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愤怒的阉帅

果汴京主和派决意卖国,用卖国的方式来夺取汴京中权,那不要说河北大战的胜负已经一目了然,就连大宋国祚的败亡都可以预见。

试想大宋割让三镇,燕云尽数丢失,宋金边界事实上就到了黄河一线,那大宋最多不过保有半壁江山。保住半壁江山难道就是主和派的最终目标?不过就大宋的现状来说,能保住半壁江山就算不错了,主和派其实对未来的预测还是非常准确的。在北方女真、汉人和党项人三个强虏的威胁下,在大宋积弊终于彻底爆的情况下,南北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大宋退守江南保住半壁江山的策略也不能说就错了,它也有它的道理。

大宋有三冗积弊,而三冗积弊到了今天因为财政的完全崩溃,再也没有支撑大宋体制继续运转的可能,此时此刻,若想保住国策,不是取决于你是不是愿意为大宋而战,而是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击败北方强虏。如果你没有能力,把仅有的一点实力消耗在战场上,最后就是全军覆没,国祚倾覆。相反,如果你把仅有的一点实力储备起来,并逐渐把它转为化更大的实力,那么你就有可能转败为胜。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最后反败为胜灭亡吴国,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今日汴京的主战、主和之争其实最大的根源就是对大宋三冗积弊的认识完全不一样。

主战派认为大宋依旧有实力抵御外寇戍守国土,而主和派则深知积弊严重无药可救了,他们自己就是推动这个错误爆的始作俑,他们为了攫取私利,从政策上肆意盘剥百姓,导致民心丧失,导致官僚,导致国库空虚,导致军队失去战斗力……蔡京听说金军入侵,不但建议老皇帝避祸东南重建朝廷,还第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带着家族和门生故吏逃离汴京,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以蔡京的才学、地位和权势,如果他知道大宋还有一战之力,他会建议老皇帝在东南重建朝廷?他会举家逃亡?老皇帝也是一样,他主政二十多年了,他当真眼睛瞎了耳朵聋了?他手下的亲信当真都是一无是处地白痴?追随老皇帝南逃的大臣们当真都是吃干饭的蠢货?正因为他们知道大宋就是一个空架子,根本没有抵抗之力,所以一旦披在身上的老虎皮被敌人戳破后,马上逃跑。逃跑是因为恐惧,恐惧是因为自己没有实力,如果自己有实力,用得着逃跑吗?恐怕先举着刀枪棍棒杀向蕃虏了。

政策上的错误导致国家受到灾难,制定和推行政策的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遗臭万年,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老皇帝、蔡京蔡攸父子,王李邦彦等宰辅,童贯梁师成等内侍,朱李彦等为虎作伥的官僚,已经受到了惩处,他们留下地烂摊子,小皇帝和新一任中枢、东西两府的官员要接下来,要支撑下去。相比起来,老皇帝和他的亲信大臣在国家生灾难后的逃避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进一步打击了岌岌可危的大宋国祚。

今日主和派挽救国策地办法要比老皇帝和蔡京等人的策略高明,他们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应对,以土地换取和平,以短暂的和平来赢得喘息地时间。但是,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争斗,今日的主和派虽然不再是蔡京、童贯的党羽了,但他们争权夺利地手段不比蔡京、童贯逊色多少,相反,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鉴于大宋的现状,主战派的力量要薄弱得多,不过,小皇帝还是选择了主战派的策略,其原因还是出于稳定国内形势的考虑。小皇帝必须打一场胜仗,以此来挽回脸面。割地赔款之举几乎把小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彻底打没了,小皇帝和朝廷没有威信,汴京对地方地控制减弱,这肯定不利于国内稳定。

主战派的思路和小皇帝不谋而合。主张派对大宋现状同样很清楚,种师道和李纲也没有信心击败金军收复河北和幽燕,但问题是,你如果不做出攻击策略,小皇帝如果不建立自己地威信,他连汴京都控制不住。

老皇帝还活着。他地影响力还在。他也没有割地赔款对外敌奴颜卑膝。这时候只要汴京有一半地大臣联合起来支持老皇帝。小皇帝就完了。

过去是太子和郓王争夺皇统。现在是老皇帝和小皇帝争夺皇权。父子三人斗来斗去。把个汴京斗得一塌糊涂。朝廷一片混乱。大宋还能保得住国祚?

小皇帝其实很无奈。他被老

到了悬崖边上。承担了老皇帝在二十多年里犯下地所他为了让金军撤走。不得不割地赔款;为了巩固自己地皇权。不得不撕毁宋金盟约。在不具备反攻条件下动战争。所有这一切灾难和罪过本来都是老皇帝地。但现在都成了他地。即使这样。老皇帝还对他恨之入骨。怨恨他不孝。没有兑现诺言把皇权还给自己。

这种情况下。河北大战如果败了。主战派就要承担责任。就要被赶出中枢和汴京。否则。小皇帝自己就危险了。他很可能被主和派联手推下台。老皇帝再度复出主掌大权。

假若汴京再度爆皇统更替地事。汴京地权力斗争就更血腥了。中枢和东西两府也就更乱了。而汴京地混乱必然减弱对地方上地控制力。地方上随即也更混乱了。这就是大宋二十四路不设长官地弊端。大宋二十四路都没有长官。四司各自为政。那么各路下面地州、府、军。再下面地县。都成了没头苍蝇。这时候朝廷若要从各路调遣军队。或从各路征收钱粮徭役。其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大宋地地方行政体制一旦崩溃。国祚也就完了。

