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种子

一连几天的云州城下,已经是尸堆如山,从上京府带来的契丹生口几乎全部死完了。

完颜阿骨打心如寒冰,依旧驱使人四处捉捕,就连仆从军也要被逼着上前送死。

姚平仲手握着长枪,站在城头,已经累的站着打鼾。

浑身的血污,甲胄上也是斑驳累累,一连几天下来,他都亲自在城头督战。

这些鞑子越是凶残,云内百姓越是惨,就越坚定了西军将士的决心。

玩玩不能把这些人放过雁门关,一旦到了秦陇,受难的可就换成自己的耶娘妻子了。

耶律大石的帐中灯火通明,他的心中就跟这十几根火把照耀的大帐一样,明亮通透。

在云内死拼,非得耗光契丹最后一个男儿不行,宋金都没安好心。

耶律大石心知肚明,不断提供粮草辎重的大宋,打得主意就是用契丹男儿的血,来消耗女真鞑子而已。

他们舍不得自己死人,舍不得秦陇、河东遍地狼烟,却要用契丹的血肉土地来耗敌。

云内,是一块上好的领地,若是让自己经营几年,北收群胡,西联鞑靼,周旋于宋金之间,当可坚如磐石,不惧四方来敌。

最不济,也是当初西夏的局面。

可惜,别说几年了,自己连一天的时间也没有。

这一片焦土上,注定没有契丹人的生机了,这几天守城的时候,耶律大石也在保留实力。

他要给契丹人,留下一丝火种,舍弃这个烫手的山芋。

刀山火海之巅,有一个金珠,就是再怎么珍贵,拿不到手照样为空。

话虽如此,能够在手握云内的时候有这个魄力舍弃,耶律大石的心不愧是坚如金铁。

可惜,生在了此时的契丹...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今夜就走!”

很快,一队队的契丹将佐就走了进来,纷纷看着耶律大石。

这个人,依旧是契丹的柱石,是所有契丹人的希望。

眼下的契丹,强敌环伺,实力羸弱,实则已经到了灭族的关头。

耶律大石看了一眼,自己的亲信尽在,他尽力挺直了身躯,沉声道:“俺们契丹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存亡之际。死守云内,不管是胜负,都必亡无疑。你们觉得那些宋人,便是这么好心,要帮我们守住这云内的残山剩水?

我告诉你们,一旦女真退兵,就是宋人图穷匕见的时候,到时候第一个死的就是俺耶律大石。

只要大辽忠心儿郎在,在哪里不能复兴我大辽?何苦为了这保不住的大同城消耗契丹仅存的性命血气?天下之大,终有一处,能让我大辽子弟生聚十年,最终恢复!”

众人早就知道了这个计划,但是还是有些茫然,出了云内,到底何处可以安家?

如今看来,只有一直往西,往北,到那金宋都到不了的地方,才能躲过着亡族之祸。

从一开始,耶律大石就有开始预备这条后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走这最后一步。

现在,女真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彻底合拢,自己最后的机会就在西边的蒙古杂胡们防守的地方。

这些蒙古人,散沙一盘,根本无法抵抗契丹的冲击。

“每个战士的马上,挑选一个瘦弱的契丹女子,最好能带一个孩子。挑选自己强壮的儿子带上,只能带一个!”

耶律大石说完,挥了挥手,有亲兵将他的五个子女领了出来。

这些孩子四男一女穿着契丹传统的衣服,睡眼朦胧,最大的七岁,最小的才三岁。见了耶律大石,都非常开心,他们也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皇了。

“父皇。”一声声的叫喊,让耶律大石心底一疼。

耶律大石眼中的不忍一闪而逝,走到近前,领着最强壮的二儿子耶律夷列,让亲兵将他带了回去。

耶律夷列不解地看了一眼,看到父皇唯独赶走了自己稍微有些委屈,但是这孩子生性好强,也没有说什么就跟着亲兵走了。

送走了二儿子,耶律大石一闭眼,拔刀将其他子女一一杀死。

血溅了一脸,借着擦脸的时候,抹去了自己的几滴眼泪。

耶律大石马上冷声道:“只带最强壮的儿子,若有多带的,定斩不饶!”

