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1)

“国公……国公……”一大早许希就跌跌撞撞的跑到赵昕面前,顿首禀报:“成了!成了!成了!”“国公所授之术成了!”

他高兴的都要语无伦次了,以至于连风度都已经彻底丧失,整个人更是癫狂的像个疯子。

“许院使,先起来……”赵昕让甘昭吉上前,扶起这位因为兴奋而差点手舞足蹈的翰林医官使:“慢些说……不要急……”

“国公……”但许希却怎么都不肯起来,跪在地上,流着眼泪,又是哭又是笑:“您所授之术,果神术也,所种痘苗之人,皆已落珈痊愈……”

“痘疾,从此不再能夺人性命矣!”

“天下父母,从此无忧也!”

痘疾,也就是后世课本上的天花病毒,在如今是大宋婴幼儿的头号杀手。

便是成年人,一旦感染,致死率也在三成以上!

便是侥幸痊愈,患者也会终生落下一张满是痘珈的脸。

于是,痘疾之名,让人闻风色变,胆战心惊。

更要命的是,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毒,从来不管什么地位、贵贱,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不管华夏贵胄还是夷狄禽兽,一视同仁。

而如今,许希已经亲眼见证了,这可怕的疾病,为寿国公所授之法而终结。

他刚刚从太医局在汴京城外的一个山谷里秘密设立的痘疾院归来,整个四月,许希都在那里主持着种痘法的实验。

他按照这眼前这位国公所传授的方法,一丝不苟的进行着每一个步骤。

于是,实验圆满成功!

痘疾院中前后招募的三批‘种痘人’,全部在用了牛痘法后,安全痊愈。

其中,甚至还有数名已经感染了痘疾,被判处死刑,本该被强制隔离,任由其自生自灭的痘疾患者。

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

让许希震撼、敬畏、崇拜、狂喜……

便是知道许希负责着什么事情的刘永年、甘昭吉,现在也是兴奋的满脸通红,想要恭贺,却连话都说不出来。

没办法!

痘疾,夺走的生命中,也有他们的儿时玩伴,甚至宗族兄弟。

只有赵昕平静如初,因为,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牛痘术,是经过后世科学验证的安全有效的天花疫苗。

在赵昕的前世,他成年即位后,就命许希研究牛痘防疫术,并取得了成功。

如今,不过是将曾经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而已。

自然,内心毫无波澜。

“父皇可已经知道了?”他淡淡的问着。

“回禀国公,微臣已经命人前去向官家报喜了……”许希叩首拜道:“臣则来国公这里,向国公禀报此事……”

“那许院使可就错过了一个升官加爵的大好机会啊……”赵昕微笑着道。

自然,这样的事情,谁第一个跑到御前,谁就能获得官家的奖赏。

而且,必然是加官进爵。

在北宋,所有国家体系内的官员,都是有机会做到最顶级的。

哪怕是一个匠官,只要足够出色,也可以得到特旨服绯佩鱼袋,乃至于挂个防御使、观察使、节度使、刺史这样的头衔。

像这次这么大的事情,而当朝官家又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大气。

第一个去报喜的人,必然得到准许服绯的资格,若是许希亲自去报喜,至少可以得到一个观察的头衔。

虽然没什么大用,但,俸禄是肯定大涨,而且,未来致仕后的地位与待遇也会更好。

“臣岂敢居功邀赏?”许希叩首拜道:“此皆国公之天恩威德也!”

“院使这就说错了……”赵昕平静的点出了许希话里面的毛病:“恩自上出,德从天降,此皆父皇之仁德,上感动天,天假孤与卿手而已……”

赵昕对自己的父亲太了解了。

知道,这位官家旁的都不计较,就计较一个事情——地位!

也就是赵昕,作为他的独子,可以肆无忌惮,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不会计较和放在心里。

但其他人,若是以为自己也可以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脾气再好的官家,终究也是君王,君王一怒,流血漂橹!

赵昕站起身来,对刘永年吩咐道:“走,与孤一同去延和殿向父皇与大宋社稷道喜!”

牛痘法一出,赵昕就已经知道,他可以正式踏上权力的舞台了。

从今天起,这天下的每一个人,包括这皇城中的人,也包括天下二十二路州郡文官武臣,甚至还包括了元昊君臣、辽国君臣乃至于吐蕃、回鹘、交趾、朝鲜。

都必须瞪大眼睛,仔细正视他的存在。

而赵昕也将会断然的使用和运用他所知的一切权术手段、方式以及他手里的权力,给与所有敢于挑衅或者挑战他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叫他们知道,大宋已然觉醒,中国,绝不可轻侮!

因他在,故而,从今以后,大宋将截然不同。

于是,赵昕在甘昭吉的服侍下,换上崭新的袍服,戴上礼院为他特制的小小冕冠。

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乘上他出生后就特别定制的撵车。

于是,春坊之中,旌旗飘飘,鼓吹琴瑟,仪仗威严。

恰在此时,有几位文官从东华门入宫,正要前往政事堂,忽然听到从大庆殿旁边的春坊之中传来阵阵威严的鼓瑟之声。

“此……”有曾经在真宗时为官的人惊疑的说道:“皇子出巡之仪卫也!”

自真宗以来,国家子嗣艰难,太祖、太宗时人们常常见到的皇子出巡盛况渐渐的不复为人所知。

特别是当今官家即位后,国家已经整整十几年不闻皇子出行仪卫之影。

却不想,今日还能有幸再见,这官员顿时就感动的泪流满面:“天幸我主!天幸我主!”

有皇嗣的感觉,就是这么爽!

没办法,文官们是离不开两个东西的。

第一个是他们的官职,这是他们的命根子。

第二个则是效忠的对象,若连君都没有,那他们就比夷狄野人还惨!

孟子不就说过吗?

无君无父,禽兽也!

所以,后世鲁迅说,有些人头上的辫子虽然割掉了,但心里的辫子还在。

而在如今,整个大宋,甚至可以说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所有人心里面和头上,都生着一根名曰:君父的辫子。

君主,对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国家的君王那么简单。

还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与希望。

儒臣尤其如此!

只是……

看着那从春坊中,气势磅礴而出的皇子依仗队伍,这些官员忽然面面相觑:“寿国公不是才两岁吗?”

“依制,未出阁之皇子,不得特旨,不可随意出阁!”

“何况国公乃是国本!更是无旨或无有大事,不可出阁!”

“难道说……”他们纷纷将头望向延和殿的方向。

于是他们知道,有一个事关国家的大事已经发生了。

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丑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八十三章 惊雷(1)第三十四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3)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第四十八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梦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第三章 天降圣王(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第四章 祖宗(1)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章 缘由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第二十四章 国公千秋(4)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六十章 小报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第十一章 南厅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第七十八章 实验(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四十章 国公圣明(3)第一十九章 参政(4)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一百章 听政(2)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第六十章 小报第二十四章 国公千秋(4)第三十五章 元昊气晕了(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二十二章 国公千秋(2)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七十八章 实验(2)第一十八章 参政(3)第二十一章 国公千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四十三章 国公圣明(6)第三十九章 国公圣明(2)第七十九章 实验(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第一章 读书救不了大宋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第一十七章 参政(2)第七十七章 洗脑(2)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第三十九章 国公圣明(2)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第四章 祖宗(1)第三十三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2)第四十一章 国公圣明(4)第二十三章 国公千秋(3)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第一章 读书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第四十章 国公圣明(3)第九十三章 惊变(1)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第七十九章 实验(2)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