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

汴梁声势如此之大,越王府也早就听的一清二楚,但是大宋的宗室实在是没什么实权,赵偲也只是下令紧闭府门,装作啥也没听见。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王府的门子战战兢兢地开门,只见迎面是一群笑呵呵的大头兵。

“奉太上皇旨意,前来迎新皇登基!”

门子愣在原地,这群武人已经破门而入,王府内赵偲和王妃牵着手,脸上已经是泪痕一片。

“孤只是个亲王,何故宫变会波及于孤啊。”

陆王妃乃是汴梁小官的女儿,嫁给赵偲之后,也算是夫妻相和,平素里没什么主见,此时也是抱着赵偲的胳膊,一个劲地啜泣。后世的历史上,越王赵偲的妻女爱妾也都被金人俘获,先后丧命在鞑子手里。

赵偲是神宗皇帝的遗腹子,也是赵佶的幼弟,无论如何这个皇位是传不到他的头上的,所以他自小就没什么野心,最大的爱好就是琴棋书画。当然他也不敢流露出一丝对政事的兴趣,赵佶这个人看着很和善,触及到他的利益,这人比谁都凉薄。如今赵佶的儿子最大的才五岁,也就是后世有名的宋钦宗。

要堵住悠悠众人之口,只能从亲王中挑选,赵偲能被选中,就是因为他是个小透明。

突然,一群甲士破门而入,却没有想象中的凶神恶煞、拔刀就砍,而是一起拜倒:“恭迎吾皇登基。”

满屋内的侍者还有赵偲一家,全都愣在原地,一众军将一边欢呼一边簇拥着赵偲上了马车。

杨霖今夜的姿态太过强势,彻底把赵佶的幻想击的粉碎,寝宫内曾经的君臣对视。

杨霖看着这个曾经丰神俊逸,飘飘似仙的道君皇帝,没有一丝的愧疚。

赵佶的所作所为,纵使是自己呕心沥血,也绝不可能挽救回由他执掌的大宋。

赵佶的所有决策,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帝国,自己的子民,自己的臣属。他的继位让本来就弊病丛生的大宋,加速了死亡的进程。

大宋立国之初,就种下了深刻的制度性缺陷。而这既继承了五代的各种混乱制度,又变本加厉将正常朝局运转所需要集中的权力分割扭曲,而且从一开始就背上了冗兵冗费沉重包袱的大宋统治体系,其实到了皇朝中期就已然难以为继。

所以大宋发起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最大的影响在于强化了财政体系和朝廷的动员能力。大宋王朝的动员能力,放眼后世所有王朝,都没有再追赶上大宋。

等到蔡京上位,实际上他的新政也是继承了新党的理财手段,只不过蔡京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不是为了强国,就是为了让赵佶能够有足够的钱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尽管杨霖已经最大限度保证他的花费,但是赵佶就像是个无底洞一样,这个皇帝的挥霍能力和花钱手段,已经到了一种孤独求败的境界。

他的父兄两辈辛辛苦苦积累点的资本给消耗一空,国家财政已然濒临破产,蔡京和杨霖在努力,也只能是补锅匠一般的供养着他。

而地方上的搜刮却是变本加厉,除了汴梁一城因为有全天下资源的挹注还能维持之外,大宋哪里不是公私俱竭,度支为难的情势?

现在杨霖再也不想拿着养国的钱,来供养一个玩乐皇帝了,更何况这个皇帝还将皇权收揽手中,刻意还在挑动党争。不停地利用梁师成、蔡京和自己的斗争,今天自己稍微干点事,他就要拿出梁师成来恶心一下自己。

别的还可以忍,这次布局幽燕,扼杀女真的大计被他们派去一个蔡攸给彻底搅黄,已经触及到了杨霖的底线。

赵佶看着杨霖陌生的面孔,上面布满了冷漠、疲惫和邋遢还有一丝丝的忧伤。这忧伤却是给昭德坊内自己的亲人的,杨霖此时还不知道日本直的吴乱波护住了他的家眷,心里强忍着悲伤,此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不知道几万人的生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然还有这个文明的存续和兴衰。惊吓,惶恐,害怕,怨毒...不知道什么情绪,让赵佶突然开口:“杨卿,顾念君臣一场,朕须没有亏待与你。”

杨霖哂笑一声,看了一眼这个让自己失望透顶的皇帝,嘴角一动,说了一句:“傻1逼。”

泱泱中华,为这样的人陪葬,属实不值得。

禁中传来了钧乐声,古朴大气,响彻汴梁。

杨霖一撩战袍,率众而出,留下空荡荡的寝宫,外面布满了把守的甲士。

宋江、吴璘等将拥着他出来,喜道:“少宰,新君登基了!”

