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另辟徯径

“随着一统大业的逐渐成功,疆土越来越大,百姓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稳定,那么整体财富就会逐渐增加,只要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财富也就会不断积累增多,这积累的部分随即可以拿来填补前期的利益受损者。”李虎解释道,“我们现在把各地的巨商富贾请到一起共商国事,其实说白了就是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预期,用这个未来预期的利益来打动他们,说服他们参加到统一大业中来,将来,中土统一了,他们的利益水涨船高,朝廷给他们的未来预期也就兑现了。”

“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如果我用暴力手段,现在就可以掳掠他们,消灭他们,但这对我来说是饮鸠止渴,对他们来说是灰飞烟灭,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相反,如果双方坐在一起,齐心协力,那么就是互利互惠,是个双赢的局面。”

李虎望着范直昌,问道:“你说,我这个办法能不能用?”

“当然可以。”范直昌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当即表示赞同,“虽然短期内,我们的财经制度改革可能会部分违背变革原则,但统一大业完成后,我们可以再想办法把它纠正过来,总之,在财富总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我们肯定能想出办法来,以确保国家和普通百姓利益,同时也尽量满足巨商富贾的利益。”

李虎苦笑,“这一路上,我们都在商议这个问题,但黄副相一句话把它说死了。”

“什么话?”范直昌惊讶地问道,“我觉得这个策略非常好,可以确保我们迅速解决财政危机,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统一大业。”

“财经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抑兼并’和‘不抑兼并’。当年王荆公变法,核心原则就是‘抑兼并’,而温公反对变法,最大的理由就是‘不抑兼并’,两者都有儒家理论为基础,王荆公甚至为此注疏解经,创建了新学。新关学在这一点上采用了中庸策略,其实说白了,我们在有意回避这个核心问题,但一旦采取了我刚才所说的策略进行财经制度改革,那么很显然,整个财经制度的改革必然倾向于‘不抑兼并’,因为很简单,这些巨商富贾的背后都有官僚阶层的支持,有的就是官商一家,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改革必须触及到他们的利益,而当年这些人正是变法的坚决反对者。”

“整个财经制度一旦倾向于‘不抑.兼并’,那么我们的变革就会走上元佑党人的保守之路,不但无法提高国家的赋税收入,更有可能重蹈大宋积贫积弱的覆辙。”

范直昌沉思不语。

李虎停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大宋积贫积弱,是因为制度问题造成了三冗弊端,现在我们颠覆了大宋基本国策,正在修改官制、兵制和赋税等一系列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冗兵、冗官和冗费问题,但军队要养,官僚要养,僧尼寺观等基本费用要调拨,这样一来,财政危机还是无法解决。”

“王荆公变法之前,财政危机凸显,故有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其后荆公变法,到了蔡京手上,更是扫除了一切变法障碍,但最终变法还是失败了。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不管怎么说,元佑党人反对的理由还是非常充分的,那就是新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利益,当然,也损害了既得利益集团里的官僚和商贾们的利益。”

“现今乱世来临,大宋分裂,百废待兴,正是变革的最.好时机,一些基本国策可以凭借强悍的武力进行修改,但是,到了核心的财经制度改革,则问题依旧,我们面临同样的难题,不管如何变革,不外乎走上两条路,要么以‘抑兼并’为基础,要么以‘不抑兼并’为基础。走‘不抑兼并’的路,财政危机必须出现,走‘抑兼并’的路,必然损害百姓利益,两条路都不利于王国的稳定,无法实现国强民富的终极目标。”

李虎叹了一口气,还想说下去,却被范直昌打断了。

“总帅应该换一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范直昌说.道,“我大宋从澶渊之盟后,经历了百多年的和平,人口激增,达到惊人的一个亿,而土地却没有增加。土地没有增加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我大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或者党项人分裂,造成国土减少,还有其它一些诸如气候变化、黄河改道导致出现大量黄泛区等等原因,总之,中土到了我大宋一朝,人口增加了,土地却没有增加。”

“土地没有增加,.人口增加了,那么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就减少,而本朝的土地政策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就是允许土地私有买卖,这就造成了土地兼并,出现了大地主,而无田可耕者越来越多。”

“本朝鼓励营商,取消了对商贸经营的一系列限制,提高了商贾的地位,这和历代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完全相悖,使得本朝的商贸空前的繁荣,归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多地少。大量的无田可耕者需要生存,那么手工业就是一个出路,营商也是一个出路。手工业发达了,作坊多了,各种各样的物品也就多了,大量的商贾也就应运而生,而商贾的增多,商贸的发达,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本朝商税最高的时候曾占据总赋税收入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我朝商贸的繁荣。”

李虎听到这里,忽然问道:“商贸要繁荣,离不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大宋的土地可以保证一亿人口粮食的需要?”

“可以保证,这得益于耕作技术和农业器具的改进,同时麦稻两熟制也逐步普及,北方旱作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农业的精耕细作导致亩产大量提高,两浙地区有些地方的水稻亩产甚至达到了六、七石。粮食产粮的提高,使得人口增多有了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贸的进一步繁荣。”

李虎大概明白了范直昌的意思,“在你看来,朝廷财赋收入的增加,要从田租转到商税上,是吗?”

