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主帅之争(上)

没有任何一个大臣会愚蠢到挺身而出,为南汉使团以及南汉伪朝辩白申冤。

南汉国贫兵弱,君昏臣暗,要打下来并不会太费事,满朝文武大臣对于吃掉南边这块肉,早就已经有了共识,之所以一直留着它苟延残喘,不过是由于朝廷财政持续困窘,迟迟拿不出钱来做远征的军费而已。

然而,自打赵德昭办理国税后,朝廷财政状况已经有了改善,在国库里边挤一挤,再从天子的内库里抠出一笔,应该就能足够起兵远征的开销了。

有钱打,而且还能打得过,再不打留着过年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既是当今天子的名言,同时也是朝中大臣们的共识。

但大国兴兵讨伐他国,必须做到师出有名,否则怎能叫作“顺天应人、以正讨逆”呢?缺的就是一个兴兵征伐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正好可以从滞留东京的南汉使团身上找出来。

“圣上所言极是,南汉撮尔小国,竟敢不纳土归降,正该出兵讨伐!”

“彼辈跳梁小丑,正该一鼓荡平!”

……

大臣们谴责了一通南汉的种种弥天罪状,以此彰显大宋的正义与南汉伪朝的邪恶,象征性讨论几句后,出兵讨伐南汉的决策便毫不费事的通过了,接下来才是真正需要费事争论的事情:由谁来挂帅出征?

在这种重大军事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除了圣上本人,也就只有晋王赵光义了,他当仁不让第一个站出来说话了。

“圣上,臣以为南汉伪朝虽然兵将孱弱,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我大宋万不可轻视,以臣之见,应该选用宿将为帅。”

赵匡胤微微颔首:“你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也算得颇有道理。依你来看,应该选用哪一位宿将?”

“臣以为,曹彬功高望重,极有威信,军务娴熟,正该为帅。”

赵光义所举荐的曹彬,正是曾经统兵攻灭南唐的大将。

此人并不能算作是赵光义的党羽,但也是老熟人了,两人关系算是比较亲近。

曹彬有这样显赫的功业履历在身,赵光义举荐他挂帅征讨南汉,既没有引用私人党羽的嫌疑,能力资格也无可置疑,旁人只怕很难挑得出毛病来,因此朝中大臣们几乎都以为此事就要这么定了。

赵德昭好不容易才搏得一个建功机会,自然不愿意干为人做嫁衣的蠢事,赶紧站出来大声道:“父皇,儿臣以为,让曹将军挂帅出征,恐怕有所不妥!”

此言一出,殿上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群臣几乎人人都对赵德昭侧目而视,倘若以曹将军的威望声名与既往功勋挂帅出征都是“不妥”,那满朝大将还有谁是妥当的?

“如何不妥?”赵匡胤脸上似笑非笑,似乎早就在等着儿子跳出来反对。

“曹将军年岁已高,统率大军长途跋涉,征讨南方瘴疠之地,恐怕难以承受,此事有违国家厚待勋臣重将的道理,这是第一个不妥;”

赵德昭稍稍停顿了一下,瞥了一眼站在前面的赵光义,沉声继续说道:

“正如晋王叔父所说,曹将军功业显赫,位望崇高,在军中极有威信,任他为帅统兵出征南汉,那是狮子搏兔使出全力,断然没有失手的道理。但正因为如此,恰恰不宜让曹将军挂帅出征,否则便是让曹将军落得一个嫌疑境地,这便是第二个不妥!”

说到这里,赵德昭把目光转向站在殿中的曹彬本人,微笑道:“想必曹将军自己也是衷心赞同本王的吧?”

这番话一说出来,顿时满殿俱静,不少养气功夫稍差的大臣,脸上不禁微微变色,朝堂上的气氛瞬间为之大变。

第一个理由只是好听一些的表面话而已,曹彬确实上了年纪,但还远没有老到骑不得马、走不得路的地步;

真正要害的是第二个理由,自古以来功高莫过于灭国,曹彬身上已经有一个灭国之功,你们还想让他再来一个?这是要把他打造成一战擒两王,进而功高震主的李世民不成?这不叫作给他锦上添花,这叫作把他放在火上烤!

