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 没想到你耶律大石浓眉大眼的,也干这种事

夜幕降临,北归山前,人声鼎沸。

远近几处火光升腾而起,照得天际隐隐泛红。

江南乃至汴京已经是春光明媚,但是这里依旧是霜寒草凋,以往的草原霸主征战,绝对不会选择这个时节出兵。

女真人是个例外。

他们从来不管严寒,如今的女真距离起兵反辽,不过才四五年时间,很多战士依旧是在雪里一趴几天的猎人出身。

再过去十年、二十年,当那些在各族奴隶的服侍下,长大成人的女真鞑子,成为金国的主力时,他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如今,俨然是当世最强的战力,在完颜娄室的带领下,穿过绵延山脉,踏雪而来,一下就横扫了北归山。

耶律大石和姚平仲辛辛苦苦北伐,打下的这点基业,尽数被打了回去。

连日的恶战,在山上的各处堡寨和工事前,留下了浓黑的灰迹,女真鞑子押着一批辽人俘虏,正在此地休整。

连绵的北归山,曾经有几十家的坞壁堡寨,全是当地的地头蛇。这些人利用庄客,操控着在北归山生活的百姓,俨然土皇帝一般,有点类似南方的土司。

耶律大石北伐,四下坞壁豪强虽然奉这个旧日契丹宗室号令,但也是有好处的听一下,没好处的动也不动。

平日里四下的坞壁堡寨对于耶律大石并不如何搭理,大家基本互不相干,顶多支应一点粮草而已。可是在女真铁骑突然出现,横扫北归山一带,这些人就纷纷向契丹求援了。

这些人本来的打算挺好,谁来我就投奔谁,谁强我就效忠谁,我就是这个北归山的地头蛇。

但是女真人来了之后,沿途旋风一般击破坞壁堡寨,搜其粮草,屠其老弱,强壮负重转运军资粮草在雪地中挣命,就是有豪强欲事先投效,女真军马也不收纳,仍然是屠其首领,并其部众,收其粮草辎重。

而沿途坞壁堡寨也再没了抵抗的勇气,纷纷向东而逃。命大的还能从冰天雪地当中挣扎出来,命不够硬的就冻僵在雪野当中,一路过来,遍地都是尸首。

寒风中,在猪圈似的栅栏内,一群契丹俘虏瑟瑟发抖。他们的衣服,大多数都被女真人扒下来,裹在战马的身上。

旁边看守他们的女真鞑子只有寥寥几人,不知道在谈论什么,兴致颇高。

其中一个突然抽出一支箭来,故意走到俘虏们身前,瞄准了半天,有一个契丹俘虏稍微抬头偷看了一眼,女真鞑子马上放箭射杀了他。

其他人连看也不敢看,低着头生怕成为下一个目标,女真鞑子狞笑了一阵,又随便射死了两个人,然后呵斥几个契丹人处理尸体。

大帐内,这支女真兵马的将佐齐至,完颜娄室捧着一张地图,指指点点,时不时询问身边一个契丹降将。

如果有人能够看见,就会赫然发现,他手里的地图不是契丹云州府,而是大宋地图。

被他询问的契丹降将,正是耶律余睹,在天祚帝北伐失利之后,就是他以副都统的高位,突然起兵作乱。

本来就元气大伤的契丹,错失了扼制女真的最佳时期,被迫抽调主力平乱,完颜阿骨打趁势收服了渤海人。

耶律目睹后来和文妃,在上京拥立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长子为帝,被完颜娄室打破之后,他又投降了女真人。

北归山作为云州屏藩,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险要,已经被耶律大石选择放弃。

实际上。耶律大石从来不是一个主战派,他在燕王麾下时候,就一直主张“养病待时”。招募兵马,严加训练,按兵不动,等待机会。

但是燕王耶律淳刚烈,一战打光了幽燕契丹兵马主力,而奚人又离心离德。关键时刻,奚王萧干按兵不动,想要趁势复国,被杨霖收复。

重新投奔天祚帝之后,耶律大石也多次上书,主张在云州好生经营防御,就像是幽燕的宋人那样,等待金宋之间爆发战争,大辽好趁势复兴。

耶律延禧照样不听他的,如今他自己做了皇帝,是契丹之主,便断然舍弃了整个北归山。

集中所有力量,在云州、应州、蔚州大肆修建防御工事,招募兵马,囤积粮草辎重。在朝廷内,他斩了萧嗣先的同时,却宽恕了很多以往的大臣,得到了萧嗣先这些年搜刮积攒的无数钱财,在大宋和蒙古人的茶马商道上,大肆购买战马。

