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帝激动了

李虎沉思良久。问道:“你可有对策?”

大石犹豫了片刻。问道:“你真的不进燕京?”

“我和女真人有约定。我不能进。我进燕京。金军就南下。所以燕京的事我无法直接插手。”

“那就好。”大石说道。“你和女真人刚打了一仗。现在正在谈判。女真人暂时还顾不上燕京。所以对燕京威胁最大的是大宋。而和大宋暗通往来的是幽燕汉人。幽燕汉人如今气焰嚣张。以大辽国祚来威胁萧后和宫帐。所以若想暂时稳住燕京形势。除了确定皇统之外。必须杀了李处温和一帮汉臣。以打击幽燕汉人。震慑北府大臣。同时铲除大宋耳目。延缓大宋攻击幽燕的时间。”大石稍稍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萧后、萧干还有很多宫帐大臣都不会放弃燕京。一来担心遭到皇帝的报复。二来叫他们放弃在燕京的财富太难了。除非死到临头。所以我要说服萧后先撤出一部物资。等到燕京倾覆在即之际。再撤出所有人员。”

李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按你说的办。马上在居庸关和燕京禁中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我要和萧后亲自商谈。”

“太危险了。这件事要绝对机密。以免引起燕京混乱。”大石说道。“我亲自做你们的信使。往返两地。”

李虎不再说什么。一口答应了。“我们即刻赶赴居庸关。”城。除了皇帝和一部分大臣外。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北方有个刚刚崛起的金国正在攻打山后。京城里的人安享太平。茶余饭后谈谈北伐。山后已经收复。山前很快也是大宋人的疆土。一百多年地夙愿实现了。百年地耻辱也冼刷了。大宋人终于把契丹人击败了。扬眉吐气了。我泱泱中国天下无敌。四海臣服。

在这繁华背后所隐藏的深重危机没有人知道。甚至连皇旁和宰执头臣们都没有丝毫察觉。他们沉浸在丰功伟绩、青史扬名的喜悦中。沉浸在欢庆的歌舞里。幻想着再建中外一统的大业。

杀虎口大捷也没能扭转罗青汉在汴京的被动局面。相反。助长了宰执们的嚣张气焰。这一仗打下来。李虎遭受重创。女真人遭受重创。燕京可以说是大宋地囊中之物了。皇帝和大臣们伤疤未好就已经忘记痛疼。他们对二次北伐充满了信心。皇帝已经书告童贯。打算叫郓王赵楷到河北建兵马大元帅行营。准备建功立业了。

童贯很清醒。虽然他把白沟战败的责任推给了种师道。推给了雄州知州和诜。但他清楚地知道。白沟战败的真正原因在朝堂。在汴京。所以他书奏皇帝。言词诚恳地说道。二次北伐不在于兵力多寡。不在于武器精良。而在于朝野齐心。陛下宠爱郓王天下皆知。但为一人而废法。引起的不仅仅是非议。更有损郓王的声誉。陛下若真心为了郓王。还是暂罢出征之意。待燕京收复。可遣郓王代陛下巡视燕京。如此功劳人心皆可取。

皇帝有些不高兴了。这位真龙天子若论才学。天下无双。有本事地人都自负。尤其喜好诗词书画风花雪月的人更浪漫、更理想。好率性而为。性格上有些放荡不羁。这位皇帝尤好道学。更是把这种浪漫发挥到了极致。他不高兴了。马上想到了李虎。童贯所担心的无非是朝中、军中互相扯后腿。北伐再败。既然如此。我叫李虎去打。你带着军队走进燕京总可以吧?总之一句话。收复幽燕的功劳一定要给小三。如果我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到。我这个皇帝还叫天下之君嘛。

皇帝随即下旨犒赏李虎。李虎做了王。还赏什么?那就赏他手下吧。罗青汉、黄涉、柴云、马亮都被请到了皇宫。皇帝请他们喝酒。欣赏歌舞。封官爵。赏财物。送美女。罗青汉趁机进言。陛下。云中路刚刚收复。州县不稳。百姓不安。四周更有强敌环伺。西夏辽国金国对山后垂涎三尺。这种情况下实不宜裁军。更不宜强推宋制。引起混乱。罗青汉说了一大堆原因。最后恳求皇帝。双方的谈判还是基于早先拟定的藩镇原则为好。待代北局势稳定了。再逐步修改为上策。

皇帝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了。把周围一帮宰执们搞得很被动。尴尬不已。这段时间唇枪舌剑算是白废了。更重要地是。纵容李虎后患无穷。云中路自治更是严重违背了宋律祖制。此头绝不能开。宰相王黼。副相张邦昌等大臣当即劝谏。皇帝不予理睬。把枢密院和两河宣抚司骂了一顿。郑居中心里有算。跪地认错。在皇帝面前赌咒发誓。一定要收复燕京。

双方再次谈判。负责谈判地张邦昌、王安中、李邦彦一肚子火气。懒得再谈了。直接问。你们有什么具体方案?罗青汉把早已拟好的方案拿了出来。这个方案最后经李纲审核、誊写。基本上符合李虎与大宋商定地藩镇原则。张邦昌三人有心拖延。逐字逐条找毛病。皇帝性情中人。今天心情好。一个主意。明天心情不好。主意可能又改了。所以拖是最好的办法。等待皇帝改主意。

结果还没过几天。皇帝地主意就改了。从两河宣抚司传来消息。耶律淳死了。燕京乱了。二次北伐时机已经到了。

皇帝一听高兴了。拍案叫好。然后叫人告诉大辽使节。还是投降吧。我大宋仁义治天下。你们投降了。该封王的封王。该封侯地封侯。所有人不但可以保住现有官职。现有财富。还能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皇帝的意思是大辽投降。他就可以派郓王去幽燕。如此盖世功勋可建。

王黼说。现在用不着李虎了。谈判的原则是不是要改了?

