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旅顺(上)

神道中记

宣和圆年四月十六,癸未。西圆1119年5月28日

已是雨过天晴,天蓝得透亮,阳光明媚异常。除了汹涌翻腾的复州河,以及草甸上的一点积水,已经看不到半点昨日暴雨的痕迹。

一群群战马被契丹和奚族的牧人驱赶着,从几里、十几里、几十里外的放牧地向复州河聚集。放眼望去,在一望无际的平原草甸之上,净是万马奋蹄的场面。

回复州河岸,北信口处的金人大营处已是一片狼藉,营栅七零八落,千百顶帐篷尽数扯倒,旗帜兵甲散落满地。一队队奴工在士兵们的监视下在营地中出入,搜寻着女真人残留下来的战利品,并清理营地。营地之外,一溜女真兵的尸。几个手持利斧的东海兵,逐个把级砍下,残尸就近被丢入复州河,级则被撂齐码好,等候计点。

昨日午后,野战二营从北信口渡海登陆,驻扎于此的女真猛安出寨迎击。千名女真铁骑夹着风雨而来,却被战船上的火炮堵在半里之外,眼睁睁地看着东海士兵在北信口渡头下船结阵。当东海军阵中射出第一波弩箭,金人就再也没有了机会----就算在暴雨之中,木制麻弦的神臂弓仍能保持七八成的威力,而金人所用的角弓,却在雨水中变得松软无力。

在炮火和箭矢中倒下了近两百人后,女真人终于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调转马头向北方逃去。于路上,这些败兵还想带走散布在草甸上的战马,但契丹和库莫奚的牧马人却先一步被串通,早把马群远远的驱离大路。到最后,这支女真骑兵就只带着区区两千余匹战马抵达神机营埋伏着的山谷。

当入夜后,这群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的败兵在浮渡河边的官道上淌水的时候,山谷两侧地坡地上。守候已久的神机营突然动了攻击。此时已是雨收云散,借着月色,千支火枪轮番射。山谷洪流滔滔,就算在岸边的官道,也淹上了近两尺深。趟着湍急得河水,女真骑兵在弹雨中艰难跋涉,最后仅仅只有百余骑得以逃出生天,而他们所携带的马群,却尽数被留在了山谷中。

浮渡河之战结束。在辽南。金人的势力已彻底被扫空。除了被困在复州河南岸的一支女真千人队,完颜娄室所率领的连同民夫在内总计五万人的大军,已彻底覆灭。而要解决掉最后的那一千人。也就是一两天之内地事了。

沿着绿草茵茵、苍翠欲滴地复州河岸,赵瑜信马由缰。在他身后,神机营都指挥使朱正刚正向他汇报着昨日的战事。当听到昨日清晨。与第一都交战竟然是金国南部都统完颜斡鲁时,赵瑜忍不住摇头惋惜:“可惜了一条大鱼啊”

“完颜斡鲁太狡猾,见了战局不利掉头就跑,第一都没有配马配车,追之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逃掉”朱正刚也是遗憾非常,若是能活捉或是击毙女真仅有的几名勃极烈中地一名---哪怕是排名最后的一个----那功劳也足以让他胸前的四枚银月变成一颗金星。

“到底是老江湖。风色不对转身就走。这进退自如地本事当真非同一般。当年在海上做买卖地时候。我可没这水平”赵瑜笑道。

朱正刚不知该说什么话好。只能陪着笑。东海国地上层基本上都是海盗出身。现在一个个为官为将。对旧日地丑事却都讳若莫深起来。很少再有人在公开场合吹嘘当年跳帮打劫时地故事。

不用回头。赵瑜也知道朱正刚地尴尬。笑了笑。转过话题:“昨日之战。神机营毙伤女真残敌数百。最后只让几十人逃出。他们夹裹地战马也都截下了。虽说是伏击。但战果如此辉煌。也算是难得地大胜。朱卿家指挥有方。功劳不小。”

“先有大王定策。后有众将士用命。方得此胜。末将哪有半分功劳。”朱正刚谦逊着。“我这也是捡了二营地便宜。若不是二营在北信口先行击败他们。神机营也不会胜得那么轻松。”他一边要竭尽全力地控制着马。与赵瑜地坐骑保持半个马身地差距。一边还要陪着赵瑜说话。一心二用下。额头上地汗紧张得扑簌簌地直往下落。就算被赵瑜夸赞。也没心情自满。

