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章 麟州石炭(上)

乾兴二年四月,大宋河东路合河津渡口,一轮朝阳从东方升起,初夏的阳光依然柔和的撒播在渡口前方的黄河上。

黄河的水如今还没有后世那般浑浊,淡黄色的河水从九曲十八弯的河曲咆哮南下,经过府州后来到此处,河面略显湍急的水流打着无数个小漩涡,浩浩荡荡又直奔龙门而去。

合河津渡口是连接河东路与河西麟州、府州、丰州的两个重要通道之一,黄河自过了河曲来到府州后河面变宽至六百余步,水流平缓了许多。

大宋朝廷便在麟州设立合河津渡口,而府州与保德军之间架起了一座浮桥。河西三州的驻泊禁军粮食无法自给,甚至老百姓一遇灾荒也要救济,粮食都是依赖合河津渡口和保德军浮桥供应。

合河津渡口一直处于次要地位,粮道主要是从北边保德军的浮桥通过,几条小小的渡船完全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渡口有不少百姓是划着羊皮筏子往返。

自天禧五年年末始,河东路转运使司将渡口修缮一新,调拨了十条新渡船往西岸运粮。两岸百姓们嘀嘀咕咕大惑不解,这素来抠门的转运使司怎的突然转了性,居然大方的又是修渡口又是购新船。

如今李德明臣服日久,宋夏之间摩擦很少,不少商贾动起了脑筋,从此处渡河至麟州各堡寨与党项人做起了生意。

天一亮,渡口处便热闹了起来,好几艘渡船上人货装的满满当当往对岸划去。渡口的商贾们一边登船,一边互相探讨着生意经。

“姚掌柜今日真早,这是去哪里啊。”一个穿着翻毛皮衣,羌族打扮的蕃人商贾问道。

“哟,是尉迟掌柜,啥时来的河东,怎的不到合河县来找某吃酒,某家中可是有台湾运来的鹿肉干,味道甚美。”汉人装束的姚掌柜连忙抱拳问候道。

尉迟掌柜呵呵笑着抱拳回礼道:“某开春就过来岚州,进了些许货物赶回连谷县,昨日到合河县日已偏西,这不匆匆赶来渡口歇息一夜,今日好渡河。下月某还要过来,到时一定去姚掌柜家叨扰。”

姚掌柜看了看尉迟家的大车道:“尉迟掌柜此次好似进了不少台湾的干汤饼和粉条,此物甚贵,你们蕃人也喜欢吃么?”

尉迟掌柜回头瞅了瞅自己的货物,说道:“也不知这台湾汤饼是如何摆弄的,愣是比我等自己做的汤饼好吃许多。我等也学着做了干汤饼,做起来甚是简易,可一煮就糊,不如台湾汤饼那般清爽。连谷县几个头人都爱吃这个,还有不少夏州人也跑来连谷进货,听闻夏州的王公大臣对台湾汤饼亦是赞不绝口。”

姚掌柜笑道:“此次某是求爷爷告奶奶才弄了半车台湾汤饼和芋头粉条,打算运去麟州府发卖,尉迟掌柜可是有门路啊,居然能买到一大车汤饼。”

尉迟掌柜四下望望,见熙熙囔囔的渡口上无人关注他们,便小声道:“姚掌柜,这汤饼哪有那般好弄,从京师运来的汤饼那是军需,某是费了一肚子劲才从岚州的官仓里弄了出来,做哥哥的与你交好,才说与你听,老弟切勿外传。”

姚掌柜一听来劲了,连忙小声问道:“尉迟兄台,小弟此处还未摸到门道,大半年才弄上半车汤饼粉条。兄台走的是何方高人的门路,快快告诉小弟。”

尉迟掌柜附在他耳边道:“老弟,你去了并州城后,去城西的吕家商铺找掌柜吕二,听闻他是朝廷一高官府内管家的亲兄弟,专在此处做生意,他能在官仓里弄出货来。那处虽是价格稍贵,但穷人也吃不起这东西,皆是富人才吃,故这外面卖价也不低,还是有不少银钱可赚。”

姚掌柜大点其头道:“兄台言之有理,待某回来后就去趟并州城,这台湾不少东西富户很是喜欢,如那般什么火柴,一划就着。官仓里的炒米粉,吃起来香喷喷的,还有刚刚到货的香水,随便弄几滴,香飘数日,可有钱都买不着,看来我等还得多找些门路。”

两人生意经聊得火热,若是吴梦听到了只怕要苦笑,军粮倒成了贪官污吏们捞钱的手段,究竟有多少军粮流出了军营,那只有天晓得。

巳时中时分,一都盔甲鲜明的京城厢军骑兵在一个年轻都头率领下,骑着高头大马走进了合河津渡口,后面的副都头上前抱拳问道:“杨都头,我等是现下渡河还是打尖过后渡河。”

领头的正是赵祯身边的伴读杨文广,他仰头望了望,日头正好当顶,便道:“还是渡河吧,过了河到对岸的驿站去打尖。”

杨文广放着好好的閤门祗候不做,偏要带着一群三司厢军来到河东路,担任麟州石炭务厢军都头,为大举开采河外三州的石炭打前站。

大宋河外三州的麟州、府州的政区范围依照现今的行政图大致相当于陕西省神木、府谷两县。而丰州的政区范围大致相当于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的东南一部分。

此处北边与契丹的西京道接壤,西边是毛乌素大沙漠,宋夏两国的势力在毛乌素大沙漠东侧犬牙交错,夏人在毛乌素沙漠的绿洲里开垦了不少良田,且逐步向东侵袭,河外三州的防御形势越来越严峻。

杨文广一行乘坐三条渡船渡过了黄河,来到西岸驿站打尖,驿站里人还不少,兵丁商贾无数。

杨文广让副都头领着兵丁买了吃食蹲在野外用餐,他带上从台湾前来支援的焦二郎和几名工匠进了阁子里用餐。

焦二郎眉头紧皱狠命的咬着硬邦邦的炊饼,喝着羊肉汤,杨文广笑道:“焦都管,这吃食比基隆差太远了吧,你可还吃的习惯?”

