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杨霖封王

元旦已至,照例是皇帝带群臣祭天,而后放假七天。

祭天时候,杨霖又是托病没来,在府上陪自己的亲人。

这一年风调雨顺,瑞雪披地,各地祥瑞不断。但是主持祭天的赵偲,没有丝毫的喜色,例行公事一般完成之后,便早早回宫了。

难得来了一次大庆殿,赵偲已经很久没有早朝了,不是他懒散不想早朝,而是已经逐步取消了这一朝会。

官员们默契地不来,在各自衙署处理政务,一切也井井有条,似乎皇帝只是深宫内的一个泥塑神像。

赵偲看着雪片一样的信函和奏章,心中已经明白,这天下并不再属于赵宋。

天下军民文武,哪还有一个敢出言反抗的,即使有也是人微言轻。

宣和三年元月一日,皇帝下令,着中书门下白时中,在明堂议定检校司空,少宰杨霖的爵位。

所有的流程早就准备好了,皇帝一声令下,按部就班地流程一套下来,也用了不到半天。

礼部最终呈上,少宰杨霖平定交趾有功,请封越王。

大庆殿内,赵偲看着这封公文,心中充满了无奈。

当初杨霖挑选他不是没有原因的,这赵偲并非野心要强之辈,他长在汴梁自小没有被当做储君培养。

等到兄长继位之后,剩下若干皇子,自己又是皇弟,本就没有丝毫可能继承大位。

一个闲散亲王,整日里不过是和妻妾好友,饮乐玩耍,富贵一世。杨霖看重的就是这一点,真的有事,他是没有那个魄力放手一搏的。

甚至连玉碎九重的曹髦都不如,多半会选择隐忍下来,做一个清贵的闲散王。

就如同那柴家一般,这一点赵匡胤开了个好头,也算是福延子孙了。他自己善待了柴氏一门,杨霖也会有样学样,对赵氏网开一面。

如今这样沉重的大事压在头上,赵偲没有丝毫的办法,他甚至连口信都传不出去。

只要杨戬不同意,他连宫外是什么情形,都一无所知。内侍省、皇城司,就像是两道铁门,死死守着皇城。

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鲜花着锦的大宋王朝,处处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除了这十里皇城。

拿起手边的玉玺,盖在这封公文山,旁边候着的杨戬,迫不及待地上前,恭恭敬敬地捧着诏书。

“官家,若无他事,老奴这就前往昭德坊宣旨?”

杨戬没有丝毫不敬,这个时候去刻薄寡恩,并非不可以,但是杨戬懒得如此。

一来他的心性没有如此阴暗,二来也没有必要,赵家几代君王,都对他不薄,尤其是堆玉楼上那位。

民间和臣子们,对大宋也普遍如此看,赵家没有什么恶感,当然也生不起什么好感。

赵宋做了这么多年的天下,腌臜事着实做了不少,唯一对他们真心赞颂的,就是那些士大夫。

聚天下之力,供养出的士大夫,当然对赵官家们十分满意。可惜现在这群人,已经死的死,贬的贬,再也没有半点用处了。

赵偲沉默了一会,心底有些不甘,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恐惧,事情正一步步走向那个可怕的终点,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看了看杨戬,这老奴依然是慈祥恭敬,好像他面对的还是那个富有四海的帝王,赵偲摇了摇头,还是道:“去吧。”

杨戬捧着诏书,退出了大庆殿,空荡荡的大殿上,落针可闻。

一股难言的凄凉,涌上赵偲的心头,祖宗基业眼看要没了。

这金碧辉煌的大殿,越发地衬托出自己此时的伤怀,赵偲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当初抱着怀中的幼帝的符太后,是不是也是如今的心境...

殿中飘荡出几声苦笑...

