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入则为相

当天夜里,李虎回到长安,马上召见刘?,询问此趟出使西夏的情况。

刘?对西夏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所知有限,远远不能和折家通过各种关系获悉的众多消息相比,但刘?在谈判过程中,清晰地看到了西夏在代北大战结束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说明代北大战的结果对西夏的影响非常大。

“李乾顺、李察哥在我占据阴山南北之后,依旧这样强横,完全是因为中土分裂,他们自认为我没有实力攻打他们。”李虎听完刘?的述说后,冷笑道,“我偏偏就要打他们,这一次,我不但要拿下贺兰山,还要攻克祈连山,收复河西走廊,重新打开进入西域的大门。”

刘?从李纲哪里已经知道李虎有重开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商贸发展的想法,这个想法虽然有些疯狂,但非常诱人,其诱惑力之大,就连刘?都为之向往。但冷静下来之后,刘?不得不问一句,“大帅,西征耗费惊人,我们如何筹措这笔钱粮?”

“你也认为我们应该先打东南?”李虎笑

问道。

“大帅,我的确不知道这笔钱粮从何而来?”刘?说道,“丝绸之路已经断绝几百年,西域和葱岭以西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另外,就中土现在的形势来说,也没有实力打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若想开通,首先中土要统一,其次中土要恢复国力,其三军队要进入西域,这其中所需要的时间和耗费我们无法预料。当年大汉王朝的光武皇帝在中兴之后,主动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原因就在于国力不够。”

“重开丝绸之路只是一个设.想,不是我们发动西征的主要原因。”李虎摇摇手,把发动西征的几个原因大概说了一下,“就目前形势来说,西征虽然困难很大,但一旦消灭了党项人,随即帮助我们加快统一中土的进程。战争打得越长,对中土的伤害就越大,中国百姓遭受的苦难也就越大,所以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最艰难但最快捷的统一之路。至于重开丝绸之路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不行就交给后代,但我们必须给后代打下一个基础,指给他们一个前进的方向。”

“现在的中土和汉唐时期

的中土.不一样了。现在中土可耕土地没有增加,但人口却在不断增长。战争结束后,人口增长会更快,指望这些土地的产出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标,显然不切实际。我们必须创造更多的财富,必须让更多的百姓吃饱穿暖,必须让国力持续增长,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守住中土,才能击败我们的敌人。”

大道理谁都会说,具体到政策上就千难万难了。

刘?随即把话题转到了正在.进行的变革上,尤其是财经制度改革。刘?从学术理论、从士人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开始说起,一直说到放任自由的经济策略必然导致财富集中到大地主大商贾手上,而他们的参政议政必然导致他们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演变到控制国家的决策,最后引发国家的崩溃和灭亡。

“任何一个制度都有利有弊,这是不可避免的。”刘?.最后说道,“而判断一个制度是否可行,不是它能给这个王国带来多少财富,而是它是否保证王国的长期稳定和国祚的延续。”

李虎微笑点头,颇

为赞赏。从最早在大同见到刘?.的时候开始,他对这位老者的印象就非常好。今天刘?不怕触犯李虎的威严,直言不讳,而且直接说中要害,的确让李虎感触颇深。相比起来,他觉得李纲改变了很多,虽然性格还是耿直刚烈,但心计却越来越深沉,深沉到李虎不得不小心提防。

“制定国策的目的是保证王国的生存。”李虎说道,“.历朝历代,因为土地产出少,必然把大量的人口固定在土地上,确保粮食的安全。粮食安全了,王国也就基本上安全了。到了本朝,情况变了,随着土地产出量增加,随着一系列鼓励开垦政策的实施,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不但养活了一亿人口,还有富裕的粮食可供商贸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此朝廷不得不鼓励发展工商业和其它各类行业。”

“国情不一样了,.这时候如果我们继续走老路,继续以历朝历代的治国思路来制定国策,继续以崇本抑末的策略来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显然无法适应国情,更无法发展国力,由此也就无法确保王国的生存。”

“大宋的败亡就是一个例子。大宋即使财政崩溃了,但民间财富依旧惊人,所以大宋的败亡不是因为财政崩溃,而是因为国策失误。”

“大宋国策造成了三冗等各种弊端,在每年财政收入高达八千万贯的情况下还入不敷出,随后的变革还是没有走出固有的桎梏,以致于变法失败,国祚崩裂。”

“这时候,我们必须反思,在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已经不能适应沿袭了上千年的财经策略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继续用儒学的陈旧理论来制定国策和财经制度,还是用战略利益的思路来制定国策和财经制度。”

刘?明白李虎的意思。在本朝,有道儒和法儒之分。在国策上,道儒推崇无为而治,经济上放任自由、不抑兼并;法儒则推崇抑兼并,国家垄断,重农抑商。按照李虎的话来说,如果财经制度都是以儒学做为其理论的情况下,道儒就是从战略利益出发,而法儒则是从儒家礼仪和法家刑名出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策理论。

李虎以人口和土地为基础,以

创造财富来增强国力为目标,详细阐述了农工商并重的财经制度,试图说服刘?。

刘?在今日的朝廷中,算是最坚定的新政变革派了,而他又是南方人,出自蔡京一系,如果能说服他,让他改变思路积极加入到这场变革中,那么李虎就有把握在平定东南叛逆、收复东南州县后,迅速在东南推行变革策略,并取得成功。

中土的经济重心就在东南,东南的财赋占据中土财赋一半以上,将来中土财富的增加国力的增强主要依靠东南,而东南官僚大部分是王安石、蔡京等新党人士的门生子弟,朝廷变革策略的实施都要依靠他们。关学子弟不管怎么努力培养,在二十年之内,根本达不到新学子弟的规模,假如李虎在未来数年内平定了东南,那么很显然,变革政策就必须依靠东南官僚来完成。

