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军头子即将就位

王金刚趴在厚厚的弥勒教徒尸体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杨霖一怒之下,调动兵马前来,这些造反的胚子还没举事,便被连根拔起。

官兵出现的那一刻,王金刚就知道大祸临头,本打算在山林中躲避几天,没想到这官府出手,如此的雷厉风行,和以往大不一样。

这厮一辈子经历风浪无数,深晓大丈夫能屈能伸之道,当下便倒在了同伴血泊中。

还不忘用血水涂了自己满脸,遍地腥臭官军清扫战场不会太仔细,待觑得无人戒备时,自有脱身良机。

经过漫长等待,京兆府厢兵终于开始清理尸体。当然他们也不会有耐心逐一翻看。一来尸体多人手少,再一个若是不小心被没死透的乱民拉上一个做垫背岂不冤枉死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长抢在尸身上随意戳来戳去,真遇见没死透再补一刀就是。

而且云内瘟疫搞得人心惶惶,据说就是这尸首惹出来的,大家避之不及。

王金刚这次运气不太好,一个厢兵的长抢照着他的左大腿便扎了进去,枪头入肉疼得他钻心一般,愣是没有动一动。

终于等到一众军卒骂骂咧咧地离开,王金刚才从土里扒拉出来,也幸亏这些军卒怠惰,埋得不是很深。

他处理了一下伤口,在山中又待了三天,才趁着夜色赶路白天休息,去往荆楚湖广一带。

那里有深厚的弥勒教底子,光是大宋一朝,就曾经爆发了三次造反。

王金刚死而复生,岂不是最好的弥勒转世的证明?他冷笑两声,忍着痛继续赶路。

前番明教造反,被朝廷轻易压制,有的是明教徒隐藏了起来。而江南士绅,现在的态度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若是自己造反,说不定会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荆楚一带,弥勒教根基深厚,岂不好似在这秦陇发展一群愚笨村妇来的要好。

俺王金刚这一回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到了荆楚、江南,也是一个角了。

---

京兆府内,一间置华丽的宽敞客厅光线晦暗。仅在角落里亮着一盏高脚戳灯,昏黄的灯火照耀下,此间主人的面孔映得忽明忽暗阴晴不定。

杨霖孤零零坐在软榻上,手指敲着膝盖,满脸的忧烦神色。

前几天传来消息,女真人遣使到汴梁,说是要和大宋修好。还要开市,互通有无。

这又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讯号,女真人已经开始潜心立国了,这个小部落征服了大辽,但是并不可怕。

可怕的就是他们开始步入正轨,走出奴隶制,耶律阿保机和他的子孙打下的庞大疆域,足以支撑一个强大的帝国。

刚刚结束云内之战,大宋如愿以偿得到了云内,恢复了祖宗故土,汉家北门;金人如愿以偿,得到了耶律延禧,在辽土上彻底击溃了所有的辽人政权;耶律大石也一样如愿以偿,保住了契丹的血脉。

这是皆大欢喜么?这是一种另类的妥协,大家都觉得自己需要时间。

经过几年生聚,恢复元气之后,恐怕又是长期的大战。

一阵脚步声传来,进来一个汉子,正是吕望。

“少宰,属下等人审问过弥勒教徒,发现这个教并不简单。江南剿灭明教之后,没有深究,许多教众都隐藏了起来。

如今他们和弥勒教渐渐融合,新的教义更加阴暗偏激,动辄杀人为乐。而且在江南,似乎有不少人,暗中辎重他们。”

杨霖挥了挥手,心烦意乱:“朝中大事,不过辽金,我愁云内如何打造还来不及,难道什么事都要我亲手去做,这等小事交给殷慕鸿去办。”

吕望神色一怔,刚想说话,还是咽了回去,抱拳道:“属下这就派人,前去和都尉府交接。”

“抓一个杀一个。”杨霖恶狠狠地道:“除恶务尽,别有妇人之仁。”

