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将军功业惊天下

对于涿鹿山的这场恶战,契丹云州小朝廷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正在忍受阿骨打猛攻的云州府为之欢腾。

正巧这个时候,出使大宋的几个契丹少壮派将领,带着高柄回到了云州府大同城内。

大同城郊,人满为患,虽然女真人就在附近肆虐,但是耶律延禧还是亲自前来,迎接高柄进城。

就这份待遇,杨霖来了都未必会有这般礼遇,高柄在辽帝耶律延禧的眼中,无异于自己的救命稻草。

远处拖着长长的队伍,耶律木洵、虞世南和高柄齐头并进。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自豪,因为自己几个人,从宋朝带回来了十万石稻米,还有盔甲三千副,守城器械无算。

正从辽西道的蒙古诸部,慢慢运送过来,拿下幽燕大宋君臣除了欣喜之外,也有一丝丝的担忧,这次把女真人得罪的太惨了。

那群凶蛮的名声,因为伐辽之战传遍天下,仅凭两万人起兵,一年之内把大辽打的支离破碎,这份战绩谁不发怵。

所以徽宗赵佶难得大方了一回,给这些辽人送了几分大礼,耶律木洵等人才会是这般趾高气昂。

一行人到了城郊,见到耶律延禧的仪仗,赶紧翻身下马行礼。

耶律延禧揽着高柄的手臂,亲热地说道:“高将军回来了,朕的心才稍微有些安宁。”

周围有很多随他前来的契丹武将,无不义愤填膺,屈辱和怨起冲天。

萧嗣先的心中暗暗摇头,这个时节,大辽国家危难,本是倚仗武将们的时候,耶律延禧随随便便一句话,就把武将们得罪个结结实实。这个亡国之君,当得实在是不冤枉。

他虽然是个奸佞,但是一点都不傻,不然也不会压着大辽所有的官员这么多年,一直独霸相位。

高柄感动涕零,随着他们一起进到大同城内,这座坚固的城池,不知道经历过几千次的攻守之战,历来都是汉家屏藩,不次于燕京城。

如今掌握在契丹手中,却已经快成为大宋的傀儡,耶律延禧进到行宫之后,早就设好了酒宴,款待高柄和宋使团,还有为契丹立下大功的耶律木洵等人。

虽然契丹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但是席间的酒菜依然是穷奢极欲,殿中歌舞宫姬比之在上京时不让分毫。

高柄落座之后,嗅了一口,脸上一副陶醉神色。高衙内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但是被杨霖折腾的这几趟实在是累得够呛,抿了口酒在心底道:这才是他娘的本衙内该过的日子,在幽燕之地少宰那么会享受的一个人,竟然每天简简单单的和大头兵吃的差不多,真是口味清奇。

他哪里知道,杨霖不是没有条件和耶律延禧一样铺张,但是在大军之中,你要是日日大鱼大肉,那些拼杀的将士怎么看?对士气是个巨大的损害,杨霖和士兵吃的一样,最多稍微加点小炒,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古来将帅收拢兵心,就是靠这些细枝末节。

耶律延禧喝的醉醺醺的,眯着眼问起了大宋的风土人情,耶律木洵、虞世南等人给他大肆吹嘘了一番,东京汴梁的无边富丽。

虞世南讲的眉飞色舞,耶律延禧听得心旌神驰,满殿的契丹文武全都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他们虽然自问也不是什么忠诚良将,但是没有想到陛下如此昏庸,这契丹的万里江山,看来是绝难保住了。

大家都是拖家带口地,不得不为自己谋取一条后路啊...

殿上契丹大臣的目光,倒有一半,放在了喝的脸色红润的高柄身上。

---

少宰杨霖,砥定幽燕,立下奇功。

道君皇帝秉承父皇遗志,要封他为王爵,赐封幽燕之地。皇帝下旨意,让明堂商议出王爵名称。

明堂讲义司内,一众文臣大员心怀艳羡,不乏嫉妒,有说封广阳郡王的、有说封武清郡王、还有人提议燕王...这摆明了是捧杀。

蔡京捻着胡须,轻笑道:“随便定一个吧,这个王爵,我看他八成不会要啊。”

