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华丽的遮羞布

贯没有马上答应,他必须回去和皇帝商量。

御驾亲征说起来的确是解决眼前危机的最好办法,而且对皇帝本人,对激发军民士气,都有莫大的好处,但问题是现在的形势太复杂,御驾亲征的背后是激烈的权力和利益斗争,稍有差错,皇帝就危险了,童贯和他的一帮亲信们也危险了。

这么大的事,童贯当然做不了主。李虎没有逼他,只是告诫童贯,金军已经开始进攻,时间不多了,请早作决断,这其实就是胁迫皇帝和童贯,假若不干,自己考虑后果。

李虎以武力相胁,这是童贯最惧怕的事。

以李虎对大宋的熟知程度,以李虎的那帮辽东手下,想不出来“御驾亲征”这一招,由此可以推测,这个主意肯定是西北人想出来的。西北人在汴京没有获得预期的权力和利益,随即改变了策略,再度与李虎携手合作,也就是说,自己已经成为李虎和西北人诛杀的对象。自己败亡了,李虎和西北人就能控制皇帝和中枢,继而共享权柄。此刻,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带着皇帝和军队南迁江南。

但是,现在西北军就在黄河南岸,李虎在洛阳,汴京稍有风吹草动,这两支大军必定围追堵截,要想安全南迁,首先就要把李虎和西北人拖进河北战场。

童贯决定将计就计,一面说服皇帝御驾亲征,把李虎和西北人拖进河北战场,一边加快撤离步伐,只待时机合适,则掉头南下。

=

李虎接着说到了钱粮武器民的事。

大同方向在激战,太原要支援河北战场,而陕西诸路的镇戍军要维持宋夏边境的安全,虎烈军的日常支出更是庞大,这都需要钱粮支撑,但陕西与河东的财赋显然不够,西北迫切需要钱粮,为此,李虎提出,把川蜀四路、京西南北两路和荆湖南北两路的和(di)做为西北的军需。

和是官府出资向百姓公平购买粮食。一般分为置场和与抑配征购两类。

置场和是官府在指定地点招徕富豪和商贾出售粮草。因为官商勾结。粮草价格被人为操纵。官府常常亏损本。所谓本就是官府用来购买粮食地钱财。包括铜钱、铁钱、盐茶、官告、度牒等等。

为了扭转本地亏损局面。大宋后来实行抑配征购地办法。就是按人户地户等家业钱额税钱额税粮额顷亩额等强制摊派和。尤其到了财政危机地时候。更是采用支移折变大等名目额外加税。

和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在交足赋税地基础上再额外缴纳粮草。如果收成好。百姓家里有余粮。官府低价强行收购。百姓吃点亏也就算了。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假如收成不好。官府强行征购。那就是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了。

大宋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地土地政策。所谓“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从本质上说就是授田制基本被废弃。承认并保护土地有产权地合法性及土地地商品化。允许其自由流转买卖。国家不再干预。甚至国家也参与其中。

这一土地政策导致国家、官府、军队、官僚、富豪、地主可以恣意兼并土地。导致土地地大量集中。继而发展出了租佃制。租佃制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佃农最大程度地规避了风险。国家征收地民田税、官田税、和和买都集中到了土地所有者身上。但是。当土地所有者和权力相结合。贪赃枉法盛行之时。税赋随即就转嫁到了佃农头上。而和和买到了后期。官府干脆不给钱了。直接抢。(和买就是官府强制收购民间布抽。)

大宋到了今天,官僚**到了极致,而战争和灾祸却接连不断,导致赋税减,财政陷入严重危机,这时候官府只有横征暴敛一条路。横征暴敛对权势者而言,是发财地机会,对普通百姓而言则意味着破产,甚至失去生存机会。

大宋的赋税中,除了商税针对特殊群体外,其它诸如民田税、官田税、身丁税、杂变、和和买的征缴对象都包括普通百姓,随着横征暴敛地开始和变本加厉,普通百姓也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

李虎现在主掌西北军政大权,没有财权,财权还是控制在汴京手上,陕西和河东的转运使还是由汴京任命并直接听从汴京的命令,但陕西和河东的财赋有限,全部截留也不够用。

现在汴京地财政严重危机,再考虑到要遏制李虎,当然不会再给西北调拨钱粮,所以李虎无奈之下,只好强抢了。

和的目的就是备边,所征购的钱粮就是用于镇戍和战争,因此李虎从

手强抢钱粮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童贯迟疑不语。

过去西北爆发战争的时候,都是从陕西、河东和京西南北两路征调和,现在汴京下旨,要求京西南北两路把和送到汴京,这导致西北军需骤然减少。李虎提出这个要求,朝廷也没有理由不答应,但把川蜀四路和荆湖南北两路地和都给西北,这就不能答应了。

李虎其实早就派军队南下川蜀去抢了,这次之所以提出来,主要是考虑到大军南下荆湖,必须要通过京西南北两路,而京西距离汴京太近了,虎烈军南下必定会惊动汴京,后果难以预料,因此,李虎打算和汴京达成协议,以免过早翻脸。

“只要河北大战结束,金军退走,这个约定随即废止。”李虎非常严肃地说道,“值此危难之际,陛下应该顾全大局,果断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以确保国祚的安全。”

童贯嗤之以鼻。你李虎要抢就抢,还扯块虎皮遮在脸上,说这些无耻地话干什么?

“使相,时下百姓苦啊。”童贯一副悲天悯人之态,大倒苦经,就差没有声泪俱下了。

李虎初始还忍着,后来实在受不了了,直接问道:“你家有多少田地?有多少宅院园林?有多少酒楼作坊?有多少家财?”

