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人尽其用

支使胡涂详细禀报了义军财政情况。

义军的钱财都是来源于战争中的掳掠。

现在义军占据了九个州县,这九个州县的人口加在一起不过十几万户,以农耕和畜牧为主,手工业和商业都很缺乏,赋税收入极低。随着近十万大军和五六十万人口的骤然涌入,吃饭已经成为大问题。义军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维持军队和百姓的生存。

当前增加收入的最快捷最简易的办法就是海上回易,利用云海军的船队到大宋、高丽和金国做回易。

义军在几个月的战斗中,掳掠丰厚,尤其在龙化、兴中府和锦州三地掳掠了大量物资,包括驼马牛羊、锦锻丝棉、马具皮毛、金银珠宝、盐、酒、药材和镔铁器具……这些东西可以拿来做回易,尤其是马、盐、皮毛、绫罗、药材,都是宋人需要的物品,可以换回来义军急需的粮食。

“但是……”胡涂说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李虎和几位主帅情不自禁地头皮一麻。

但是,海上回易仅仅是权宜之计。掳掠的物资有卖完的时候,而辽西走廊的产出又非常有限,义军没有东西拿去做回易,从哪赚钱?用什么换取粮食?当然了,义军手里有海盗船队,这是赚钱的本钱。海盗船队可以往返于大宋与金国、高丽之间做回易,赚取差价,然后再用钱去购买急需的米、麦等粮食,但除了粮食,义军还需要武器,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战争物资,否则义军拿什么来守住这唯一的生存之地?所以,短期内,义军靠海上回易可以勉强支撑,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换句话说,辽西走廊仅仅是个歇脚的地方,是义军休整的地方,若想生存下去,还得南下,还得往南打。

李虎迟疑良久,问了一句,“帅府目前的财力可以维持十万大军吗?”

南下要打仗,打仗需要军队,军队要靠钱养。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胡涂伸出三个指头,“可以维持十万大军三个月地需求。”

十万大军的俸薪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加上各种军需,军费开支极其惊人。

当初李虎为了稳定军队,实施了俸薪制,这个制度对义军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做为义军来说,没有地盘。没有稳定的财赋收入,这个制度无疑是饮鸠止渴。俸薪制稳定了军队,造就了李虎战无不胜的神话,并且帮助义军在南下突围过程中过关斩将,所向披靡,然而,到了今天,这个制度的弊端显现出来了,而且将直接决定义军的生死存亡。

士卒们没有崇高的理想,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你只要给我饭吃,给我钱,我就给你卖命,一旦没钱给了。结果是什么,不问可知。现在义军队伍里,至少八成以上地士卒都是辽军俘虏。他们过去就是靠微薄的俸薪度日,到了义军还是拿俸薪度日,这是他们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俸薪可拿,军心必乱,士气必低,到了战场上,必定崩溃。

俸薪制让辽东义军骤然崛起,同时也把辽东义军拖进了一个败亡的深渊。

“以你的意思。我们六月的时候。就要南下攻打幽燕,是吗?”李虎问道。

胡涂脸上的两只眼睛看不到了。他哼哼哈哈了半天,说这要看海上回易的结果。在各国边境,都有榷场和市集,按道理海上回易地利润很丰厚,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由于辽东战火连绵,海盗又极度猖獗,这几年海上回易已经陷于瘫痪,除了走私外,正常的官商、民商都放弃了海路,所以,要想从海路回易中赚钱,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重建商贾的信心,否则,义军就算有船队,也没用,因为云海军就是海盗,谁敢和海盗做生意?

这种事李虎懒得操心,胡涂自己会想办法解决,否则要这个支使干什么?李虎只想知道,到了六月,义军是不是必须开战。

李虎又问了一遍。胡涂被逼无奈,只好说了一句实话,“目前情况下,正常的海路回易赚不了大钱,只有走私,但走私很危险,大宋的水军主力就部署在登州,有两营澄海水军和两营平海水军,云海军打不过他们,所以,我的确没把握赚到大钱,除非想办法买通大宋水军。”

“你能不能买通大宋水军的指挥使?”李虎问道。

胡涂点点头。只要有钱,什么事办不成?

“你派人去办,马上就办。”李虎毫不犹豫,“该花多少花多少,一定要他们买通了。既然走私能赚大钱,那就要舍得花本钱,否则怎么赚钱?”

胡涂两只眯缝眼顿时睁开了,眉飞色舞,连声答应。用庞大的海盗船队走私,那利润太惊人了,自己只要在其中拿那么一点点,这辈子就享用不尽了。

各军家眷集中到一起,生活上有保障,某种程度上还可以防止各军将帅临阵倒戈,但这都是表明上看得到的好处,其实真正地目的是实施胡涂的计策,利用老营赚取将士们的钱财。老营合并后,一方面可以帮助帅府牢牢掌控钱财,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帅府地开支。

现在义军很多将士都是孤身人,有的有家不能回,有的无家可归,这些人朝不保夕,拿到了俸薪当然能享受就享受了。老营为了稳定军心,也需要开设大量地博易馆、妓馆、酒肆……如果把这些人的钱赚回来一部分,对缓解帅府的财政紧缺当然有好处。

不过,现在胡涂不仅仅要利用老营赚取将士们的俸薪,还要利用老营里的工匠、民和屯驻的军队,还有那些无田可种无牲畜可牧的普通百姓,以便赚取更多的钱财。

胡涂的赚钱方案五花八门,让李虎和一帮将帅们有眼花缭乱之感,有些办法更是闻所未闻,真地不知道这个人地脑瓜子是怎么长的,难道他睡觉地时候都在梦里思考赚钱之术?