赵瑜哈哈笑道:“朱卿家太过自谦了。这么大地功劳你推不掉。”笑了一阵。他又正色说道:“不过……真要说起功劳。今次战果功绩如此辉煌。其实主要还因为对上地是女真人。并不是说他们不强。论起兵强马壮。军力雄厚。金国还在我东海之上。”

不等不服气地朱正刚反驳。赵瑜继续道:“只是他们今次之败。第一败在庙算。完颜娄室将兵五万。想用狮子搏兔地雷霆手段把长生岛一举拔掉。这种战略不可谓不谨慎。但他们不可能知道。从火烧辽南诸城时起。他们就已经落在我东海地圈套之中。除了时间上有些提前。金人地反应都一如参谋部地预测。我们在暗处算计金人。而金人却懵然不知。这场仗还没开战他们就已经输了八成。这与军力无关。与智计无关。只是因为我军地目地出乎金人预料:不为财帛、不为子女、不为土地。我只要个名声----歼灭女真铁骑地名声----一切战略谋划以此为主。外人怎么可能想得到?”

朱正刚皱眉思考起来,赵瑜话音停了停,等神机营都指挥使消化完这番话,他又接着说道:“而金人第二败是败在他们没有与步兵军阵交手的经验。契丹立国几近两百年,与我汉家步兵交手无数,上上下下都知道不击堂堂之阵的道理。但女真人以前见识的都是契丹、渤海的那些没钱买马的杂兵,从来只要纵马一冲,就可以赶在溃军之后,用狼牙棒一个个把人脑袋砸碎。他们从没有与真正的精锐步兵较量过,所以当遇上我东海军时,只把我军看作是比那些杂兵略强一点的军队。如此托大,我军当然胜得轻而易举。不过……经此一战。女真人受到教训,以后再跟他们开战,肯定会吃力很多了……”赵瑜叹了口气,“吃一堑长一智的头脑,女真人应该不会缺。”

跨下地坐骑突然停步,一条小溪拦在面前。赵瑜看了看浑浊翻腾的溪水,勒马退了数步,然后纵马前冲,一跃而过。在小溪另一边。看着朱正刚和亲卫们小心翼翼地淌过溪水。赵瑜拍了拍爱马,得意而笑。

他胯下的战马本是完颜娄室的坐骑,比寻常战马高出半尺有余。全身栗毛,唯有额头一点白色,内眼角的黑纹如同泪槽。却是传闻中妨主的的卢马。如从挂在长生镇城门上的完颜娄室级来看,这种小说家言也非无稽之谈。不过赵瑜倒并不在意,这匹马身材出众,又温驯听话,确是一匹上等良马。更重要的是这只三岁大地小公马,并未被阉割。等一个月后,它就能在济州岛地牧场过上一日七次的幸福生活----东海国刚刚设立的军马监,最缺地就是优良的种马。

天下最精明的就是商人。大食商人尤其精明。赵瑜曾多次想购买有名地阿拉伯马,给一匹阿拉伯公种马已经开出百两黄金的价格。但大食商人给他带来的仍是被阉割的公马。既然如此,赵瑜便很干脆放弃对阿拉伯马的追求----虽然如果价码再高一点。说不定会有哪个贪财的大食商人献上两匹,但毕竟不值----绕过印度,组织四条战船去阿拉伯走一趟的军费也不过十万贯,只要在岸边某个城防不严的小城进出一次,几百匹好种马唾手可得。

不过现在,赵瑜还没有精力去阿拉伯找麻烦,而有了眼前地这三万多匹战马,几年内,也没必要去跟大食人过不去。

这些战马中,多为阉马---自幼被阉割地公马,性格柔顺,容易调教,又不会情,不论女真还是契丹,都喜欢拿来骑乘---不过,母马的比例虽不高,但也有四五千匹。至于未阉割地公马,赵瑜估计最多只有几百匹。

无论中原还是北地,当公马长到了三四岁将要成年时,马主便会进行挑选,只有性格温顺,体格健硕的良马才会被留下来做种,其他地素质不够的,都会被阉割掉。而赵瑜所缴获的这些未阉公马,自然都是上品。