驱逐了一批天天叫嚷出击的少壮主战派,高柄的十个结义兄弟,被他杀了三个,其他的在虞世南的带领下都从边境逃到了大宋境内,去追随废帝耶律延禧前往汴梁了。

篡位之初,耶律大石派人出使大宋,用废帝耶律延禧换来了大批的粮草和装备,又偷偷派人和金国议和,出卖无数的杂胡和蒙鞑靼人,割让西辽广袤的草原,希望换来短暂的和平,让金人率先和大宋开战,让契丹得以喘息。

摇摇欲坠的契丹王朝,也迎来了一次难得的缓冲,完颜娄室被勒令不许再南下,而是准备兵马,备战即将和大宋展开的大战。

杨霖一直以为,耶律大石是个英雄,会奋起和女真人死拼,一雪契丹这几年的耻辱。没想到这厮是个枭雄,这么拿得起放得下,保不住的东西割让起来眉头都不皱一下。那辽西大片草原,以及上面无数的杂胡部落,全都成了女真人的附庸。

本来以为只有耶律延禧那孙子会和金国偷偷议和,没想到耶律大石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干出这等腌臜事来,把杨少宰气的不轻。

如此一来,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回幽云十六州的剩下六州了。逼急了这王八蛋,彻底倒向金国,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金国现在领土上,契丹人不断闹事,是他们的后患之一。要是云州小朝廷投降了,这些后患可就消弭了大半。

宋金之间,已经有了难以弥合的仇恨,杨霖出尔反尔,结盟不到十天袭击了西归撤兵的女真兵马,几乎把完颜宗翰手下的谋克杀光。女真东路兵南下未果,却差点全军覆没,若非银可术以死阻挡追兵,完颜宗翰和娄室极有可能就会殒命在幽燕。

后来他又追到逐鹿山,在蚩尤陨落的地方,杀了完颜吴乞买,又在汴梁让万民用石子活埋了完颜希尹,女真人在幽燕吃的亏,比起兵之后其他地方的损失加起来都多好几倍,这个仇女真人不可能不报。

而对大宋来说,女真人就是心头一根刺,他们从河北杀到开封府,沿途杀得尸骨累累,血流成河。

此仇,岂能不报。

当初我们兵马羸弱,文官为了压制武将不愿开战,甚至不愿看到武将打胜仗。契丹时常南下,西夏虎视眈眈,河北常年就是一块契丹人的猎场。

那时节忍也就算了,如今兵强马壮,开疆拓土,气势如虹,战马如云,精兵如雨,物资充裕,大将辈出。

别说女真人会南下,就是他们不打算南下,这几十万的汉家兵马,也免不了要踏出那万里长城,试一试匈奴、突厥、契丹之后的这一代的北方强敌,你究竟多强。

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二百五十五章 夺妻大计第四百四十二章 轻骑快马下东京第五百零四章 传旨索要女官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点红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章 征服一国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杨霖啊第八十二章 业火三千,心中怨起第五百九十三章 宫闱丑事第八十四章 养匪自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筹谋,海港欲筑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骄兵悍将第三百二十五章 群魔乱舞祸上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旧换新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书生到劳动中去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风清怨长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种种何处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话离别第四百七十八章 启程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阳子吃羊总共分三步第六百六十二章 用血洗净草原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二百二十二章 时来运转童捡漏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百三十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杨论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战太湖第七百二十六章 后路第四百三十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赌,帮韩世忠上岸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五百一十三 没想到你耶律大石浓眉大眼的,也干这种事第二百零五章 盐王之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儿有仇,九世必报第六百二十七章 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杨少宰第二百九十八章 温酒一壶待天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树木为守兵,河渠做城墙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点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台新旧换第十一章 浅谈大宋风月场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风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头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虎谋皮第十一章 浅谈大宋风月场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九章 一遇风云变化龙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稳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二百二十二章 时来运转童捡漏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杨论士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变色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乱提刀到汴梁第三百三十四章 寻仙问药天子事第四十三章 杨家虽然没钱,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进一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把他气到吐血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军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将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谋断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七百四十一章 灭女真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刘贵妃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么错,就想吃只鸡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养宋皇室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体力行为施教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点钱花第一百六十八章 东瀛第二百八十五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韩世忠第三百七十二章 边关毋偃旗,试手扫幽燕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试演第一百九十七章 义母十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纵横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四百五十七章 凶刀出鞘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难逃第一百一十一章 滚滚财源入帐来第五十八章 特训(给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贪恋人世欢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当饭第五百四十七章 国贼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八十章 东京第一恶人回归,神鬼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