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汹涌,润物无声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汴河上的小船内,传来带着欢快的女声,足见船内女子心情大好。

重回汴梁,赵明诚和李清照都十分开心,毕竟在这个时代,汴梁和其他地方,如同是两个世界一般。

因为西域商路和茶马古道的重启,汴河到洛阳和长安一带,也疏通了河渠。

繁忙的汴河水面上,这一小船并不起眼,水青色的船帘被掀开,露出一个娇笑的笑靥。

“终于又回到汴梁了...”这新婚不久的小少妇伸了个腰,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几乎是同时收到的调令,李清照夫妇一路上游山玩水,竟然比蔡京来的还晚。要知道蔡京可是从岭南,长途跋涉而来。

而他们夫妇在京兆府,乘船顺流东下,路程不知道少了多少。

也难怪如此,毕竟蔡京心急难耐,这两个却十分悠闲。

深秋之际,她身上穿着却不甚多,湖蓝色的蝶衣宽袖滑落,露出半截雪白圆滑的玉臂,一身合体的米稠色衫裙轻裹着胴体,胸部山峦随着船儿悠悠起伏波动,面容清丽。

赵明诚宠溺地给她披上一个袍子,道:“你看你,也不怕着凉。”

李清照回头做了个鬼脸,干脆披着衣裳又蹦跶到穿舱外,看着汴河的繁华景象。

突然,两岸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大队的人马,卷起烟尘,奔向汴梁。

这些将士人高马大,甲胄鲜明,虽然是疾驰行军,却甚有法度。

路边的百姓们,自觉地让开,站在两侧指指点点,或拍手叫好。

京营新军,打出了汴梁子弟的威风,已经取代了开封府蹴鞠队,成为汴梁百姓心中的新宠。

李清照望着长长的骑兵,皱着鼻子道:“好多大头兵啊,以前汴梁可没这么多兵马。”

赵明诚点了点头,道:“人嘶马鸣,乱糟糟地,我们进船吧。”

风雨欲来,也只有这般吊儿郎当的官员,政治敏感度低到一定程度,才会如此淡定。

近来枢密使宋江、北路兵马总指挥韩世忠、甚至连大理总督方七佛都赶回了汴梁。

要知道,那大理和交趾激战正酣,还分兵北上,和钟相反贼兵马激战,这个档口方七佛都回来了。

一来是南方的将士有足够的信心,面对两边开战的局面,并不十分紧张。

第二个就是汴梁应该有大事发生,朝中衮衮诸公,对此讳莫如深。

这些禁军进了城,马上就到了大营,近来殿帅高柄几乎是住在大营内了。

往日里只有夜里晚饭之后的一个时辰,是进行文教的时候,其他时候都是操练或者休息。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京营新军文教时间提高到了两个时辰,除了教授将士们读书认字,剩下的就是一些杨学的概要。

蔡京主政通政司之后,集中了一票文人,将杨霖的学说,有意无意地延伸到为政层面。

这些细小的举动,正在通过邸报,传递到大宋的每一个郡县。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于少宰杨霖的看法...

民间和官场,一时间对于杨少宰,朝着个人崇拜的方向可控地发展着。

杨霖有着足够的功绩可让人大书特书,也足够的传奇。状元及第,出将入相,开疆拓土,功高盖世。

昭德坊内,杨霖最近是深居浅出,就出门也带足了侍卫。

进城之后的赵明诚夫妇,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前来拜访。

来到昭德坊门前,却意外地发现,此地不同于以往那些朝中巨擘的府邸。

以前的宰相,大抵是高门大户,等闲人等不让靠近。

但是昭德坊的外院,简直就如同曾经最繁华的大相国寺,和如今最繁华的延庆观下的山门一样,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夫妻俩一时间愣在原地,一个红衣锦袍的侍卫,见他们这般作态,警惕地上前问道:“你们来此,有何贵干?”

赵明诚拱了拱手,道:“本官通政司干办赵明诚,特来拜访杨少宰。”

“有名帖么?”

赵明诚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木制的名帖,递了上去。

侍卫道:“随我来吧,你们可到内院花厅稍等,我进去通报一声。”

进到了内院,才算是安静了下来,赵明诚和李清照在厅内落座,马上有人端着茶盘来。

李清照站起身来,打量着这墨香四溢的花厅,突然小嘴一张,哦的一声惊叫。

赵明诚正在喝茶,被她吓了一跳,唬着脸道:“娘子,这是少宰府上,一惊一乍成何体统。”

李清照却好似没有听到他说话,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墙上的一副书画。

赵明诚知道自家娘子,最喜欢金士古玩,凑上前一看也瞪圆了眼睛。

“王右军的草帖...”

