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谁人青眼识国将

成都府以西,不出百里的地方,就是吐蕃领土的最东端。

如今庞大的吐蕃帝国的东部和北部,已经全都纳入大宋版图,只剩下西南腹心之地,几十个领主还在观望。

如今不过是等他们做出选择,战,他们打不过;降,须趁早。

大帐内,几个亲兵在收拾一些衣服等物品,杨霖坐在一堆篝火旁,和陆谦烤着羊腿吃。

帘门掀开,刘仲武带着韩世忠进来,抱拳道:“少宰,北路兵马,已经打过来了。”

沉稳了一些的韩世忠,迈步上前,叉手道:“少宰,俺已经收拾好了西北的吐蕃人,接下来就跟着您打进逻些城。”

看得出他的神色很是激动,再见杨霖自己已经是一军主帅了,当初南下时候,自己还是辛兴宗麾下一个轻骑兵,朝中有人对于这些大宋的边军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杨霖指了指旁边,道:“搬个凳子,来吃肉,老刘,你也来。”

刘仲武和韩世忠对视一眼,各自办了个矮敦子过来,四个人围着火堆烤羊腿。

杨霖啃了两口,道:“这里是你们的战场,我的战场不在这,既然你来了我就可以回汴梁了。”

两个人心底一震,还以为杨霖说的是朝堂上的争斗,据说少宰和梁师成的过节已经到了不死不休地地步。

尤其是这次把王黼打下去,让梁师成更加的怀恨在心,那王黼离开了汴梁的权力中心,走在半路便被人乱刀分尸,他的仇家遍布天下,谁也不知道是哪个动的手,但这笔账势必要算在杨少宰的头上。

更别说,还有一个关系似敌似友的太师蔡京,杨少宰说他的战场不在此地,实在是大有道理。那些庙堂顶处的争锋,是他们还不能够触及的高度。

杨霖撒了些盐巴,看着羊腿上蹭蹭地往下滴油,哪里想到手下几个大将心思这么多。

他所谓的战场不在此地,指的是北境的女真鞑子,还有大厦将倾的契丹。

那里才是未来十年,天下大势的重中之重,风云激荡的漩涡中心。

作为三方势力之一的大宋,至今还没有参与其中,再晚了就要失却先机了。

韩世忠看了一眼杨霖,发现他眼色深邃,不知道在沉思什么,满肚子话一句也没说,便沉默着等他开口。

杨霖一边转着羊腿,一边道:“咱们如今在此会师,吐蕃诸部必定望风归降,这些人中很少有真心实意的,大多数是为了保全富贵。

我走之后,你们拿住措摩活佛,大肆宣扬他的转世理论,牢牢控制住他,在吐蕃剿灭所有其他的佛教。

佛家密教一派,必须只有一个门,不然吐蕃的战乱永远不会休止。”

韩世忠点了点头,随即又想到了些什么,迟疑片刻还是问道:“这样一来,只怕是要死不少人,那些教派的信徒是很愚忠盲目的。”

杨霖眼色一寒,瞪了他一眼,训斥道:“带兵打仗的将军,有必要害怕本地愚民么,不行就杀光这一代,过去几辈之后,这片土地上就都是措摩转世活佛的忠实信徒了。”

愚昧永远不是犯罪的借口,也不足以成为他们反抗朝廷的缘由,如果大宋给与本地奴隶们的自由,不能让他们安享大宋相对宽松的统治,那么就只能用刀刃把这里的顽疾彻底割掉。

韩世忠悚然一惊,杨少宰的话里,看似平常,却藏了无尽的杀意。

吐蕃,会成为第二个大理,甚至收伏此地的过程会比大理更加血腥。

自己当初依着树干,和弟兄们大骂段正淳,如今却要扮演他的角色了么。

一声冷笑传来,韩世忠抬头一看,少宰正盯着自己,嘴角勾起嗤笑道:“你若是干不来,趁早滚蛋,我再挑几个能干的。”

没有人比韩世忠知道,有一个靠山的重要性,在他早年的西军生涯中,战功无数却没有得到哪怕一个都头的提升。

他的功劳不是被瞒报,就是被冒领,脑袋别在腰带上,拼死拼活赚来了几个赏钱,说句不好听的,这年头军汉的命还不如羊肉值钱。

心中波浪翻涌,韩世忠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抱拳沉声道:“少宰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杨霖脸上的寒意尽去,站起身用油油的手掌拍着他的肩膀,咧嘴笑道:“泼韩五,你是我见过最好的将军,别让我失望。”

