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筹谋,海港欲筑城

女真南下,兵临幽燕。

耶律淳也顾不得南面的宋人了,匆匆召集重兵,严阵以待。

耶律大石伸手到袋子中,用手抓起一把白色的稻米,顺着他的大手慢慢流出手掌,回到袋子中。

出乎他的预料,这些稻米竟然不是发霉的旧米,而是新米。这种稻米在契丹也只有自己脚下这幽燕之地能产。契丹人自从占据了幽云十六州,也慢慢发展出自己的农业,而被他们称为南京析津府的幽燕地区则是辽农业最发达的地方,那里,人多技艺,其桑、柘、麻、麦,蔬瓜、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

可惜现在的幽燕,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幸亏有杨霖送来的这些。

他送来的武器辎重,也都没有质量问题,堪称是精良。

耶律淳难得有了一丝笑意,道:“杨霖还算守信,希望他能继续守信,不要趁着我们和女真人厮杀的时候,从背后来一刀。”

耶律大石眼里闪过一丝担忧,这杨霖如此大方,根本就是没把契丹人当回事,他笃定自己打不过女真鞑子,才会这般慷慨。

给我们粮草和物资,让我们消耗鞑子,然后你来捡现成的?耶律大石在心里冷笑一声,暗道我倒要你看看,我耶律大石能不能挡住女真。

小心地把沾在手心的米粒放回袋中,耶律大石沉声道:“燕王放心,我们手里的这些军州,都是高城大邑,不管是女真鞑子,还是南蛮子,都休想轻易攻下。”

耶律淳苦笑一声,这话他要是几年前还信,毕竟当时幽燕有幅员万里的大辽作为后盾。

现如今,孤零零十座军州,得要靠宋人的供给,才能和女真人打了。

一旦形成了这种依赖,自己的库存又被耗光了,到时候岂不是成了宋人拿捏的木偶...

现在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正面击败来犯的女真,光复大辽。

这希望,属实有些渺茫啊,耶律淳抬头望天,心中愁绪万千,他可从来没想过自立。

结果显示耶律章奴,又是耶律大石,都想扶着他为帝,接过被耶律延禧彻底败光的大辽基业,重振契丹雄风。

这也太难了,耶律淳无语对苍天,就希望女真鞑子和南蛮子永远都不要来。

契丹的兵马调往北边,在白沟河沿岸清剿不肯归附村寨的宋军,就越发的大胆起来,经常越过白沟河,去杀那些辽地的地头蛇。

无力分心的辽人,只能放任这些行为,闭着眼假装看不到,反正这些人及有分寸,从来不会靠近燕地城镇。

杨霖更是下令让韩世忠驱赶着一群俘虏,在白沟河上修桥,做好渡河的准备。

不知道耶律大石这次有了自己的支持,能够坚持多久,会不会比历史上持久一点。

反正自己有的是耐心等,只要别一败溃堤,把十几座军州都交给女真鞑子了就行。

女真人对耶律宗室的杀戮太凶残,耶律大石和耶律淳是肯定不会向这些生死仇敌投降的,只要他们打不过,纳土归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大战在即,等着捡便宜的杨霖,优哉游哉带着一群人,在河北东路到处巡视。

澄海水师疯狂地从海路运输物资来到河北,杨霖准备带人去沿海,择地兴建一个港口,便慢慢往东前行。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天津还没有建城,那里虽然一直是漕运要地,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但是直到大明永乐年间,朱棣才正式下令开始筑城。

这里的位置十分重要,若是以后真的不可避免地和女真人起了战事,从天津的水师可以直接进攻女真人的腹地。就算是一般的袭扰,也能起到很大的牵制作用。

杨霖准备去那宋辽交接的海边,择地修建港口,上报朝廷开始筑城。

沿途的路可不好走,这里是大宋战略放弃的地域,和南面大有不同,到处都是类似徐家庄的村寨,拥有自己的武装。

百十年来他们需要团结起来,自发抵御辽人的劫掠,也造就了此地尚武的习气。

骑马上高岗,杨霖看着远处连绵的密林和密布的河渠,微微皱起了眉头。

哪有放弃自家的门户,转而种树防敌的道理,大宋文官集团如此不思进取,难怪到现在还没有收回幽燕。

那些在汴梁享福的衮衮诸公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出兵北伐,偶尔出现几个雄心壮志的皇帝,也会被他们骂的畏手畏脚。

