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仇人是谁?

辽国使者匆忙返回平州,以最快的速度急报宫帐。

金国使者赶到显州,同样以最快的速度急报黄龙府。

李虎要藩镇割据,要做辽东第三方势力,要在未来的辽东利益中分一杯羹,这个消息顿时引起了辽金两国的关注,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重新评估李虎和义军在未来辽东形势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力。

锦州大战改变了辽东形势,也使得辽东三方势力调整了各自的策略。

辽人因此陷入被动,由积极的进攻转为消极防御,对金主动议和,对叛军主动招抚。

金人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再以议和之策来消极防御,而是转为积极的防御之策,并试图寻找机会转入主动进攻。

ωωω▪t t k a n▪co

辽东义军在战斗中崛起,在战斗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推动辽东形势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辽人和金人依旧轻视它,但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实力,并在调整各自策略的过程中,把它列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辽东义军之所以被辽人和金人所轻视,是因为它至今还没有摆脱败亡的威胁,一直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正是为了生存,辽东义军才不得不殚精竭虑,竭尽全力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继而给辽东义军争取到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机会。李虎在大海边想了一个多月,和罗青汉、董小丑以及帅府主要官员们每日书信商讨,最终拟定了藩镇之策。

称王是绝对不行的,称王暴露了义军的最终目的,会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众矢之的,会遭到各方敌人的攻击。这时候只有低调,只有韬光隐晦,只有示敌以弱,从而用最小代价活下来,然后再慢慢发展,再慢慢壮大。等到时机成熟地时候,等到实力足以和各方敌人抗衡的时候,才发动致命一击。

义军目前有十万大军,有几十万人口,有一定的实力,但非常脆弱,不堪一击,如果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让各方势力承认义军的独立性。那么,不管怎么打,最后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不但一无所有,还会灰飞烟灭。

辽东义军到底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不管是为自己也好,为辽东的汉人、渤海人和其它饱受欺凌地蕃族也好,义军流血流汗,抛头颅洒热血,最后总要有所收获。否则今日的浴血奋战又有什么意义?

建藩镇就会有地盘,就会得到各方势力的承认,在未来辽东形势的发展中也能有所收获。我付出了,我就要得到回报,这是最基本的准则。

建藩镇首先要依附于大国,和大国利益保持一致,如此才能得到地盘。等到援助,在付出血汗后才会有回报。

就义军目前的实力和处境来说。这是最合理最现实最实用的策略,可以用最小代价来换取最大利益。

“各军主帅和各州刺史正在陆续到达锦州。”黄涉笑道,“总帅和罗帅是不是也该动身了?”

罗思南笑而不语,两眼望向身边的李虎。李虎却不知在想什么心事,有些恍惚,没有注意到罗思南的目光,也没有说话。罗思南已经习惯了。最近一段时间。李虎一直都是这样魂不守舍,对任何事都没什么兴趣。

“总帅……”黄涉喊了一声。“你打算哪天动身?”

李虎看看他,问道:“有关义军生存问题,还有建藩镇地事,在这次大婚之前必须和各军主帅说清楚,解释清楚,让他们对未来义军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义军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些事你都准备好了?”

黄涉稍稍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我和罗帅、董帅商量了很多次,都觉得现在把这件事提出来,似乎早了一点。”

李虎眉头微皱,“是不是担心各军主帅认为我有意受抚于辽?”

“的确是这样。”黄涉说道,“就目前形势来说,容易引起这种误会,可能会影响军心,所以……”

“我们的条件这么高,契丹人怎会答应?”李虎嗤之以鼻,“他们连这一点都不知道?”

“如果契丹人答应了呢?”黄涉反问道,“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藩镇之祸,对大宋人来说,记忆犹新,但对契丹人和金人来说,却没什么血淋淋的教训。蕃族本来就由大小部落组长,每个部落其实就是一个藩镇,他们习惯于这种独立模式,接受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李虎笑了起来,“怎么?你认为有可能?那么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

“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黄涉笑道,“我们所要的藩镇拥有绝对地独立性,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独立的藩国,就今天的辽东来说,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假如他们愿意舍弃一部分自身利益,还是有答应的可能,只是考虑到养虎为患,虎大伤人,他们患得患失,恐怕近期内难以做出决定。”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打一仗,把辽东形势再推一把,是不是?”李虎问道。

黄涉点点头,“否则,他们很难做出决定。”

李虎沉默良久,没有说话,显然他不想打,他还是想利用形势的变化来寻找机会。

“金国至今还没有正式拒绝辽国的议和,等到完颜阿骨打正式拒绝了,辽金两国打算开战了,形势必然有变化。”李虎说道,“我们不要打,还是耐心等待,坐山观虎斗为好。”

接着他冲着罗思南微微一笑,“明天我们回锦州,怎么样?”些大宋商贾,其中有两个马贩子形迹可疑。护卫兵严加盘查,两个马贩子突然说自己是虎王的亲信,奉命到大宋探查军情,还仔细描绘了李虎地模样。护卫兵将信将疑,把他们交给了上官。上官急忙禀报刺史。刺史又急忙询问总帅身边的铁卫营统领方进。

黄涉听说这件事之后,叫方进把人带来问问。

两个马贩子到了府署。黄涉一看,竟然是大宋使者马扩。这真是惊天之喜,李虎日夜期盼马扩的到来,上苍有眼,竟然真的把他送来了。

李虎闻讯,惊喜交加,亲自出府相迎。两人再度见面,非常高兴。

寒暄几句后,李虎马上问了一句话,“子充兄,你到我的家乡去了吗?”

