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你什么时候离开?

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任何的情谊好讲,即便是如今的大宋皇帝需要把耶律洪基称为叔父,想要燕云十六州的时候也绝对不会看在辽皇以前总给他送来压岁钱而有半分的犹豫。

既然是耶律洪基主动求和,大宋如果再不知道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获利,那么朝中的大臣都应该一头碰死。

北方的霸主契丹雄风不再,耶律洪基的雄心也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惨败被消磨殆尽。

他看的出来,云峥击破居庸关并非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一旦云峥派去古北口的大军切断了南京道和中京道的联系,自己空有百万大军,在这片狭小的区域里,与当世最著名的两位名将争锋也是凶多吉少。

没藏讹庞带走了无数的辽人,其中就有他军中将士的家眷,这些以部族为单位的军卒,在得知自己的家人遭受了不幸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刻回去,从没藏讹庞手里把自己的亲人抢回来。

和文彦博细谈之后云峥才知道,耶律乙辛为了掩盖自己在铜头关战败的事实,故意派人将没藏讹庞在中京道掳掠人口的消息传了出去。

这对一支百万大军的稳定来说是致命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自己人从背后捅刀子的感觉让耶律洪基彻底的发疯了,他宁愿把燕州还给宋国,也要从宋国手里得到足够的补给,然后回北方去找没藏讹庞算账,去找耶律信算账,去找耶律乙辛算账。

事实上他并不恨没藏讹庞,也不恨把他逼迫到了这个地步的云峥,狄青,这三人都是自己的敌人,既然是敌人,那么,我所不用其极他能想通,他想不通的是耶律信和耶律乙辛的背叛。

在他看来辽国依旧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只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击退云峥,击退狄青,恫吓没藏讹庞不敢东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导致辽国落到如此田地的罪魁祸首就是耶律信和耶律乙辛,这两个人如果不杀掉,他认为自己连死都合不上眼睛。

对于宋人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事情,尤其是能用珍宝解决的事情。那就不用物资。

云峥从南方抢回来的珍宝至今还在皇宫宝库里蒙尘,南方的海商进献的珍宝在大宋的国库里被老鼠欣赏,这样是不对的,这是暴殄天物。

可是如此大量的将珍宝投放到市场上,户部的官员根本就不同意,那样的话,会把大宋的奢侈品市场彻底,完全的摧毁掉,对国家非常的不利,准确的说是对官员非常的不利。

大宋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就是官员。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珍宝,在国家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珍宝之后变得一文不值。

珍宝之所以珍贵,原因就在它的稀少性,当百姓家里的女儿出嫁的时候脑袋上头插着一根硕大的珍珠簪子,你让官员家的闺女出嫁的时候给脑袋上插什么?

最好的办法就是那些珍宝根本就不存在!

可是谁也没有胆子,也下不了那个决心将宝库里的珍宝毁掉。

于是,当耶律洪基提出用皇宫的库藏来换取燕州的时候,满朝文武个个欢欣鼓舞。

当辽国的密使在参观了皇室宝库之后,他被宋国的宝库深深地震惊了,一丈多高的珊瑚树。鸡蛋大小的珍珠,被随意丢弃在箱子里的走盘珠,在灯光下莹莹发光的夜明珠,石头一样堆在墙角的玛瑙。玳瑁,这一切都让辽国的密使眼睛变得充血。

这些珍宝的价值让他直接就忽视了宝库中没有黄金,白银的存在,他下意识地认为,黄金白银是因为价值不够,才没有出现在宝库中。

他不知道。如今大宋的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都被储存在大宋钱庄,早就被按照价值转换成了交子,在大宋的市场上流通。

他不知道,在大宋,购买力最强的就是黄金和白银,以及铜钱,交子次之,至于珍宝,偶尔出现一两件会被逐渐富裕起来的大宋商贾阶层炒成高价,如果出现的太多,市场的规律就会显现自己的威能,能在一夜之间把珍宝变成草芥。

更何况,宋国的既得利益者,如何会允许辽人在宋国出售这些珍宝?他们最后能拿走的,只有那些饥不能食渴不能饮的宝贝。

那些东西用来陪葬死人很合适,绝对不适合留给一个有吃喝需要的活人。

大宋国在轻易地解决了燕州的事情之后,剩下的就是要把云峥撵走,为此老皇帝不惜拿自己的老婆作伐,官员们在权衡利弊之后,杀掉云峥简直就是这个世上最没脑子的决定。

且不说云峥会带着忠于自己的部下造反,光是史家的口诛笔伐,就让他们没了要把云峥干掉的心思。

而最大的危险就是一旦云峥作乱,大宋目前这片大好形势会彻底的毁于一旦。

伍子胥的事例就在眼前,即便是把云家的老小杀干净,一旦云峥想要借助敌国的力量复仇,他做的一定比伍子胥还要狠毒,这是云峥的先生鲁清源给的答案。

在广泛征求了皇族,世家,勋贵,文臣士子的意见之后,他们认为把云峥捧上神坛之后就送去海外当神仙。

反正云峥自己早就说过自己要去海上,他弟弟已经在海上给云家找地盘呢,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云峥的功业已经达到了巅峰,于是他就想去海上寻找飘渺的海外仙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结局啊!