小皇帝绝不能让这种危机出现,所以他对这次河北大战抱着很大的信心,但是,主和派却没有信心,他们失去了中枢的决策权,失去了挽救大宋的机会,变得疯狂了,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他们竟然暗通金人,暗中与金人议和,暗中出卖大宋的机密。

童贯这番话很有震撼力,除了宇文虚中外,李虎和其他人都陷入了沉思。大宋的事,太复杂了。

“我知道你要派援军,我也知道你为了救岳飞,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河北战场,但你想过没有,河北大战不可能打得赢。退一步说,就算河北大战打赢了,形势的展也不受你的控制。我可以肯定的说,河北大战赢了,汴京就要换皇帝,老皇帝肯定要复出。”童贯淡淡地说道,“老皇帝上台,还是那一套,还是要用那些人,而你想让郓王登基,想中兴大宋,想彻底扭转乾坤,事实上根本不可能。”

李虎沉吟良久,一时无法做出决断。

“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大军马上进入汴京,让王即刻登基。”童贯的声音大了,语气也逐渐凌厉,“小皇帝割地赔款,让大宋蒙羞,这是废黜的理由,而老皇帝治国无方,导致大宋遭受如此灾难,是他被终生软禁的理由。王登基,可以说名正言顺,没有任何篡逆之嫌。”

李虎略感窒息,呼吸稍显急促。

“郓王做了皇帝,而你手握重兵,完全可以取得河北大战的胜利,如此一来,郓王收复了河北和幽燕,巩固了皇位,天下归心,大宋必可中兴。”

李虎抬头望向宇文虚中。宇文虚中避开了他的目光,他很害怕,他知道童贯对汴京的愤怒,他知道童贯恨不得把汴京城里的君臣一扫而净。老皇帝抛弃他,情有可原,但小皇帝赶尽杀绝的做法彻底激怒了他。他为大宋奋战了二十多年,无论西征还是北伐,他都尽心尽力,但大宋最终却要他的人头,要把他一生的功绩抹杀干净,要让他遗臭万年。他可以把脑袋给大宋,但他不能忍受大宋对他的践踏,他要反击,要杀人了。

或许李虎认为这不是进入汴京的最佳时机,但现在老皇帝被软禁,小皇帝正在危机中无助挣扎,大宋危在旦夕,就算这不是最佳机会,也要采取行动了。河北大战一旦败北,主和派控制决策权,以他们这种无耻的卖国行径,大宋很难保住半壁江山。把国祚交给一群以卖国为荣的人,这个王国还能长久吗?

“你难道愿意看着大宋亡在我们的手上?”童贯知道宇文虚中对李虎的影响,他看到李虎久久地盯着宇文虚中,忍不住吼了一嗓子,“告诉他,马上杀进汴京,马上……”

宇文虚中低下头,强烈的窒息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屋子里死一般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望着宇文虚中。

当真要杀进汴京吗?汴京大乱,河北战场能否支撑下去?如果河北战场崩溃,金军一泄而下,李虎能否保住汴京,保住大宋?

不知不觉间,宇文虚中已经是汗流浃背。

第54章 打兔子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盘第94章 杀将第38章 不是我的我不要第87章 驱虎吞狼第43章 北上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54章 太过儿戏第22章 虎王来了第24章 再联手第48章 步步紧逼第48章 步步紧逼第46章 鹿死谁手第25章 罗兰的不满第98章 合法掠夺第29章 我要跑路第52章 利大还是弊大?第41章 给我死战第66章 一穷二白第50章 汴京惊变第42章 岳飞的咆哮第46章 生存计第32章 下山第45章 到嘴的肥肉丢了第98章 天生的死对头第54章 这是我的地盘第5章 打造天下第一富豪第48章 整倒了猪头第21章 盟约就是一张纸第50章 奔袭第70章 濮阳战场第56章 折家的后台第75章 诱敌第94章 童贯的本事第54章 出敌不意第44章 紧迫第91章 诱惑?噩梦?第28章 警告第71章 最疯狂的人第20章 利益至上第1章 今晚杀人第20章 利益至上第47章 黑山铁骑第85章 扮虎吃猪第20章 谁敢掳掠?第55章 诱敌深入第82章 君臣之痛第8章 再吃一坨子第42章 仗势欺人第30章 势如破竹第95章 这是你媳妇第92章 西夏梁氏第63章 威胁第46章 飞扬跋扈的老大们第79章 逆转第24章 赌一局第8章 质疑第50章 汴京惊变第6章 给我抱抱第97章 退敌之策第56章 谁有实力谁是老大第93章 做最坏的打算第46章 无耻汉奸第89章 弃子第34章 事事牵挂第80章 惊雷炸响第68章 过河拆桥第58章 得失之间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36章 崩溃第68章 吞噬第42章 暴力第43章 北上第41章 察哥的盾第76章 汴京最后的狂欢第59章 这是真的?第24章 御前司第41章 察哥的盾第48章 整倒了猪头第52章 海上第6章 一杆大旗三个兵第63章 强强联手第13章 宋江和方腊第71章 老子比你更狠第28章 魂飞魄丧第9章 逃离陷阱第92章 西夏梁氏第32章 我怎么救他们?第32章 代北变化第90章 童贯的权力有多大?第11章 蕃化汉人第95章 佯攻第55章 开始攻击第26章 好心办坏事第64章 吃人不吐骨头第6章 奇迹第82章 散伙了第51章 马哥的教训第27章 一根小草第13章 老牛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