帐内诸将,心胆俱裂,无不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耶律大石接着道:“萧乙薛,今晚谁守东门?”

萧乙薛惨笑一声,谁守东门...陛下你真不知道么?恐怕连下面的裨将,你都一清二楚吧,萧乙薛抱拳道:“回陛下,是臣。”

自己有伤,是逃不掉的,这应该也在陛下的算计之中吧。萧乙薛心中长叹一声,为了契丹的存亡,陛下连自己的孩子都杀了,只为了让将领们严格服从命令,这么多人逃走,难道带不走五个孩子么?

既然如此,就让我萧乙薛,来做陛下最后的弃子吧。

“萧爱卿,你在亥时打开城门,将女真人全部吸引过来,放到云州城中,好让其他人有机会出走。”耶律大石说完,萧乙薛早就有了准备,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留下的人,必死无疑...

如此一来,也算是把队友卖了个干净,这些宋人是不可能投降的,姚平仲死战的时候,也能给契丹人争取时间。

萧乙薛单膝跪地:“臣,必不负所托!”

耶律大石将他拉了起来,大声道:“来人呐,将萧都统全家,护送起来,不得损伤丢失一人!”

萧乙薛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身边的耶律大石,如果说契丹到了今天还有一丝希望,恐怕就在这个人身上了。

“陛下,保重...臣去了。”

萧乙薛振衣而出,帐中惊叹一片,耶律大石长舒一口气,挥手道:“去准备吧。”

人去帐空,大帐内只剩下耶律大石,独自对着一副画像。

画像上这人国字脸,鼻高口方,威风凛凛,乃是一代枭雄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一统契丹七部,攻灭渤海国、室韦和奚人,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

这才创造了契丹这个幅员辽阔的草原帝国,契丹远远强于以前任何一个草原国家,不但在领土和人口上遥遥领先,国祚更是长达二百多年,坐视中原五代更迭,契丹却一直强大。

从来没有一个草原霸主,有过这样的基业,让中原王朝一直纳贡,上送岁币。

“太祖在上,不肖子孙耶律大石,今日为了契丹的存续,要舍弃您打下的江山了。愿太祖在天之灵,庇佑子孙,求得一条生路。终有一日,契丹人还会回到这片土地,拿回您的基业!”

第五百零一章 秦陇总督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围兴庆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间一弃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门路,霜气逼征鞍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七百四十九章 国士蔡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谋朝篡位第三百六十章 将门奋银枪,迎使出帝皇第二百一十四章 汉风西渐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议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诚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墙第七百四十二章 铁血镇压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营中见冤魂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题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五百二十四章 汹涌第三百三十四章 寻仙问药天子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掩第三百零五章 将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须颜闵材。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饲狼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结第五百四十章 亡国之人,不如猪犬第三百七十四章 岁岁太平年,处处征尘起第四百六十章 欢乐死刑第一百八十章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五章 我和奸臣共饮宴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进一步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尽军又来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运河通民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杨论士第十八章 权力和金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七百二十六章 后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轻骑快马下东京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五百三十八章 开战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战,灭其根脉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当道第十九章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风华第九十章 飞扬跋扈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稳清扫北安州,辽皇帝示威屠戮巴格达第七百章 碾为齑粉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门弄斧起民愤第三百四十五章 兴衰荣辱历百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刘贵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让利于民卖田产第六百零三章 连环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杨少宰和二臣贼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二百六十七章 凶蛮初露第四百零二章 春风送我回汴梁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五百二十八章 种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来了第七百二十章 责任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苍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为先第二百一十九章 惊闻国都落敌手第十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斩奸邪问宰相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阴平是险计第五十四章 没事找事杨状元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零七章 简直荒唐第四百七十九章 权力烘人在云端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仪制度驯凶蛮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九十四章 送他个活王八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结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书生到劳动中去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当头利刃寒第四百五十七章 凶刀出鞘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第十五章 星探杨霖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烟遍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礼乐崩坏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苍山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气短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状元出第六十六章 惧意浓时怒无边(给凝珠漫水加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贲十万到汴梁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须颜闵材。第四百七十九章 权力烘人在云端第九十四章 送他个活王八第五十四章 没事找事杨状元第三百零二章 千骑破晓别汴梁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财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