身后的宗泽慢慢靠了过来,说道:“少宰,前方传来消息,说是金国兵分两路。完颜阿骨打亲自领兵去打大同府,扬言要活捉辽主。却让他弟弟吴乞买率兵南下,想要吃下幽燕,嘿嘿,女真人的胃口可真不小。”

杨霖轻笑一声道:“难怪最近白沟河的辽兵越来越少,原来是女真人来了。”

宗泽眼色一亮,问道:“要不要...”

杨霖摇了摇头,背着双手,放任马在一边吃草,杨霖叹道:“圣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乃圣人门徒,寒窗十年,金殿折桂,乃是天下文人的楷模,岂可不遵古训。”

宗泽在杨霖的身后撇着嘴,一脸无奈加嫌弃,谁不知道你一肚子坏水,如今不出兵也不知道再想什么诡计,守着自己人还要装,真的不累么?

等到杨霖一回头,宗泽赶紧收起表情,杨霖有些奇怪:“你嘴怎么抽抽起来了。”

宗泽赶紧揉了揉鼻子,道:“最近由冷回暖,下官身子有些抱恙。”

杨霖呵斥道:“大事临头,岂可松懈,都给我好好休养,别他娘的到用你们的时候,一个个泼病都害了起来,到时候老子就按临阵退缩的罪名,一刀一个杀你了们祭旗。

这一回非比寻常,可是关乎我们汉统千年的兴衰,容不得半点差池。成则名耀千古,败可就是遗臭万年。这里的民风彪悍,你在此地这么久,招募的兵马还是有些少了。”

宗泽虽然被骂了一顿,但是心怀激荡,赶紧道:“下官必不拖后腿。”

“这还差不多。”杨霖其实心底也有些紧张,站在这个节点,何其有幸。望着西北的天空,沉郁寥廓,站在高处常常容易让人心生波澜。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业一场梦第三百零四章 赤阳真人招魂术第十八章 权力和金钱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马古道今又来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为凤盟加更)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杰(为狙击手耿烈加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离婚官司第四百七十八章 启程第五百三十八章 开战献给书友第七百五十三章 约法三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内感动哭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权力烘人在云端第四百四十二章 轻骑快马下东京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远多豺犬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风流第二百四十四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六百八十三章 贱如犬羊第二百九十八章 温酒一壶待天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将相之才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无古人,旷世之战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长街抽釜薪第七十二章 堡垒从内部攻破第二百四十章 阳谋随势而发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虚传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马南下黄河北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杨变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滚蛋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还嫩点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兴刀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剧变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阳春光正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军令如山第七百六十三章 万世永兴第三百三十九章 书房深夜谁敲门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书生,晒晒太阳第一百九十七章 义母十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杨第六百五十五章 围猎宗翰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声声伐女真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国联军第二十三章 终日打雁啄了眼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五百四十七章 国贼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学医第五百六十二章 锋芒初试,摧枯拉朽第七百四十八章 国号都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计谋不分贵与贱第五十八章 特训(给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细嚼慢咽第三百四十五章 兴衰荣辱历百年第七百零六章 征西军合纵连横,复辽城四面出击第二百七十一章 顺逆天下几人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滚蛋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稳第四十八章 带恶人杨霖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几段西风相倚恨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书院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丝花傍大杨树致书友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涝两极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虚传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乱提刀到汴梁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开启第二百一十九章 惊闻国都落敌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顺逆天下几人清第六百四十章 国比天地重,也比鸿毛轻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笔初现端倪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汹涌,润物无声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圣贤不寂寞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没有见过四万人的使团第十一章 浅谈大宋风月场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种种何处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苍山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营中见冤魂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阴平是险计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锋芒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闻战则喜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二百一十章 全员恶人万岁营第四百五十四章 拦路者死第七十八章 断人财路如杀父母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别后饮,三杯起杀心第九章 一遇风云变化龙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简单的郑太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云密布,将星闪耀第六百零二章 改变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圣女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