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九、大忠大奸

当年尾来临的时候,大宋的京师,正沉浸在一片喜气之中。

艮岳修建之后,赵佶便搬至这里居住,大朝会之余,在这片宫室苑林中游赏,带着近臣们一起玩耍,便是他每日主要的工作。

此时四海宴平、边疆和睦,虽然伐辽之事,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但是对京师影响不大。相反,此刻京师中弥漫着一种畸形的繁荣,纸醉金迷的环境,让许多人都意识不到,就在京外百里,普通百姓与地方上的豪绅望族关系日益紧张。

赵佶这段时间心情都非常好,特别是听说辽国内乱、周铨带着商队护卫北上之后,他心情更好了。

让辽国消耗周铨的实力,他到时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是他打的如意算盘。

此时李邦彦正在卖力地表演,在周铨不在的情形下,他终于官升学士,重新得了赵佶的欢心,因此什么手段都敢用来取悦赵佶,据说,他甚至将赵佶带入了烟街柳巷,去青楼里寻欢作乐。

正当他惟妙惟肖地表演一个嫖客时,突然间,外头帘子掀开,一股冷风里,高俅面色沉重地走了进来。

“北面急报。”进来之后,他沉声说道。

高俅也是靠着陪赵佶玩乐而起家的,他当然知道,赵佶玩乐时,最好不要打扰,但是此次消息甚是急切,他又不得不来禀报。

“何事啊?”赵佶摆了摆手,示意李邦彦等继续,笑着问道:“莫非周铨又惹了什么事端?”

“周铨以一万五千人,迎击辽国南院大王、兵马大元帅耶律淳,筑无名堡,断耶律淳粮道,又于堡下炮击耶律淳中军,耶律淳负伤逃遁,全军大溃,周铨兵马先锋,已抵燕京城下!”

赵佶一听,当真是惊怒交加,他立刻跳将起来:“竖子敢尔!”

此前他得到消息,辽人动用了十万兵马、数万民夫,因此赵佶以为,周铨这一次将陷入苦战,双方恐怕得打到明年才能出结果。辽人会将周铨逼至海边,凭借船坚炮利,周铨可以坚守,却无法进取。

结果呢!

战事方起,不足半月,周铨就已经击败了耶律淳,而且进逼燕京!

燕云十六州,那可是列祖列宗作梦都想收回的土地,怎么能被周铨这厮侵占?

更让赵佶恐慌的是,周铨若是得了燕云,也就意味着他在大陆之上有了一块属于他的地盘,到那时,哪怕周铨自己无意,他的部下为了富贵,也要让他黄袍加身,如大宋太祖故事。

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大骂“竖子敢尔”。

在他身边,王黼的脸色大变,再回想起周铨风仪,心里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而李邦彦这个时候也完全哑了,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反应,脑子里全部都是乱的,只有一个念头在萦绕:那个小子,他竟然这般厉害,竟然这般厉害!

以一万五千破敌十余万,而且对上的是以野战著称的辽人,所凭倚的也不是坚城,只是一座临时修建的堡寨!

同样伴侍的蔡攸紧紧抿嘴,目光有些飘忽,他想到父亲蔡京对周铨的评价,还有此次他搬出太师府自己独居一府时,蔡京最后给他的衷告。

“违忤老父不当紧,莫要在官家面前多言周铨,我恐有朝一日,汝死无葬身之地,且祸及宗族矣!”

“陛下,这厮万万不可留了!”好一会儿,王黼叫出声来。

“是不能留了……”李邦彦也叫道。

赵佶情不自禁点点头,他沉着脸,看来有必要先与辽国联手,将周铨赶出幽燕之地再说,哪怕为此打破他原本的计划……

“召童贯来,往日他都在的,今日偏偏不在,另外,请老太师!”

