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乱投医

殷慕鸿的恶名,再次传遍大江南北,这一次还带上了个张叔夜。

远在羊宜咩城的杨霖,听着手下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俩被骂的多惨,拍着大腿乐不可支。

“张叔夜算是命不好,沾染上殷慕鸿,还得挨几年的骂,希望他能挺过这几年。要改变民间和士林口风,非得等我的新政圆满了才行。到时候,天下处处是赞歌,哪还有人这么不开眼。”

旁边的吕望,眼里闪过一丝厌恶,道:“少宰,为什么不堵上这些鸟人的嘴,明明是我们为国为民奔走操劳,反倒让他们成了刚正不阿的受害人一般。就好似我们放着汴梁无边的富贵不享,南征北战、踏遍大宋,就是为了迫害他们一样。属下有时候,真是咽不下这口气!”

杨霖哂笑一声,道:“我自认脸皮不薄,但是跟他们比,还差的远呢。有什么好咽不下气的,在我看来,他们就如同女真鞑子是一样的。左右不过是慢慢铲除,我们做这一切,又不是为了他们的评论。满天下摇着笔杆子的所谓文人墨客这么多,有几人配评论我杨霖,不知所云的东西而已。”

其实如今的士林,已经不再是一边倒的谩骂了,殷慕鸿早期在学院内大造声势,如今已经见到了收效。

蔡京搞出一个学院制,几乎是将入学的门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很多寒门士子得以读书认字。

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门第和宗族,认识问题也不会从宗族利益出发,他们只相信眼前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

杨霖的功绩,无须夸张,已经很夸张了。他在士林的声望,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人敬他如神明,有的人恨之如仇寇。

伸了个懒腰,杨霖心情十分舒畅,自从到了大理,和在汴梁是完全两个世界。

这里朝气蓬勃,新政如火如荼,事情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大理,乃是我的福地。”杨霖喜滋滋地说道。

这时候,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段妙贞端着一杯个托盘进来,上面摆着三杯热茶。

陆谦和吕望赶紧告罪,接了过来,段妙贞脸色红红的,刚才听到杨霖说大理是他的福地,芳心中自然而然以为说的是自己。

她站在杨霖身边,听着他们讨论新政,不一会陆谦和吕望对视一眼,齐齐退了出去。

段妙贞这才上前,道:“霖郎,过几天就是我们大理的祀典,今年还办么?”

杨霖一听,来了兴趣,问道:“什么祀典?”

“祀典是向佛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大典。”段妙贞带着一丝笑意,融融地说道:“人家小时候,经常参加呢。”

大理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在这里的历代统治者,都颇为重视农耕。他们大力兴修水利再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使大理的农业与中原地区水平基本相当。号称是“地广人庶,器械精良”。

有宋人曾经称赞道“灌溉之利达于云南之野、禾麻蔽野、溉田千顷”。

再加上大理人几乎全部信佛,所以这个祀典也是历年的大节日,杨霖沉吟片刻道:“办!既然是约定俗成的习俗,便没有道理抑制。”

他轻轻一伸手,拍了拍大腿,段妙贞红着脸坐了上来。

杨霖心里暗道,大理这地方有乌蛮三十六部,一直是靠首领和土司管辖,不如趁着他们都信佛,将这些族人融合汉化。

不然的话,三十六部虽然都叫乌蛮,但是毕竟不是同族,很难真正融入到中原。

“今年谁来主持这祀典呢?”

段妙贞抬头看向杨霖,好像有些兴趣的样子,杨霖轻轻拍着她的脸颊,笑道:“你可不行,你们段家杀戮太重,尤其是你爹,已经成了乌蛮公敌了。”

段妙贞芳心一黯,自己情郎说的分毫不差,爹爹他几乎把乌蛮的三十六部挨个杀了一遍。

当初段正淳看似是泄愤,实则是明哲保身,让宋帝对他完全放心。如此一来,阴差阳错帮了杨霖的大忙,很多时候一场屠杀都是社会变革前最好的药引子。

要是没有段正淳将大理血洗一遍,光是这些土司老爷,就是个千古难题。历史上,直到满清初年,康麻子利用吴三桂造反的契机,把云贵屠戮一空,才勉强算是解决掉土司的问题。

得找个合适的人,来主持这祀典,然后让这祀典,成为大理内附汉化的开始。

杨霖轻轻摩挲着手里的美人,陷入了沉思...