杨霖看着关闭的寝宫大门,道:“太上皇想去堆玉楼顶层,举手摘星的至高之处,寻道问仙。为免有俗事打扰,将他请到楼顶,然后把多余的楼梯全都拆了,只留下一个送饭的扶梯即可。为保上皇安全,可在各层布置守卫十名。走,我们去迎新皇登基。”

众人暗暗咋舌,这么高的地方,只有一个梯子,还安排这么多人看管,摆明了是不要他下来了。堆玉楼是杨霖为他修建的高楼,在顶层可以俯瞰整个汴梁,不知道赵佶以后是什么心境。

今夜一个纰漏都没有出,杨霖终于舒了一口气,率众赶往禁中皇城。斜刺里一支骑兵过来,陆谦眉宇间难掩喜色,凑近了之后低声道:“少宰,因有内侍省日本直吴乱波庇护,昭德坊上下安然无恙。”

一股暖意,从心底流散到自己的四肢百骸,杨霖的眼角稍微氤氲,嘴边漾起一丝笑意马上消失不见,板着脸继续摆出酷酷的表情。

“知道了。”淡淡的回答,好像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陆谦看了他一眼,骑马跟在后面,突然忍不住了,哼哧哼哧笑出声来。

远处的朝阳,终于撕碎了乌云,万丈晨光铺洒在汴梁的每一个角落。禁军让出的关卡城门,都已经被西北军马牢牢占据,这一座当世独一档的繁华城池,算是彻底落入了杨霖手中。

第十三章 江水难洗一面羞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城风雨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内教京营新军 盐王聚江湖豪客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锅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斩节奏狗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体为重啊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五十四章 没事找事杨状元第一百七十四章 鸿胪寺大型坑蒙拐骗现场第二百七十六章 凶蛮兵威凌苍穹第二百六十七章 凶蛮初露第一百一十五章 骂人是一门艺术第七百四十章 北迁都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缺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镇第五百二十六章 剧变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乱战兵戈起第四百二十章 让他们死于民愤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三百六十四章 沦落百年后,奴意卑入骨第三百三十九章 书房深夜谁敲门第九十七章 暗无天日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声声伐女真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爷回府第五百三十九章 这货升值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岂容人起舞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二百八十二章 鸾凤随我方得翱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镇第三百三十四章 寻仙问药天子事第十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场恶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过分的条件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击开始第六百零二章 改变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决问蔡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藤摸瓜第四百六十九章 继承者们第三百四十章 联金灭辽今又提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于我如浮云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骂名可护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师总指挥第七百一十九章 垦荒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马第四十六章 叠石为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难得天伦乐第三百四十五章 兴衰荣辱历百年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岂容人起舞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灭土司风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汉骑重来第四百九十二章 边民之痛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鹓雏竟未休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状元出第六百零四章 构陷第一百零二章 吾谁与归第三百章 蔡杨翻为社稷臣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运输线第三百零五章 将士自重需自清第三百五十一章 冲冠一怒杀金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云内驭群豪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仪制度驯凶蛮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墙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岂会容不下一个蔡京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岂容人起舞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袭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击自今日始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无古人,旷世之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边民之痛第六百三十八章 龙章凤姿,王霸之气第五百五十四章 没个消停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城风雨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丽第六百五十五章 围猎宗翰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书生,晒晒太阳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团第四百四十二章 轻骑快马下东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战第五百二十八章 种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杨导剧本已写好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于我如浮云第六百三十九章 龙腾南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陇之殇第一百一十一章 滚滚财源入帐来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二十七章 破庙野哭一尊佛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别后饮,三杯起杀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汉风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阳祖师,驾临洛阳第三百一十一章 谁人青眼识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