他沉声下令,要领兵作战,他最信任的是童贯,但要对付周铨,没准需要举国之力,蔡京那边,他需要问计。

蔡京虽然与周铨勾勾搭搭,但是赵佶相信,今日之事他得知之后,应当会转而站在自己这一方来。

不过蔡京还没有到,梁师成先来了。

梁师成满脸都是汗水,跑得匆匆忙忙,进来后,他先是看了王黼一眼,王黼打了个激零,顿时知道不妙。

紧接着,梁师成脸上堆着笑:“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赵佶哼了一声:“有什么事的,都快被气死了!”

“周铨大破辽国,自然要恭喜官家……”

“你也得了消息?那是周铨大破辽国,不是我大宋官兵大破辽国,何喜之有!”

赵佶烦躁地背着手走了两步,他是聪明人,只走了两步,顿时停住:“怎么?”

“周铨是大宋东海制置使、东海侯,他破辽国,便是我大宋破辽国……他托臣呈上一份奏章,请官家动用河北禁军,为其后阵,接收所破州府!”

“啊?”

在场众人,都是大惊,只不过方才是惊骇,现在,似乎有点惊喜?

他们都说周铨留不得了,擅自攻辽,不臣之心很明显,哪知道,周铨要将攻下的地盘拱手相让?

赵佶也呆了好一会儿,脸上神情变化,丰富多彩至极。好一会儿之后,他伸手道:“将奏章给朕!”

“据奴婢所知,这是密奏,他的明奏也应当快到了。”梁师成呈上了周铨的密奏。

赵佶打开一看,第一眼看得就生怒气。

周铨第一句就是问,听闻先皇帝有遗诏,复燕云者为王,不知是真是假。

“这厮倒是胆大,竟然问朕皇考遗诏之事,复燕云者为王……复燕云者为王,这厮封侯尚不知足么?”

他虽是怒斥,但在场众人都是明白他的,分明从他的怒中,听到了一丝喜意。

周铨不想谋反,不想将燕云据为己有,只是想着以此功绩,换取一王爵之赏。收复燕云,那是大宋历代先帝们的梦想,从太祖太宗,一直到赵佶的父亲神宗皇帝,个个都将之视为自己的努力目标,而今,要在赵佶手中实现了么?

赵佶又往下看去,这封密奏却不是大胜之后写的,而是在大胜之前。周铨除了问王爵之赏外,接着先是告罪,说自己听闻余里衍在辽受到迫害,因此怒而北上,所带者只是商会护卫私兵,还有辽人中愿意依附文妃与余里衍的人马。但他看到辽国甚是虚弱,而且燕云民心浮动,故此愿意乘此机会,尽可能多攻取燕云之地。他自知擅起兵戈实属有罪,若他此行无成,朝廷可以将责任都推到他身上,只说这是他个人的擅自行动。若是此行有功,他愿以攻取之地,献与朝廷。

“冲冠一怒为红颜啊……”赵佶忍不住道。

看到这时,他心中的怒意倒是消了大半,反而开始有些“同情”周铨了。

当真是情路多艰,若那余里衍是大宋任何一家的女儿,甚至是宗室的县主、郡主,周铨有此情意,只怕家里都会飞快将女儿洗白来送到他榻上去。

偏偏是北朝蛮子的公主!

王黼等人看到方才赵佶还是怒气冲冲的,但现在却换了情绪,不由得面面相觑。

赵佶袖住那份奏章,沉吟了好一会儿,恰好童贯赶来,他便先将奏章给童贯看:“卿以为如何?”

童贯看完奏章,眼中光芒闪动,既是敬佩,又是嫉妒。

他的梦想,就是凭借边功而封王,可是大宋祖制,非复燕云之功不得封王,因此他虽然将夏人赶入了大漠瀚海,“拓地”千里,到现在还只是一个侯爵。

故此,推动与金国联合共伐辽国最力者,便是他。

现在两国联军的事宜还只是刚谈妥,大宋的准备尚未完成,周铨就已经打下了小半个燕云,眼见着功劳,就要落到周铨手中了。

童贯心中一时有些犹豫,这可是封王之功!

他犹豫之间,赵佶便将奏章又给了其余众人看,方才还大骂周铨的王黼,此时默然无语,倒是李邦彦,他连连摇头道:“必是假的,周铨狂悖,哪里会有这么好的心思,这奏章所言,必是假的!”