大宋朝野上下对于武人军将的防范是深入骨髓的,因此赵德昭心里很有把握,自己的这番说辞一定能被皇帝老爹以及满殿大臣,甚至曹彬本人听到心里去。

果然,御座上的赵匡胤沉默片刻后,抬手点出了曹彬,温言问道:“天水郡王担心你年迈体弱,倘若远征南方瘴疠之地,恐怕是要吃不消。朕且问你,你的身体可还使得?”

曹彬并非是全无脑筋的蠢人,他迟疑了一下,立刻大声道:“圣上与殿下关怀未将,未将感激不尽;诚如殿下所言,未将近来年老多病,最怕的便是湿热天候,确实无力统兵远征南方。”

赵匡胤缓缓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群臣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方才都有些担心,万一曹彬立功心切不识相,硬要答一句“能行”,那局面就弄得难看了。

曹彬朝着御座深施一礼,低着头叹了口气,神色黯然退回了班列中,身为国家大将,明明有机会建立灭国之功,却为了避嫌不得不自己推掉,心中之郁闷是想而可知的。

赵德昭见此情状,在心中对这位军中重将暗暗说了一声抱歉:“曹将军,对不住了,本王知道用这个法子夺掉你的建功机会,是有些卑鄙,不过欺负一个弱鸡南汉算得什么?以后本王带着你去灭了北边的契丹,一个契丹能顶得一百个南唐南汉,那才是万世不易之大功!灭了契丹才能真正让你名垂青史,混进武庙跟诸葛武候同列都不叫事儿!”

最为合适的宿将人选被否决了,赵光义并不放弃,重新举荐了一个宿将人选:“王超老于用兵,可以为帅!”

“不妥!”赵德昭立刻出声反驳:“王将军眼下正在北方担负防御契丹的重任,岂能轻易调动?!”

第六十四章 孽子也是儿子第八十六章 有叔父没叔父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退路第三百二十章 见威第一百零四章 主帅之争(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陷马第二百六十三章 明镜第二百二十三章 先知第二章 腹黑叔叔,赵光义第三百一十六章 单决第三百三十七章 巾帼破门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持第二百六十四章 较量第三百二十三章 得胜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献计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释第三百零六章 围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平定振武军第一百零四章 主帅之争(中)第三十章 被羞辱的赵光义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关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降第六十章 公账私账一起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上第二百零七章 告御状第三百十五章 蓝氏兄弟第三百四十八章 起兵第十九章 不可一错再错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释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继隆第六十六章 十二字真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谁人深入虎穴第四十二章又是大阉货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先知第一百零七章 逼上贼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约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贺礼第一百九十八章 圣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撤军第三百二十六章 北汉灭亡第三百五十一章 巨盾第十三章 皇帝可以不讲理第二百九十章 实战第三百四十四章 西凉马匪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释第二百零三章 晋大学士第四十章 观念的碾压第一百八十五章 内奸第十四章 一通嘴炮的效果第二百八十三章 万人敌第一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第八十六章 有叔父没叔父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人计第二百七十三章 培训第二百七十七章 消息第四十七章 国税总局第三百四十章 来信第六十四章 孽子也是儿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试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覆巢无完卵第二百三十章 你咋不上天第三百五十章 对挑第一百七十七章 钓鱼第六十六章 十二字真言第九十八章 卖身还是卖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战第一百六十八章 放血第二百四十五章 班师回朝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降第一百五十九章 赵普第三十五章 舌战群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您想御驾亲征?第三百三十一章 恶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齐王之功!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关第二百三十四章 吃肉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仆二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逃窜第三百一十章 将陨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关第六十三章 各自密议第二百四十二章 掉进火坑的舅子们第三十三章 炸炮扔进老鼠窝第二百八十三章 万人敌第二百四十八章 镇武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朝堂第二十五章 天下不足定也第一章 嫡长子,赵德昭第二百四十章 舅子们第一百五十二章 士大夫们第六十一章 老狗偷填老鼠洞第三百三十一章 恶战第六十六章 十二字真言第五十八章 好就好在有管仲第三十七章 父子做戏第一百八十一章 打脸第一百八十章 借势第六十六章 十二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