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有得必有失

“大宋肯定要北伐了。西京已经被我抢到手了,如果燕京再被我抢到手,大宋怎么办?大宋皇帝会甘心受制于我,接受我的要挟和讹诈?绝不会,大宋皇帝拼了老命也要北伐了。”

“耶律淳呢?他只有死守中京和燕京,中京若失,他只剩下燕京了,这时候,他会如何选择?是篡僭称帝,还是以燕京为赌注,周旋于女真人和大宋人之间,确保自己利益不失?”

“假若我们也打燕京,和辽西实施东西夹击,那么幽燕就热闹了,四方势力纠集在一起,一番混战之后,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李虎目视众人,沉默良久,忽然微微一笑,“在我看来,幽燕战场上的最后胜利者,肯定是坐山观虎斗的人。”

这是肯定的,契丹人、女真人、辽东汉人和大宋人为了争抢幽燕,打得头破血流,最后便宜了谁?不用说,当然是契丹皇帝了。契丹皇帝不是笨蛋,身边还有一大群聪明的文臣武将,他们当然会估猜到未来的幽燕局势。

“如果我预料不错的话,契丹皇帝会在大漠上征召蕃军,甚至有可能向西夏人借兵,而西夏人为了浑水摸鱼占便宜,极有可能以此为借口出兵黄河。他们等到我率军东进幽燕之后,马上就会越过长城打西京。那时我顾此失彼,西京可能失而复得。我没能攻占幽燕,又失去了西京,等于全盘皆输。”

在座众人渐渐听明白了,李虎又要改变预定计策了。

“总帅的意思是,明年暂时不打幽燕,而是以打幽燕为诱饵,把契丹皇帝诱到西京,再给他以重创?”黄涉问道,“那么,幽燕如果给女真人或者大宋人夺去了怎么办?难道总帅想放弃幽燕。转而全力经营代北,以代北为根基逐鹿天下?”

李虎颇为赞赏地看着黄涉,连连点头。还是跛子聪明,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以我义军现在的实力,现在的状况。我守得住燕云吗?从朔州的偏关到锦州,有将近两千里,地形长而狭窄,我怎么守?我拿什么守?就算军队可以扩招,但我哪来的钱财?我在短短时间内又如何稳定各地州县并马上获得钱粮财赋?时间,一切都是因为时间不够,时间太少了,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膨胀实力,所以。从现实出发,从未来出发,从保存实力出发。我们把根基之地放在代北,仿效当年北魏拓跋氏,先在长城南北养精蓄锐,然后再南下逐鹿天下。”

西京的地形得天独厚。它的东边是燕山,东南面是太行山,南面是恒山、云中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河,北面是长城。就这个地理位置而言,或者就中原来说。太行山和并恒诸山只能算是第三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长城,第三道屏障是阴山。

自秦、汉、唐以来。中原和北虏往来征伐。其战事最多最激烈地地方。都是在阴山一带。所以。义军若想在西京站住脚。仅靠长城远远不够。必须继续北上。把阴山南部地云内州、东胜州、丰州和奉圣州地北部州县全部拿到手。也就是占据代北。如此方可确保西京地安全。建立稳固地大后方。继而才能获取南下逐鹿天下地资本。

所以。李虎把原定计策改了。明年不是打幽燕。而是北上打契丹皇帝。收复阴山以南地汉唐故土。在代北打下一个大大地根基之地。

但是。这引出来一个问题。

按照预定计策。义军在攻占燕云并且立足之前。要确保辽东三分格局。这样才能有效牵制女真人。赢得发展地时间。但李虎现在北上打契丹皇帝。要把契丹皇帝赶到阴山以北地大漠里去。那辽东哪来地三分格局?没有三分格局。女真人一泄而下。或者大宋人北伐成功。幽燕被别人占去了。义军同样很危险。因为义军未必有足够时间在代北立足。代北处在契丹人、西夏人、大宋人和女真人地四面包围之中。假若义军不能迅速立足。后果可想而知。只能做马贼或者占山为王做山贼了。

“我们首先确保辽东三分。”李虎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地说道。“乘着这个冬天地时间。我们想办法把耶律淳推上帝位。让他在燕京登基称帝。”

四分辽东?众人霍然醒悟。黄涉更是拍案称赞。“好计。好计……”

大辽皇帝被赶进了大漠,杳无音讯,中京道和南京道的辽军势必难以久持,迟早要崩溃,这时候耶律淳就能以挽救大辽国祚为借口,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了。

耶律明月嫁过来的时候,献计李虎,其实目地就是这个。李虎当初虽然看穿了,但不想上当,还是一门心思想打幽燕。现在到了西京,前后打了三个月的仗,尤其在结识了很多山后的豪杰,听到他们对代北地介绍后,想法渐渐变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仔细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最终决定舍弃辽西,舍弃幽燕,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地位,待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励精图治,蓄积实力,等到机会成熟,则可一飞冲天。

当年北魏拓跋氏就是这么起家的,最后赢得了半个天下,而看看女真人,不难发现他们的迅速崛起和拓跋氏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女真人崛起的速度太可怕,一日十万里,想追都追不上。