两个人好似两个小穷鬼进了金山,馋猫进了美食园,双腿都迈不动道了。

“娘子,你看这里,步辇图!阎立本的真迹!”

“还有这个,莫不是洛神赋图?”

“这幅画从表象和绢布色泽看来,应该是最近几年的画作,不知道当世哪个大家竟有这种水准。”

夫妻俩已经完全忘记了这是少宰的花厅,物我两忘的境界,直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杨霖笑道:“此乃蔡太师手绘,崇宁三年,本官殿试夺魁,太师赠送的蟾宫折桂图。这府上虽有名画不少,唯独这一幅是我最爱。”

赵明诚和李清照赶紧转过身来,赵明诚抱拳,李清照盈盈一拜。

“两位走的着实有些慢啊。”杨霖笑道。

夫妻俩面色赧然,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么点路程,自己走了一个多月,按照以往官场的散漫,算是正常的,但是如今的官场习气,已经大有不同。

杨霖十分忙碌,也没空和他们过多寒暄,说了些客气话,收下了李清照带来的一副带词书画。

这画作放在这里,有些不太入流,但是词填的相当好,杨霖读了一遍脸色甚喜,吩咐身后的小丫鬟挂在厅内。

若是禅让得来帝位,少不得要用这些文豪,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提前笼络住他们,也算是为后来的事铺好路先。

赵明诚刚想带着娘子离开,只见外面几个人结伴而来。他们一个个身材魁梧,虬髯钩鼻,浑身都带着腥膻味道,虽然都穿着汉服,一看面相就知道不是汉人。

这些大汉进到厅内,也不管有没有人,单膝跪地:“见过少宰。”

杨霖一看,这都是西北军中的重将,党项七羌就来了三个。自己的命令才发出去几天,他们便来了,可见是马不停蹄。

“起来吧,里面叙话。”

第六百一十九章 杨霖的伤怀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冲冠一怒杀金使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战太湖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丽第一忠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们实力不允许啊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三百零四章 赤阳真人招魂术第五百一十三 没想到你耶律大石浓眉大眼的,也干这种事第六百零四章 构陷第六百零二章 改变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殇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启重邢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阳春光正好第二百八十五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第六百三十六章 还有心思吃饭?第三百七十四章 岁岁太平年,处处征尘起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杨霖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韦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第二百九十章 金辽使者聚汴梁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耻辱尽,一扫胸中浊第二百二十章 捷报如云传汴梁(为凤盟加更1/156)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关无征战,要塞充客商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杨霖第二百一十四章 汉风西渐第一百四十二章 军心可用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杨霖啊第七百二十六章 后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边民之痛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殇殇,葬于北邙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骂名可护身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闻烽烟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么都能出卖,除了利益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点钱花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国覆灭第六十六章 惧意浓时怒无边(给凝珠漫水加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点第五百零五章 卖国者即为贼第一百六十章 为民请命的谏臣杨霖第三百七十九章 国士无双高衙内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围兴庆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国贼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厦将倾多奸邪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杨,文武待变第四百六十二章 谜底揭开第二十七章 破庙野哭一尊佛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烟各自稠第五百三十七章 惩罚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六百四十四章 布防景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台新旧换第七章 采生折割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掩第五章 我和奸臣共饮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阳贼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势不可挡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勋和军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将提点梦中人第三百零二章 千骑破晓别汴梁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变色第六百一十一章 规范管理,国法至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远探拦子马,终别扬州梦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百零一章 秦陇总督第五百四十章 亡国之人,不如猪犬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一百零一章 众星捧月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战与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间地,且看两虎争第三百六十四章 沦落百年后,奴意卑入骨第七百一十九章 垦荒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机深,九曲十八绕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贪恋人世欢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们的全盛时代第七百六十五章 爱好和平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鲜王虐流高丽生民,宋将士马踏契丹源头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阵前无端主将亡第七百二十九章 胜利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戏第三百四十四章 拨开迷雾见真章第一百八十章第八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进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阳春光正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桧的岳父一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杨卿今欲弑君耶?第七百三十七章 晋燕王第七百零八章 胜券在握少宰仍留后路,豪气干云小将互不钦服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个字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