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策勋国公当为王

金殿之上,赵佶喜气洋洋,刚刚收回了幽燕,对大宋来说无异于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番功绩,一代雄主柴荣没有做到,太宗太祖没有做到,励精图治的父兄没有做到,自己做到了。

连带着群臣都有赏赐,赵佶一看杨霖,怏怏不乐,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杨爱卿请辞王爵,感动了朝野,虽然是深明大义还是有些委屈啊,朕可不能亏待了他。

他不知道,杨霖不是为了这个犯愁,而是自己的利国利民的大计无法施行,眼看着庞大的帝国继续在这条路上沉沦,而蹙眉不展。大宋富不富?大宋太富了,但是出了汴梁开封府,越往北越穷,好好的河北膏粱沃土,都成了穷乡僻壤了。

赵佶轻咳一声,笑道:“杨爱卿。”

杨霖正在沉思,稍微一愣才意识到皇帝叫自己,出列一步抱拳道:“臣在。”

“杨爱卿收回幽燕,功莫大焉,本应封燕地赐王爵,但是无奈爱卿坚辞不受。朕心不忍让有功之臣,得不到封赏,爱卿,你自己说想要什么赏赐啊?”

我想取直运河,杨霖在心里腹诽一句,但是这肯定是不能说出口的,只好硬着头皮道:“幽燕之功,首要功劳在陛下运筹帷幄,洪福齐天;其次在武将悍勇,三军用命,微臣只是恰逢其会而已。若陛下果然要赏,臣奏请陛下赏赐边关将士家眷免除三年的徭役赋税,拨款安抚亡去士卒亲眷,妥善安置受伤将士。”

“准奏。”赵佶心中更加舒坦,杨爱卿果然是不要王爵的,朕还能委屈你了不成,一定会慢慢补偿你的。

至于说拿出钱安抚边关将士,本来就是应该做的,大宋现在不缺钱。光是云州之盟省出来的岁币,就够安置这些将士了,甚至还有不少的剩余。

本来吃朝廷财政的大户,西北秦陇一带,现在因为茶马商道,也一跃成为第二个江南,上缴的税收仅次于市舶司。

杨霖的这番举动,让不少的大臣侧目,纷纷重新审视起这个皇帝的近臣,有宋以来最离经叛道的状元郎。

杨霖神色如常,慢慢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在他旁边就是太师蔡京,获准坐在椅子上上早朝,也算是难得的恩遇了。

蔡京和杨霖对视一眼,互相轻笑一下,起身道:“陛下,杨少宰立下如此功绩,虽然深明大义不肯受王爵,老臣提议封国公。”

国公这个称号虽然很高,仅次于王爵,但是在大宋并不稀罕,被杨霖赶出汴梁的韩忠彦和曾布,都有国公的爵位。

不过杨霖的年纪太轻,这种年纪封国公的,还是有些凤毛麟角。

赵佶想也不想,马上应允下来,让礼部商议该封什么国公。

散朝之后,杨霖和蔡京聚在一块聊了几句闲话,种师道两兄弟并肩往外走,路过的时候特意上来打了个招呼。这俩人可是将门出身,深知今日杨霖的一番话,足以让幽燕十几万将士,为之效死。

“少宰,恭喜少宰立此大功,收回汉家故土,必将流芳百世。”

杨霖轻笑道:“老种相公说笑了,若非是老相公调教出的西军,哪里能有这番功绩。”

蔡京也附和道:“这话不假,种家世代为大宋出力良多,可谓是我朝第一将门。”

种师中脸色变红,颇为受用,听他们对种家的评价,是真的有些开心。

老种就淡定许多,云淡风轻,他毕竟是见过风浪多,太了解眼前这两个人了,他们把你夸到天上去,并不耽搁整治你。

“杨少宰此番痛击女真,阵杀完颜吴乞买,恐怕金人不会善罢甘休,须得堤防他们和辽人议和呐。”种师道语重心长地说道,眉头蹙起,显然是真的忧国忧民。

杨霖暗暗点头,老种不愧是国之良将,被自己架空在枢密院,也没有怨愤,反而为国家考虑的很周全。

这样的人,用起来就是比较放心,不过他们的西军太喜欢整事了,老种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必须得控制在汴梁才行,偶尔用用还是很好用的。

他不乏战略眼光,在枢密院这样的地方,其实十分适合他。

再让他到西北,处理那些狗皮倒灶的破事,弹压那群骄兵悍将,才是对他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老相公放心,我们不能寄希望在辽金议和失败,那耶律延禧只求偏安,毫无进取之意,女真人若是议和,他必定会同意的。我们要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有了幽燕屏藩,女真鞑子没有那么可怕,我跟他们交过手,他们很强,但是可以一战!”