义军以燕云两地为根基之地,太招摇了,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大宋人,都不会任由这个巨大的威胁无限制地膨胀。大宋人为了收复故土,不惜以屈辱的条件签订海上之盟,由此不难想到,大宋肯定要和金国联手对付义军。如果两国先是断绝和义军地回易往来,然后一个打西京,一个打南京,义军必定败亡,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相反,如果义军以代北为根基之地,然后又称藩于大宋,而大宋有雁门关为屏障,义军的威胁相对要小,两者的矛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对于女真人来说,李虎在代北既可以帮助他牵制大漠的契丹人,又可以做金国和西夏人之间的屏障,短期内双方的矛盾也不会爆发。

这时候耶律淳称帝,继续在幽燕支撑大辽国祚,耶律淳随即成为女真人和大宋人的主要对手,而李虎则可以帮助耶律淳,坚守幽燕,牢牢牵制大宋人和女真人,继而给自己在代北迅速发展赢取时间。

也就是说,李虎地变计,李虎的断然舍弃,终于把义军从一个死地带到了一个活地,义军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可以牢牢控制自己的命运了。

李虎详细解说自己的想法,黄涉和董小丑等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不过,想到主动舍弃辽西,众人还是难以释怀。李虎却不以为意,这人活在世上,有得必有失,有时候为了赢得更大的利益,必须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今天的舍弃,其实就是为了明天的获取,等你丰收的那一天,再回头看看,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来源于今天地舍弃。

“总帅,大宋地实力非常强,如果他们明年北伐,耶律淳在宋金两军的夹击下,守得住燕京吗?”毛军虽然同意这个计策,但对于明年北上攻击缺乏足够地信心,出了长城就是蕃族的天下,是马军的天下,对于以步军为主的义军来说,等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胜负难以预料。此刻,幽燕战场至关重要,一旦耶律淳守不住,丢了燕京,而义军又未能在大草原上取得胜利,接下来的事就非常麻烦了。

“耶律淳肯定守得住。”

李虎这句话说得非常肯定,非常有信心。

过去老爹在故事里说过,宋军北伐失败了,后来女真人打下了燕京,大宋人拿着海上之盟,用钱从女真人手上把山前七州买了回去。正是因为相信老爹的故事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自己才决心要在代北立足。因为记得女真人南下打中原的时候,是两路同攻,一路从西京出发,取道太原,一路从燕京出发,直接进攻河北。现在自己先把西京占了,然后全力支援耶律淳,阻止女真人攻占燕京,那时,女真人还怎么实施两路攻击?恐怕金兀术再也没有南下中原的机会了。

突然,李虎想到了一件事,背心顿时一凉。老爹的故事假如是真的,大宋北伐失败了,女真人占据了燕京,那我的计策是不是失败了?我是不是死了或者被赶到遥远大漠做马贼去了?如果我成功了,老爹的故事岂不就是虚构臆造的?那我现在又凭什么认定大宋北伐一定会失败?

李虎越想越糊涂,脑子里一片混乱,心里更是杂乱如麻,甚至搞不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故事了。

“总帅,实施这个计策的前提是耶律淳首先登基称帝。”黄涉问道,“我们是不是派人去燕京?”

“不,先派人去辽西,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夫人和罗帅,请他们设法配合。”李虎说道,“至于燕京方面,我估计很快就会来人。”

第24章 驰援信都第9章 六十军杖第59章 暗箭难防第36章 北方儒士第54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19章 初见秦桧第24章 童贯之痛第52章 以身为饵第89章 一日破城第28章 入则为相第78章 天妒红颜第77章 坐井观天第35章 契丹人的挣扎第72章 阻截第86章 吼几嗓子第54章 土地换和平第9章 继续攻击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82章 散伙了第57章 意外第54章 只要脑袋第72章 胆大妄为的跛子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96章 一腔怨气第1章 不撤第90章 最好机会第8章 天下黄河富河套第86章 特使李纲第13章 先杀人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21章 盟约就是一张纸第85章 扮虎吃猪第8章 质疑第50章 粮道第39章 好大一个坑第5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6章 只要给我钱粮第66章 向战场推进第17章 绝不放弃第75章 仇人是谁?第47章 危机第71章 也是好事第14章 女儿长大了第80章 兀剌海城第21章 卖亏了第85章 耐心第27章 虎烈五军第29章 察哥的决断第9章 听皇帝的不会错第78章 我要兑现诺言第11章 兵贵于精第2章 不进反退第18章 奇迹的诞生第98章 黄金谷第95章 佯攻第68章 带上他们第2章 胁迫马哥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64章 郓王之忧第100章 处惊不变第68章 西线战事第95章 酒后吐真言第96章 阴谋第84章 骑虎难下第84章 难懂的战场第85章 扮虎吃猪第94章 两跛子第19章 初见秦桧第79章 契丹人的欢呼第99章 美丽的陷阱第16章 好日子到头了第44章 誓死卫国第38章 没底气第78章 赌输了算倒霉第80章 岳飞回京第53章 李虎的意愿第80章 平燕策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14章 女儿长大了第5章 杀虏复汉第23章 交子制度第56章 诱敌第77章 契丹人的愤怒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93章 澶渊之盟的翻版第49章 谁去长安?第50章 汴京惊变第62章 卖国当真是为了救国?第34章 搞定老大第26章 好心办坏事第90章 要做诱饵第43章 又是陷阱第11章 沙川重击第25章 狗娘养的老天爷第54章 决战前夜第56章 岳飞的疯狂第73章 使者第36章 崩溃第64章 梁山好汉第37章 喀罗川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