童贯愣了片刻,正待说话,李虎已经先说了,“据我所知,你家至少有上亿贯的财产。现在国祚危难,你能否捐献五千万贯以解燃眉之急?”

童贯暗自心惊,没想到李虎突然把矛头对准了他,一时手忙脚乱,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听人说,蔡京家里地各种收藏价值就高达五六千万贯。”李虎冷笑道,“你和蔡京一样,在大宋权势倾天,想来你也不会是个穷光蛋吧?你如果是穷光蛋,那蔡京早就完了,还轮到他猖狂到现在?就凭他贪污受贿这一项,你就可以把他打入地狱。”

童贯眉头深锁,知道李虎对财政大权势在必得。李虎的目标是大宋国祚,他想在中国立足,首先要赢得中国人心,所以他现在每做一件事,都要合理合法,都要披上一件华丽地遮羞布。汴京虽然没有授予李虎西北财政大权,但李虎也绝不会把西北财政大权给汴京,但为了合法化,他需要皇帝的圣旨,同样,他现在要到京西、荆湖和川蜀去抢钱,他也需要皇帝的圣旨。

那么,如果皇帝拒绝,李虎会怎么做?他会不会指挥虎烈府直接占据襄阳,从而控制京西南北两路和荆湖南北两路?如果李虎这么做了,皇帝和朝廷还有机会迁到江南吗?即使迁到了江南,又能摆脱李虎的威胁吗?

童贯考虑再三,还是一句话,“我马上禀奏皇帝。”

=

李虎提出了第三个要求,解禁元佑党人。

童贯至今不知道李虎的真实身份,赵楷不知道为什么至今也没有告诉童贯这个秘密,所以当李虎提出解禁元佑党人,给元佑党人平反昭雪的时候,童贯非常吃惊,他很难理解,为什么李虎会郑重其事地提出这个要求。

就算解禁了元佑党人,那也是皇帝的功绩,和李虎扯不上关系。李虎想利用这件事拉拢士人,得到大宋人的认可,事实上不可能。既然无利可图,李虎为什么关心元佑党人案?

元佑党人案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了,而当年受到元佑党人案牵连的大宋士人成千上万,如今这些人散居各,一旦这个案子给翻了过来,元佑党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亲戚,还有弟子门生,转眼之间重新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而这严重损害了汴京士人的利益。另外,元佑党人案爆发后,名列党藉的和受到牵连的官员、文士都被驱赶出京,他们的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现在这个案子翻过来了,朝廷就要偿还或者赔付他们的损失,而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童贯不假思索,一口拒绝了。

“元佑党人案不是想翻就可以翻的,首先它牵扯到了太上皇的脸面,牵扯到了皇族的尊严。”

“这个案子当年是太上皇和蔡京联手操纵的,虽然现在蔡京倒台了,但太上皇还在,所以这个案子暂时不能翻。”童贯说道,“陛下诛杀蔡京,理由很多,但主要罪责是贪赃枉法,是祸国殃民,而不是否决新政。新政不否决,就不能翻转元佑党人案,而新政是不能否决的,因为这牵扯到更多人的利益,牵扯到以文公(王安石)为首的元丰党人的利益,牵扯到大宋的国策和根基。”

第70章 破绽第58章 这是阴谋第24章 只为你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33章 宵小之事第36章 迷雾散尽第7章 我有高招第100章 邪恶的报仇欲望第4章 你跑得掉吗?第91章 真真假假第43章 幽燕镇戍第99章 日子不长了第14章 国富?民富?第74章 圈栏里的羊第7章 还能打第91章 真真假假第53章 你不仁我不义第73章 祸乱的开始第28章 警告第68章 带上他们第46章 生存计第24章 风雨欲来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18章 我有自信第16章 小弟罗兰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75章 诱敌第28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第41章 你敢造反?第88章 打劫扬州第5章 汉人之桥第63章 愤怒的阉帅第34章 你好,马扩第1章 变数第13章 宋江和方腊第27章 一根小草第6章 逃走一个第29章 速度第23章 有鸟没鸟的鸟人第34章 惊天之变第65章 中兴之策第71章 最疯狂的人第89章 一日破城第19章 神灵佑护第58章 举旗造反第90章 身先士卒第89章 胃口太大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25章 狗娘养的老天爷第42章 岳飞的咆哮第38章 以血还血第62章 我当然要抢第27章 聪明的西北人第16章 谁是他媳妇?第33章 王妃回来了第88章 打劫扬州第78章 忐忑第48章 毒火球(二)第21章 土地制度乃根本第20章 焦虑第46章 我棋品不好第74章 中伏了第13章 天亮了第15章 什么叫黑?第66章 欺骗第41章 计在明月第6章 西线突破第34章 山崩地裂第58章 陷城第3章 大宋第一腐败第92章 虎烈冲阵第94章 两跛子第54章 步步错第84章 骑虎难下第74章 鱼肉和熊掌第94章 你还不如一条狗第61章 我本善良第54章 出敌不意第57章 缓兵之计第1章 将兵法第30章 势如破竹第14章 我是沙子第58章 得失之间第16章 好日子到头了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盘第68章 致命的诱惑第92章 必须打败第88章 反目成仇第16章 绝对不行第65章 手足相残第58章 出尔反尔第89章 杨家将第51章 极度被动第9章 大宋使者第1章 兵贵神速第35章 坚韧第42章 太行飞狐第17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32章 我怎么救他们?第86章 汉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