301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六)第七十一章 润州矿难(上)342章 京师授官(上)126章 建设基隆(下)135章 钢刀雄心146章 快速发展的基隆456章 契丹年末(上)314章 天圣新年的台湾(下)第十章 元儿病重295章 莆田移民(五)第六十九章 中秋佳节(上)312章 天圣新年的台湾(上)第三十六章 论衙前改制314章 天圣新年的台湾(下)第四十一章 天禧煤烟(中)412章 进击的台湾(上)140章 丁睿小夫子188章 试论天下(上)418章 登陆琉球(上)288章、赵恒病逝(下)270章 西北射天狼(一)217章 苏州论辽第五十章 蒸馏酒水134章 平炉炼钢第四十六章 官营雪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