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弑父小儿

升龙城,皇宫。

昔日金碧辉煌的寝宫内,早已没有几个宫娥太监,兰英皇后独坐窗前,暗自垂泪。

自己的一再忍让和退缩,最终没能换来太子的孝心,反而让他越来越变本加厉。

募兵伐宋,就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皇权,武将们的集体叛逃,让东宫已经完全掌握了升龙城。

偌大的皇宫风雨飘摇,众叛亲离之下,兰英皇后抱着小公主,说不出的凄凉落寞。

这时听得殿外又是一阵阵喧哗厮杀声,一名侍卫冲了进来,“不好了,太子率兵逼宫,马上要攻进来了。”

一根竹剑,射穿了侍卫的喉咙,他的眼珠爆瞪,死在了皇后身边。兰英皇后惊叫一声,尚不忘捂住女儿的眼睛。

两柱红木之间,突然鱼贯而入一群侍卫,将她们团团围住。

不一会,众人簇拥着李阳焕出来,他的脸上挂满了狰狞可怖的笑意,看着自己的这个母后。

眼前这个女人,比自己还小十几岁,却压了自己这么多年。都是那个老不死的东西,已经不能苏醒,还不让自己监国。你当了四十年的皇帝,难道还没有当够吗?但是我这个太子,却已经当够了,李阳焕缓缓拔出了宝剑。

舐犊情深,眼看太子将要行凶,兰英皇后抱紧了女儿,喝问道:“太子!不想要虎玺了么!”

交趾李朝虽然时常入侵大宋,但是内心深处是仰慕中原文化的,这从他们处处模仿中原就可以看得出来。李朝建立之后,更是兴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及七十二贤等像,规定四季祭祀,并让皇太子学习儒家文化。

虎玺类似中原的传国玉玺,乃是用上好的和田白玉雕刻,上面是一尊卧地猛虎,下面刻着“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八个大字。

李阳焕一听这个,眼里闪过一丝狠戾,将宝剑一寸寸抵到她的喉咙前,厉声道:“交出虎玺,孤王...不对,是朕,朕可以饶这个小贱人不死。”

兰英皇后难得硬气了一次,凄美的脸上有些横意,咬着牙道:“除非你把我们送到宋土。”

“贱人,竟然还想勾结宋人,来人呐,给我抓起来,严刑拷问。”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母女二人分别打倒在地,然后架着胳膊出了宫殿。

李阳焕仰天大笑,慢慢上前,走到龙榻前。

老皇帝睡得正香,虽然常年卧病,但是用的都是上好的药材,保养的依旧是白白胖胖。

李阳焕稍微有些畏惧,这个人压制了自己四十年,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不管是太子的尊崇,还是皇家的煊赫,都是这个人赐给自己的。

人言道,虎毒不食子,老皇帝纵有千般不好,对自己还算过得去。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太子做了太久,难免会有怨坌,但是却没有对自己下手。只是为图自保,扶持了一个皇后,企图继续来压制自己。

李阳焕慢慢靠近,挑起了父皇的锦被,眯着眼道:“父皇,儿臣给您请安来了。”

他拿着剑的手,不住地颤抖,床上的老皇帝突然眼皮一动,吓得他手一软,剑落到了地上。

老皇帝眼睛缓缓睁开,还有一些迷糊,浑浊的眼光凝视了一会,才看清眼前的人,问道:“皇儿,怎么是你,皇后呢?”

“父皇...母后她...”李阳焕手脚冰冷,茫然无措,牙关来回打颤。

在他身后,几个东宫心腹一看,太子如此软弱,若是老皇帝清醒过来,自己这些人岂不是都要随着他被诛灭九族。

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杜英武迈步上前,大声道:“兰英皇后弑君,吾皇驾崩,请太子继位。”

老皇帝李乾德一脸懵逼,自己好端端躺在这里,怎么就驾崩了?

突然,杜英武和几个将军上前,一人按住一条胳膊,杜英武拿着枕头,将老皇帝闷死在龙榻上。

太子李阳焕,这才清醒过来,心里激动又害怕。

“请吾皇登基!”

李乾德四十多年的皇帝生涯,至此完结,在他七岁那年登上皇位,由生母倚兰元妃、嫡母上阳太后扬氏垂帘听政。

当时他的生母倚兰元妃生性嫉妒,唆使他杀害上阳太后及侍女七十六人。越南后世史家所谴责:“何至杀嫡后,虐无辜,残忍若是哉!”