“对,所以我说总帅的财经制度变革的思路是正确的,我来找你,就是想对你说这番话,不过你已经有了具体的对策,而且马上就能产生效果。”范直昌笑道,“而我,也有一个对策,不过现在无法产生效果,但将来绝对可以让中土的商贸更加发达,让朝廷的商税成为赋税收入的主要项目。”

“你继续说。”李虎来了兴趣,急忙催促道。

“本朝的经济模式就是男耕女织,但因为人多地少,很多人随即从事种植诸如菜、花、药、漆、果、甘蔗等作物,使得农作物大大丰富,但不管怎么说,农业是根本,本朝九成以上的人口还是男耕女织。粮食多了,布多了,其它农作物多了,商贸发达也就成了必然,久而久之,本朝的财富也就越来越多,并逐渐集中到一部人手上,比如达官显贵,巨商富贾,这些人生话奢侈,但本朝的奢侈品远远满足不了这些人的需要,于是很大一部分财富被埋到了‘地底下’。财富不流动,钱就生不了钱,而这显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让朝廷的商税受到了损失。”

“进一步扩大商贸?”李虎问道。

“决定商贸发达有几个决定条件,比如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必须发达,比如政策要支持,另外一个就是要扩大商贸对象,商贸若想发达,不能只停留在中土,要走出去,要到更远的地方进行商贸活动,要让更远地方的商贾到中土来交易,这样商贸才能空前繁荣,朝廷才能征收到更多的商税。”

李虎脑海中顿时冒出几个字,“丝绸之路?”

“对。”范直昌笑道,“还有茶马古道,还有海运,这些都是促进中土商贸进一步发达的最好途径,但是,因为党项人占据了河西走廊,吐蕃人封锁了茶马古道,本朝因为国力原因导致海上贸易也不是很发达,从而大大影响了本朝商贸的发展。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夺回了河西走廊,击败了吐蕃,平定了东南,那么我们可以重建丝绸之路,恢复茶马古道,迅速发展海上贸易,那相信本朝的商贸将获得腾飞,而本朝的商税收入也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更重要的,此策没有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相反,它大大促进了本朝国力的发展,解决了财政危机,积累了财富,一举解决了困扰本朝最大的财政问题。”

李虎怦然心动,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金光灿烂的大道。

另辟徯径,发展商贸,这或许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本朝的财政危机。正如范直昌所说,本朝人口多,土地少,无论想什么办法,土地的产出总是有限,靠土地和粮食来解决一亿人口的生存问题,显然太难了,必须另想办法增加财富,而利用发达的手工业来支撑商贸,利用发达的商贸来增加财富,显然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策略。大宋鼓励商贸,继而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增加了赋税收入,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发展,而发展的方向就是走出中土,把商贸向更遥远的地域拓展。

第30章 李纲大怒第76章 汴京最后的狂欢第75章 与狼共舞第10章 自取其祸第30章 战旗飞舞第50章 中国的草民第16章 全线激战第48章 毒火球(二)第6章 奇迹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15章 我很挂念第46章 生存计第11章 兵贵于精第80章 平燕策第67章 突围第八日第86章 陈兵饮马河第74章 藩镇第25章 给老子出出气第47章 你就是一块肥肉第1章 无法拒绝的诱惑第88章 草芥第80章 平燕策第46章 飞扬跋扈的老大们第12章 草原雨季第76章 马扩之约第44章 雷霆第97章 突击第28章 意外第5章 变计第8章 质疑第41章 他们在骗你第39章 覆手为雨第59章 噩梦的开始第45章 皇帝的决策第53章 你不仁我不义第42章 连续出击第49章 背叛第74章 藩镇第80章 惊雷炸响第77章 美人计第61章 大元帅府的内部问题第59章 夜袭第14章 跟着美女混第65章 出路在哪?第58章 这是一个陷阱第77章 美人计第48章 我们怎么办?第45章 这就是战场第10章 要钱第15章 骑墙第74章 我会带你回家第17章 利益至上第16章 全线激战第44章 皇帝也难做第86章 兵逼江宁第50章 汴京惊变第98章 合法掠夺第26章 最后决策第95章 丢弃第35章 得失之间第36章 崩溃第63章 威胁第47章 养寇自重第52章 海上第85章 皇帝的赌注第35章 坚韧第7章 杀戮第97章 独断第66章 谈判(二)第1章 将兵法第97章 我也是人第12章 我叫马扩第55章 我也很无耻第69章 打你一个巴掌第66章 涂鸦第46章 我棋品不好第49章 背叛第78章 机遇第51章 国祚危难第42章 暴力第30章 一箭多雕第99章 日子不长了第22章 协调两府第79章 接纳之策第100章 处惊不变第90章 进攻第64章 生存机会第96章 一日十万里第2章 不祥预感第61章 不要脸第98章 天生的死对头第12章 我叫马扩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盘第51章 极度被动第28章 警告第35章 契丹人的挣扎第26章 一切斗争源于利益第17章 我们愤怒了第14章 千古铁律第94章 你还不如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