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琉球(上)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辛丑。【西元3年5月7日】

琉球。

这条划分了东海和太平洋的千里岛链日后的‘万国津梁’在此时仍只是一隅蛮荒之地。宋史中所称的‘流求’甚至让人无法确定说的是到底是台湾还是这条链状群岛。没有商贸没有朝贡在宋人眼里琉球完全是不值得关注的存在就算张冠李戴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在衢山的海图上两者却已区分得很明白。这是赵瑜凭借残存的记忆先标定出来然后再依靠几年来不断的航行探索才逐步确认的。由于洋流的因素衢山的海船只去过几次台湾仅仅勉强把海路探清但琉球则由于有对日贸易的缘故航线上的资料都积累了不少早已是常来常往。群岛中的几个主要岛屿都已列入海图岛上的风土人情也探得分明。

这个时代的琉球虽然在其后人的史中是历经二十五代国王传承一万七千八百年的天孙王朝刚刚覆灭重新统一全国的舜天王尚未出生的混乱年代。不过这些传说完全是日本国天皇万世一系神话的翻版近乎于扯淡。

真正的琉球现在不过刚从部明中进化出来仅仅出现了一点国家的雏形。琉球岛上各个土著酋长自称按司各自统治着一小块土地。这些按司互相攻伐征战不休。如果没有衢山军的插足到百年后在琉球本岛上各按司将会逐渐并吞整合成山北、中山、山南三个王国也就是所谓三山时代。

遗憾的是衢山军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统一的进程。三年前赵瑜刚刚得掌浪港寨衢山岛上人手不足尤其是奴工被赵瑜杀了一批又放了一批只剩下区区数百盐场、田地都荒了采石场也几乎停工。没有人所有的计划就都只是纸面上的笑话赵瑜也不得不抽调兵力出外征集不要工钱的人手。

那时浪港刚被招安至少得循规蹈矩一阵同时也没有去内陆捕奴的胆量只能把目光放到海外。南洋太远只有东洋地界——也就是日本、高丽——最为合适。再加上赵瑜本也有过出逃海外的计划去日本、高丽的海图、领航的船工都是现成的只要载上食水便可立刻扬帆出航。

大观四年三月衢山安定下来不过半月赵瑜就派出了第一支船队。三条海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表面上是做生意暗中却有着探查高丽、日本沿海内情的任务。但这次航行下来高丽的五道两界【注】中的西南四道近海都走了一遍日本太宰府治下的九州岛也绕了半圈生意可说是大利市。沿海村寨也各自攻破了几个但却现要想不付出大的代价就捕捉到充足的人手难度很大。在火器尚未装备的情况下面对有一定组织的土著军队区区三船的海盗就算能胜也必须付出血的代价。反倒是回程时因避风船队误登琉球岛却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琉球岛上没有统一的政权没有脱产的军队所谓的按司所辖地域不过一个乡的大小。每个按司都是从一个或几个部族展而来通常有两三千人互相之间皆有血缘关系分居几个村落。各按司之间的战斗甚至比不上大宋国内乡村中因争水而生的械斗激烈。而对捕奴队最有利的一点便是这些按司之间多有旧怨并不互相支援。衢山军可以从容的一个村寨一个村寨的攻破。

衢山船队当日避风的地点为当地土人所称的那霸按司所在乃是琉球本岛上唯一的良港。不过此时琉球与外界尚无商贸往来这个良港也仅仅是安扎了几个渔村大半都荒废着。渔村中的土著见人不避衢山捕奴队很轻易的就将他们一网打尽。带着捉到的年轻精壮留下老弱病残自生自灭衢山船队满载而归。

自此之后除了六到九月的台风季衢山每个月都要派出船队去日本交易用丝绸、瓷器换回大量金银而回程时就顺道走一趟琉球把空余出来的舱位都装满。而在当初避风的那霸一个小小的殖民地已建立起来殖民地的军寨中驻扎了一个都整整一百名士兵。几年来这些士兵和殖民地的主持者不断更替一方面为了避免他们长久在外对衢山离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士兵见见血。到了今日那霸寨中的主事者已是第四任——赵琦。