有这几百匹公马,加上四五千匹母马,已经能撑起新成立的济州牧场----一个马群中,公马和母马的比例达到十比一,就足以繁衍后代。等两三年后,这个位于高丽南方的海岛牧场,每年将会有两千匹好马供应军队。

回望望复州城北这一片一望无际的草甸,赵瑜遗憾的叹息。如果能有派驻一万精兵驻守北方,这里将是最上等养马地。只可惜他最多也只能抽出两千兵。辽南的草甸,他不得不放弃。

赵瑜再向南望去,越过汹涌的复州河,几十里外还有一千女真驻扎在南信口对岸,只要把他们消灭,等河水稍落之后,就能驱马渡河。再向南百里,便是后世被称作大连的苏州。这数万战马将会从现在正在被东海奴工们紧急抢修的苏州港上船,被运往南方。

再解决最后一千人,辽东的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赵瑜想着,也该回去了,再过一到了台风季,路可就难走了。

正想间,身后马蹄声急促响起。赵瑜回头看去,却是在北信口忙碌着战后收尾工作的朱聪。

“大王……”驭马来到赵瑜身边,朱聪气喘吁吁,“大王,南信口的女真人离营了”

赵瑜一奇,南信口大营中的女真兵,向南是死地,向北是复州河,向西是大海,向东却是山脉:“他们能去哪里?”

“他们正向东往山中逃窜”

一千女真骑兵在平原和丘陵间奔驰,前方的山麓越来越近。完颜活女行在队尾,当越过最后一条溪流,他驻足后望,对着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弟弟、失去了无数族人的土地大声吼叫:

“我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

他拼命嘶吼着,泪水在脸颊上纵横,但吼声转眼就随风而散,只剩呜呜的风在吹。

第10章 伊德利斯东游日记(三)第23章 丧事(上)第59章 投奔(上)第40章 故人(下)第16章 商战(上)第9章 绸缪(上)第30章 战备(上)第35章 经济(下)第9章 迎击(上)第56章 九五(中二)第13章 西路(五)第14章 父兄(下)第34章 覆亡(上)第58章 西军(下)第28章 雄心(上)第23章 清化(上)第12章 靖安(下)第36章 海上(下)第11章 宣传(下)第16章 神机(上)第46章 新年(上)第8章 四方(中)第3章 夜话(下)第13章 西行(下)第48章 道阻(二)第26章 旅顺(上)第24章 西路(七)第32章 跳墙(中)第12章 和议(中)第7章 未雨(上)第8章 投奔(下)第25章 天子(上)第25章 舆论(下)第42章 大石(下)第21章 文治(下)第7章 先锋(上)第30章 回航(上)第9章 惩戒(下)第21章 战船(上)第8章 敌至(下)第18章 军器(上)第48章 助守(下)第28章 帝国(下)第17章 商战(中)第33章 冬雨(下)第33章 经济(上)第16章 船场(下)第47章 江山(中)第10章 三国(下)第27章 天子(下)第26章 失算(下)第20章 开局(中)第29章 连横(中)第42章 帝位(下一)第25章 失算(上)第33章 祭灵(中)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48章 道阻(二)第15章 传承(一)第5章 战前(上)第27章 旅顺(下)第19章 衢山(上)第40章 关山海(上)第37章 决战(下)第32章 祭灵(上)第9章 四方(下)第11章 孤舟(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1章 文治(下)第32章 祭灵(上)第57章 西军(中)第4章 西路(一)第42章 关山海(下)第41章 大石(上)第9章 迎击(上)第42章 帝位(下一)第45章 乱象(二)第42章 帝位(下一)第64章 九五(完)第12章 和议(中)第37章 战线(上)第32章 冬雨(上)第60章 投奔(下)第31章 人心(下)第33章 跳墙(下)第26章 野心(中)第23章 丧事(上)第48章 助守(下)第47章 道阻(一)第58章 九五(下一)地十五章 硝烟下第33章 祭灵(中)第45章 蔡攸(下)第58章 九五(下一)第15章 包围(下)第6章 纷乱(上)第7章 先锋(上)第25章 舆论(下)第17章 变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