“王爵不要?”众人一阵傻眼,今日蔡相是没睡醒么?王爵是什么概念,大宋异姓王都是有纳土献国的功绩才给的,吴越国投降后得了个邓王、大理段正淳是申王,除此之外再无一个。

如此清贵的身份,天下谁能抵挡这个诱惑,更别说杨霖那厮在众人心中的印象就是随便啥都想争都要抢的。

蔡京心中暗道,这王爵便是砸到我的头上,也未必能忍住不要。但是杨文渊...多半可以忍住不要,此子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王爵是清贵,但是也容易遭人嫉恨,一旦封王之后,就等着无数双眼睛盯着你,一有点不合规矩的事,便如捅了马蜂窝一般。

四月,蔡京上书,明堂议定王爵为:平卢郡王。

消息传到河北之地,正在天津卫筑城的杨霖,一天之内发了三道奏章,请辞王爵。

一时间天下侧目,赞叹声一片。便是和他有嫌隙的政敌,也不禁心中钦服。

刚刚因为收复幽燕,而名声大噪的杨霖,再一次被蒙上了一层大义的光芒。

汴梁规模已经越来越大的杨门士子,人人脸上有光,更加拼了命的鼓吹杨霖的丰功伟绩和淡泊名利,无数的赞美诗词响彻大宋。

殷慕鸿本来就负责为杨霖造势,这一下反倒不敢锦上添花了,甚至开始有意弹压。

但是民间对于收复幽燕和请辞王爵这两件事的反响实在是太大了,纵观千年历史,这等人物也不曾出现几个,大宋终于盼来了自己的英雄。

在海边的一块巨石上,杨霖望着越来越热闹的天津港,嘴角不经意轻笑。未来几年幽燕的复苏,就在这熙熙攘攘的港口中,初现雏形了。

海风吹来阵阵浪,拍打着礁石,阮小七嘴里喋喋不休,汇报自己这些年在澄海水师的作为,杨霖连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头枕在手臂上,轻轻躺倒,看着蔚蓝的天空,杨霖问道:“你怎么回事?”

阮小七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海狗1鞭有日子没送了?”

第二百一十章 全员恶人万岁营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写诗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殇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议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三十章 最有权势的两个太监第六百七十二章 纵火焚宫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袭龙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户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通牒第二百五十四章 这有何难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写诗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办事哲学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运河通民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惊变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阳子回归,汴梁久违的大场面第二百五十四章 这有何难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七百零八章 胜券在握少宰仍留后路,豪气干云小将互不钦服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马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七百四十二章 铁血镇压第二百八十二章 鸾凤随我方得翱第三十八章 长乐楼杨霖论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凶刀出鞘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声告诉我,燕地谁说了算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四十二章 轻骑快马下东京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五百零七章 简直荒唐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五百三十七章 惩罚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于民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稳清扫北安州,辽皇帝示威屠戮巴格达第八十二章 业火三千,心中怨起第四百零五章 赤阳真人信徒多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岂会容不下一个蔡京第五十七章 一袭绯服江湖远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墙第七百四十一章 灭女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达西北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第五百七十三章 恶犬变家犬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时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书院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丽风云第二十章 殢酒为花软扬州第四百零四章 千难万阻心志坚第二百零一章 布局西南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为宋剃辽发,辽皇帝兴辽说宋话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写诗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桧的岳父一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时来运转童捡漏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逃第七百四十九章 国士蔡京第二百二十四章 杨霖都羡慕的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让利于民卖田产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魉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阳真人展神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发第十九章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第七百四十章 北迁都第五百零七章 简直荒唐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丽第一忠臣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训的对第三百一十一章 谁人青眼识国将第一百一十五章 骂人是一门艺术第六十二章 凤在林中鸦雀惊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杰本不为偷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夜战挽时危第二百二十一章 扫净天下旧名士第二十七章 破庙野哭一尊佛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达第三百九十七章 阵前无端主将亡第五百八十八章 当为异姓王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丝剥茧层层落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间本无桃花源第一百零八章 不报睚眦方为雄第五百七十九章 骄奢之罪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一十章 扫清外围北安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凉州路途远,相送人是谁第四十三章 杨家虽然没钱,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袭击钦差是谋反第三百零五章 将士自重需自清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变色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云内驭群豪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