是真是假,赵佶还是会分辨的,而且李邦彦与周铨结仇日久,只要周铨回京,他必然要逃出京,故此他的话,肯定是带有私怨。

众人大多不出声,不少人甚至觉得面上火辣辣的疼痛,但他们还是有些奇怪,难道周铨真的没有丝毫反意?

正当众人犹豫之时,蔡京到了。

他年纪大,行动慢,因此虽然早就派人去请,却还是拖了大半个时辰才赶到。

看了那封信,蔡京面色不动,他反而开始细细询问周铨大败耶律淳的经过,等高俅将边关传来的细作探报完全说明白之后,他长长舒了口气。

“官家,周铨便是有反意,也不敢同时面对大辽与大宋的夹击。”蔡京道。

“什么?”

“辽人并未动用其最精锐的皮室军,而我大宋,更是有四十万西军,枕戈待旦。若是周铨有反意,定然要同时面对我大宋和辽国两面夹击,他就算是有火炮之利,也无法支撑。故此,他这信中愿献土之语,全是真心,不仅仅是他如今尚未谋逆这意,也是因为大势使然!”

“那依太师之见?”

“自然是令河北进军速速进军,同时西军亦要动员,随时准备参战!”蔡京目中寒光闪动:“辽国,当亡!”

五六、劳烦洗地五六零、杨再兴的新任务一八四、名为朱勔六一零、此事必成六七、官家赵佶第538章 五三八、凑齐四个君王打牌二五五、史石头闻见录五二八、不食“周”粟一五五、我家公子可是姓赵五六五、都会反你一七二、资本的血腥五九三、呕心沥血一三七、私心四一、狭路相逢二零九、人在皇上,岂非妖物五八九、燃烧的远征四八六、隐忍一零四、风变三零二、作死之路上狂奔的兀术(会飞的小朋友打赏加更)九九、乱战二九七、还行吧六二二、帝国抉择九九、乱战五六六、供述一九六、非是微臣不奋力,奈何宋人有高达五零四、城乱二二七、漫山土鸡五六一、西京阴谋三七零、或以子为使,或以父为使七八、赠马四一六、火炮扩散十二、街头戏鼓,不是歌声(5)十九、砸场子七十、勾当修内司水泥窑务四一七、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五九、赵构与岳飞四四三、周铨有妖法九五、突降危机四一二、土豪劣绅们的新招数五六九、莫须有二七八、周铨不好见五八八、断尾避嫌五九六、各谋百年六一四、君臣之间一五五、我家公子可是姓赵第539章 五三九、两院三台十二部七八、赠马五八二、我也可以做四五一、燕京乱九零、就是不喜欢三六零、捅马蜂窝了四一一、丰收******、你就不能再努力一点?四八四、风云应天二一八、难兄难弟一九零、火并五七九、陆游与周宇一四零、狄丘晨惊一零六、会合二一、大小和尚各几人三七六、梁红玉二四二、呃呃呃?五二五、奸臣之死二二三、李资谦一六八、大航海时代的先声一八三、老兄弟二零九、人在皇上,岂非妖物二九六、谁都来了四零九、大忠大奸三零八、大宝二宝四一九、虚伪五零零、看对与看错五三二、莫非有变五六三、生父之仇,养父之恨四零六、夜扰一零七、郎兮郎兮勿相忘二四三、终身不是一场交易三零一、忠有三品五八、城外田庄一七八、十年专销之利三六、别有用心二二、十分聪明,九分狡狯一六九、海上三四七、肺要气炸五零七、由死气活四八五、金人会疯吧第541章 五四一、白脸红脸四六二、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六二四、几只书虫三六三、大戏余声二零一、气焰冲天(四更一万二)四三三、谁为周铨辩护二三零、负心之国六二四、几只书虫四二、三个条件五九二、论战六、香车系在谁家树(6)六二六、华夏人民的老朋友四九一、相向而行三二八、我有计矣