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于民

不论最终定都在什么地方,这五京制度,都是对汴梁绝对中心地位的削弱。

最终的都城,很有可能不在这无京之中,所有参与过新年聚议的官员,出来后都三缄其口,不肯透露。

削弱汴梁,就是削弱赵宋王朝的根基,明白人都看得清楚。

大宋穷极一国之力,上亿百姓,养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汴梁城。

如今杨霖要把这天下的财力物力,均分到地方,避免一地独大,过于臃肿。

五京之中,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燕州。

此地虽然曾经是大辽的南京,在大辽属于比较繁华的,但是几次大战下来,已经破败不堪。

尤其是在离它不远的长城一带,狼烟四起,战火正浓。

设为北京的消息传来,北境士绅们几乎是奔走相告,一股振奋人心的精气神,在幽燕大地上凝聚起来。

曾经连河北都放弃了的朝廷,要重新重视北境汉人了,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

如今的朝廷政策倾斜一点,就能给地方上带来多大的收益?这个问题如果你不知道,可以去看密州,密州已经表现的很明白了。

秦陇父老同样开心,京兆府的长安县,汉唐时代一直是天下腹心。

如今铆足了劲要重起汉风,再现盛唐气象,指日可待。

秦陇这几年恢复的不错,但是和西夏百年对峙,造成的创伤依旧没有彻底平和。

秦人依旧是忍着伤痛,在负重前行,毕竟缺少劳动力,是最大的问题。

这也督促着姚平仲麾下的西军,奋力杀敌,博取军功。

至于广州,则是意外之喜,对他们来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地方也能成为京城陪都。

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当时南海郡尉任嚣在现中山四路旧仓巷附近修建城廓,称为“任嚣城”,广州为郡治所在地。

唐末期刘岩在广州称帝,号称南汉国,广州为兴王府,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以模仿帝都长安。

这是广州唯一作为帝都的一次经历,宋平南汉后,废兴王府仍称为广州。

杨霖划分天下为十三省,两广的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就设在广州。

方七佛打通交趾,张伯玉纳土归宋,再加上大理和吐蕃也划入疆域,让广州的地位更加重要起来。

这个地方从边陲成为南方中心,北上的枢纽,而且靠近大海,商路发达。

朝廷设此地为南京,让整个两广省的官员百姓,士绅豪强,感恩戴德。

这不是一时的恩惠,而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地域兴起的契机。

与其他三个陪都不一样,江宁也就是后世的金陵,自古就是一个极其繁华的所在。

隋唐两代,甚至遭到了朝廷的刻意打压,但是它依旧是江南的一颗明珠。

这次设为东京,虽然当地士绅也高兴,但也说不上多么激动。

在他们看来,这本就是江宁应得的,五朝古都,香流秦淮,自有其意蕴萦绕。

昭德坊,书斋内。

苏暖暖洗去铅华,轻施脂粉,站在一个椅子后面。

一个眉头紧蹙的脑袋,倚在她的胸前,不住地唉声叹气。

“小枕头”手指轻轻揉按他的太阳穴,远处的小桌上,秦情情又整理出一摞来,放在他的跟前。

杨霖看着厚厚的公文,揪的头发都掉了许多,都尉府的勘测不可谓不专业,但是想从中理清利弊,做出谋断,实非易事。

好在这不是一时之计,可以慢慢谋划,只要边关战事稳定,不再生出波澜,这应该就是今后最重要的事了。

全天下都在猜测,他会迁都到什么地方,但是杨霖自己都不知道。

这时候房门吱呦一声,一身鹅黄色绸裳的郑云瑶闯了进来,叫道:“夫君,外面来了一群人,要来咱们家抢东西啦!”

杨霖怔了一下,瞥了她一眼,道:“你癔症了?”

这世上,哪还有人敢来这里抢东西...我不抢别人的就不错了。

“你才癔症了呢,真的,他们要把府上的字画古玩都搬走。”

杨霖这才反应过来,这是金石馆要开张了,便笑了笑,说道:“这不是抢,是我捐赠出去的。”

这下轮到郑云瑶愣了半天,在她身后,芸娘小声道:“把自己的东西捐出去,怕不是又养了个外室。”

杨霖这才注意到她,马上就断定,自己安排她配合一下,这淫1妇不舍得,搬出瑶儿来了。

她这一说,郑云瑶当即狐疑地看了过来,杨霖一拍桌子,骂道:“你们几个妇人懂什么,这是为了让汉家文化瑰宝,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的认同感。如此高尚的事业,你们懂什么?整日里就知道外室内室地,格局忒小!”