闻言韩世忠有些惘然,随即浑身一震。

难以抑制自己内心地激动,自己浑浑噩噩的军汉生涯,碰到了少宰才有了起色,原来在他心中俺泼韩五是这等地位么。

士为知己者死,在古人看来,可不是一句空话。

俺韩五乡里泼皮出身,又有一身的毛病,除了在西军中混了个好人缘,浑浑噩噩这么多年,什么都没赚下。

难得少宰如此青眼看俺,还有什么好说的,定要帮他将这吐蕃平定。

杨霖说这番话,自己也没有想到会给韩世忠带来这么大的触动,他只是说的实话而已。

韩世忠是什么人,当代最好的将军,绝非妄言,如果说自己只是兢兢业业的主帅,韩世忠则是天生的帅才。

他的眼锐利似鹰,隔着几里都能把战场上的局势看得清清楚楚;生了一颗泼天的胆子,五十个人就敢闯方腊老巢;一身的弓马娴熟,能开硬弓,骑得了烈马,武艺高强。

更重要的是,他胆大心细,脑子好用,对于稍纵即逝的战机,把握的比谁都准。

如果说当今大宋谁可以与之相比,只能是河间府的宗泽了。

杨霖擦了擦手,解下酒囊灌了几口,道:“吃饱喝足了,陆谦,准备出发吧。”

陆谦笑将一声,起身指挥着万岁营的亲卫们准备启程,自己则牵着杨霖的马过来。

回头看了一眼,满营的将领都注视着自己,杨霖轻笑一声道:“本官把这个烂摊子补救回来,交到你们的手中,再出什么差池,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刘仲武笑道:“少宰且请宽心,坐等我们得胜返回汴梁。”

大笑一声,杨霖一拍马鞭,在万岁营的护卫下,要从河湟出秦陇,返回开封府。

☢TTkan☢¢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骑夜入燕京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乱提刀到汴梁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声声伐女真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兴刀兵第七百四十七章 禅位诏书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韦第三章 父子齐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残忍凶杀案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第三百章 蔡杨翻为社稷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体为重啊第五百七十三章 恶犬变家犬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三百三十四章 寻仙问药天子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阳祖师,驾临洛阳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娄室拜大将,念天伦杨霖躬自省第二百二十章 捷报如云传汴梁(为凤盟加更1/156)第五百零八章 给足面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内感动哭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暂歇,亡国岂无恨第五百二十四章 汹涌第四百九十二章 边民之痛第四百零五章 赤阳真人信徒多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滚蛋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仁赐安宁第五百二十一章 纵横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阳祖师,驾临洛阳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疮第六百七十三章 纠结而又矛盾的高丽第六百一十九章 杨霖的伤怀第三百章 蔡杨翻为社稷臣第七百零二章 再临艮岳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锅天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鹬蚌相争,得渔翁之利第八十四章 养匪自重第一百七十四章 鸿胪寺大型坑蒙拐骗现场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长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话离别第六十六章 惧意浓时怒无边(给凝珠漫水加更)第八十章 东京第一恶人回归,神鬼辟易第三十六章 区区省元何足道第四百零二章 春风送我回汴梁第一百四十二章 军心可用第七百二十章 责任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赵千秋英雄气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写诗第三百二十五章 群魔乱舞祸上京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胜于天威(为liveaben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处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侠话剧团第六百零三章 连环第四百九十章 弑父小儿第三十五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当为大辽先第三百三十九章 书房深夜谁敲门第七百七十章 大结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韦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人师表杨少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东风吹腥膻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四十七章 国贼第四百八十章 等闲定计裂交趾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袭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宫第八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斗正酣第五百零九章 血溅金殿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六百七十三章 纠结而又矛盾的高丽第三百五十章 难以启齿的风寒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误国英雄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乱战兵戈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圣女第四百九十九章 脱困驸马府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岂有人心似兽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风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刘贵妃第一百八十四章 骄兵悍将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贲十万到汴梁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锅天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后立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难第三百四十六章 几段西风相倚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