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各取所需

“总帅有何高见?”杨朴隐约猜到一些李虎的心思,但他不敢确定,于是又问了一次。

李虎微微一笑,“辽东形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都是你我联手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联手?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商谈一个盟约,规划一下未来的辽东?为什么要把辽东的一部分白白送给大宋?大宋如果杀进了辽东,你女真人也罢,我也罢,都不是对手,我们还是要联手,但那时候联手,已经迟了。大宋太强大了,它就象一头凶猛的老虎,逮谁吃谁。”

杨朴神情微变,半晌没有说话。这个要价非常高,以李虎目前的实力,没有开出这个价码的资格。

“你好好想想。大宋突然派出使者到黄龙府,主动提出结盟,主动提出联手攻辽,这里面有很多疑问?第一,大宋怎么知道遥远的辽东有个金国?第二,大宋为什么纡尊降贵,和一个刚刚立国正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蛮荒小国结盟?第三,当金国断绝了和大宋的往来后,大宋为什么还不顾脸面,继续派出使者结盟攻辽?可见大宋一直在密切关注大辽,并且早就有了北伐之策,而这个北伐之策显然不是收复故土那么简单,以我看来,大宋真正的意图是攻占整个辽东,倾其积蓄了一百二十年的国力,开疆拓土,建立一个庞大的王朝。李虎手指杨朴,笑着问道:“唇亡齿寒的故事知道吗?我们灭了大辽,但我们自己也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而且立足未稳,这时候大宋百万军队如果呼啸而进,请问,你女真人挡得住吗?请问,你和大宋的这份盟约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李虎拿出一份文卷,递给了杨朴,“这份盟约是关于辽东未来地盟约。这份盟约的议定者是我们,至于大宋,它是我们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杨朴迟疑片刻,。打开了文卷,低头细看。

李虎的目光望向了坐在杨朴身边的无颜。无颜目露赞佩之色,冲着李虎微微点头,对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感到非常高兴。

李虎的盟约很简单。

你打中京,我打燕京,我们联手共击,辽军必定首尾难以兼顾,败逃西南路。其后。我越过居庸关打西京,长城里面的辽军我来打,你则直扑大漠,长城外面地辽军你来打。谁打下的地盘就归谁。无须争论。

将来,大宋军队如果北伐,我必首当其冲,那时我们要遵从盟约,联手共阻,不能背盟弃义,以免遭受唇亡齿寒之祸。

“我即刻回禀陛下。”杨朴不敢拖延时间。

金军马上要发动攻击,李虎在这个时候漫天要价。时机选择得非常好。不答应的后果很严重。另外,从盟约地内容来看。对金国非常有利。击败契丹人后,金国需要时间稳定州县,需要时间恢复元气,这时候有李虎在燕云一带做为缓冲,挡住大宋人,可以给金国赢得宝贵的时间,相反,和大宋签订盟约,等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变成老虎嘴中地猎物。京,大宋皇帝召集太傅童贯,尚书左右丞张邦昌和王安中,御史中丞王黼(fu等一帮主战派宰执商议此事。

马扩详细述说了李虎的北伐之策,“李使相对辽东的事了如指掌,尤其在其攻占平州路后,更是控制了辽东形势的发展,所以臣和李副郎认为,他的这个建议非常实用,可以帮助宋军轻松拿下西京,率先取得北伐初期的胜利。有了这场胜利,陛下既可以赢得大臣们对北伐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北伐上地惊人损耗。”

皇帝看向童贯。在军事上,童贯拥有绝对的权威,皇帝信任他。童贯六十六了,头发花白,因为常年在西北率军作战,他脸上的皱纹就象西北黄土地上的沟壑,纵横交错,好在他身材魁梧,两眼有神,虽然老态龙钟,尽显油尽灯枯之态,但依旧让人感觉他那犀利地锋芒和凛冽的气势。

“此策绝妙,可行。”童贯的口气很坚决,没有丝毫的犹豫,对于他来说,活在这个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北伐未能实现,故土还在契丹人的脚下,留芳千古的功名还遥不可及,他迫不及待地需要北伐,需要收复故土。

“本月下令调拨军队。八月,陕西四路和河东各路军队向太原急进。九月,十五万大军可以集结完毕。十月,大军可以发动攻击。”童贯转头望向马扩,眼神异常凌厉。马扩暗自惊骇,不敢与其对视。

“此策的关键是,汉虏能否在预定时间内向燕京展开攻击,牵制住辽军主力。”童贯地声音苍老而嘶哑,语气冷肃,咄咄逼人,“马舍人,你可以确保汉虏能在十月攻击燕京?”