这一番话,说的十分超前,就是蔡京来也未见得全部明白。更被提满屋子的妇人,都听的云山雾罩,不明觉厉。

他这一发怒,郑云瑶也不敢再说了,上前揽着他的胳膊,道:“人家就是来问问,又不是不让你捐。”

说完就逃也似的离开了,李芸娘一看靠山逃了,顿时脚下一软,就要开溜。

杨霖一拍桌子,道:“你出去试试。”

芸娘脸上一紧,转过身来已经是笑容满面,到杨霖跟前伏地捶着腿,谄笑道:“亲爹爹,你说了这么多话,嗓子渴了吧,闺女给你倒杯茶来。”

杨霖捏着她的下巴,道:“你长本事了哈,知道找瑶儿来挟制我了?”

芸娘自知这一番难免受一顿乱戳,说不得还有点皮肉之苦,躲又躲不过,干脆硬气起来,板着脸道:“奴家也是为了大郎好。”

杨霖眼珠一转,心道你不是不让我碰李凤么,,便将她蒙了眼绑在书斋内室的榻上,然后将李凤唤来,吩咐她不许出声,将她们绑在一处,受用了一番。

然后又促狭地不解开绳子,反而将灵宝唤来,嬉闹闲聊,让里面的两个人好生紧张。

此时东京又一出件大事,士林中欢欣无限,杨少宰捐出所有藏品,开了一间金石馆。

其中不乏王右军的书帖,吴道子的真迹,还有本朝几位大家的墨宝。

这些东西,本来都是每一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人才能留存观看的东西。

现在只要缴纳一些钱财,隔着短短的护栏,就可以近距离观看,但是不能动手,也够不到。

这些钱,用来维护和修缮,购买新的藏品。

一时间金石馆名声大噪,往来人员络绎不绝,观摩欣赏之后如痴如醉,诗词满天飞。

很多官员,也学少宰,捐出一两件藏品,充盈金石馆。

金石馆的提举易安居士李清照,忙着修缮维持秩序,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

第四百四十一章 杨导剧本已写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夜战挽时危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当为大辽先第三百五十章 难以启齿的风寒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兽食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杨,文武待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礼仪布于四方,王化在于霸道第二十二章 恶仆上门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赵千秋英雄气第三百七十七章 为图幽燕计,临海筑新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设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墙第五十九章 我要这虚名有何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苍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赵千秋英雄气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七百六十五章 爱好和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岂无功业书青史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开启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国难披金甲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杨钦差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种种何处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与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三十一章 医道迈出一大步第七十二章 堡垒从内部攻破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师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个字据第六百八十一章 迁都构想第三十四章 省试第一百八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为王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伦乐融融 再忆旧事气豪雄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儿毫气,各不相同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难得天伦乐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妇的转变第三百二十六章 岂有人心似兽心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为图幽燕计,临海筑新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机深,九曲十八绕第四百零六章 策勋国公当为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隐患爆发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残忍的,只有更残忍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藤摸瓜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来而不战退也难第二百九十八章 温酒一壶待天明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见大略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马直奔上京府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墙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后立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夜战挽时危第十八章 权力和金钱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设第三百七十二章 边关毋偃旗,试手扫幽燕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话离别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兽食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内感动哭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场白骨缠草根第三章 父子齐心第四百章 将军功业惊天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难得天伦乐致书友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过三的决心第七十八章 断人财路如杀父母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第七百三十七章 晋燕王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怀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给我娶个媳妇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个字据第五百二十一章 纵横第三百三十八章 将门折子疑云深第四百一十五章 机缘巧合恰如是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战第一百三十七章 闻战则喜第二百三十七章 离龙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国时人不如犬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镇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决问蔡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礼拜君子杨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七十三章 恶犬变家犬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马直奔上京府第五十七章 一袭绯服江湖远第四十八章 带恶人杨霖第二百一十九章 惊闻国都落敌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担,就退后让我来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杨钦差第三百七十二章 边关毋偃旗,试手扫幽燕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结宿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