----

交趾李朝境内,突然开始了一场征兵,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兰英皇后几次派人,召见太子李阳焕,都被置之不理。

李阳焕手里有了钱,再加上他本来就控制着许多的衙门,让他的征兵很快就付诸行动。

太子唯一欠缺的,就是兵权,一旦他有了兵权,凭他那嚣张跋扈的性子,怎么可能继续隐忍。

兰英皇后连续几天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东宫就像是悬在她们头顶的一把利刃。

老皇帝依旧没有苏醒的迹象,每日里都是靠着昂贵的药物吊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了。

兰英皇后从皇帝的寝宫出来,脸上愁容更盛,蹙眉回到自己的殿内。

“娘娘,陛下他还没有起色么?”诗曼紧张地问道,外面的局势动荡,身为兰英皇后的心腹,她也是十分心焦。

“唉。”兰英皇后叹了口气,素手扶着额头,轻轻晃动脑袋。

“一定是那些宋人,他们在娘娘这里没得到想要的答复,转而去找太子了!”兰英皇后心中有些后悔,早知道答应那些宋人了,不过是和宋兵打一仗,他们经常兴兵侵犯大宋,而且每次都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当天夜里宋人开出的条件,肯定都归了太子了。

诗曼上前,刚想开口劝慰,这时候一个女侍卫进来,在她耳边附耳说道...

诗曼眼色一亮,挥手让侍卫退下,然后道:“娘娘,又来了一批宋人。”

第二百二十章 捷报如云传汴梁(为凤盟加更1/156)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三百四十四章 拨开迷雾见真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杨霖啊第五百二十七章 缠斗第十三章 江水难洗一面羞第五百七十三章 恶犬变家犬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墙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边关几时好(第五更,凤栖梧桐加)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个美丽的二五仔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宫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城风雨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业一场梦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稳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没有见过四万人的使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攻杭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杨钦差第六百一十一章 规范管理,国法至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将相之才第三百二十二章 将相之才第六百五十五章 围猎宗翰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拨乱升龙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旧将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阳子吃羊总共分三步第五百九十二章 杨霖封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满盈西北第九十九章 亡国之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战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战牛栏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二百九十章 金辽使者聚汴梁第一百零八章 不报睚眦方为雄第四百九十九章 脱困驸马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军第二百三十七章 离龙坎虎更猜疑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城风雨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汉风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拨乱升龙城第二百零六章 嗣亲血脉第四百零四章 千难万阻心志坚第二百四十四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边风吹起来第五百六十六章 龙裔血脉第三百三十四章 寻仙问药天子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魉第一百八十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为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险酿大错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丝花傍大杨树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杨钦差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殇第七百四十三章 凯旋回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锅天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狭沧海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达第三百五十七章 凉州路途远,相送人是谁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风第五百一十六章 礼仪布于四方,王化在于霸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锋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师教我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长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六十三章 常在穷乡养巨贪第二百四十二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杨霖啊第二十章 殢酒为花软扬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阳星象堕北城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圣第五百零五章 卖国者即为贼第七十八章 断人财路如杀父母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旧恩仇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旧将军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个美丽的二五仔第六百四十四章 布防景州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六百六十二章 用血洗净草原第三百三十二章 鸾凤栖是梧桐枝第三百七十二章 边关毋偃旗,试手扫幽燕第五百二十七章 缠斗第七百四十八章 国号都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宫闱丑事第六十三章 常在穷乡养巨贪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七百三十一章 亲戚第四十章 一日看尽汴梁花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藤摸瓜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来,可能都是黑的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台新旧换第五百章 夜战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