在血腥的宫变登基的李乾德,最终在宫变中丧生,死在了他的儿子手中。

李阳焕拿开了枕头,看着父皇已经死透,这才长舒一口气。

“朕从此,再不是太子了...”两行清泪,竟然从这个弑父囚母的恶人脸颊滑落。

寝宫内,一下子跪倒一大片,齐声高呼:“参加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老皇帝驾崩不到三天,太子早就办完了登基大典。

举国上下,没有一丝悲痛,皇宫内甚至有些欢庆气氛。

张灯结彩,每隔数步便悬挂一盏流苏宫灯,宛如白昼,几张翘头乌案上摆放着各类珍馐,美酒瓜蔬,琳琅满目。

李阳焕轻轻拍手,两排乐工鱼贯而入,分列两侧,一边抱琴,一边吹箫,另有八名鼓手围在四个巨型鼙鼓旁。

李阳焕袍袖一挥,清脆鼓点响起,一排黑衣剑士涌入场中,皆是黑色缎带束发,黑纱蒙面的劲装女子,鼙鼓声起,剑光流动。

周围的文官武将,如醉其中,忘情处鼓掌叫好。满朝上下,哪有一点死了皇帝的悲痛,连个面子事都不做了。

顾北海混杂其中,眼睛里藏着一抹鄙夷,果然是蛮夷匪类,纵使用命学习汉家礼仪,也只是得到些皮毛而已。

李阳焕有些显摆,又拍了拍手,这些女剑士竟然在堂上宽衣解带,不一会黑衣尽除,流出里面的姿容来。

个个都是姿容俏丽,丰神绰约,身上裹着轻薄霓裳,风格大变。

鼓乐声起,丝竹阵阵,云鬓霓裳之间,脂粉飘香。原本冷峻惊艳的女剑士,瞬间成了窈窕身段的女乐。

看着众人惊异的目光,李阳焕心中得意洋洋,他站起身来,环视一圈。

舞女们识趣地退下,李阳焕高声道:“先皇驾崩,实乃兰英皇后和宋人勾结,意图将李朝出卖。如此大仇,岂能不报,我意已决,即日伐宋!”

通过伐宋,来快速地整合朝廷,铲除异己本来就是东定下的策略。下面都是李阳焕的亲信,对此早就心中有数,杜英武出列抱拳,单膝跪地,道:“末将愿为陛下先锋,率领大军,出其不意,踏平宋土,活捉宋帝!”

这些人,全都以为大宋毫无防备,自己率兵去劫掠几个州县,巩固新皇声望,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谁也没有拿着当回事,除了席间的顾北海。

“这些鸟蛮子,如此小觑大宋,岂不是要吃大亏。”

他自己人微言轻,不过是出了些钱,在这大殿上的座位极为靠后,皇帝根本看不到他。

---

升龙城,坐落在后世的河内,从这里往西到大理,快马用不了两天的时间。

往北就是广南东路,也就是后世的广西,快马一天就能到。

如今杨霖取了大理,实际上升龙城已经不适合作为李朝的国都了。

若是有圣明天子在位,这时候肯定会选择迁都,但是李阳焕和李乾德,显然都不具备这个眼光。

作为李朝腹心的升龙城,实际上已经在大宋的两面包围之下,往东还是无尽的大海。只有南边有个退路,一旦被堵上,就可以隔绝开李朝其他的疆域和升龙城的联系。

南屏山马关前,杨霖的大帐内,裹着厚厚的棉衣,杨霖哈着气正在看地图。

方七佛和陆谦派人绘测的两张地图,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杨霖这才点了点头。

他的手冻得有些发白,白天不准生火,即使是他也只能挨冻,而没有冒险点火取暖。

虽然这片山脉,足够的隐秘,但是为了防止李朝有哨探,他还是谨慎为主。

“他娘的,贼厮鸟,李阳焕这只断脊猢狲,杀了他爹竟然这么久还不出兵,简直是头蠢驴。连老子都知道他的豪言壮语,要伐宋为父报仇了,他的大军磨磨蹭蹭,三天还没有出升龙城。”

方七佛缩在一个军袄里,紧了紧衣领,深以为然,点头道:“这里忒也阴冷,真想他们紧趁一点,快些打完,咱们好回羊宜咩城享福。再过几日就是元旦了,新年佳节可不想在这山沟里混过去。”

杨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骂道:“不要轻敌,我们又不是只要痛击李朝军队,这次至少要打到升龙城再说。”

方七佛低着头,也不辩驳,他实在冻得够呛。

以前倒是也吃过苦,但是这里的冬天,不是那种冰天雪地的冷,而是有些阴冷。

尤其是山风吹过的时候,常常让人有些刺骨的寒意,其实温度并不是很低。

杨霖站起身来,拧腰舒臂,道:“走,陪我出去走走,在这里缩着更冷,不如活动一下。”

走出大帐,营中乌蛮兵倒是很习惯这种天气,一个个浑似没事人一般谈笑,打磨兵刃,削竹造箭。

灌木丛上,经常挂着一些野物,都是他们闲暇之余猎取的,剥皮放血,等着晚上烤炙。

杨霖踩在厚厚的枯叶上,这片林子主体甚至还是绿色的,几乎没有枯黄的树木。

打到升龙城,靠近海边的地方,更是温暖如春。

“此时汴梁,应该是琉璃世界,一片雪白了吧?”杨霖嘴角一笑,甚至能够想象到新年将至,汴梁城的热闹景象。

肯定会有无数的百姓,自发举办的各种庆贺活动,有钱的人家也早早去衙门登记申请,准备大放花灯烟火。

方七佛没有去过汴梁,不能想象这种繁华,只是随口应和道:“这个时节,到了北边,都是雪地。”两个人边走边闲聊的时候,一个小兵快步上前,抱拳道:“少宰,前方传来消息,交趾人来了!”

