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闻战则喜

朱勔死了,朱家的势力网应声而破,这种松垮的利益群体就是树倒猢狲散。

杨霖整顿兵马,在江南释放了所有被朱勔羁押的富户,然后废黜了他所建立的各个应奉局。

将衙署内的一切职权,挪到了万岁营旗下的市舶司,此举不但得到了日进斗金的利益,还又一次在江南收服民心、民望。

他竖旗斩朱勔的行动,也在汴梁引起骚动,首先就是蔡京有一些不开心,不过也只能捏着鼻子咽下这口气。

朱勔每年的贿赂,是蔡府的重要收入来源,现在他在江南惹出这么大的祸端,蔡京还是想保下这个心腹。

不过他没有想到,同样是自己的人的杨霖,下手这么快且狠。

他的兵马到了苏州的第一天,就把朱勔全家杀了,蔡府内蔡京看着一封密信,鼻子里重重得哼了一声。

蔡攸在一旁添油加醋,不满地数道:“爹,杨文渊杀了朱勔、朱充父子,所获不止百万,他上缴朝廷了三十三万贯,简直是把我等当成了市井蠢夫。两浙路是什么所在,朱勔在这种地方刮了一年多地皮,便是个园子,都在止三十三万贯了吧。”

他说的唾沫横飞,情绪激动,蔡京越看越气,一拍桌子怒道:“住嘴!”

蔡攸表面上是梁师成得人,实则是蔡京的算计,让他投到政敌手下,来保证蔡家的富贵。

所以一看蔡京拍了桌子,蔡攸赶紧停止了嫉妒心满满的抱怨,还有些不服气地道:“爹,我说的不对么?”

“你跟为父在这牢骚满腹,出了徒添聒噪还有何用?你眼馋朱勔的百万家财,你怎么没有提前看出江南民乱呢?若是你提出两浙路将乱,为父还保不了你去成此大功么?”

蔡京越说越气,指着自己长子的鼻子,骂道:“老夫精明一世,怎么生了你这么蠢儿子,就知道学那妇人背后长舌。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去梁师成那里,求他进言等到时机成熟,去江南顶替杨霖成为主帅,攫取这天大的功劳。”

蔡攸眼色一亮,激动地站起身来,问道:“爹,这能行吗?”

“官场一道,波谲诡异,哪里有什么仇敌盟友,不过都是些旗子罢了。杨文渊是我的旗子,我也是他上位的旗子,梁师成就不是了?到时候为父出马,亲自与梁师成讲和,抛出他拒绝不了的条件,何愁吃不到这枚果子。”蔡京说完,恨其不争地指着蔡攸1,骂道:“你再为蝇头小利,来到这里说些不轻不重的腌臜话,小心为父打断你的腿。”

蔡攸此时满心欢喜,哪里还顾得上心里那点芥蒂,赶紧堆笑道:“儿子知道了,儿子这就走。”

御花园内,梁师成正陪驾游园,趁着赵佶赏花的时候,梁师成眼珠一转,上前道:“官家,这株茶花是难得的极品,还是朱勔活着的时候献给陛下的。”

赵佶叹了口气,道:“是啊,朱勔对朕还算忠心,可惜他阳奉阴违,背地里却如此害民。”

梁师成暗暗心惊,自己把杨霖的奏章扣下,怎地皇帝还是知道了朱勔的所作所为。

“朕久居深宫,难出汴梁,辛亏有杨霖和杨戬,一个为朕忙里忙外,一个缉事厂为朕充当耳目。”

缉事厂!梁师成听到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的三个字,浑身就不舒服。

杨霖和杨戬搞出的这个缉事厂,分去了他很大的权力,让原本无所作为的杨戬,一下子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显然缉事厂已经成为杨霖和皇帝沟通的渠道,这让领兵在外的杨霖,跟皇帝的关系丝毫没有疏远,甚至天天都能知道杨霖做了什么。

----

吴江县外的李家庄是一个富庶的村落,现在成了方七佛的大军的驻扎地,他们占领杭州之后,迅速地出兵扫荡周围的州县,已经初步荡清了零零散散的宋军残部。

这些小镇的防御不堪一击,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县衙富的流油。

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大军的补给,这让方腊的军队更加势如破竹。

方七佛是方腊在路边捡到的,当时都已经快要饿死了,入教之后这个脑子活泛,手脚勤快的小子,很快就得到了方腊的喜欢。

如今起事,方七佛又屡立战功,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远处一个胖大和尚走了过来,边走边问:“小七,怎么样,赵官家派来了多少援军?”

