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锋芒

艮岳,御花园内。

“监工?”赵佶有些诧异,蹙眉道:“这点小事让燕京府官员去做不就是了?”

杨霖抱拳道:“官家,那奇石运到艮岳之中,当然是我们万岁营最了解需要什么,微臣准备先去平谷利用天津卫港口,走海路运回一些来。此举虽然不如凿开运河方便,倒也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赵佶心中颇为感动,一般官员都不愿意离开汴京,杨爱卿为了朕真是东南西北到处都去过了。这么热的天,还要去海上运石,简直是忠心不二。

杨霖仔细端详皇帝的神色,基本排除了是他指使梁师成查自己的,赵佶没有那么高的演技,也不用跟自己演,他想查不需要理由也能查。

出了御花园,杨戬不动声色地跟了上来,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一个小亭前,杨戬问道:“老弟,这才刚回来几天,怎么又要出京?”

杨霖笑道:“有人要整治我啊,出去避避风头。”

杨戬环视一眼,没有人在周围,压低了声音然后说道:“咱们还是根基太浅,那梁师成和蔡京都有大批的官员追随,占据朝中各个位置,老弟你的心腹都不在京师,说句不好听的,这大宋的天就咱们汴梁头顶这一块,其他的地方恐怕没什么用处啊。”

发展势力?这对杨霖还说并不是难事,如果他愿意可以把六部之内很多位置拿在手中。杨霖心中暗道,赵佶看上去与世无争的道爷样子,实际上鸡贼的很,要是势力铺张开来,自己又有外面那么多的亲信,他能放心才怪。

还不如跟现在一样,朝中就留下几个重要的棋子,这样一来自己在外面闹翻了天在汴梁也出不了什么风浪。因为大宋真的就如杨戬所说,汴梁远远大于其他所有州府加起来重要。

杨霖也不想跟他说的太细,有些东西还是要有所保留,大内之中的斗争,对谁也不能完全信任,即使是自己进京之后一直的盟友杨戬。他无奈地摊了摊手,道:“没办法,谁叫咱天生就是劳碌命,这一趟趟的,可把我累坏了。我那小妾刚给我生了个女儿,都没来得及庆祝一番,就得出京咯。”

杨戬笑着附和道:“等你回来,我们再给你补上,临行前要不要聚一聚?”

“正该如此,我叫上清水和世安几个,咱们一块到我的府上小酌一杯。”

---

“杨霖又要出京?”梁师成皱着眉头,垂着眼皮沉思了好一会才抬起头来:“可知道是为何出京?”

“说是去幽燕,给官家挑选奇石。”一个小内侍规规矩矩地垂手答道。

“这小贼刚从幽燕回来,没来由这么急着回去啊,难道说幽燕出了大事?”梁师成百思不得其解,眼珠一转道:“去把高太尉、王尚书请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大宋官场到了徽宗一朝,十分有意思,蔡京和梁师成明争暗斗,但是他的大儿子蔡攸却是梁师成的门下,以前和王黼走得最近;

蔡府三郎是蔡京最喜欢的儿子,却是杨霖的弟子,整日里住在杨霖的昭德坊内;

高俅是梁师成的心腹中的心腹,他儿子却是杨霖一派中的中流砥柱,是最得杨霖器重的人之一;

秦桧是杨霖的挚交好友,又是蔡京的表妹夫,他的忘妻还是童贯的干女儿...

这三个派系之间,互相争斗,却又有千丝万缕的干系,这也说明了,不论是三人中的哪一个,都有容人的器量。往日的党争之中,和敌对阵营稍有牵连瓜葛,就会受到排挤打压。

不论是司马光,还是王安石,都有这个毛病,但是蔡京、梁师成、杨霖,在这一点上,远胜前朝几个党魁。

高俅前段时间,有点儿求财心切,派下人推着几车的金银投入到袖楼开河的集资中,一时间成为汴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听梁师成叫自己,心里先有几分慌乱,下了马车之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高太尉,莫非也蒙恩府相召?”