马扩地官职是阁门宣赞舍人,这个阁门宣赞舍人是个“贴职”,不是实职,一般由武臣带领。皇帝欣赏马扩的才智,引为亲信,托以重任,为避人耳目,暂时给个贴职。马扩虽然害怕童贯,但这话他不能不回答,“去年李使相在差不多地情形下,声东击西,夺取了平州路,以我的估计,李使相这次要故伎重施,还是声东击西,所以我以为,他有绝对的把握在十月攻击燕京,但是……”马扩偷偷看了一眼皇帝,小心翼翼地说道,“李使相一再交待,宋军务必先行发动攻击,从而迫使辽军顾此失彼,自乱阵脚,否则,他即使打到了燕京,也很难牵制住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辽军。\”

皇帝再次看向童贯,征询他的意见。

“宋军当然要先行发动攻击了。”童贯说道,“如果汉虏先打燕京,辽东形势就完全变了,我军将失去先机,战局难以预料。”接着他目视张邦昌和王安中,“从现在开始,到十月,有三个月时间,请两位竭尽全力,把粮草武器运到太原。”

张邦昌和王安中显然有些忌惮童贯,连连答应。

“和金人的谈判是否继续?”皇帝问道。现在北伐之策变了,他也不想再和蕃虏谈那个忍气吞声的盟约了。

“还是继续谈为好。”王黼急忙说道,“汉虏始终是个心腹大患,一旦我们北伐成功,首先之务就是铲除汉虏对我们的威胁,那时尚需借助蕃虏之力。另外,我们收复燕云之后,需要时间稳定故土,安抚百姓,如果能和女真人维持友好关系,有助于我们重建北疆防御。”

皇帝觉得此言有理,随即拟旨,叫马扩再赴辽东。辽人通过自己的途径,证实金军的确要进攻了,但他们担心李虎出尔反尔,像上次突袭平州路一样,再次声东击西,突袭燕京。这次形势和上次形势迥然不同,如果大辽再给李虎突袭一下,那极有可能连丢中京和燕京,五京失其四,大辽国祚必定不保,所以耶律余睹亲赴锦州,和李虎具体商量攻击部署。

辽军在南京道部署了十五万大军,由都元帅耶律淳亲自坐镇指挥。中京道则部署了二十万大军,这其中包括从西京道、西南路、西北路调过来的各路精锐。这样一来,李虎想故伎重施,突袭燕京,就非常困难了。

在中京道战场,萧德恭、萧遐买、耶律和尚奴率军在丰州、高州一线阻击金军主力。耶律余睹、耶律大石、萧干、耶律韩福奴率军攻打成州、蒺藜山一线。李虎则率辽东义军从锦州方向奔袭东京。

双方商谈了细节,约定了书信暗语,耶律余睹随即告辞。他确信,当李虎知道耶律淳领十五万大军坐镇燕京之后,肯定不敢再打燕京的主意了。

李虎则急召李纲,叫他书奏汴京,现今辽西京空虚,辽西南路和西北路也是无兵可调,请陛下务必在预定时间内发动北伐,攻打西京。这次使团的规格很高,国主长子完颜宗干,次子完颜宗望,南路副都统完颜斡鲁和杨朴、无颜等,一行大约十几人。

商谈的内容除了确定李虎迎娶金国公主的具体时间外,就是如何联手灭辽,瓜分辽东。金国皇帝和勃极烈们基本上认可李虎的结盟方案,你打下来的地盘就是你的,我打下来的地盘就是我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没有必要争吵,干净利落。对于女真人来说,由李虎这头疯狂的老虎替他们挡住强大的大宋,他们随即可以抛弃一切顾虑,集结全部的力量,猛攻契丹人。等到李虎和大宋人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女真人也在辽阔的北方站稳辽脚跟,可以和大宋相抗衡了。学士等职名及三馆职名者称贴职。宰执资格者带观文、资政、端明诸殿学士,侍从资格者带诸阁学士、侍制,卿监资格者带修撰、直阁,京官带直秘阁,武臣带门使、宣赞舍人。

第22章 声讨范直昌第80章 平燕策第89章 一日破城第94章 你还不如一条狗第62章 天知道第1章 大宋第一嫖客第3章 土崩瓦解第53章 将计就计第64章 杀了他第42章 太行飞狐第52章 良禽择木第25章 就是遭践你第93章 点火第26章 总帅第61章 不要脸第89章 杨家将第72章 长发悍将第66章 一穷二白第53章 折家的厚礼第72章 长发悍将第7章 下雪第74章 中伏了第14章 千古铁律第88章 草芥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48章 毒火球(二)第8章 质疑第98章 踩你没商量第56章 谁有实力谁是老大第37章 致命一招第64章 宗望的欲望第44章 决战?第76章 茂德公主第74章 藩镇第45章 仗势欺人第18章 奇迹的诞生第3章 错误第69章 打你一个巴掌第46章 没办法就是办法第18章 蠹国害民第57章 可怕的漩涡第65章 龙困浅滩第83章 一份厚礼第100章 处惊不变第32章 第二次博弈第5章 汉人之桥第63章 举起屠刀第82章 必须杀一个人第34章 惊天之变第86章 吼几嗓子第67章 夫人也会骗第58章 陷城第35章 坚韧第6章 给我抱抱第48章 东线调兵第8章 老大抓阄第79章 接纳之策第91章 真真假假第51章 听天由命第19章 不可思议的结局第68章 西线战事第48章 东线调兵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盘第75章 三个和尚没水吃第26章 汉王必死第53章 深陷局中第25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100章 冲阵第54章 步步错第100章 猛击第74章 鱼肉和熊掌第61章 大元帅府的内部问题第13章 天亮了第3章 决心第38章 西征第39章 胜则输第14章 东进、南下第9章 继续攻击第76章 一石三鸟第40章 适者生存第76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65章 手足相残第51章 下次再来第92章 必须打败第62章 生存第43章 北上第74章 中伏了第25章 锦州策略第3章 漂亮女匪第38章 没底气第60章 弃城第39章 你就是皇帝第5章 时机第64章 杀了他第62章 倒戈第69章 马尾胡琴第18章 我有自信第88章 尔虞我诈第33章 带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