清晨赵琦从睡梦中惊醒汗流浃背浑身都湿漉漉的。琉球的四月已经进入夏季湿热无比连呼吸都感到气闷。几日来他烦躁无比始终睡不安宁。

两个使女见赵琦醒来连忙赶上前服侍他更衣梳洗用餐。这两个使女都是从日本抓来的奴隶中挑出来——衢山的商船从日本回来时偶尔也会做上一票不过因为当地防卫甚严也只能是偶尔——两女做事伶俐长相也看得过去更重要的是汉得很快。因她们把赵琦服侍得好她俩的家人也受到一些优待。

不过这几天赵琦的心情不好见人都冷着脸两名使女做事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于他。吃完早饭赵琦掀帘出门却听见身后的使女们长舒了一口气好像解放了一般惹得他更是不快。

不过赵琦并没有回头责罚她们的想法。从脾气上讲十五岁的赵琦还是比较善良的对奴工也十分宽和完全不似赵瑜那般杀人不眨眼的性格。

出门之后赵琦的几个亲随便跟了上来。几人一行在寨中开始例行的巡视。那霸寨改建自那霸按司的主村赵琦的居所本就是当年的按司御所。衢山军进驻后筑高篱砌石墙开凿壕河把原来疏漏的村寨防御体系打造得铁桶一般。虽说防御严密但寨子却也不大周围不过一里沿着及胸的石墙半刻钟便能巡视完毕。

寨中之人见到赵琦出行纷纷躬身行礼。毕竟他是赵瑜幼弟衢山的二当家那霸寨一寨之主纵然年幼寨中也无人胆敢不敬。几人走过寨中主路鸡犬之声不绝于耳几头健壮的水牛在路边闲逛。寨东的校兵场上几队士卒呼着号子操演着队列阵型。而寨西一片屋舍上炊烟袅袅但不是做饭而是在制糖。

这个殖民点不仅仅是为了捕捉奴隶才设立琉球岛上土著再多也有捉完的一天。开种植业才是赵瑜真正重视的工作。几年来那霸寨周围已经开辟出了千余亩田地一部分种粮以期自给自足但大半田地还是辟为了甘蔗园。

琉球终年如夏最宜甘蔗生长。由于雨水充足地力肥沃那霸寨的甘蔗园亩产常有三四千斤出红糖率接近一成【注2】。单单去年一年那霸寨七百亩甘蔗田中出产的红糖就过了一千五百石给衢山带来万余贯的纯利。同时在衢山岛上赵瑜还试着把红糖加工成白糖、冰糖小批量的制取已经成功现在正在训练工人修建作坊希望下一季甘蔗收获后能大批量的生产利润远比红糖高出数倍的白糖。

而且这一切还是刚刚开始现在甘蔗田还只是试验田等过几年甘蔗户们把种植甘蔗的经验都总结出来琉球岛上的甘蔗种植业才会真正展起来。

现在的那霸寨汉军百人此外还有十几户从衢山迁来的农户主要是料理寨外的农田和甘蔗地。当然他们基本上不做重活大半农事都由三百奴工完成。这些奴工多来自日本也有少部分是高丽人却没有一个土著。

之所以不用当地的土著却是因为前年连续生多起奴隶杀了所服侍的主人趁夜逃入山林之事赵瑜因此而下令禁止在琉球役使本地人改用从高丽、日本或捕捉、或诱骗来的奴工。这些外来奴工在琉球人生地不熟就算逃跑也很容易捉回来如果落到当地人的手中更不会有好结果因而只能老老实实地依附于那霸寨。不似当地土著犯了事后还能依靠熟悉地理而逃脱惩罚。犯了事却能安然逃脱便会引起其他奴隶竞起效尤当然不利于统治。这也是日后赵瑜治下逐渐形成的异地为奴制度的主因。