胡涂的办法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利用工匠的技术开作坊,利用军队士卒和民们的无偿劳动力赚钱,赚他们的血汗钱。

作坊分很多种,胡涂要建的作坊都是能赚钱的,首先是冶铁业。

在辽东,最好的冶铁工匠都是什么人?渤海人。渤海人在唐朝的时候就擅长冶铁,契丹人的冶铁技术就是从渤海国传入的。契丹人灭了渤海国之后,渤海国的铁矿和工匠随即成了契丹人的赚钱工具,如今他们则成了女真人的赚钱工具。

义军里渤海工匠多,这都要感谢李虎的“以虏制虏“之策,正是因为他的倡导,自龙化屠城之后,义军便开始学会了杀人的最高境界,不杀。从野牛原一仗开始,义军便抓俘虏,包括工匠和随军民。其后蒺藜山大战,成州大战,锦州大战都是如此。

怨军老营里的工匠也很多,大都是从东北路州府逃出来的流民,另外他们从兴中府也抓了一批。

让渤海冶铁工匠发挥特长,建冶铁作坊。

他们可以做武器,这个义军自己就需要。做农具渔具,这个百姓和渔民要。打造镔铁,这玩意近似于钢,用镔铁造出来的武器非常锋利和坚硬,这东西可以卖高价。至于铁矿石,可以从辽国和金国购买,当然了,主要采办途径还是走私。你想买,人家还未必愿意卖啊。

其次是金银冶。

在辽国,金银矿冶的工匠主要是汉人,渤海人和契丹人也有技术高超者,而这些工匠主要集中在潢河和辽河地区。龙化就在潢河附近,义军在龙化周边打了一圈,可以想象他们抢了多少工匠。

金银冶有作坊没用,它同样需要矿,不过胡涂的意思不是金银矿冶,而是制造金银器具,这东西好卖。至于金银,义军在龙化等地掳掠了不少,另外,还可以从潢河和辽河的金银矿区走私。马具和车也是一个大作坊。辽人制造的马鞍华丽而精美,大宋人喜欢,称其为天下第一。渤海人和奚人擅长造车,各国王孙贵族都非常喜欢,价格更是贵得离谱。

其它还有制盐、制药、制革、制瓷,丝织、造纸等作坊。

总之一句话,人尽其用,不用白不用,为了赚钱,什么招都要用上。

义军最不缺的是什么?人。有十万大军,有几十万随同南下的百姓,你把这些人都用起来,给他两顿饭喂饱了,叫他干什么都愿意。不就是出力气嘛,俺有的就是力气,所以,回易中需要劳动力的事,让他们干,作坊中需要劳动力的事,也让他们干,这个钱就赚定了,赚发了。

第24章 摄政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39章 胜则输第28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第5章 运筹第62章 一锤定音第55章 长了翅膀的狼第71章 老子比你更狠第25章 就是遭践你第52章 两手准备第25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14章 我是沙子第86章 汉蕃共治第93章 澶渊之盟的翻版第92章 大漠的吸引力第58章 连蒙带骗第43章 幽燕镇戍第38章 西征第44章 雷霆第23章 再攻大同第57章 意外第17章 逃跑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26章 如此白痴第50章 粮道第32章 打不死的马哥第25章 骊山争议第81章 你是谁?第44章 雷霆第97章 分歧第42章 暴力第35章 北上兰州第44章 紧迫第82章 桀骜不驯第97章 独断第60章 半夜鬼叫第90章 北伐时机第62章 老子就是骗你第44章 誓死卫国第77章 坐井观天第10章 大石求援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6章 西线突破第12章 我叫马扩第47章 等待就是等死第87章 驱虎吞狼第61章 对策第52章 无情的命运第90章 北伐时机第89章 弃子第85章 有舍弃才有收获第47章 你就是一块肥肉第38章 惊变第15章 毁灭性掳掠第20章 李虎之计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19章 海上之盟第21章 我虞尔诈第60章 必败之战第54章 只要脑袋第84章 难懂的战场第71章 变计第37章 手舞足蹈第71章 也是好事第89章 必杀对象第4章 我喜欢第1章 兵贵神速第19章 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第25章 我喜欢你第81章 现实和道义第70章 破绽第80章 岳飞回京第19章 海上之盟第3章 大宋第一腐败第13章 国是第70章 濮阳战场第26章 一盆冷水第96章 怒气冲天第98章 天生的死对头第6章 只要给我钱粮第90章 身先士卒第24章 赌一局第52章 以身为饵第20章 联金攻辽第63章 举起屠刀第29章 速度第6章 奇迹第55章 最可怕的背叛者第47章 舍身跳陷阱第43章 幽燕镇戍第55章 开始攻击第14章 东进、南下第88章 魔高一丈第90章 皇帝激动了第6章 逃走一个第29章 从英雄到叛贼第83章 分裂之祸第44章 隐患的出现第85章 十万贯买来的消息第9章 急赴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