“殷慕鸿...妇人之仁,应该是无须担心。”吕望喃喃说道。

杨霖烦心的事,还有他一出京,汴梁就有官员上书,说自己是安禄山再世。

同样是领着胡人,杀进了京师,囚禁帝皇,把持朝政。

当初杨霖的心腹,都在幽燕,带领入京的人,确实是西北各族军汉。

这东西虽然看似没有什么伤害,但是最容不得大意,王莽的前车之鉴就在史书上写着,再大的顺风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

赵府,卧房内。

李清照美目笑成两弯月牙,和夫君赵明诚对着一副墨宝,看得津津有味。

这幅字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最重要的是落款处盖章,柳公权。

柳公权遍阅唐人书法,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竞相学习的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没想到,杨少宰出手这么大方。”赵明诚啧啧称叹。

他哪里知道,杨霖个人的品位,让他更欣赏本朝赵佶和蔡京的书画,家中所藏也大多是这两个人的。唐人柳公权虽然名声更响,但是毕竟只过去几百年,真迹也不是很难寻。

惊喜过后,赵明诚又担忧起来,抬头道:“娘子,这无功不受禄,杨少宰如此厚赐,我们该如何还礼?”

李清照也蒙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想要还回去吧,看着桌上的真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这一对小夫妻隔着一张柳公真迹,托着腮大眼望小眼,赵明诚突然道:“有了,咱们家最大的宝贝,就是你啊。”

李清照脸一红,横眉嗔目,抓起桌上的如意就要打人。

赵明诚赶紧认错,道:“冤枉,冤枉啊娘子,为夫是说,你的才华。”

“好你个没骨头的贼,你说,你是什么意思?”李清照一副不肯干休的样子。她在内室衫领松散,再加上赵明诚所处的角度刁钻,一片堆玉雪峰闪现,饶是自家娘子也不禁咽了口唾沫道:“到了杨少宰这等地位,岂会为寻常财物抬眼,若是你写一首诗词相送,岂不是文坛一件美事。”

李清照这才放下手中的如意,拽了拽衣襟,噘着小嘴,呆呆地问道:“这样...可以么?”

第二百七十一章 顺逆天下几人清第四百八十八章 交趾试刀石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五百零三章 绝世好弟弟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圆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养宋皇室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锋芒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六百九十七章 隐患爆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笔初现端倪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难逃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关无征战,要塞充客商第四百四十八章 杨卿今欲弑君耶?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为凤盟加更)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缺席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五百二十六章 剧变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铺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圣贤不寂寞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杨钦差第五百零四章 传旨索要女官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举巧使毒计 李居士痛丧佳偶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韩世忠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第三百零八章 满碛寒光生铁衣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缺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战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鹓雏竟未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骑夜入燕京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间繁华第二百八十三章 杨氏新学初显露第一百六十章 为民请命的谏臣杨霖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书生,晒晒太阳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阳祖师,驾临洛阳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训的对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阳子吃羊总共分三步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当饭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举巧使毒计 李居士痛丧佳偶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兽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来宵小尽伏诛第五章 我和奸臣共饮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东风吹腥膻第一百零八章 不报睚眦方为雄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五百八十六章 卖国之贼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于民第七百零八章 胜券在握少宰仍留后路,豪气干云小将互不钦服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话离别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动光彩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鸟大夫酒囊卿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杨钦差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勋和军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给凝珠漫水加更)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旧恩仇第六百八十二章 择地筑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阳子回归,汴梁久违的大场面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个字据第二百一十二章 只身求救赴敌营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刘贵妃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场恶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五十四章 没事找事杨状元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转变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仁赐安宁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声声伐女真第一百六十章 为民请命的谏臣杨霖第二十三章 终日打雁啄了眼第五十章 小刘贵妃失宠记第二百四十八章 东行路上公子多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别后饮,三杯起杀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圣贤不寂寞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致书友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马古道今又来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七百四十一章 灭女真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职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六十二章 凤在林中鸦雀惊第一百八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盘到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时机第一百三十七章 闻战则喜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饮贺岁酒 月夜独尝酒家香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杨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间一弃子第五十九章 我要这虚名有何用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