看到来的人还有王宁,高俅顿时不再紧张,笑着道:“王尚书可知道这次恩府召我等来内侍省,所为何事?”

王宁摊手道:“我也是一头雾水,进去就知道了。”

近来朝中不太安宁,主要是杨霖回京之后,好不容易安静了几天的政坛又跌宕起来,一个取直运河搞得大家鸡飞狗跳,闹得庙堂上不得安宁。

他们来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七八分的确信,又是为了杨霖。

两人一前一后进到房内,只见梁师成倚在一张躺椅上,几个小内侍站在他的身后揉捏。

梁隐相老态尽显,已经不复当初的精炼矍铄,高俅和王宁心中同时想到,隐相他老了。

这几年心力交瘁,又折损了他的干儿子王黼,梁师成终究还是斗不过蔡京和杨霖呐。高球甚至觉得,他还能有今天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小内侍附在耳边,轻声道:“太傅爷爷,人到了。”

梁师成混浊的双眼睁开,道:“你们来了,快请坐吧。”

落座之后,高俅问道:“太傅,是不是又出事了?”

“有件事咱家想不明白,那杨霖刚刚回来没几天,突然跟陛下提出要出京到幽燕,你们怎么看?”

“竟有此事?”王宁侧着头问道:“莫非是他觉察到了什么?”

梁师成心中一动,沉声道:“有可能,这小贼奸猾似鬼,每次得罪了蔡京或者咱家就要溜出去避祸,这一回,他到底是躲谁...”

他派出内侍省的暗探,自以为十分隐秘,无奈碰到了一群贼祖宗,专门就是干这个的万岁营。尤其是那些自小养大的小“特务”,小小年纪已经参加过三次大战,灭方腊,平大理,征吐蕃,可谓是“小老兵”了。

王宁心道,你既然要彻底治他于死地,又有足够的把柄,还等什么。须知那杨霖的势力正在稳定增长,而梁隐相却是不断走下坡路。此消彼长之下,再等或许就真不是他的对手了。

“太傅,既然已经决定要跟他决断,再拖下去反而不好,不如趁此机会,一击致命吧!”

第五百二十四章 汹涌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五百零九章 血溅金殿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丽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袭龙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滚滚财源入帐来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笔初现端倪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气短安逸时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往死里赞颂我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韦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国覆灭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两争锋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机深,九曲十八绕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勋和军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间繁华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七百四十章 北迁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将归来起狼烟第二百七十六章 凶蛮兵威凌苍穹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给盟主苏铭989加更)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计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骂名可护身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阳祖师,驾临洛阳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担,就退后让我来第三百八十六章 剑拔弩张角声响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二百一十二章 只身求救赴敌营第二百三十八章 计谋不分贵与贱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藤摸瓜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时机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阂靠蔡通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见金使到汴梁第二百八十二章 鸾凤随我方得翱第一百七十八章 历史的抉择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试演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爷回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杨卿今欲弑君耶?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战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九十三章 医心不救禽与兽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岂会容不下一个蔡京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起祸端第六百三十九章 龙腾南海第四百零二章 春风送我回汴梁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战,灭其根脉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稳第四十四章 时间仓促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帮你拔刀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袭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旧恩仇第四百零七章 万般怪相是人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帅出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藤摸瓜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体力行为施教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丝剥茧层层落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藤摸瓜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杨入室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溅龙塌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个美丽的二五仔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简单的郑太后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闻金人势力增第三百二十六章 岂有人心似兽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谁是猎物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六百零四章 构陷第二百六十七章 凶蛮初露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将第七十七章 入门下须投名状(为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一十九章 军机大事,关门密谈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阳观老道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达西北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于水火之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种之春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溅龙塌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个明白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阔斧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桧的岳父一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泽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决战也是决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还得赔钱第五百七十二章 龙角初露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为凤盟加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决问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