方七佛笑着答道:“五万禁军,据说是少宰杨霖领兵。”

“少宰?那可不是个小官,我们杀了这么多宋军,怎么才惊动了五万禁军出来,直恁的不拿爷爷们当回事。这回削了大宋少宰的脑袋,倒看他们看不看得起爷爷。”

方七佛摇了摇头,说道:“我听明王说过,这大宋的禁军可不是我们杀得那些厢兵能比的,禁军是开国时候的精兵强将的后代哩。”

他橫眼看了一下周围的士兵,这些人来自各个行业,最多的当属农民。

他们手里的锄头、棍子、耙子...都是以前的使得顺手的农具,这些人现在气势如虹,是好处也会是坏处。

只要经历一场惨败,这些人的士气就会荡然无存,他们需要一直胜利,才能维持对明王的信任,慢慢积累作战需要的勇气和承受失败的信念。

如今,和这个大和尚一样,对宋军极度轻视的人不在少数,希望自己不要遇见太厉害的角色,不然他对这支义军的未来不是很看好。

此时的江南,阴雨绵绵,天空上经常是阴云密布。

苏州和杭州之间,相隔不是很远,两支截然不同的大军,正在各自磨枪擦剑,一场恶战行将爆发。

在据他们很远的地方,还有一支轻骑,正在快马扬鞭地赶赴江南。

马上的骑士们甲胄、旌旗破破烂烂,遍布箭孔,盔甲上都有刀痕。脸上却带着兴奋的喜色,而显得有些黑红。

闻战则喜,是老秦人骨子里刻着的东西。

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岂容人起舞致书友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书生到劳动中去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练新军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烟各自稠第四百五十四章 拦路者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十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七百五十三章 约法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为宋剃辽发,辽皇帝兴辽说宋话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一百零八章 不报睚眦方为雄第一百零一章 众星捧月第二百零一章 布局西南第二百五十四章 这有何难第五百一十三 没想到你耶律大石浓眉大眼的,也干这种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城风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杰(为狙击手耿烈加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没个消停第五百三十八章 开战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礼仪布于四方,王化在于霸道第三百七十一章 远探拦子马,终别扬州梦第四百四十八章 杨卿今欲弑君耶?第四百四十章 人间荒唐一场梦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为我还有个地瓜三更)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二百二十章 捷报如云传汴梁(为凤盟加更1/156)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赌,帮韩世忠上岸第六百七十七章 强啊大石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边风吹起来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泽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发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云密布,将星闪耀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杨一窝?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马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帅出征第七百三十三章 斩草第六百一十一章 规范管理,国法至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当为大辽先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还得赔钱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贱如草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马南下黄河北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杨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十一章 浅谈大宋风月场第五百五十章 权势的味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二十一章 纵横第三十三章 只手动汴梁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师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难得天伦乐第三百九十三章 痴肥无能杨盐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隐患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运输线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五百零三章 绝世好弟弟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伦乐融融 再忆旧事气豪雄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杨论士第二百一十六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二百四十章 阳谋随势而发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杨入室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议和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学家们(第五更,为liveaben加更2/18)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战大名天下知第四百五十四章 拦路者死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办事哲学第四百六十九章 继承者们第二百八十五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韩世忠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筹谋,海港欲筑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一百四十章 方腊称帝第四十四章 时间仓促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师第四百零七章 万般怪相是人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杨钦差第七百二十五章 叹息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误国英雄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脱困驸马府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龙角初露第六百五十六章 转守为攻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人师表杨少宰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阳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厉害的角色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师总指挥第七十三章 嘴甜胆大脸皮厚第三百七十一章 远探拦子马,终别扬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