老种和蔡京都很重视这番话,仔细听了起来。杨霖把战场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自己的心得,说与两人听。

杨霖一看大臣们已经走的差不多了,便笑道:“今日时辰到了,不如到我府上,我们细谈。”

几个人一拍即合,各自乘车来到昭德坊,李芸娘一看来的都是这般人物,赶紧紧张兮兮地安排后厨自己则帮着杨霖待客。

杨霖、蔡京、种师道、种师中不以官职,只按年龄齿序坐定之后,杨霖便接着话头道:“那女真兵马强在弓马娴熟,体力好,耐力好,尤其是重甲精骑冲阵,可谓是无坚不摧。但是他们的兵力实际上很少,大部分是辽兵,仆从军马都是大辽的降兵,斗志并不高,大部分是被女真人当做炮灰使唤。唯一强些的,是渤海兵。

如今我们背靠长城,内有幽燕军州,我又派人在沿途修筑了不少的工事,重兵布守下,幽燕当不怕女真报复。”

蔡京马上问道:“女真兵在大辽,不知道攻克了多少险要关隘和坚固城池,他们攻城便这般厉害么?”

杨霖笑道:“恩相有所不知,契丹人倒行逆施,各地民不聊生,再加上女真杀败七十万辽兵的战绩太过骇人,很多地方都是闻风而逃,拼死抵抗的没怎么听说,开门投降的倒是占了多数。”

种师中插话道:“没错,你们看云州府,安颜阿骨打率兵攻打了这么久,还没有打到大同城下,就是证明。”

不一会酒菜摆上,杨霖刚想劝酒,看了一眼今日这个阵容,眼珠滴溜溜一转,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第六百七十三章 纠结而又矛盾的高丽第五百三十八章 开战第六十八章 活学活用夺山头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云密布,将星闪耀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当为大辽先第六百五十六章 转守为攻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杨霖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韦第五百九十三章 宫闱丑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战牛栏山第七百四十九章 国士蔡京第四十章 一日看尽汴梁花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与野兽的较量第四百零二章 春风送我回汴梁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营中见冤魂第十五章 星探杨霖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试演第二百一十九章 惊闻国都落敌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话离别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烧第三十六章 区区省元何足道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战牛栏山第四百三十四章 万般算计都成空第五百二十七章 缠斗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五百三十章 兴亡第十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当头利刃寒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筹谋,海港欲筑城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换代第七百三十七章 晋燕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帅出征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杨钦差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五百零二章 豪气冲霄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鹬蚌相争,得渔翁之利第二百九十五章 岂无功业书青史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间繁华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乱提刀到汴梁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担,就退后让我来第九十七章 暗无天日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六十章 欢乐死刑第六百八十三章 贱如犬羊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章 将军功业惊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当道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邻居们第一百四十章 方腊称帝第四百九十九章 脱困驸马府第七百三十三章 斩草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杨霖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军切切求骑兵第七百三十章 破敌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么都能出卖,除了利益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种种何处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贲十万到汴梁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体力行为施教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一百四十章 方腊称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腊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国联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气象第十一章 浅谈大宋风月场第六百七十九章 顾不过来第六百三十八章 龙章凤姿,王霸之气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斩节奏狗第一百六十章 为民请命的谏臣杨霖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三百二十章 属下明白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涝两极第六百二十四章 杨资谦的机会来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阳子回归,汴梁久违的大场面第五十四章 没事找事杨状元第四百零六章 策勋国公当为王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九十五章 把他气到吐血第十一章 浅谈大宋风月场第七百章 碾为齑粉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杰本不为偷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交趾试刀石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耻辱尽,一扫胸中浊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杨霖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阳春光正好第三百六十五章 树木为守兵,河渠做城墙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六十九章 袭击钦差是谋反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粮缉事厂第四百一十五章 机缘巧合恰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