“当然。改。朕岂能因一人而废法。”皇帝理直气壮地说道。“告诉那帮汉虏。若想做我大宋臣民。就要遵从我大宋律法。”

罗青汉等人接到圣旨。气得破口大骂。这就是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国?这就是泱泱大国的君主?还知道礼义廉耻吗?满腹经纶的文明人怎么比大字不识的野蛮人还无耻?

此时燕青已到了汴京。并和罗青汉等人取得了联系。燕青带来了大量钱财。他充分利用过去在汴京的关系做起了生意。又利用李师师、周邦彦的关系结交汴京名流。打探消息。当他从李师师那里得知耶律淳驾崩的消息后。马上告诉了罗青汉。罗青汉和黄涉等人意识到虎烈府陷入了危机。接下来的形势会对李虎越来越不利。

时间很快进入到七月。罗青汉在焦急中等来了虎烈府的消息。

这份信是借助折家的通道送到汴京。然后由燕青用暗语解开。递给了罗青汉。

过去的两个月里大同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李虎和折家结盟联姻。李虎和女真人握手言和再次结盟。李虎的全新北方策略。虎烈府在信中请罗青汉尽快结束谈判返回大同。请燕青做两件事。一是调查折家的秘密。二是在汴京传播收复西疆的传闻。大宋收复了燕云。理所当然趁胜追击。发动西北大战。收复西疆。

罗青汉正在考虑如何结束谈判。找个理由返回大同的时候。李虎的奏章到了汴京。

李虎详细告之与金国谈判的事。并第一次提到了收复西疆的策议。请朝廷即刻派人到大同与金国修订盟约。

李虎的这份奏章在皇帝和宰执们的心目中极具份量。杀虎口一仗不但确立了大宋在燕云的优势。迫使金国不得不与大宋重修盟约。而且这份盟约成功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大宋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收复西疆。

李虎给皇帝和宰执们描绘了一副大宋迅速强大起来。重建汉唐武功的绚丽蓝图。

皇帝激动了。他的追随者们也激动了。只有几个头脑清醒的大臣们意识到李虎挖了一个可怕的陷阱。足以倾覆大宋的陷阱。他们看到皇帝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根本不敢泼冷水。他们想尽办法都未能阻止北伐。更不要说在北伐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去劝阻皇帝不要西征了。

西征不像北伐。西征肯定需要李虎的帮助。而西征又能消耗和削弱李虎的实力。对大宋来说可谓一举两得。于是皇帝心潮澎湃。再度下旨。叫张邦昌等人按早先确定的藩原则谈判。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下旨实施。同时下旨叫王安中、李邦彦、赵良嗣急赴大同与金国商谈盟约。

这时候。皇帝想起了马扩。马扩和金人的谈判经验很足。和李虎又有不错的交情。正是谈判的最佳人选。皇帝于是下旨。调马扩去虎烈府任职。并参予宋金谈判。

皇帝雄心勃勃。信心百倍。要建汉唐武功。王黼、张邦昌等大臣也被眼前的大好形势所蒙蔽。一门心思要跟着皇帝名扬史册。于是汴京对李虎的态度来了一个大转折。双方的谈判迅速有了结果。罗青汉带着使团完成了这个极其重要的使命。随即告辞了皇帝。返回大同。同行的还有王安中等三位和谈大臣。

第54章 出敌不意第90章 皇帝激动了第44章 誓死卫国第35章 一只虎崽两条狗第18章 我有自信第90章 最好机会第58章 连蒙带骗第52章 深夜来客第11章 援助第41章 你敢造反?第7章 致命要害第62章 倒戈第35章 北上兰州第19章 海上之盟第73章 我把脑袋还给你第29章 从英雄到叛贼第80章 平燕策第62章 天知道第65章 中兴之策第99章 失算了第66章 向战场推进第15章 我很挂念第18章 我有自信第9章 听皇帝的不会错第93章 前车之鉴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99章 美丽的陷阱第71章 真实的欺骗第85章 部署第41章 给我死战第43章 穷追猛打第10章 长枪圆盾第51章 我要倒戈第64章 生存机会第26章 一切斗争源于利益第86章 特使李纲第15章 乌云压顶第62章 我当然要抢第71章 最疯狂的人第26章 一种情感第88章 打劫扬州第33章 杀虏卫国第32章 童贯的悲哀第43章 出头鸟第73章 惊天之喜第75章 仇人是谁?第64章 杀了他第90章 最好机会第85章 代价第4章 包围第62章 一锤定音第65章 跛子第34章 惊天之变第2章 崇拜吧?第27章 大石很无奈第98章 不可思议的君主第44章 誓死卫国第87章 阉猪的小方第93章 做最坏的打算第53章 北岸扎营第85章 我是汉人第8章 少帅罗兰第84章 破开死局第24章 只为你第47章 你就是一块肥肉第28章 一个响亮的耳光第69章 虎烈虎烈第99章 日子不长了第40章 陷进死局第64章 杀了他第53章 一个女人的价值第99章 患得患失第97章 独断第6章 西线突破第34章 不要放弃第21章 致命错误第3章 调整第15章 乌云压顶第54章 谁利用谁?第33章 王妃回来了第66章 涂鸦第5章 变计第36章 北方儒士第23章 耶律大石第42章 当头棒喝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汤第40章 破绽第83章 谁的错?第93章 澶渊之盟的翻版第15章 毁灭性掳掠第46章 没办法就是办法第23章 再建一个藩镇第40章 恭喜恭喜第80章 惊雷炸响第17章 绝不放弃第68章 过河拆桥第86章 内绥外御第7章 董帅决断第92章 谁骗谁?第4章 王者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