---

昭德坊内,张灯结彩。

新年已至,外院格外热闹起来,穿过这马车遍布的广场,几个小内侍搀扶着杨戬,走下马车。

看了一眼熟悉的昭德坊三个字,杨戬不觉笑出了声,身边的小内侍弯着腰搀着他,笑道:“干爷,您笑什么。”

“异姓封王,这都多少年没有的事了,咱家能来宣读诏书,何其有幸啊。”

进了院中,下人们都认得杨戬,不一会杨霖就出来了。

如今是隆冬时节,杨霖身穿一件石青色裘绒,越发显得比较华贵。

“杨老哥,新年康健呐!”杨霖喜气洋洋地拜年道。

杨戬了笑着还礼,不一会从袖子冲,抽出一纸诏书。

杨霖拿过来一看,笑着道:“老哥,这诏书,你怎送来不宣?”

宣诏书是要板着脸,显示皇家威严的,杨戬当然不肯,他笑了几声,道:“恭喜越王,贺喜越王,得封龙图阁学士,紫金光禄大夫,食邑千五百户,实封九百户。实乃大宋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国之柱石,才堪受此王爵。”

杨霖脸色平静,这都是半年前就知道的事,不过是按着计划推进而已。

他把诏书递给身后的徐赛月,嘱咐道:“收到书斋去吧。”

徐赛月弯腰退了出去,不一会,外面鼓声大作,原来是礼部送来了“御赐”袍服冠带,并亲王仪仗。

徐知常闯进府中,正好遇见徐赛月,福了一礼道:“叔父,元旦安康。”

徐知常赶紧站住,喜气盈眉,问道:“少宰...哦,是越王殿下,在厅内么?”

徐赛月点了点头,道:“和宫里的杨大官议事呢,已经谈了半盏茶的时辰了。”

如今封了王爵,这徐赛月还有她的两个小姑姑,岂不就是我徐家未来的依靠。

徐知常想到这里,笑着道:“月儿,你在昭德坊过得如何?”

第二百章 征服一国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腊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胜者为王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练新军第八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阂靠蔡通第一百六十章 为民请命的谏臣杨霖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军切切求骑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声声伐女真第五百二十六章 剧变第六百一十一章 规范管理,国法至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六百章 偶遇第五章 我和奸臣共饮宴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阔斧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来杨解馋第三十六章 区区省元何足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吓尿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鸾凤栖是梧桐枝第五百零九章 血溅金殿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时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四百三十四章 万般算计都成空第二百零五章 盐王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耻辱尽,一扫胸中浊第二百五十七章 这事成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离婚官司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对你充满信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筹谋,海港欲筑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恶人还须恶人磨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风初现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城风雨第六十八章 活学活用夺山头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尽军又来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将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仁赐安宁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将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墙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后立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宫第二十七章 破庙野哭一尊佛第二百章 征服一国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苍山第四百零七章 万般怪相是人心第四十四章 时间仓促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个明白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时来运转童捡漏第六百七十一章 浓烟滚滚第五百二十八章 种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军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为英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骂人是一门艺术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台新旧换第九十九章 亡国之相第五百二十一章 纵横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二百四十章 阳谋随势而发第五百六十二章 锋芒初试,摧枯拉朽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鸟大夫酒囊卿第六百零四章 构陷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云覆雨时,敌友莫可辨第六百八十一章 迁都构想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杨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百章 征服一国第七百四十一章 灭女真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乱提刀到汴梁第三百七十一章 远探拦子马,终别扬州梦第二百二十一章 扫净天下旧名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写诗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墙第三百三十一章 医道迈出一大步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岂容人起舞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体力行为施教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变色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却有效第三百六十章 将门奋银枪,迎使出帝皇第六百七十七章 强啊大石第一百四十二章 军心可用第七百一十九章 垦荒第五章 我和奸臣共饮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达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赢第四百六十章 欢乐死刑第四百零五章 赤阳真人信徒多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体为重啊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五百零三章 绝世好弟弟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赢第一百一十五章 骂人是一门艺术第三十八章 长乐楼杨霖论道第三百零九章 赤阳真人战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