“终于来了!”杨霖拍手道:“传令下去,按照事先部署,各部落位,准备伏击。”

---

交趾大军,远远看去,个字普遍有些矮小,身材往往是精瘦干练,肤色黝黑。

有一说一,这些人在山林作战,也是一把好手。

交趾虽小,从来都不是软弱可欺的,东汉末年的士家军,也有着不俗的战力。

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穷,穷到命都无所谓,打起仗来一个个不要命地冲杀。

刚刚升任金吾卫大将军的杜英武,毛遂自荐充当此次伐宋的先锋,剩下的大军,则有李阳焕亲自率领,他指着前面问道:“这片山脉,就是南屏山?”

周围的将军点了点头,道:“回大将军,这就是南屏山,是大理、大宋和我们李朝的交界。”

杜英武点了点头,道:“越过这个山脉,就是大宋的西州,当年我父亲曾经在这屠杀宋军,给我们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耀。这一次我们有机会,重现先人的荣光,实乃一大幸事!”

周围的将佐纷纷大拍马屁,杜英武纯属是靠裙带关系上位,他的姐姐是东宫太子妃,他爹当年也不过是一个低阶将官,在他嘴里却成了伐宋的主力一般。

而且当年交趾伐宋,也只是杀了一些厢军和手无寸铁的百姓,要不是满朝的文官看不上边陲之地,认为死几个平头百姓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才没有放在心上。

当时整个广南西路在边境的驻军只有四千厢兵,被八万交趾军包围,还能守着城池苦战四十一天,后来被打破之后,交趾人在南宁制造了大屠杀。他们将城中百姓每百人绑成一串,绑了五百八十串,共计五万多人,全部赶入江中淹死,而后纵火焚城,并将八万妇女掳掠而去。

朝野震怒之后,神宗皇帝从西军抽调人马,郭逵率十万西军随即开始反击,宋朝打到升龙城下,交趾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太子被宋军击杀,李仁宗被迫请降!

这时候,司马光又发挥了他对外的大度,伙同党羽一起劝谏宋神宗不要穷兵黩武啦,赶紧撤兵吧,打仗劳民伤财啊。

宋军撤兵之后,交趾人的文献中,对此大书特书,认为是勇猛顽强的交趾人,打退了汉人的侵略。

所有参与过屠杀的,都以此为荣,时刻准备再来一次对大宋的入侵。

杜英武雄心勃勃,骑在马背上,感觉自己威风八面。

此时的丛林高处,杨霖举着千里镜,啧啧称奇:“这等角色,状似侏儒,也能上阵为将?”

他却不知,李阳焕身材矮小,所以最恨高大的人,他的身边受重用的,都是些矮子。

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于我如浮云第六十二章 凤在林中鸦雀惊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二十章 让他们死于民愤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掩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于水火之中第四十六章 叠石为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滚滚财源入帐来第五百四十章 亡国之人,不如猪犬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闻烽烟起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五百五十四章 没个消停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书生,晒晒太阳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烟各自稠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四百零七章 万般怪相是人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凯旋回京第七百二十章 责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开始谋国第五百七十三章 恶犬变家犬第三百四十六章 几段西风相倚恨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圣第十七章 捷径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将门,一千里迁徙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训的对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骄兵悍将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杨钦差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陇之殇第二百九十章 金辽使者聚汴梁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汹涌,润物无声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战太湖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战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绥西南第五百三十四章 来了第四百三十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残忍凶杀案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贲十万到汴梁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杨霖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骂名可护身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灭国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二百四十二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书生,晒晒太阳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后让我来第三百一十一章 谁人青眼识国将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头第六百零六章 喜讯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么都能出卖,除了利益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长街抽釜薪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没有见过四万人的使团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丝剥茧层层落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来杨解馋第六百二十七章 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杨少宰第三百八十七章 来而不战退也难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险酿大错第四百三十四章 万般算计都成空第六百七十三章 纠结而又矛盾的高丽第十三章 江水难洗一面羞第四百零四章 千难万阻心志坚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仁赐安宁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后让我来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学家们(第五更,为liveaben加更2/18)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腊第三百八十七章 来而不战退也难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实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章 采生折割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东风吹腥膻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第二百一十九章 惊闻国都落敌手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怀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斩奸邪问宰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云密布,将星闪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这事成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举世无第一百零八章 不报睚眦方为雄第二百八十三章 杨氏新学初显露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五百零三章 绝世好弟弟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无古人,旷世之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轻骑快马下东京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国时人不如犬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