马扩一直不相信他是大宋人,这让李虎耿耿于怀。如今形势所需,如果马扩相信他是大宋人,那么接下来的很多事就可以迎刃而解。

马扩没有说话,脸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眼神也有些慌乱。

李虎又问了一遍。马扩的表情没有逃过李虎的眼睛,他知道马扩肯定去过了,也调查了,但他却避而不说,为什么?难道我家里人死光了?

“我说过我不相信。”马扩说道,“所以我也没有必要去调查。”

李虎脸色微变,狠狠盯着马扩地眼睛,低声问道:“我地仇人是谁?”

马扩摇摇头,举步先行,心里却暗自叹息。人的命运真地很奇怪,李虎的父亲做梦也不会想到,李虎能有今天的强悍实力,如果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肯定会把自家的仇人告诉李虎,那么,接下来的事,将不堪设想。

马扩回到汴京后,向皇帝详细禀奏了李虎和辽东义军的事,并把自己的想法如实上奏,认为李虎和辽东义军可以推动辽东形势发展,有助于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

同时,他派人到李虎的家乡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李虎不但是大宋人,还是元佑党人之后,其祖上曾是本朝宰执,变法派的著名人物。

马扩闻讯,惊骇不已。

十七年前,“元佑党人案”爆发,以司马光、苏轼为首的三百零九名元佑党人被刻上碑石以昭罪状,党人碑立于端礼门外。党人碑上列名之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特许,不得内徙,其子孙不许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元佑党人因此遭受重创,饱受摧残。

元佑党人案是当今天子亲自主持发动的,党人牌上的官员都是由蔡京一手拟定,党人碑上的官员名字更是由天子亲自书写并刻于碑上,这个案子铁板钉钉,根本翻不了身。尤其李虎的爷爷,他是变法派大臣,根本不是元佑一派,之所以被打成元佑党人,是因为得罪了蔡京。蔡京权倾朝野,十几年不倒,李虎和他的父亲除了逃难以外,的确没有任何活路。

马扩暗暗庆幸自己的谨慎,没有在奏章中把李虎的事全部说出来,否则皇帝派人一查,那就全完了。

第19章 怎么打都是输第76章 一石三鸟第43章 又是陷阱第48章 以身相许第60章 上了贼船第82章 可爱的小公主第22章 质疑第12章 即刻撤军第89章 可怕的未来第60章 上了贼船第63章 愤怒的阉帅第89章 胃口太大第58章 一群疯子第4章 集结第68章 大结局第31章 惊人的诱惑第22章 声讨范直昌第52章 两手准备第2章 我只要一个女人第15章 乌云压顶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1章 无法拒绝的诱惑第49章 朝堂交易第35章 以人制人第32章 童贯的悲哀第99章 失算了第15章 毁灭性掳掠第71章 强大的对手第76章 兵进玉门关第91章 距离陷阱很近了第3章 土崩瓦解第75章 仇人是谁?第20章 李虎之计第66章 河北战局第71章 总帅挖坑第58章 得失之间第41章 挡我者死第5章 汉人之桥第10章 有话好好说第22章 我要回家第92章 夜袭第95章 这是你媳妇第39章 序幕拉开第55章 我也很无耻第12章 突围第十日第77章 联夏抗金第73章 挽救崩溃的财政第61章 不要脸第97章 咬住了第36章 开府第6章 西线突破第46章 鹿死谁手第48章 以身相许第5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69章 虎烈虎烈第8章 寻找退路第67章 你是个疯子第53章 李虎的意愿第67章 借势第53章 折家的厚礼第59章 暗箭难防第26章 呕心沥血第98章 黄金谷第31章 惊人的诱惑第78章 天妒红颜第4章 壁上观?第64章 生存机会第62章 我当然要抢第44章 隐患的出现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55章 诱敌深入第67章 你是个疯子第38章 南北夹击第67章 夫人也会骗第71章 强大的对手第77章 契丹人的愤怒第42章 真正的目标第7章 还能打第89章 杨家将第33章 回到长安第36章 西北战略第87章 人比黄花瘦第4章 集结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88章 临阵磨枪第7章 错误的判断第47章 等待就是等死第37章 全新策略第66章 破城第94章 童贯的本事第35章 以人制人第55章 最可怕的背叛者第95章 酒后吐真言第35章 我叫岳飞第88章 你上当了第56章 岳飞的疯狂第14章 东进、南下第80章 女真人的目标第67章 夫人也会骗第32章 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