赵琦一行沿着石墙走到寨东角的望楼下扶着木梯独自爬了上去。望楼上的两个士兵见他上来慌忙行了一礼。赵琦点点头算是回礼。他站在望楼上向四面眺望那霸寨周边几十里地方尽收眼底。

西面浩瀚一片乃是东海。向南看就是那霸湾。那霸湾东西长南北窄在深入岛内的海湾东部有一条河流流入此处。东面则是山林只有靠近寨子才有一片田地。如向北望去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融融绿色中间有一小片暗影那便是浦添按司所在。在衢山殖民者攻破了岛南的大里按司【注3】之后这浦添按司便成了琉球岛上最大的土著势力。

在衢山殖民者的威胁下琉球本岛中部诸按司月前在浦添城寨会盟公推浦添按司领为世主会兵一处共同对抗那霸寨的‘唐人’。从派去探子口中得到的消息现在的浦添城下已聚集了十几个按司过五千人的兵力。

望着北面赵琦心中忐忑不安五十倍于己的敌军他到底能不能抵挡得住?

注五道两界杨广道、庆尚道、全罗道、交州道、西海道、东界、北界。

注2这是明代竹蔗的产量。如果是现代蔗田甘蔗产量最少也有四五吨出糖率大约5%。

注3琉球三山王国。山南国的统治者为大里按司;中山国的统治者为浦添按司;而山北国国王则出自今归仁按司。

第30章 战备(上)第19章 海啸第16章 变奏(上)第63章 等待(上)第9章 四方(下)第20章 勇气(上)第35章 出战(下)第23章 烈风(中)第16章 商战(上)第6章 西路(三)第42章 改制(上)第64章 九五(完)第24章 丧事(下)第30章 传言(下)第33章 祭灵(中)第64章 等待(下)第17章 传承(三)第10章 伊德利斯东游日记(三)第43章 帝位(下三)第58章 西军(下)第51章 道阻(五)第20章 开局(中)第10章 宣传(上)第22章 球赛第10章 迎击(下)第13章 包围(上)第32章 轻取(下)第20章 衢山(下)第3章 新港(上)第45章 乱象(二)第13章 琉球(下)第32章 轻取(下)第30章 祭灵(下)第21章 战船(上)第16章 船场(下)第47章 道阻(一)第39章 故人第3章 夜话(下)第8章 四方(中)第27章 星火(上)第29章 西路(八)第11章 孤舟(上)第45章 蔡攸(下)第14章 父兄(下)第26章 传承(完)第9章 三国(上)第8章 交趾(上)第7章 先锋(上)第14章 硝烟(中)第43章 交涉(上)第14章 父兄(下)第14章 间奏(上)第45章 明教(上)第51章 道阻(五)第20章 开局(中)第20章 阵线(中)第52章 杭州(中)第18章 伊德利斯东游日记(完)第55章 九五(中一)第16章 商战(上)第48章 助守(下)第53章 道阻(完)第19章 战象(下)第47章 助守(上)第46章 新年(上)第37章 股票(中)第50章 道阻(四)第15章 船场(上)第9章 四方(下)第6章 战前(下)第15章 意外(下)第43章 决胜(上)第15章 意外(下)第23章 武功(下)第41章 大石(上)第34章 南行(下)第43章 交涉(上)第39章 湄屿(下)第36章 岛南(上)第4章 使团(下)第25章 舆论(下)第8章 交趾(上)第18章 商战(下)第31章 局势(上)第26章 天子(中)第12章 靖安(下)第29章 连横(中)第49章 道阻(三)第9章 惩戒(下)第26章 传承(完)第17章 变奏(下)第17章 丰收(上)第46章 江山(上)第34章 经济(中)第8章 未雨(下)第38章 湄屿(中)第28章 传言(上)第23章 万马(下)第29章 摊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