焦大郎苦笑道:“杨都头,吃倒是还能吃习惯,只是这炊饼太硬,实在是难以嚼动,若是放在羊肉汤里泡上又太膻腥,只能对付着吃点。都头日后还是为我等要点菜汤即可,这羊肉好是好,可西北人不会摆弄,味道远不如我等矿上的食堂。”

杨文广问道:“前岁睿哥儿来京师,将基隆的美食描绘的活灵活现,让我等是馋涎欲滴啊,可惜本将要事在身,不然非得去基隆品尝品尝他说的那些炒菜、烧烤、火锅之类。”

焦大郎眉飞色舞道:“那都头可得去瞧瞧,台湾府吃食的花样可真多,我等日日呆在矿场里还不觉的,只要进了城,看得是眼花缭乱,各种吃食不会比东京城里差。来之前城里又开了一家炸鸡翅的美食铺子,哄得满大街的孩子在那处排队,口水只怕流了一地。”

杨文广听得有趣,笑道:“待此间事了,某就去台湾府,请睿哥儿领某家去逛逛基隆城。”

打过尖后厢军骑兵再度出发,沿着黄河南下,过了静羌寨后来到了野川河(今之窟野河)和黄河交汇处,按照规划,此处将修筑一大型码头,前期用作运输船队的补给港口,后期为编组码头。

从野川河顺流而下的石炭船将在码头处再次编队,由蒸汽拖船拖曳而下,直到龙门再改行陆路,越过壶口瀑布,重新装船起运至京师一带。

杨文广和焦大郎看了看河口的水文,随行的工匠测定了流速和水深,抱拳道:“都头、都管,此处修筑码头还须开挖或是搭建栈桥,河边泥沙太多,水位太浅。”

杨文广问道:“焦都管,台湾的蒸汽车船打造的如何了?”

焦大郎道:“某在基隆港时瞧见那蒸汽车船还在试验,听智能大师言称今岁年底可成,那时会先在汴河、大江里运行一番,此处想要用上蒸汽车船,还不知猴年马月。”

杨文广点了点头说道:“那先还是修筑栈桥吧,蒸汽车船定是先在汴河里使用,没有个四五年是到不了此处的,四年后再考虑修筑水泥码头吧。”

395章 丰原县立(二)第八十四章 子虚乌有的仙境234章 民族融合的开端413章 进击的台湾(中)220章 折服范仲淹423章 泸州盐井(下)289章 禁军家眷(上)439章 国子监辩论(三)407章 丁睿相亲(三)第六十一章 繁琐婚事(下)第八十一章 酒楼开业(下)第四十五章 上元佳人第十六章 学堂开学351章 考察淡水(下)355章 柳七的情缘第七十七章 知州上门第七十一章 润州矿难(上)331章 刘娥新政217章 苏州论辽410章 始乱终弃(中)303章 广南之事(上)101章 起航前的准备(下)288章、赵恒病逝(下)340章 联姻融合97章 换相风波(上)115章 初至台湾341章 府州炼油225章 南拓之行220章 折服范仲淹465章 谣言四起(上)306 少年成长之烦恼(下)342章 京师授官(上)434章 京师乞丐(上)394章 建设儋州418章 登陆琉球(上)335章 春闱传胪(上)316章 太后驾到(中)295章 莆田移民(五)第十章 进学资善堂第十八章 学童操练391章 抵达渤泥272章 西北射天狼(三)235章 蒸汽机出世383章 天圣二年元日(二)179章 中秋夜宴(4)260章 元日后的规划(中)112章 丁睿的抉择(上)381章 双雄对决(四)227章 遗民归附307章 党项之殇291章 莆田移民(上)第三十一章 鱼档开业第十章 元儿病重第四十三章 天禧元年吴山村的变化第六十三章 瓮中捉佳人(下)244章 大开眼界(上)177章 中秋夜宴(2)第八章 父母盘问191章 游玉津园169章 游历东京(4)115章 初至台湾428章 外藩来朝(上)第四十二章 天禧煤烟(下)274章 西北射天狼(五)290章 禁军家眷(下)376章 注辇入侵255章 治水规划(下)188章 试论天下(上)第二十三章 吴郡水城第四章 少年蒙学(上)183章 弓弩院改造329章 朝议交子(上)第四十八章 格物之学第五十二章 丁睿炒菜(上)第一章 楔子391章 抵达渤泥第二章 枫桥草堂378章 双雄对决(一)399章 广州之行(上)第八十五章 商议海外拓殖302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七)358章 初恋情怀(上)438章 国子监辩论(二)第八十八章 布置课业218章 吴梦论夏第三章 吴山少年220章 折服范仲淹419章 登陆琉球(中)第二章 义利之辨(上)第八十四章 子虚乌有的仙境304章 广南之事(下)235章 蒸汽机出世367章 佛玛耍横第二十章 蝗虫末日238章 抵达武清榷场112章 丁睿的抉择(上)210章 终得消息172章 迎宾馆论政(1)284章 福建百姓(上)446章 痛揍阉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