刘?的重要性由此突出,李虎虽然明明知道刘?可能会成为自己夺取大宋国祚的重要障碍,但他不得不重用刘?,试图用大战略的成功和变革策略的成功来说服和改造刘?,让他在日后成为发展东南经济的重要人物。

刘?当然不会被李虎说服,无论在大战略上还是在变革策略上,他的观点都和李虎截然相反,不过,李虎全新的变革思路还是让他有所感悟。他参加了蔡京新政的实施,他也为新政的失败而扼腕叹息,他也在不断的反思中,而李虎的变革思路则给了他很多启示。

李虎请他参加骊山议政,更直观更深入地参加到变革策略讨论和制度的拟定实施中去。

送走刘?后,已经是深夜亥时正了,但李虎还是亲自赶到馆驿,拜会王渊。

王渊听了李纲的告诫后,到了西府拜见了董小丑、罗青汉、刘延庆和折可求。四位使相对他的到来非常热情,对他在西北的战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晚上,刘延庆在府中设宴,给他接风洗尘。席间刘延庆忧心忡忡,对西北人和西北军的前途并不看好。

王渊曾在刘延庆帐下十几年,深知刘延庆的性格。刘延庆擅长混迹

官场,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水平非常高,这种人一般小心谨慎,做事更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李虎大概吃透了他的性格,所以才大胆用他。

王渊一听就明白了,迫于形势,刘延庆不敢公然和李虎对抗,对王渊的前途也是无能为力。

王渊有些沮丧,告辞刘延庆后就回到了馆驿,思前想后,竟然萌发了辞官回家的念头。老子惹不起躲得起,不干了行吧?

就在他焦虑不安、辗转难眠之际,李虎突然上门拜会,这让他忐忑之余也暗自感激。李虎现在可是摄政王,深夜亲自上门拜会,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两人寒暄几句坐下后,王渊忽然想开了,随便找了个理由,辞官不干了。

李虎笑了起来,“你拍拍??走人,轻松自如,我可就麻烦了。这些话不要说了,我深夜前来,就是向你解释一下,我把你从西北召回来的原因。”

朝廷实施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革措施就是改“重文轻武”为“文武并重”。

文武并重最早的措施就是军政分离,但军政分离有利于集权,但不利于战事,尤其在这个乱世,无论是中央还是地上的军政分离都对战事的进行极其不利。如今中央由李虎一人独揽大权,基本上可以弥补军政分离带来的弊端,但地方上尤其是边境地区这个弊端越来越大,急需解决。

“我打算让你出任东京留守,全权负责开封府的军政事务。”李虎郑重说道,“西征结束后,西北各边境地区也实行这一制度,但需要你率先实行,总结一些经验教训。”

王渊没想到自己还能受到重用,一时心情很复杂,半天没说话。

“未来一段时间,岳飞的任务是南下攻占淮河一线,而你的任务就是守住黄河防线和阻御山东方向的金贼,并给予岳飞以有力策应。”

王渊用力点点头,眼露感激之色。李虎这句话等于

告诉他,整个中原和东南战场都是岳飞和他的,由此可见李虎对他的信任和期待。

“文武并重,文官可以出则为将,武官也可以入朝为相。”李虎笑道,“过几年,等我们平定了东南,你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可以回朝为相了。”

王渊呆呆地望着李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还可以做宰相?

第35章 决裂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26章 如此白痴第27章 大石很无奈第52章 以身为饵第30章 一箭多雕第80章 兀剌海城第87章 你是一头大种马第57章 可怕的漩涡第62章 老子就是骗你第68章 西线战事第36章 无奈的选择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汤第83章 打败仗第93章 步步推进第7章 不要做土鳖第11章 掘堤第96章 阴谋第5章 汉人之桥第73章 中京突变第31章 打不死的小强第82章 桀骜不驯第71章 也是好事第77章 美人计第86章 李清照第68章 大结局第89章 胃口太大第70章 赌一把第58章 机不可失第44章 皇帝也难做第100章 破敌第51章 极度被动第37章 致命一招第5章 变计第44章 百姓苦第33章 宵小之事第90章 要做诱饵第6章 西线突破第79章 契丹人的欢呼第50章 势如吞虎第97章 我也是人第92章 西夏梁氏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50章 虎落平阳第23章 各取所需第41章 他们在骗你第90章 童贯的权力有多大?第3章 大宋第一腐败第9章 逃离陷阱第98章 马哥好胃口第77章 坐井观天第9章 继续攻击第50章 粮道第8章 忌惮第44章 誓死卫国第17章 我们愤怒了第17章 绝不放弃第77章 契丹人的愤怒第30章 副元帅第25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贪婪第91章 单骑赴会第96章 阴谋第22章 刨地三尺第39章 你就是皇帝第88章 魔高一丈第84章 谈判第11章 倒打一耙第56章 折家的后台第14章 放弃幻想第22章 风卷云第1章 身在局中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81章 现实和道义第84章 谈判第7章 我太冤枉了第22章 刨地三尺第53章 将计就计第66章 欺骗第96章 利器第37章 为大宋而战第98章 不可思议的君主第91章 黄雀在后第70章 灵魂掉进了钱眼第27章 大石很无奈第17章 绝不放弃第79章 我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大宋?第74章 中伏了第42章 暴力第53章 折家的厚礼第28章 魂飞魄丧第6章 给我抱抱第24章 只为你第76章 汴京最后的狂欢第39章 胜则输第16章 谁是他媳妇?第29章 察哥的决断第72章 铁匠来了第36章 虎王疯了第3章 大宋第一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