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留下来,大宋还有狄青这种老实可靠的统帅来震慑三军,这是极好的,云峥那双高傲的眼睛里射出来的高人一等的智慧光芒,大宋皇帝和官员看够了,没人喜欢一个人用看狗的眼神看自己。

大宋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本溯源,根苗不在云峥的身上,就在他弟弟的身上,士大夫们已经发现了很多不好的苗头,比如商贾竟然会大胆到了主张自己意见的地步了。

崔家这个硕大无朋的商业世家,终于在崔达神秘失踪之后四分五裂了,于是士大夫们开始收复自己的失地,打着皇帝的旗号将崔家的分枝牢牢地控制在皇帝的手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给了崔家三个皇商的名头,在这个二桃杀三士的阴谋底下。

利欲熏心的崔家旁支彻底的沦陷了。

在遥远的滇西草原上,一座恢弘的大屋忽然起火了,牧奴们惊惶的从大屋里逃出来,唯独没有逃出来的就是两个养尊处优的主人。

寒林眼睁睁的看着有人杀死了信王和他的属官,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身形矫健的黑衣人放火烧屋,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入荒野之后换上大宋军队的衣衫继续巡逻。

完成了承诺的寒林,收拾了行囊之后就孤身一人踏上了自己孤独的漫漫长路……

东京城欢庆的人群通宵达旦的庆祝自己的胜利,宝应局的能工巧匠正在日夜不停地打造燕王殿下和燕王妃的卤薄和王冠,织造局的巧手织娘正在皇太后的亲自督促下,一针一线的赶制龙袍和凤衣……

这一切和云峥都有关系,此时的云峥却枕在蓝蓝饱满的胸膛上看着草原上的蓝天发呆。

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离开的时候,他发现这种希望就会变成真实的压力。

“我们什么时候去海上?”蓝蓝明知云峥现在非常的讨厌这个问题,他还是问了出来。(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十章归故乡第七十一章 世家啊第四十八章水蛭第二十四章太高看京西军了第五十三章 寒林来了第四十三章囚笼第六十五章给萧打虎准备的陷阱第二十五章权谋家第五十六章鹰扬虎视第四十二章人言不足恤第十六章有机会杀人就莫要错过第三十三章古道热肠第六章 流言第四十六章 万年羞愧第三十八章泼皮!第十八章 谁是谁的敌人第一章 大灾害第三十九章坊市子第十八章狐假虎威的道理第五十三章 寒林来了第六十章推心置腹老陈琳第六十七章夺妻之恨第三十三章人心不古第十六章几乎被忘怀的偏关第十六章谁的悲伤逆流成河?第十二章 参军和账房先生第四十章云峥的弱点五十五章 夏宫怨第四十五章疑惑第五十九章 无可奈何第二十八章碰撞第十四章运筹帷幄之中,千里之外惨败第九章吐蕃人?第二十五章骑兵,骑兵!第二十一章 智慧的眼睛是雪亮的第十九章猛虎进猪圈第十五章 天牢第四十八章点天灯 2第五十三章 蜡像馆第五十章流民入户籍第七十一章陆轻盈的噩梦第四十九章坑你就是帮你第四十九章蛊惑军心第三十一章实话和谎言第三章北守南攻 1第二章远道来的朋友第五十章曙光第六十二章李德政第二十五章 喜事第十章大恐惧第六十八章王安石的道理第二十五章吕惠卿的智慧第十九章猛虎进猪圈第四十六章没一个简单的第五十六章有志不在年高第五十一章 好运气的石中信第五十三章紧张第八十三章苏轼的守护者第三章云峥的钉子理论第六十章恶人第五十一章驭下之道第三十二国之大贼第十一章地狱第六十章玉碎的铁连环第四十一章得寸进尺第四十七章退潮第七章穆辛失败的后果第八十一章嘛嘛的宝藏第四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二章闹剧第四十八章风闻第三十八章乌骨毒的勇气第五十八章香饽饽第二十二章每一条路都是血路第五十四章 李清的烦恼第六十二章万物苏第七十四章种谔的伤心第五十章替死鬼出现吐糟要票效果很好啊第三十五章都是离人第三十二章火赤明的愤怒第十七章幼兽第二十二章闹剧第二十五章彻底的防守第五十九章黄河,绕不过去的话题第六十九章杀贼第七十六章飞翔的李清第九章宰执的危机第六章东廊辱第十章孙七指第七十八章 五雷天心正法第五十八章香饽饽第三十九章不成功的炮击第六十六章恶名在外第五十章不一样的绥靖二十八章权力和利益第六十一章死亡买卖第四三十九章天灾还是人祸第三十三章古道热肠第五十三章计毒莫过绝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